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122KB ,
资源ID:1737214      下载积分:12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372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苏格拉底“舍生取义”之处境.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苏格拉底“舍生取义”之处境.doc

1、1苏格拉底“舍生取义”之处境内容提要 苏格拉底因虔敬而决断,毕生践行神的使命,以讨论知识为手段,旨在验证神的谶语,由于实践或行为的必然性与知识或逻辑的必然性相冲突,他背离了公众意见或知识所建构的规范,因而陷入孤独而赤贫的处境之中,而公共知识强大而隐蔽的力量注定了苏格拉底必死的命运,苏格拉底对于死的泰然任之并非功利或价值选择意义上的“舍生取义” ,而是虔敬处境中对神旨的遵从,对于我们现代人有意义的,是其对人的有限性的透彻领会。 关键词 处境 决断 公众意见 虔敬 中图分类号B50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3)04-0014-07 苏格拉底事件通常被描画为“舍生取义

2、”的典范,据称他曾得罪过民主派和寡头,更重要的是,他为了追求“美德” 、 “正义” 、 “勇敢”等“定义”而与众人辩论,因树敌甚众最终被判以死刑。按照传统哲学史的一般描画,他对定义的追求在柏拉图那里转化为更加客观化的“理念”或“相” ,到了中世纪和近代又被转化为对更一般化的“共相” 、 “类” ,最终直至“规律” 、 “普遍性质”等知识的诉求。因此,苏格拉底追求定义就是近代追求普遍知识、寻求确定性之肇始。比如尼采抨击现代性而提到苏格拉底时就是这样认为的,因此才有他所谓的“偶像的黄昏” 。在知识论背景下理解,苏格拉底事件起因于追求真理,而真理本身到了近2代同样被知识化, “科学”的形式是本来就客

3、观存在着的真实, “哲学”思辨的形式是人类无穷建构并接近着的理想,苏格拉底就是为了弘扬正义或追求这样的真理而丧命。同样的解释我们也给予布鲁诺,说他为近代科学而献身。然而,这是否只是“我们”的“事后”解释,而一切科学研究都只能是密西发的猫头鹰,黄昏时才起飞?决定苏格拉底之死是否还有其他“因素” ,而这些“因素”不是事后知识性分析和解释所完全能够涵括,但又具有其非逻辑、非知识的、当下的某种必然性,就像古希腊人所惧怕或崇拜的命运。列奥斯特劳斯曾说“任何一部柏拉图对话中的讨论,都只是对话的一部分。讨论、言语、logos(逻各斯) ,是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 ergon(行) 、行为、行动、对话中所发生的

4、、角色在对话中所做的和所遭受的。logos 可以结束于沉默,而行动则可以揭示言语所遮蔽者” 。我们根据通常排在柏拉图对话最前面的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三篇,被认为是苏格拉底本人的思想,紧扣文本,进入苏格拉底在事件中的当下“处境” ,或许能够发现更多。 一、苏格拉底的孤独处境 申辩篇的第一句话,甚至第一个词,就为我们暗示出一种孤独无助的处境。 “雅典人啊,你们如何受我的原告们的影响,我不得而知;至于我,也几乎自忘其为我,他们的话说得娓娓动听,只是没有一句真话” 。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严群译,商务印书馆,2003 年,第 51、67、67、68、58 页。第一个词是用希腊语的呼

5、格表达的:“雅典人啊” 。这样的一呼,势必产生一问,苏格拉底本人是谁?他不是雅典人吗?后面他也紧接着说:“至于我,也几乎自忘其为我” 。3由此可见,此时要对雅典人申辩的苏格拉底,已经超离于雅典人之外,而雅典人是一个政治概念,这就意味着,他本人已不再是雅典城邦公民了。我们知道,西语“政治”一词就来自希腊语“polis” ,即,城邦,原本就是指城邦中的公民参与统治、管理、斗争等各种公共生活行为总和,简而言之,与大家一起生活,作为公民而不仅仅是个人。在这种共同生活中,人们建构各种狭义的政治制度、伦理规范、知识体系等公共的框架。而这种知识化建构一旦形成,各种具体事件、情况或对象只有在符合建制的情况下,

6、才可以得到解释和把握。传统哲学作为存在论,只不过更上一层,从所建构的知识整体体系出发解释具体事物之存在。亚里士多德把人定义为“政治的动物” ,就是说,人首先是城邦的动物,符合公民标准,比如到一定的年龄,认同并遵守城邦的伦理、法律、政治规范和宗教信仰等,广而言之,被公共知识所规范者,我们将其认定为人。这就是人的社会化,同时也可以说是知识化的认定。 申辩的苏格拉底既然自绝于城邦,那么他是谁呢?他自称是马虻,与雅典人对立的人, “象马虻粘在身上,良种马因肥大而懒惰迟钝,需要马虻刺激” 。然而,这个令人讨厌,不合规范的马虻,与雅典城邦和雅典人对立,却是为了让整个城邦警醒而不至昏睡, “你们如果杀了我,

