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碳汇生产、碳汇贸易与西部发展新跨越摘要:碳汇生产与碳汇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尤其给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思路。研究表明:大力发展以林草业为主体的碳汇生产,可以为西部工业、城市和绿色经济发展夯实生态本底和积蓄发展势能;碳汇生产与碳汇贸易为西部地区生态屏障建设与经济跨越发展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有效切入点和工作抓手。目前,西部地区积极参与碳汇生产与碳汇贸易,但效率不高,且内部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应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林草业,大力推进生态移民,促进部分地区粮食生产有序、逐渐退出,拓展碳汇新领域,以夯实区域碳汇本底,提高碳汇效率;设立更多的“生态特区” ,实行特别的生态建
2、设和保护政策、生态补偿与转移支付和财税政策以及政绩考核制度;利用碳汇与环境容量优势,承接东部重化工业转移,发展绿色经济,争取中央纵向生态转移支付和地方横向生态补偿,并加强碳汇能力建设。 关键词:碳汇生产;碳汇贸易;碳汇能力;碳汇效率;碳减排;西部发展;CDM 项目;生态特区;绿色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2.2;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3)03007310 一、引言 生态与经济的矛盾与协调是经济学研究永恒的主题,它既是古老话题,也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共同难题。这种矛盾与难题对转型和崛起的2中国而言,表现为在资源与生态环境负荷已达极限的硬约束条件下,如何继续保持经
3、济高速增长势头的问题;而对西部地区而言,则表现为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分工格局中,在为全国,尤其是长江、黄河中下游提供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约束下,如何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和缩小与东中部的差距问题。那么,西部地区能否在生态屏障建设与经济发展两重目标、双重困境之间求得平衡、找到突破?更具体地说,西部地区能否通过以碳汇生产(形成)和碳汇贸易(交易)为主要内容的碳汇产业开发,实现经济的低碳崛起和绿色跨越? 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注意到了碳汇开发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些研究主要涵盖了两个方面:一是进行区域碳汇能力和潜力测算以及对区域碳汇经济或者低碳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探讨(王天津,2009;勿日汗 等,201
4、0;王海霞,2010;董恒宇,2010;李亮 等,2011;郑文丰,2011;齐慧,2012;郭秀艳 等,2012) ;二是研究碳汇生产与碳汇贸易对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尕丹才让 等,2012;马盼盼,2012) 。总体上看,对基于碳汇的技术研究和工程研究多,而对碳汇经济价值的研究则相对不足;对碳汇贸易关注多、期望大,对碳汇潜在价值和拓展价值的自我开发关注不够,对碳汇产业给西部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契机认识不够;对西部单个省市区碳汇资源及其开发的研究多,对西部碳汇产业开发的整体研究不足,尤其是对各地区碳汇禀赋、开发能力和利用效果差异的比较研究薄弱,对西部地区抓住碳汇产业开发契机,促进生态
5、经济协调的激励与配套政策的研究更显不足。 刘成玉:碳汇生产、碳汇贸易与西部发展新跨越本文结合当前节能3减排的国际大趋势,试图从理论上揭示碳汇生产与碳汇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机理,并通过实证分析揭示碳汇产业开发所赋予西部的发展新机遇和跨越新契机,最后联系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形态,提出立足碳汇产业开发,促进西部经济增长高速度和高质量发展的方略与路径,以期为国家的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与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碳汇与碳汇贸易:定义与产业属性 1.碳汇与碳汇生产 这里的“碳”指二氧化碳(CO2) ,它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地球持续暖化和全球气候恶化的“元凶”
