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119.50KB ,
资源ID:1736304      下载积分:12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363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类学视域下的灾后重建研究.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类学视域下的灾后重建研究.doc

1、1人类学视域下的灾后重建研究摘要灾难是人类社会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人类学在灾后重建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其中,民族志的撰写、文化的重建和保护、悼念仪式的扩大化和人文关怀等方面,都可以发挥不同于其他学科研究与行动选择的特殊作用。 (1)民族志的记录和表达是灾后重建的重要手段。灾后重建中的民族志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民族志的撰写要将“真实性”与“超越真实性” 、对“他者”关怀与“以人为本” 、 “深度体验”与“追踪调查”相结合。 (2)文化的重建和保护是灾后重建的重点内容,具体包括对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族群文化的重建和保护。灾后重建中,文化重建和保护的原则是考察并体现民

2、族文化的独特性和整体性。 (3)悼念仪式扩大化是灾后重建的有效路径。灾后重建中的国殇仪式是举国悲痛哀思的表达、民众力量的凝聚。灾后重建中的丧葬仪式表达了生者难以言说的情绪,丧葬仪式通过相应的情感表达、行为活动使人们对死亡的认知得以加深,丧葬仪式的节点时段使人们得以持续一个相当的哀伤过程。 (4)人文关怀是灾后重建的本质要求。灾后重建中人文关怀的主要对象包括幸存者、遇难者家属、救援人员和特殊群体。灾后重建体现人文关怀,应充分做好灾难救治的准备工作,尊重灾区当地的民俗和灾区人民的自主选择,加大与受灾民众的沟通与交流。 关键词人类学;灾后重建;民族志;文化重建;悼念仪式;人文2关怀 中图分类号D63

3、2.5 文献标志码A 与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不同,人类学对灾害有着不同的诠释。人类学家将灾害看成是由自然、技术、人为因素共同导致的,给环境、经济和文化都带来重大损失与破坏的事件,它的发生是环境脆弱性和人类群体脆弱性交织的产物。 “灾难人类学为整个人类学提供了多视角、整体论的平台,它既涉及理论,也长于应用。 ”在我国,灾害人类学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丰厚的成果。随着近几年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的增加和程度的加重,如何用人类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灾害中所遇到的问题更成了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拟从民族志的撰写、文化的保护和重建、悼念仪式扩大化和人文关怀等方面,对人类学在灾后重建中的实践意义进行探讨

4、,并结合汶川“5?12”地震灾后重建的具体事例进行说明,以期为未来应对灾难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和应有的行动选择。 一、民族志的记录和表达是灾后重建的重要手段 在大型自然灾害面前,仅靠新闻媒体对灾难的报道是不够的,要从灾难中总结经验和教训还需要更加专业的眼光和深度的思考,这就需要民族志来记录和书写。 1.灾后重建中民族志的重要价值 (1)文化价值。文化需要被传承。民族志就是能够保持文化传承和延续的有价值的文字。而关于灾难记录的民族志,更有着深刻的文化价值。这种价值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首先,可以对灾难中出现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变迁进行科学的认知。灾难发生后,社会各要素的结构、功3能等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

5、变化,这些变化大多是长期的、多方面的。民族志中反映客观现象的文字记录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灾后社会文化的变化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对灾难问题的认知。其次,民族志中的文字记载,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应对灾难的经验,辨别、改革灾难来临时的应对措施:一方面有助于我们考察、论证灾难时有效的、可以被保留下来的处理方法;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辨明不够科学的措施并加以改革。 (2)社会价值。民族志会带来许多更为实际的社会价值,如促进灾区旅游业的发展。在汶川地震中,依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灾区很快投入到了灾后重建和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地震遗址和抗震纪念碑也得以建立,民族志对这一过程的记录可以有效地向社会各界传递抗灾重建的步伐和