7、不易另找如我之与本邦解不解之缘的人” 。但如果谁要与城邦、与公众保持这种若即若离、藕断丝连的微妙关系,他所面临的一定是与众人对立的孤独,以及与财产无缘的贫穷。如果我们联想一下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样的人无非就是类似于逃出洞穴的自由人,或者说,哲人。这里要注意的是,哲人切不可理解为我们现代人脑海中分工了的4专业哲学家。哲人“单独”走出洞穴看到了真理,他的处境是孤独的,但是幸福的,他本不愿意回到洞穴中与阴影或只识阴影之人为伍。而如果他突然又意识到自己的公民身份,毅然返回洞穴试图解救囚徒时,就必然遭受囚徒们的怀恨和敌意。 理想国中描述到:“要是把那个打算释放他们并把他们带到上面去的人逮

8、住杀掉是可以的话,他们不会杀掉他吗?”“他们是一定会的”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 ,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97 年,第 275-276 页。脱离了众人的孤独者还必然要与贫穷相伴,因为社会关系本身就包含着与物的各种法权关系,脱离社会关系同时就意味着不得不与物、与财产无缘,沦为真正的孤独,绝对的赤贫。柏拉图理想国里面所对哲人王的要求,就是缺衣少食,没有财产,甚至无妻无子的绝对孤独者,据传,与苏格拉底的实际生活所不同的,无非就是有妻子和两个儿子。因此,当他为自己被诬陷与智者辩护时,苏格拉底说“告我的人说我索要报酬。我想,我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我说实话,那就是我的贫穷” 。那么,苏格拉底处境为

9、什么如此孤独呢?因为他背离了城邦和大众,不顾家庭、城邦等公共性的义务而进行了一种本真的决断, “为了这宗事业,我不暇顾及国事、家事;因为神服务,我竟至于一贫如洗” 。这就和柏拉图所描写的最终意识到自己的公民身份,深明“大义”而返回洞穴, “试图”或“为了”解救囚徒的哲人王略有不同。而苏格拉底以独特方式所践行的、直至为之献出生命的所谓“事业” ,以广义知识眼光看,恰恰可能是不务正业,那就是:敬神,以实际行为去侍神。 二、虔敬所导致的被动决断 苏格拉底受审前,在王宫前廊遇到了游叙弗伦,据说是一个经常被5人讥笑的占卜者, 游叙弗伦篇就是向此人讨教“虔敬” ,因为苏格拉底被指控的首要罪名就是慢神。按照

10、通常的说法,本篇中苏格拉底是在追求虔敬的“定义”或知识,并且和其他对话一样无结果。但实际上我们认真阅读就不难发现,对话中恰恰处处表明,虔敬根本就不是知识,虽说其中也谈到:“虔敬是事神之术” ,古希腊柏拉图:游叙弗伦,严群译,商务印书馆,2003 年,第 30、31 页。 “我懂得,似乎是指对神的侍应” 。但本篇主要传达的是一种神人感应的关系,以及人在这种关系中虽有主动,但主要是被动的处境。游叙弗伦对苏格拉底何为“虔敬”的第一次回答丝毫不假思索,斩钉截铁:“我说虔敬就是做我方才所做的事” 。古希腊柏拉图:游叙弗伦 ,严群译,商务印书馆,2003 年,第 17、13、15 页。也就是,此时此地,当

11、下所做之事,用不着思考,无需逻辑。遗憾的是:按通常传统的知识性理解,苏格拉底对话最初的答案往往最不具“真理”性,就像黑格尔逻辑学的第一个概念“存在”是最抽象、最贫乏的。可是在游叙弗伦篇里,讨论“虔敬”最关键的部分,则首先引用“携者与被携者,引者与被引者”之间的关系,意在表明携着与引着,较被携着和被引着的优先关系,由此引申神人感应关系中神人的不同角色。神在这种关系中处于绝对的主动地位,这表现为“见喜于神者”先于“神所喜者” ,意思是:神所喜爱的东西,不是因为那东西本身,或其某种性质、功能而招神的喜爱,这样,神的意愿将被外物所牵而处于被动,而是反过来,只因其被神所喜爱,所以那个东西才是招神喜爱的,

