1、1浅谈傣剧娥并与桑洛的文本叙事美学【摘 要】源于傣族文学改编的傣剧艺术作品,其文化底蕴深厚、人文风貌俱全,蕴含的戏剧叙事美学使得戏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都得到加强,让观众在享受剧情盛宴中也得到精神方面的召唤和思考。文本叙事美学研究着重聚焦“人物设置”和“二元对立”两个层面,究其人物叙事功能。 【关键词】戏剧;性格悲剧;二元对立 由傣族文学中的叙事长诗改编而来的娥并与桑洛 ,既代表了傣族文学艺术创作的精华,也是傣族戏剧艺术作品中的佼佼者。该剧原著属傣族“三大悲剧”叙事诗之一,改编为戏剧后,舞台表演中运用生动的比喻手法,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唱词说白大量使用诗的语言,既抒情又叙事,富有浓郁的傣族诗剧特点
2、。在注重本民族唱腔、舞美等元素的保留之余,文本美学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人物设置与性格悲剧 景多昂的沙铁公子桑洛,与出身贫寒的姑娘娥并一见钟情。他们对爱情忠贞不渝,不顾世俗的门第观念,不顾家庭的反对和阻挠,高扬自主婚姻的大旗,与世俗家庭抗争。桑洛作为整部剧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角色,他的性格特征对剧情的发展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在成长的过程中,桑洛“天一亮就离开家,骑着马到田野里奔跑” ,对身边有钱人家的姑娘视而不见,一心向往外面自由的天地。 “愿像牛群走遍山林,不愿像2宝石关锁在柜里。 ”在母亲的反对下,他不但没有放弃出远门闯荡的心愿,反而干脆邀约了几个朋友离开家来到了热闹繁荣的勐根做起了生意。
3、走出殷实富裕的家庭追求新生活这样的举动,充分塑造了他自由、纯净的人格特征。然而,对自由的追求一方面铺垫了桑洛独立勇敢的个性,另一方面也塑造了他“如脱缰的野马”不顾后果的做事风格,害怕束缚之余也显示出桑洛性格中的不成熟。 桑洛与娥并在勐根一见钟情。贫寒的娥并心中泛起了几分忐忑,害怕旁人对他们自由恋爱的非议和指指点点,但桑洛的回答确是非常坚定:“没有谁能缚过我的翅膀,就是母亲的笼子我也要飞出,我的爱情要自己来找寻我要回家告诉母亲,准备好礼物骑上马再来娶你。 ”天真的桑洛回到家,把一切告诉了母亲并希望得到支持。但母亲毫不犹豫地就摆明了封建专制家长的立场,拒绝了这一请求,并着手镇压,母子之间的冲突开始
4、爆发。在母亲的软硬功夫下,桑洛的性格弱点再一次显露出来。他明知道娥并正在苦苦等待他,并且有孕在身,却不敢毅然履行诺言把娥并娶回家。 表面上桑洛与社会、家庭对抗,实际则是陷入了封建桎梏,犹豫不决。其中他两次回到勐根探望娥并,也出于对爱情的沉溺与相思之苦。可惜的是,即便爱得如此真切,桑洛也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措施来挽救娥并于囹圄之中,面对母亲的家长专制作风,他最后只是软弱无能地在家里等着命运的摆布。比起桑洛,受歧视的娥并“千里寻夫”的举动却衬托得更加勇敢而又无奈。作为关键人物的桑洛时而冲动、时而懦弱、表里不一的矛盾性格,使得这一悲剧故事只能走向毁灭,这也是一出性3格悲剧。最后桑洛举刀殉情,已经不能挽
5、回娥并的生命,更不能挽回他们梦想的自由,彻底向封建领主制投降,以血的抗争抒写无助的呐喊。“即使你不能原谅我,也要等一等我,像山一样的爱情,被狂风吹倒,留下桑洛一个人,活着也不再有生命。 ”俩人的性格中存在的弱点和差异,使得悲剧的发生成为必然。 亚里士多德曾对悲剧的本质做过最初定义,强调“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行动的摹仿” ,并且“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人们之所以害怕悲剧又乐于沉浸其中,那是因为不论何种形式的悲剧,都充满神秘和崇高的意味,蕴含着血淋淋的人生哲理。但如若改变人物的性格特征,悲剧将被改写。一是桑洛可以放弃富贵的家庭靠山,前往勐根,与娥并辛勤劳作自立门户
