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109.50KB ,
资源ID:1737307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373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提升刑事政策科学化水平的基本思路.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提升刑事政策科学化水平的基本思路.doc

1、1提升刑事政策科学化水平的基本思路摘要 提升刑事政策的科学化水平,应重点把握好:确立正确的刑事政策价值导向,促使刑事政策的内容更加科学合理,注重在实践中积累和总结经验。 关键词 刑事政策,价值导向,宽严相济 中图分类号D9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3)06-0126-03 刑事政策是伴随着国家机器和法律秩序的产生。在我国,刑事政策是指党和国家有效组织对犯罪的反应和人民权利保护的原则和策略的总和。从当前我国刑事政策理论与实践来看,其科学化水平明显滞后于现实需要。这不仅使刑事政策在发挥作用时大打折扣,甚至有时因成为推进刑事法治的绊脚石而屡遭诟病。为此,要通过确立正确

2、的刑事政策价值导向、促使刑事政策的内容更加科学合理、注重在实践中积累和总结经验等,不断提升刑事政策科学化水平,以更好地指导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工作。 一、确立正确的刑事政策价值导向 确立刑事政策的正确价值导向,是提升刑事政策科学化水平的基本前提。提升刑事政策科学化水平,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要制定和贯彻刑事政策,即要明确刑事政策的价值定位和价值目标,这是实现刑事政策科学化的灵魂与精髓。 2对于刑事政策的价值定位和取向,很多学者持维护社会秩序的一元论观点。他们认为, “刑事政策不可能在自由与秩序之间寻求所谓的平衡,那只是美好的幻想” 。 1 作为治国艺术的刑事政策,应以维护社会秩序为基本价值取向。我国

3、以往的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严打”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刑事政策,都体现了这一价值追求。但是,这种一元论的刑事政策价值定位和取向,难免陷入工具主义的窠臼。在人权保障呼声不断高涨,人权保障理念不断融入世界各国司法制度的背景下,一元论者因其在人权保护上的“兼顾不顾”之缺陷而倍受争议。特别是,如果在秩序需求幌子下滥用国家权力,国家权力便有可能成为公民权利的最大威胁,这无疑有悖于现代法治的基本理念和精神。因此,正确的刑事政策价值应定位于维护社会秩序与保障自由,追求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其中,自由应是刑事政策的终极价值追求。换言之,在刑事政策的制定和运作过程中,应根据一定社会的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等形势和

4、犯罪态势,适时调整刑事政策,以达到追求秩序与自由的平衡。这样的刑事政策才符合现代科学和人文精神。 具体而言,确立正确的刑事政策价值,首先要树牢法治价值导向。亚里士多德曾精辟论述道,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制定的法律应获得普遍的服从;而人们所遵从的法律本身应该是成文的和良好的。也就是说,法律应在社会系统中居于最高地位并具有最高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社会治理应遵从良好的法律。刑事政策的制定和运行也不例外。要推崇法律至上,坚持把刑事法律作为刑事政策不可逾越的樊篱,不能因一时之需使刑事政策随意违背法律的原则;要克3服政策替代法律,使“政策也起着法律的作用” 2 (P8 )的历史尽快结

5、束;要发挥刑事政策推进刑事法治的正向功能,促进罪刑法定、罪刑相当、正当程序、无罪推定、刑罚人道主义等刑事法治原则的确立。其次,要坚持人权价值导向。加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障,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刑事政策的基本趋势。在刑事司法工作中,要彻底摈弃“重打击、轻保护”的传统观念,把人权保障理念贯彻到刑事政策制定和运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把人权保障理念深深植根于每一个法律工作者的内心和血液中,使其达到法治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要充分估计每一项将出台的刑事政策对人权可能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地限制其对人权保障所产生的负向功能;要在人道主义思想下,充分发挥刑事政策促进社会防卫和人权保障、预防犯罪和惩治犯罪科