6、措施,这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及其他产业的恢复和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同时,民族志的撰写包括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如抗震救灾时发生的感人事迹、灾区人民在灾害中表现出的顽强精神以及社会各界对灾区提供的帮助等,而这些正是我国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体现,能够在公众中起到宣传作用,提高国民的素质和精神面貌,有效提升公众的集体意识。 (3)历史价值。民族志所记录的原始资料和研究成果,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及其他人文类学科的研究和发展都是极其宝贵的。它不仅为其他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和理论成果,更丰富了历史文献的视域。灾难中留下的民族志资料,就像一个巨大的资料宝库,不仅能提供一般的比较资料,还能提供一些具备人类

7、学家独特视角的更为宝贵的资料。研究人员对于灾害的研究,如民族志中关于制度、风俗、4文化变迁等方面的记录,对灾后建设都将有一定启示意义。 2.灾后重建中民族志撰写的特点与取向 (1) “真实性”与“超越真实性”相互结合。真实性一直都是民族志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传统民族志侧重于对客观事实的描述,是人类学家通过田野研究对现实社会和文化的一种客观体认。在灾难研究中,撰写民族志必然也应遵循真实性原则,如对遇难人数、受伤人数和失踪人数的记录,对城市损毁程度的描述,对灾后重建工作的介绍等。撰写时不夸大、不掩饰,每一个数字、每一条信息都要如实地反映灾难中的客观事实。但随着灾难造成的社会与文化变迁、社会关系的改变

8、, “真实性”会在实际中呈现不同的样态,所以民族志中势必会充斥着人类学家的主观性、情感体验等“部分真实”的文本,这些文本往往超越真实性,表达出研究者最真实的个体体验以及客观事实背后更为深邃的文化意义。 在汶川“5?12”地震中产生的民族志除了包含着事实真实、经验真实、认知真实、表述真实等多种不同的真实性样态外,也因包含了许多超越事实的真实,而开辟了一条“理解的真实”的路径,如以人类学研究者的独特视角,在对民族文化进行研究时的无可替代的真切的主体经验、对灾难中深受重创的民族遗存的感同身受般的关怀和忧虑、传达给全社会的挽救危在旦夕的民族传统的召唤等。 (2)对“他者”的关怀与“以人为本”相互协调。

9、与其他人文学科不同的是,人类学对人的关怀更多的是指向对“他者”的关怀。 “他者”是与“自我”相对应的一种指称,人类学创立之初是以对“他者”的关怀为学科基础的,现代人类学更是把“他者”作为田野工作的对象。人5类学家认为只有从“他者”中获得对“自我”的反思,才能获取对整个人类社会更新的观察视角和诠释方式。沿袭这种人类学传统,在灾后重建中,我们也应对“他者”给予更多的实际观照,并且自觉从“他者”的立场出发,这就要求研究者不能仅仅扮演传统观察者的角色,更应该切实参与到为“他者”谋求利益的行动中。从人出发,最后回到人,尊重“他者” ,也尊重自身,这种对“他者”的关怀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契合,已成为人类

10、学家灾后重建工作中的独特视角。 在“5?12”大地震中,某些新闻工作者有一些不当行为,如闯入手术室进行采访,干扰手术环境;对刚刚救出的奄奄一息的伤员追着采访出现这些行为,归根结蒂是因为一些记者缺乏对“他者”的最基本的关心与关怀,缺乏“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对于这些行为,具备专业素养的人类学研究者应给予指导,为灾难中的“他者”作出实际贡献。 (3) “深度体验”与“追踪调查”相结合。撰写民族志要求记录者必须深入到一个场景中去,跟“他者”一起生活,将自己转换成“他者” ,以研究对象的视角来看待社会,这就是“深入体验” 。而“追踪调查” ,就是要探索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变迁过程,它所具有的最重要