6、,共同创建自己的家庭,彻底摆脱封建家庭的操控,打造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与腐朽的封建社会划清界限;二是桑洛可以坚决地把娥并接回家成亲,勇敢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推翻封建家长制,争取家庭的大权,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发展为观众喜闻乐见的结局。可惜,懦弱寡断的桑洛,半推半就地屈从了封建社会的摆布,傣族社会新兴阶级就这样夭折了。这不仅是桑洛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二、多层次的戏剧冲突 悲剧,从其根源上就是戏剧冲突的集合体。黑格尔曾说:“戏剧的动作在本质上须是引起冲突的。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戏剧冲突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是戏剧中矛盾产生、发展、解决的过程,由
7、戏剧动作体现出来。舞台上的戏剧动4作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故意朝着引发矛盾和争斗的方向,直至结局。事物的发展都是由于对立面的斗争而向前的,以矛盾冲突的发展来说明戏剧所反映的转变过程,而矛盾都是需要解决的。在娥并于桑洛中,戏剧冲突是普遍存在的,它们源于多方位存在的对立面。 (一)新兴阶级与封建领主制的对立 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性和重复性,傣族历史的发展和其他民族历史一样,也是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路发展到今天的。 “自公元十三世纪中叶开始,至十四世纪中叶,傣族社会已完全进入封建领主制社会。封建统治时期的傣族社会中的层层阶级和等级划分非常严厉,等级特权制度同样贯穿着不同阶级、种族、男
8、女、仕庶。直到解放前夕,部分地区的傣族还处在封建领主社会之中。 ”可见, 娥并与桑洛这部作品基本上反映了十四世纪之后傣族社会的真实面貌。娥并与桑洛所代表的是十四世纪后傣族社会新生的一个阶级,与旧的封建领主制站在对立面。新旧两种阶级在当时都受到了商业经济的冲击,以桑洛为代表的新兴阶级顺应时代潮流参与到了商业、手工业的经济活动当中,使得一部分原来的穷苦阶层随着经济的发展脱离了下层阶级;而以桑母为代表的封建领主阶级则非常恐慌在这样的趋势中地位不保、面临被推翻的处境,他们于是采取了极力镇压反抗阶层的手段,利用特权制度的庇护加紧剥削和压迫人民;然而,傣族社会的大商人和作坊主在这样有利的经济局势下,手中的
9、财富积累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掌握着社会的经济命脉,同时也加剧了傣族社会的分化。新兴阶级的处于腹背受敌的囧状,水深火热地在商业巨头和领主专制打压的缝隙中求发展,毫无自由贸易5的发展可能,其困境和结果可想而知。 傣族社会当时的社会斗争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和政治上,还体现在随处可见的日常生活中、风俗习惯中、伦常道德中。本剧叙述的就是自由婚姻和包办婚姻之间的思想斗争,新兴阶级的主人公想要追求事业发展自由、恋爱婚姻自由的梦想,最终在封建领主阶级手中被捏得粉身碎骨。 “在一个长满青草的山坡,有两个青年的坟墓,人们叫着娥并山,那里埋葬着娥并桑洛。 ” (二)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立 人与人之间的对立或冲突,主要表
10、现为意志和性格的冲突。挖掘其个人的成长环境、天性悟性等因素,即可显现出个体等级差异带来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关系更与强烈的个体意愿分不开,这种个体意识和自觉带来了一方对另一方的统治与抗争。另外,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联都可以归结为一种社会性的关系。人与人的对抗普遍存在于社会的各种关系中,例如上级对下级、丈夫与妻子、孩子与家长、兄弟姐们之间等等。 娥并与桑洛故事里存在的人物二元对立大概有以下几组: 1、桑洛与母亲。桑洛作为儿子的身份与母亲之间的存在管教与叛逆的对立关系,桑洛作为新兴阶级与母亲代表的封建家长阶级之间存在的压制与反抗的关系; 2、桑洛与娥并。桑洛是封建家庭的掌中宝,出身贵族的他自幼在优越
11、的环境中成长,娥并则出身寒微,两人的身份对立一开始就构建了起来。虽然命运让他们相遇并且相爱,但是并没有像童话剧情那样博得圆满。两人的对立在剧情的发展至高潮阶段充分的被激化,像野草般坚韧的娥并怀着身孕找到桑洛的家,想要冲破社会的藩篱获得应有的生活,6可她忘记了桑洛本是生长在温室的花朵,他自然而然地回归到了贵族公子本身的位置,在“抗争”的过程中甚至想要寻求封建家长的佑护,对娥并敷衍了事。这时候的对抗其实发生了逆转:桑洛实质已经与封建阶级站在一方,而娥并孤身奋战站在他们的对立面。这个想要得到幸福的娥并,与逃避的桑洛成为了互相对立的关系。 3、娥并与桑母。不言而喻,娥并这样的野草是桑母坚决铲除的对象。