6、 。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是节能减排,但在此基础上培植、壮大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也能在较大程度上控制大气 CO2 含量,如发展林草业、增加植被覆盖,就属于典型“绿色”吸碳、固碳和转化 CO2 行为。科学研究表明,林木蓄积量每增加 1m3,大约可以吸收 CO21.83 t,释放氧气 1.62 t(赵雁屏 等,2012) 。全球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森林占 39%40%,草地占 33%34%,农田占 20%22%,其他占 4%7%(齐惠,2012) 。在草场方面,每 hm2 天然草原固碳能力为1.5 t,相当于每年减少 CO2 排放量 6.9 t。由此推算,中国
7、 4 亿 hm2 草原固碳能力为 6 亿 t,相当于减少 CO2 排放量 27.6 亿 t,大约能抵消我国全年 CO2 排放总量的 30%(勿日汗 等,2010) 。这种主要利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转化空气中 CO2 的过程、活动与机制,被京都议定书定义为“碳汇” (Carbon Sink) 。相应的,本文将培育和壮大自然生态系4统吸碳、固碳和转化 CO2 能力的人类行为称为“碳汇生产” 。 2.碳汇贸易 生态环境的这种自净能力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即环境容量资源。它们可以用来清除、稀释污染物,支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可以提供清新空气、优化自然景观,开展旅游休闲,发展生物产业;等等。因而,
8、碳汇具备了“有用性” 。同时,在资源瓶颈、生态危机和环境公害凸现与频发的当代经济体系中,环境容量资源显然是一种优质的稀缺资源。 “有用性”和“稀缺性”使碳汇产生了价格,具备了商品属性和交易功能。 环境“地球村”效应的存在更使碳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具有了全球性,这是全球碳汇交易的科学基础。受多种因素影响,碳汇所有者并非都能、都想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因而产生了剩余碳汇供给条件。而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各种因素,其碳汇资源又相对紧缺,于是便产生了碳汇购买需求。碳汇需求与碳汇供给相结合便产生了碳汇贸易。 各国在碳减排上拥有的资源、技术和付出的成本不同,这就产生了碳减排上的比较优势差别和国际分工合作的可
9、能。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国减排 CO2 的成本往往高于欠发达国家。有资料表明,发达国家通过技术改造减排 CO2 的成本是 100 美元/t,而从欠发达国家购买减排碳当量的成本仅为 10 美元/t(曾远城,2012) 。因此,实施碳汇贸易,能够在买卖双方、在发达国家和发展国家之间达成双赢,对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都是好事。 碳汇贸易实质上既是一种排污权交易,更是生态服务价值的有偿转让,是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两种行为的专业分工和区域5布局。因为碳汇买卖双方交易的实体是生态系统的衍生产品,即生态服务,并非吸碳固碳主体(如草、木、土壤等) ,所以,准确地说,碳汇贸易应该是一种碳信用交易(Carbon Cred
10、it) 。 3.碳汇的产业属性 与有形物质产品一样,碳汇生产与碳汇贸易属于碳汇产业的两个核心组成部分。其中,碳汇是植被吸碳的一种自然能力,它既是植被产权拥有者开发利用碳汇的前提条件与物质基础,也是碳汇贸易的交易主体。碳汇形成与壮大主要通过种草植树以增加陆地绿色覆盖来实现。通过发展林草业形成强大的碳汇能力,可以为本地产业、城市发展及人类生活提供巨大支撑,我们将这部分碳汇称为“自用碳汇” ,体现为一次产业。而当地暂时不想开发、不能开发的剩余碳汇资源将进入流通领域,称为“交易碳汇” ,归入三次产业范畴。这样看来,碳汇产业融一、三产业为一体,充分体现和顺应了“一三融合,三产互动”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和现
11、代经济的产业融合趋势。 三、碳汇生产与碳汇贸易促进西部跨越发展的机理分析 1.碳汇生产赋予西部发展新机遇 (1)高度契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 无论是过去十年的首轮西部开发,还是已经开始的第二轮西部开发,都把生态环境建设置于首要任务和最优先的目标之一,而林草植被建设则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按照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到 2015 年西部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要达到 19%左右,森林蓄积量增加 3.3亿 m3。而根据 2008 年森林普查的结果,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只有 17.05%,6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 3.31 个百分点。这样的目标和现实差距充分展现了林草碳汇发展的大好机遇与巨大潜力,预示着西