11、的方法论意义,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探索由灾害引发的社会现象及文化变迁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的长期影响。因此,追踪研究得到的资料相较于一般研究所得的资料具有更加长期的应用价值。 “深度体验”与“追踪调查”相结合应是在灾后重建的民族志撰写过程中所采取的基本工作方式。 汶川地震中,许多社会科学工作者都通过“深度体验”及“追踪调6查”的方式对灾害过后人们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进行了记录,如中国汶川抗震救灾纪实 我们在一起四川汶川大地震纪实 羌在汉藏之间等。 二、文化的重建和保护是灾后重建的重点内容 文化是一定地域内社会成员通过长期的生产、生活所形成的大多数社会成员共享的一套符号体系,包括特定的生产生活用具、当

12、地的语言和文字,也包括社会成员共享的道德规范和精神信仰。文化可以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整合,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见证,我们应当保护它。灾害无疑对文化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文化重建和保护是灾后重建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1.灾后重建中文化重建和保护的侧重点 (1)对物质文化的重建和保护。物质文化主要是指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用具或与之相关的物质建构,如雕刻、建筑、墓葬、遗址、绘画与人工器物等。物质文化是最容易在灾害过程中被损坏的,灾难过后,如何修复或重建这些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 在汶川“5?12”大地震中,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和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的汶川县受灾严重,这片区域有羌、藏、回、朝鲜等

13、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藏族和羌族为主。 “在北川县近 3000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的 15.8 万人中,就有羌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口近 8 万,占总人口中的 50%。汶川县有羌族 35535 人,占 34%,藏族 19743 人,占 18.6%”。物质文化遗产在震区分布非常密集,仅成都、绵阳、阿坝等地区,就有世界文化遗产 1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9 处。以羌族为例,不但有7羌族雕楼、村寨等,还有大禹的故乡北川羌族自治县,大量的大禹遗存和独特的大禹文化。而在地震当中,除了大量的羌族人死亡失踪之外,97%以上的羌族居所倒塌,北川县民俗博物馆的上万件文物更是葬身废墟之下,其中损失有多件

14、国宝级文物,长期搜集整理的大量关于羌族民间文化和习俗等众多文字、影像资料也在地震中损失。鉴于这些物质文化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和族群认同意义,在灾后重建中应将此作为文化重建和保护的一个重点。 (2)对精神文化的重建和保护。精神文化往往包含着一个族群的历史和信仰,是族群长期以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其表现形式为各类的民间知识、音乐、舞蹈、文学、艺术和宗教等。精神文化由于传承着整个族群的智慧和文化,对一个族群来讲十分重要。而在遭遇特大灾害时,这种精神文化一旦被打破,单靠本族群的文化自身愈合力来实现精神文化的重建非常困难,况且少数民族文化往往本身就是一种亚文化,其生存的情况并不乐观。所以灾后重建中,对族

15、群精神文化的重建至关重要。 汶川地震中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损失重大,北川羌族研究所和北川文化馆的民间老艺人,包括民族舞蹈家、音乐家以及民俗研究者等,约有 80%不幸遇难。许多储存在电脑里的有关当地文化和习俗的研究成果、资料等也都被地震毁掉了。如果在重建过程中,外来重建工作人员不考虑当地的文化或理解程度不高,就会造成当地精神文化的中断。因此应将精神文化的重建和保护作为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 (3)对族群文化的重建和保护。族群文化是指少数民族成员在长期8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用于约束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道德观念以及规章制度等。在遭遇特大灾害时,由于大量民众伤亡或失踪,社会关系因遭到重创变得不再完整

16、。对于一个族群来说,社会关系是成员交往互动的总和,它关系着民族文化的延续与传承,所以怎样在幸存的零星成员之间延续原来的社会关系对于族群文化的重建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在汶川大地震中,北川羌族自治县内羌族人死亡失踪人口达 19000多人,占总人口的 1/5。汶川县 16000 多人遇难,而汶川受灾最严重的莫过于映秀镇,几乎被夷为平地,而映秀镇恰恰是汶川县内少数民族聚居区。另外,伴随地震而来的还有许多社会问题。地震摧毁了许多家庭,而家庭是一个社会得以维持的最基本的单位,是一个社会的细胞。所以如何重新建构这些小的家庭,进而重建族群关系,确保整个社会的平稳发展,应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2.灾后重建中