6、学结合的功能,在刑事处置方式的非犯罪化、非刑罚化和非监禁化上迈出更大步伐。 最后,要坚持合规律性的价值导向。从我国的司法实践来看,刑事政策制定和运作的科学化程度不高,不完全符合规律性的要求,带有一定盲目性。尤其是刑事政策缺乏对犯罪与刑罚客观规律的理性认识,使其有时在内容和形式上制约着刑事政策目的的实现。坚持合规律性的价值导向,就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制定和运作刑事政策,做到内容科学、形式完备协调、手段配置科学,制定程序严密系统、决策民主,监督、检验和自我更新发展机制充满活力,使其在控制犯罪和保障人权上实现对症下药、高效有序。特别是要考虑多元化要求,坚持国家正式控制与公共社会非正式控制兼容并包,推

7、进刑事政策解决社会纠纷、处理社会4矛盾手段和方式的多元化与文明化。 二、促使刑事政策的内容更加科学合理 任何一项社会政策,只有符合科学、真理性要求,才能长盛不衰。刑事政策要发挥好自身的作用,其内容一定要科学合理。一方面,应在实质内容上符合真善美标准,体现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它又应是体系完备、内外协调一致,而不是凌乱无序、彼此割裂的刑事政策大杂烩。刑事政策内容更加科学合理,是提升其科学化水平的核心要求。 刑事政策内容的科学合理,是指刑事政策应符合刑事科学关于预防、惩治和控制犯罪的基本原理和要求,符合一个国家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我国刑事政策的理论准备不足,呈现出“政治色彩浓于犯罪与刑罚

8、的自身规律” 3 的特点。同时,口号式政策的操作性不强,对刑罚期望值过高而倾向重刑主义也与科学主义要求有一定差距。实现刑事政策内容的科学合理,首先,要从国情出发。 “特殊国情是影响刑事政策制定的最主要因素” 。 4 (P4 )新中国成立初,面对国内反革命分子疯狂的颠覆活动,我国实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以惩办为主。这一刑事政策在保卫人民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在坚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今天,我国提出并实施“宽严相济” 、 “宽”字当头的刑事政策,这是由我国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复杂化、多样化与多变性所决定的。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确立的,符合现代

9、刑事法治精神要求。其次,要科学把握社会治安形势和犯罪态势。社会治安形势和犯罪态势是引起刑事政策变化的直接因素。比如,1983 年的“严打” ,虽取得了明显社会效果,5但由于对刑事犯罪的复杂性长期性缺乏足够认识,在打击犯罪的方式上采取“运动战” 、 “歼灭战” ,突出短平快,从而忽视了犯罪的一般预防功能。再次,要深入研究社会犯罪现象,把握犯罪预防和打击规律。我国在过去很长时期依靠运动来解决刑事犯罪,从而导致对专门研究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的严重忽视。这样,使我国很多刑事政策,诸如“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 “实现社会治安形势的根本好转” 、 “稳、准、狠”等,更像政治口号,在实践中难以操作

10、和把握。为此,只有深化对犯罪政策学、犯罪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充分认识和把握犯罪的成因、刑罚的威慑和遏制犯罪的机制、现行与犯罪斗争机制的局限性等,使刑事政策的立法、司法、执行和社会策略更加科学,才能更好地发挥刑事政策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领域的宏观指导作用。 提升刑事政策科学化水平,还应使其体系完备、内外协调一致。从我国现行刑事政策体系来看,首先存在着内部关系不顺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刑事政策体系是不断完善发展的。从宏观看,先后实施了“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 “严打” 、 “综合治理” “宽严相济”等基本刑事政策。从微观看,实施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 “教育、感化、挽救” 、 “坦白

11、从宽、抗拒从严” 、 “两少一宽” 、 “罪及个人,不株连无辜” 、 “少捕、少杀” 、 “改造第一、生产第二” 、 “打击少数、争取分化和改造多数” 、 “给犯罪分子以出路”等具体刑事政策。但也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这些基本的刑事政策之间、基本刑事政策与具体刑事政策之间以及具体刑事政策之间究竟有没有内在联系,联系如何,如何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都不甚明确,这显然不利于犯罪防控和社会治理目标的实现。为此,要理顺不同层次6刑事政策的关系,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构建刑事政策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刑事政策的整体功能。其次,我国刑事政策与社会政策的衔接不畅。从应然角度讲,最好的社会政策是最好的刑事政策,刑事政策与