12、作为儿媳,娥并身份贫贱不够资格、毫无利用价值,桑母自有富家女人选,娥并的出现扰乱了她的计划;作为穷人,与封建贵族阶级的桑母直接对立;二人还存在不同阶级的母性世界的对立,怀孕的娥并想要维护建立自己新生的小家庭,桑母想要维护自己岌岌可危的封建大家庭,两个母亲对生活有不同的信仰,两个母亲都想维系自己的孩子和家人,在这个关系层面上,她们的利益选择造成了母性世界的对立。 4、未出世的孩子与成人。未出世的孩子对于桑母来说,是个难以面对的即成事实;孩子对于桑洛来说,给他制造了要娶娥并的麻烦;孩子对于娥并来说,即是嫁给桑洛的希望,也是自毁前程的过错。孩子与母体的对立更加剧烈,孩子籍由母亲才能得以来到这个世界,
13、当母亲为孩子的诞生寻找机会失败后,一切希望破灭了,孩子用自己的死亡带走了母亲的生命,这是多么残酷的一出人间悲剧! (三)人物与自我的对立 美国戏剧学者乔治.贝克曾指出:“一部戏永久的价值终究在于其中的性格描写。性格描写最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它是在观众中使戏的主题或人物产生同情的主要手段。 ”戏剧不仅仅要在舞台上展现人物的生存状7态和生活意义,还要通过舞台动作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性格和灵魂。最能够展现人物性格的戏份,莫过于人物在冲突中表现出来的自我对立。戏剧人物的自我对立,大部分来源于人的本性中,人性的弱点。 多数情况下,无论人物在环境行动中如何光芒四射,如何英勇神威,必定在内心最隐秘的角落存
14、在着黑暗的一面,而这一面或许连人物本身也未曾知晓。只有在极度的困境、利益的抉择或人生逆转的局势面前,这样的一些弱点才会显现,而这个揭露于众人和人物自身面前的过程,便是戏剧本身。譬如桑洛的性格和身份的数次对立:面对封建阶级的生活圈子,他表现出对自由和独立的勇敢追求精神,对立于自己封建贵族的身份;面对即将与贫民结为连理,他又表现出对权势的贪恋而不肯与封建领主阶级彻底决裂,之前的叛逆对立于现今的软弱;面对死去的孩子和倒在血泊中的娥并,他内心善良的一面又对立于封建统治阶级和自己残忍的一面,这种自我矛盾的纠葛无法在他的性格中倾斜于任何一方。再说到娥并的自我对立,初识桑洛时,她没有勇敢回应而是采取了迂回的
15、战术来试探桑洛的内心,这表现出了她内心深处的自卑心态。由于受到了封建社会的影响,她本身虽然追求自由恋爱和婚姻,但实际和他人一样心存强烈的等级意识,这种强烈的自卑心态与对自由人权的追求精神产生了矛盾对立;当被逼无奈找上桑洛家门时,在桑母的逼迫和羞辱下,她的这种自卑与自由精神矛盾又一次升级;当最终被撵出桑家,返回贫民世界时,屈辱和折磨最终让她走向毁灭。她的自卑在现实世界打败自由精神取胜,而她的自由精神在理想世界中打败自卑,得以流传颂扬。 8戏剧一方面批判现实,一方面又创造另一个舞台之外的“非现实”世界。该剧结尾以殉情的娥并与桑洛化为一对孔雀,翩翩起舞于大青树下为象征,表达着勇敢的傣族人民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参考文献 1 云南民族民间文学典藏傣族.娥并与桑洛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2009. 2 希腊亚里士多德,陈中梅译注,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 德黑格尔.美学第 3 卷(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 王懿之.贝叶文化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5 施旭升.戏剧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6 美乔治.贝克.戏剧技巧M.余上沅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代湘云(1982.10- ) ,女,云南曲靖人,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影视艺术及数字媒体;蔡文华,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