12、部林草业的发展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2)能够使西部地区获取更多的生态补偿 国家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多集中于西部,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体系中,西部一直承当着为长江和黄河中下游提供生态屏障的职责。有研究表明,仅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每年的生态服务价值就达到 9 363109 元,占全国生态系统每年服务价值的 17.68%,占全球的6.1%(谢高地 等,2003) 。但是,东部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西部地区的功能定位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正外部性使得西部地区的生态服务价值难以变现,致使西部地区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牺牲太多,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严重滞后状态。首轮西部大开发虽然成就巨大,但东西部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
13、而继续拉大。鉴于此,西部开发“十二五”规划特别强调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西部有望从林草业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外部经济补偿。 (3)为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2011 年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 36.3%,达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富裕标准(30%40%) ;农村居民为40.4%,也非常接近富裕水平。在这样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下,人们更倾向于休闲和旅游。目前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一,接待入境旅游人数也居全球第三,2011 年仅在线旅游规模就达到了 1 313.9 亿元(宁萌,2012) 。随着节假日的增多,尤其是带薪休假制度的执行,国内出游7人数剧增,而西部地区
14、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特色明显,是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随着全国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网的建成,西部旅游的可达性、便利性与舒适性将得到极大提升,并有望从全国旅游市场大蛋糕中分得更大份额。 (4)舒缓西部自身节能减排压力,为区域工业与城市发展赢得新空间 现行以 GDP 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分灶体制以及官员和部门的利益,驱使国内任何功能区都试图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对 GDP 和税收贡献更大的重化工业。而西部恰恰在煤、电、气、矿产资源方面独具优势,因而,高耗(载)能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自然在西部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十一五”期间,全国重工业产值占整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都保持在
15、 70%以上,而西部工业结构重型化趋势更为明显,尤其是内蒙、甘肃和新疆。尽管如此,东部重化工业向西部转移近乎成为学界共识和政策主流, 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 年本) 更是加速了这种趋势。有研究测算,目前仅广东、上海、浙江和福建四省市需要转移出去的产业价值在 1.4 万亿元左右(方行明 等,2012) ,这些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及资源依赖型上游产业,这无论与节能减排的国际潮流,还是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西部开发目标都严重抵触。如何协调经济发展权与环境保护重任的矛盾,发展碳汇产业是突破口之一。西部地区发展以林草业为主的碳汇生产,不仅为全国生态环境改善作出了贡献,同时也吸收固定了本地区自己
16、排放的 CO2,自然可以抵扣其减排额度,为本地区的经济,尤其是工业发展拓展环境承载8力。以广西为例,2009 年仅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量就达 4 870.15 万 t,折算成 CO2 为 17 857.22 万 t,这就是说,广西森林基本可以消除全区工业CO2 排放量,从而实现了广西的 CO2“零排放” (李燕,2010) 。又如鄂尔多斯市的大型煤电企业超量排放的 CO2 与东部兴安盟、呼伦贝尔等地创造的碳汇进行自愿交易,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内部双赢(齐惠,2012) 。这种内部消化 CO2 的西部生态优势,是东部发达地区梦寐以求却难以复制的。 (5)有助于西部经济绿色崛起和跨越发展 碳汇生