12、或者说,那事才是好的、善的等等,这样,神具有完全的主动性。这里和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的思路一致,6并非某事物因本身之善恶而决定意愿,相反,是理性决定了意志之所指是善还是恶。于是,人的虔敬是否被神所喜爱,人自身毫无决定权,人只能以虔敬的实际行动,消极地承受神之喜爱,在这方面,人完全处于被动。但对话中同时,甚至更早地也强调了另一方面,当下的“虔敬”先于“见喜于神者” ,这就把人的主动性彰显出来了,就是说,人,不因神喜,或首先不考虑“为了”见喜于神而虔敬,我直接就“能”以实际行动而虔敬,这是“见喜于神”的前提,而不用挖空“心思” 、动用“理性”去讨好神。但这种主动无疑是以前面提到的被动为前提的,换句话

13、说,我也“只能”主动地虔敬,是否最终真的“见喜于神” ,则丝毫不取决于自己。 除被动特性之外,我们还可以发现,在神人感应关系里面,从神的角度看,神所喜欢的东西没有道理可讲,严格说来,不是因为而喜欢,而是无缘无故,那东西被神喜欢,同时就“是”其所喜欢的东西,这里虽然也可以、甚至通常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关联来“表述” ,但并不是严格的逻辑的、知识性的推论,正如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一样。另一方面,人的虔敬本身就具有独立价值,并不是考虑“因为”虔敬是神所喜者, “所以”我虔敬,那样就成了康德所谓的“伪侍奉”。虔敬就是无因果的虔敬行为本身,人切身地、直接地、当下地“进入”或“处于”这种处境之中,不做功

14、利的、价值的、伦理的,一句话,知识性的考虑,先思考、后行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喜见于神。进入或处于这种处境,对于人来说就是一种决断,而且是“被动的主动”决断,尽管决断本身从人本身“下决心”方面意味着主动,但比起人的日常知7识性主动建构来,决断更多的是被动的、虔敬的,是实际的被动主动的“辩证”行为本身,而个体的实际行为有时与公共性的理论思考或规范相悖,显得不近常理或不合逻辑。 三、背离大众知识与知识的隐蔽力量 全部这三篇苏格拉底对话中,或许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就是“大众的意见” ,从公众意见中抽离出来,就意味着反常,而抽离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恰恰就是决断,这种决断在苏格拉底那里由虔敬所引导。柏拉图洞

15、穴比喻中的囚徒们讥笑返回洞穴的自由人,说他弄瞎了眼睛,看不见“最真实”的东西阴影,判断不出最通常的规律。 游叙弗伦中也描述到:“我了解了,苏格拉底;因为你说神时常降临告诫于你,他便指控你革新神道,到法庭诬告你一番,他晓得这一类诬告易入大众之耳。我呢,当我在公庭上说些有关神的话,或预言未来的事,他们便讥笑我,说我发疯了” 。“发疯了”就意味着不近常理、反常;“在公庭上说”就意味着常理是公共性的、大众的,因此“易入大众之耳” ,宣称“神时常降临”就意味着“神”道道的。按照游叙弗伦篇中的描写,当苏格拉底得知游叙弗伦控告其老父时,就连他这个不近常理者也惊叹到:“你的父亲,你这个好家伙”!“海辣克类士!

16、确实大多数人不知义理何在;我想此事常人不能做的恰如其分,唯有大智高识的人才能” 。这段对话背景是,游叙弗伦的父亲将一个醉酒杀人的凶犯绑起来投入沟中,并及时差人去上报,请示上方如何处置,结果凶犯意外死亡,而游叙弗伦却因此“大义灭亲” ,控父杀人,这完全违背希腊伦理甚至我们现代人的一般常理和知识。于是,爱“智慧”的苏格拉底才认为游叙弗8伦一定有过人之处,认为他虔敬的无以复加,缠着他追问何为虔敬, “你对虔敬与亵慢如没有真知灼见,就不至于为一个庸奴,控告老父杀人” 。古希腊柏拉图:游叙弗伦 ,严群译,商务印书馆,2003 年,第 35页。他认为,游叙弗伦既然切实地做出为子讼父这种不可思议、知识和逻辑

17、无法企及的事情或行为,一定是有一种另外的力量,尽管叫做“真知灼见” ,但肯定不同于一般知识,是不是对神“虔敬”使然呢,由于他自己被控不敬神,所以希望了解一些与知识不同,但却比知识更真实、更直指人心的某种力量。 决断的力量虽然对于个体真实而有力,但这样的“切身”行为背离了大众所辛苦或苦心建构的知识及其社会规范,相比之下,大众意见力量强大无比,与大众知识对抗将付出惨重代价。 克力同篇描述苏格拉底入狱并即将行刑前这样说:“但是你瞧,苏格拉底,大众的意见也不得不顾,当前的处境显然证明,他们能为祟,匪小极大,如蒙他们关顾一下” 。古希腊柏拉图:克力同 ,严群译,商务印书馆,2003 年,第 99 页。任