12、社会政策关系密切。但我国刑事政策与社会政策衔接不够,导致二者执行效果都不佳。比如我国对娱乐场所一般采取不定期治理, “一打就走” ,从而产生“割韭菜”效应,缺乏社会治理的长效机制。如果那数字庞大的“三陪小姐”的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得不到解决,如果有些地方根本不是为了治理而是为了创收,这种“一打就走”政策的效果可想而知,这种政策的结构性缺陷不辩自明。鉴于此,必须克服和改变过分依赖刑罚的重刑主义倾向,在完善刑罚的基础上超越之,在刑罚之外挖掘新举措,使刑事政策与社会政策最大限度的衔接互动起来,实现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三、注重在实践中积累和总结经验 任何刑事政策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

13、史的统一,只有不断在实践中积累和总结经验,并在实践中丰富、发展和完善,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刑事法域的积极作用。 (一)刑事政策要根据实践发展,调整犯罪圈与刑罚圈。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历史的、具体的。首先,通过刑事政策的变化,指导刑事法律的制定,划定犯罪圈。如,我国先后对流氓罪、通奸罪、投机倒把罪等的除罪,以及刑法修正案八比 1979 年刑法增加了 320 多个罪名,就是根据国情社情的变化,刑事政策变化引起犯罪圈的变化的鲜活佐证。当然,刑事政策也会根据情况的变化,做一些犯罪化的处理。比7如打击新型犯罪,这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对此要谨慎,一定要经过科学的论证,严密的程序决定,以免过犹

14、不及。其次,划定刑罚圈。在世界各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中,并不是所有达到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都要处以刑罚。如我国刑事政策中关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赦免的、 “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未到刑事责任年龄的等,都免于刑罚处罚。这进一步规范了刑罚圈,罚当该罚。特别是在克服罪刑法定的刚性中,刑事政策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比如,最近网上热议的“男子用秘方救治数百癌症病人被判刑十年” 。在这一事件中,如果该男子的药真的有效,根据罚当该罚原则,刑事政策应在“宽”的政策中有所体现,以便法院审

15、判遵循。 (二)根据审判实践需要,细化刑事政策量刑的程序和要求。量刑是将刑事司法各种机能集中地加以具体化的场面,是刑罚适用的核心。一方面我国目前量刑带有浓厚的客观主义色彩。一是强调犯罪实害为量刑的依据。法律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处罚” 。对行为人个人情况对社会危害性影响,在法律条文上并不体现。二是定性+定量的量刑模式。如我国刑事法律的很多条文中有“数额较大” 、 “数额巨大” 、 “数额特别巨大”等表述。三是将量化配置刑罚的方式渗透到非经济、财产性犯罪等领域。另一方面,在刑罚量定的具体适用规则上又缺乏明确的指引,在

16、选择刑种、法定刑内任意减轻或酌量减轻、决定缓8期执行等方面,法官则享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如,2003 年邓秀琼故意杀人、诈骗保险案,广州中院三次审理以同样的罪名先后作出死刑、无罪释放和无期徒刑三种完全不同的判决。因此,在法律上对法官行使裁量权的基准几乎没有什么规定的背景下,刑事政策在控制法官自由裁量权上具有积极意义。要通过刑事政策细化量刑的程序和要求,推进量刑基准的统一,合理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实现量刑的更加合理化科学化。(三)根据刑事法治的要求,推进刑事政策刑法化。刑事法治是指刑事法领域的法治状态。刑事政策的刑法化,是刑事法治的要求,是刑事政策作用于刑事法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一是要把成熟

17、的刑事政策确认为刑事法律。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 1979 年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就是对改革开放前 30 年以刑事政策为依据的刑事审判经验的法典化。二是要通过司法解释贯彻落实刑事政策。如,最高院颁布施行的关于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案件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 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犯罪的决定 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等。这些司法解释,可以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直接适用。 参考文献: 1武玉红.刑事政策概念辨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6). 2肖 扬,主编.中国刑事政策和策略问题M.北京:法律出版9社,1996. 3李希慧,杜国强.我国现行刑事政策反思及完善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切入点J.法学论坛,2003 (4). 4汪明亮.论严打刑事政策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