17、产带来的西部生态环境改善,可以促成风调雨顺,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率与损失程度,增强西部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和产出效率,实现农牧业高产、稳产和优质化,同时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进而将长期困扰西部的“资源诅咒”转化为“资源祝福” ,实现生态屏障建设目标与经济开发目标的有机耦合。 2.碳汇贸易带来西部发展新机遇 (1)国际机遇 基于全球气候加速暖化的形势及有可能引发的生态灾难威胁,全球第一个带有法律约束力的、定量减排温室气体的国际环保协议京都议定书于 2005 年 2 月 16 日正式生效。按此协议,缔约国(附件一国家)在 20082012 年的第一承诺期必须承当相应的温室气体减排任务。虽然第二履约
18、期尚未开始,缔约国需承当的减排义务也未确定,但节能减排是当代的大趋势,是国际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不能逃避的责任,因此,我们相信第二轮减排协议在不远的将来终将达成。与第一轮协议一样,9减排目标依然会是刚性的,但减排方式与机制不仅是可以选择的,而且估计比第一履约期更加灵活,或者说, 京都议定书设计的三种灵活减排机制,即排放交易(ET) 、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实施(JI)将得到更加充分和灵活的使用。 尤其是在 CDM 框架下,发达国家出资在发展中国家实施造林和再造林项目所产生的实质性温室气体减排量,在经过验收后可以用来抵扣其减排目标。该机制实现的减排量约占其承诺减排总量的 20%,除美国、澳
19、大利亚等几个发达国家外,全球允许的CDM 碳汇总量约为 1.6 亿 t,即每年 3 200 多万 t(韩雪 等,2012) 。碳交易已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履行碳减排承诺的重要手段与突破口,并孕育和推动了国际碳汇市场的发展。2008 年,全球碳交易量达到 48.1 亿 t CO2 当量,比 2007 年增长 61.4%,是 2005 年交易量的 3 倍。世界银行最新预计到 2020 年全球碳排放交易量将达到 3.5 万亿美元,会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魏博,2011) 。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参与国际碳汇贸易最早、介入最深的国家之一,也是目前 CDM 下项目交易的主要供给方。2008 年中国
20、的碳交易占全球的比重高达 84%,远高于第二和第三位的印度和巴西的份额,他们占全球比重分别只有 4%和 3%(李艳君,2010) 。而西部地区正好实现了生态环境建设战略与国家碳汇贸易战略的重合,只要加强建设,西部地区有可能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碳汇贸易的重点地区和主要潜力区。 (2)国内机遇 2010 年 8 月 31 日成立的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是一种集“储存碳汇信用、履行社会责任、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四位一体的公益10平台,成立以来已累计收到 1 500 户企业和 2 万人次的捐款 5 亿余元,并在全国 16 个省(区、市)累计营造碳汇林 8 万多 hm2(袁金鸿,2012) 。2011
21、 年 10 月 29 日,国家发改委同意北京市等 7 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1 年 11 月 1 日,中国首个林业碳汇交易试点项目在浙江义乌启动,阿里巴巴集团以 18 万元购买了 1 万 t 林业碳汇指标,成为国内购买林业碳汇的第一笔交易(刘羊? 等,2011) 。截至 2012 年 10 月初,国家已经批准 CDM 项目 4 540 个,其中 930 个项目共获得 608 288 832 t CERs 签发,占东道国 CDM 项目签发总量的 59.92%。由于西部在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及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其种草植树吸收固定等量的碳,成本要低于东中部地区。因此,西
22、部与东中部的碳汇贸易对彼此有利,对西部而言,更意味着跨越发展的新机遇:通过碳汇贸易,增添西部与世界联系渠道,为西部引进资金和技术,为林农增加收入,为碳汇产业培养人才;通过林种结构优化和营林护林技术进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转化效率;通过发展绿色经济,优化西部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 3.巨大的碳汇能力与潜力将成为西部发展后劲的坚实支撑 西部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碳汇资源库和最大的后备潜力区之一。西部地区森林面积近 1 亿 hm2,覆盖率为 14.9%,面积占全国的 66.2%(董恒宇,2010) 。有研究估计,20052050 年,西部森林生态系统可从大气中吸收固定 CO2 4 682.48MtC,而内蒙古自治区、云南、四川、甘肃等地区碳增汇潜力更大。西部地区宜林荒地面积达 4 153.05 万 hm2,占全国的 72.45%(马晓哲 等,2011) 。在草场方面,我国五大草原均分布在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