18、凭苏格拉底申辩,通过民主表决最终还是消灭了他。除了力量强大之外,公众意见还有隐蔽的身份,这使其更加可怕。 申辩篇中描述得入木三分, “在你们以前,积年累岁,已有许多对我的原告,说些毫无事实根据的假话。安匿托士等固然可怕,这批人更可怕,我怕他们过于安匿托士等,请你们记住,如我所说,有两批原告,一批最近的,一批久远的;再请你们了解,我必须先对第一批答辩,因为他们先告我,并且远比第二批强有力” 。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严群译,商务印书馆,2003 年,第 52、52、52、55、56、689页。第二批是安匿托士等人,那么,第一批究竟是谁呢?他们神秘莫测:“他们单方挂了案,作为原告,从不到案

19、,因为没有被告的另一造出来答辩。最荒唐的是,他们的姓名不可得而知而指,只知其中有一个喜剧家” 。这里深刻地描述了公共状态的奇特状况,我们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听到一些什么, “大家”都那么说,于是人们纷纷效仿,股票、绿豆、抢盐等等,但当你问究竟谁在说时,只能听到这样的回答, “人们”都那样说。用苏格拉底的话:“既不可能传他们到此地来对质,我又不得不申辩,只是对影申辩,向无人处问话” 。但这种“影子”和“无人”丝毫不削减其强大的力量。这里太容易让我们想起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所描述的常人:“常人怎样享乐,我们就怎样享乐;常人对文学艺术怎样阅读怎样判断,我们就怎样阅读怎样判断;竟至常人怎样从大众抽身,我

20、们也就怎样抽身;常人对什么东西愤怒,我们就对什么东西愤怒 。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99 年,第 147、149 页。在这种共同生活中,我们有共同的价值取向,比如说苏格拉底慢神、腐化青年,但这个常人不是任何确定的人, “每个人都是他人,而没有一个人是他人本身。这个常人,就是日常此在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这个常人却是无此人,而一切此在在共在中又总已经听任这个无此人摆布了” 。但“人们”是谁,我们却从不过问。四、借知识验证神的谶语以自知自己无知 苏格拉底切真地“感受”到了神人感应关系,义无反顾地进入到虔敬之处境中,无视公众意见的强大力量, “万福的克力同,我们何

21、必如此关注大众的意见?”于是,就给自己惹了祸。他坚信神是全知,可是10神说“苏格拉底最智” ,而“我自信毫无智慧,他说我最有智慧,究竟何?按其本性,神决不会说谎” 。为了证明神的谶语, “此后,我去访,明知会结怨,满腔苦恼、恐惧,可是必须把神的差事放在首要地位” 。苏格拉底申辩的主旨,就是“论证”或表白他的所作所为乃服从神的指示,他确实是敬神的,而非被诬告的慢神。但虔敬“感”又非知识所及,只有以实际的行为来表现自己的虔敬,因此,申辩并不是苏格拉底对于自己的行为事后加以前因后果的逻辑分析,不恰当地说,是对自己实际行为本身的“现象学描述” 。可是,事情恰恰又被抛了回来,遵守神的旨意而验证“无人智过

22、于苏格拉底” ,却只能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在各阶层人士中,借讨论“正义” 、 “勇敢” 、 “节制”等概念或知识进行,于是近代做哲学史的人就说,苏格拉底追求定义或知识。尽管如此,必须指出:知识之讨论,后于虔敬之行为,或者说,只是服务于后者的手段,行为或决断“本身”无可争辩或讨论。 申辩中明确宣布:“我要向你们提供强有力的证据,不是空话,是你们所尊重的实际行为” 。对于虔敬的苏格拉底而言,相对于实际行为,知识甚至只是些“空话” 。 苏格拉底的所有对话最终都没有结果。但这种无结果往往被知识化地理解,从哲“学”之超越性角度解读,理想超越现实,理念超越意见,在追求的过程中显现,并在此过程中无穷接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种说法尽管思辨,但仍然持理念优先的思路,最终仍不过乐观地认为,虽然我们没有得出最终的结论,但我们对所要探究的“勇敢” 、 “正义” 、“美德”等知道的更多了,更接近了,知识更丰富了。我们完全不否认这方面的解读及其意义,西方传统的哲学史就是这样解读过来的,但能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