17、文化保护的原则和措施 (1)灾后重建需考察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区域民族文化与主流社会文化不同,具有独特性。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我们应尊重其独特性,充分参考公众的意愿和建议,协同政府和民众共同开展工作,对不同的文化保护采取不同的方式。如建立专门机构、成立专项基金,并由了解当地文化的专门人员负责文化重建工作的开展。 在汶川地震后重建工作开展初期,当要在汶川县建起高高的居民建筑时,当地居民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厕所不应该建在屋子里面” ,有人觉得居所“太小了,东西没有地方放” 。很明显,这些不9同的声音正是当地文化特殊性的表现。相关工作人员在了解了当地的文化和征求了居民的意见之后,拿出了群众认

18、可的方案,这对灾后重建工作来说是一个值得借鉴的经验。 (2)迁移安置需考虑民族文化的整体性。灾难过后,大量的灾民产生。对于灾民的安置工作,既可选择原地重建,也可采取异地安置。但不论是哪种安置方法,都必须考虑民族文化的不可分割性,要尽可能保持族群原有的社会形态和关系。若选择迁移安置,要注意两点。第一,在选择新的居住地时,应尽量选择与原有居住地的地理地貌、自然环境或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相类似的区域。因为文化的产生是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如果环境发生了太大变化,就会使文化氛围发生较大改变,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不利。在选择新的居住地时,应尽可能在临近的区域中选择,因为这些区域的民众在语言、习俗和文

19、化信仰上存在相似之处。如四川北部一带一直是羌、藏等少数民族活动和聚居的地带,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都较为接近,在这一地带安置灾民更加符合保护文化的现实性要求。第二,迁移时应尽量确保民族文化载体的完整性。因为在地震中,本身数量较少的少数民族遭到重创,使得文化的载体变得支离破碎。如果在迁移过程中再将民众分散安置,必会导致民族文化无法完整保留。因此,只有整体迁移才能够给文化的再生提供较好的环境。 三、悼念仪式扩大化是灾后重建的有效路径 仪式的解读是理解人类社会构成的关键因素,仪式理论把仪式分为时节性仪式和生命危机仪式两种。 “显然,有关灾难的历史记忆除了文本之类的记录之外,还可以通过仪式的操演(纪念仪式

20、)等公民宗教活动10存续下来。 ”结合受灾期间社会所特有的情景状态,我们可以对灾难进行仪式性构建。 1.灾后重建中的国殇仪式 仪式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缓解和疏导情绪。因此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及时举行哀悼活动是必要的。当举国悲痛之时,由国家官方发起的国殇仪式,既可以为死难者致哀,又可以通过仪式的形式来缓解幸存者的情绪,寄托他们的哀思,将他们悲痛的情绪缓解、抒发、释放出来。同时,争取将这种国家哀悼仪式制度化,从而可以定期、按时地强化集体意识和情感,使社会获得更加统一的凝聚力。国殇仪式虽然大多数是由国家发起的,但在整个过程中,普通民众并不是被动的,而会积极响应。集体意识、共同的想象和认知,是民众产生认

21、同情绪的基础。通过国殇仪式,民众的爱国情绪会空前高涨,凝聚力大大增加。国殇仪式充分发挥了灾难中仪式的作用,有助于民族精神的重塑和重生。 2.灾后重建中的丧葬仪式 (1)丧葬仪式表达了生者难以言说的情绪。首先,这种表达方式增加了生者对死者死亡现实的确认感,葬礼的举办可以充分地传递一个信息,就是死者已经死亡的确定性和真实性,这有利于抒发哀伤的情绪。其次,面对灾难,人类往往有一种无力感和不可控制感。丧葬仪式恰恰相反,在准备各种繁复仪式的过程中,丧亲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一些具体的事情,这是非常重要的心理感觉,有利于多种负面情绪的宣泄和表达。最后,丧葬仪式可以建立和他人的联系。通过群体性的仪式,多人一起进行的哀悼活动可以减轻个体的痛苦,使个体感觉到他人的抚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