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通识教育视角下中学文理分科刍议摘 要:如何建立既符合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又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模式问题日益引起国家和公众的重视,关于“中学应不应文理分科”的争论也愈演愈烈。文章从历史上我国教育界对该问题的处理方式出发,在把握文理分科的总体态势下理清争论分歧存在的缘由,进而从通识教育的角度对中学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趋势性进行了阐释与分析。 关键词:文理分科历史回顾意见分歧通识教育 近年来,关于“中学应不应文理分科”的争论颇为激烈。文章通过回顾历史,疏理分歧,着重从通识教育的角度进行研究。 历史的回顾与反思 分科问题早在清朝末年就已经被我国教育界提出并争论了百余年。自清朝末年废除科举制、引入西方教
2、育制度后,便有了小学、中学、大学阶段的划分。1904 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规定中学学制 5 年,1909 年学部奏请实施。当时的“实科”大致相当于现今的理工科,但清末的“文实分科”并未真正实施。辛亥革命以后,1912 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中学校令 ,规定中学学制为 4 年,并在课程设置上取消了“文实分科” ;1915 年颁布的特定教育纲要又要求“中学校分为文科、实科,以期专精深造” 。此后,在 20 世纪的上半叶,2文理分科一事经历分分合合,又有过多次反复。 新中国成立后,在公开文件中虽未见明确规定文理分科,但实际上分科情况比新中国成立前更为普遍和持久,许多学校日益形
3、成分科固定模式。受苏联 20 世纪 30 年代培养专才教育模式的影响,1952 年颁布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强调教育为工业建设服务,规定中学的主要任务是为高校和生产建设输送人才。当时的教育领域从上到下普遍出现重理轻文现象,专业性的工科院校有了较快的发展。例如,海淀区五道口一带,便出现了“八大学院”(北京医学院、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林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学院、中国矿业学院)。当时在学生中流行的口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 “文革”时期,学校教育停顿,荒废了 10 年。1977 年恢复高考招生制度,文理科分别设置考试科目。为适应高考,高中阶段文
4、理分科日趋明朗,形成模式,难以改变。尽管在 1983 年 8 月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的几点意见 ,特别提出:“要注意克服轻视文科的倾向。重视和加强语文、历史、地理、音乐和美术等科教学,课时必须保证。不要搞高考考什么就只开设什么课程的所谓文理分科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教育部也多次发布这类意见,可谓三令五申,社会各界也有种种呼吁,试图扭转重理轻文、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倾向,但收效甚微。而由于应试教育的总趋势,文理分科、全力对付高考的风气一直十分盛行。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国高校普遍扩招,上普高、考大学成为更多学生和家长的意愿。高中文理分科的做法也更能符合这种愿
5、望。 3总的看来,我国中学文理分科制在 20 世纪的前半段,基本呈现为有分有合、时断时续的态势,但不分文理仍是主导趋势。20 世纪下半叶以来,领导部门和社会舆论对其虽有一些批评与质疑,但业已形成的制度仍然难以改变。 意见的分歧与争议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迫切需要高质量和创新型人才,但我们的教育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要求,因此,人们不得不反思 60 多年来教育的成败得失。例如,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除了极左路线的干扰、政治运动、社会动荡、学术缺乏民主机制和自由氛围等原因外,教育体制上的问题也是造成当今局面的诱因之一。在这个意义上,与应试教育密切相关的中学文理分科制,便自然进入反思与探究之列。所以
6、,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工作小组把这一问题作为“社会关注度高、影响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 20 个重大问题之一,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时,便引发了一场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讨论主要分成两派:对中学文理分科持肯定态度的,可称“肯定派” ;持否定态度的,可称“反对派” 。两派意见相持不下,争辩比较激烈。 1.“肯定派”的主要论据 “肯定派”主要来自习惯于既定教育模式的部分中学教师、升学心切的部分中学生及其家长。他们的主要论据是: 第一,文理分科有利于学生报考和升学。大学里本来有文科与理工4科之分,而作为大学预备阶段的中学,理应文理分科,这样可以让学生集中精力,更好地为报考
7、大学做准备,并能在上大学后快速适应其教学内容。 第二,文理分科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中学的课程比较多,学生的负担重,分科后学习内容相对集中,课业负担便可相对减轻,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专才。 第三,文理分科能够与学生的志趣差异相适应。学生中有的偏好文科,有的偏好理工科;有的擅长文史哲,有的擅长数理化;有的擅长音乐、美术或语言。文理科分班,能够适应这种差异,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第四,分科制度的历史渊源深厚。我国自采用西方教育制度以来,早有文实分科的规定,虽有反复,但沿袭分科制度的时间较长。对于沿袭已久的制度与措施,不宜轻易变动。 2.“反对派”的主要论据 认为中学不应采取文理分科的“反对派”多半
8、来自大学教师、教育方面的学者,以及兴趣较为广泛的学生。他们的主要论据是: 第一,中学阶段仍属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面向大众,着重于公民素质的养成和基础知识的教育,而不能单为造就专门人才做准备,也不是专以报考大学为依归。高中文理分科与基础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相符的。 第二,中学教育应着眼于整体素质。中学应为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做准备,培养学生公民基本素质的养成,在教学内容上不应偏和窄,而应5着力于比较宽实的基础,兼顾科学态度和人文素养的陶冶。从长远看,这才真正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高质量人才。 第三,不同于中专或技校,高中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阶段,所学内容应当兼顾自然知识与人文社会知识,所
9、获教养也应兼备科学与人文两个方面,不应有所偏废。 第四,中学教育应该与大学通识教育相衔接。通识教育是现代国际高等教育的一大潮流,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通识教育的渊源和传统。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苏联专才教育模式的影响和教育的政治化,通识教育有所中断,现恢复已有 10 多年。通识教育要求正确处理知识和学问上的博与专、广与深的关系,兼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陶冶。如果在中学阶段就文理分科,使所学知识比较偏窄,到大学后,就不易与大学初期的通识教育相衔接。事实上,通识教育应当从中学到大学一以贯之。而如今中学与大学政治课的某些内容多有重复之处,影响教学效果。如果中学不再分文理科,则更便于通盘考虑,进行适当安排和调
10、整。 第五,加强就业的适应性。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阶段,不仅是升大学的预备、合格公民的预备,也是社会就业的预备、并不是所有高中毕业生都能上大学,总有一部分是要就业的。当前就业的门类很多,岗位也千差万别。兼具文科知识与理科知识的毕业生,在面对各种岗位的需要上,适应能力比较强,并且能比较灵活地适应各种变动和调整。 应取消中学文理分科 61.高中教育应是通识性教育 结合上文,不难看出,双方分歧的焦点在于高中阶段的教育性质。高中究竟是基础教育还是升学之预备阶段?若是基础教育,就既要为升入大学作预备,更要按宪法的要求,培养公民的基本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似不宜文理分科;若是大学的预备阶段,则可与
11、大学的文理科相对应,似应分文理科,便于报考,并与大学学习相衔接。 笔者认为,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现代通识教育的认识。高中阶段,首先是属于基础教育,同时也是升入大学的预备阶段,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互相排斥。孩子和家长迫切盼望升大学的心情可以理解,也无可厚非。问题是如何看待这种“升学的预备阶段” ,是文科与理科的各自对应呢?还是通识教育的贯通与衔接?所谓“基础教育” ,实际上不是一种专门性的教育,而是一种通识教育。 国内由于长期受专才教育模式的影响,当前仍对通识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就通识教育而言,从中学到大学,不仅德、智、体、美应当结合,而且在智育上,应当把基础尽量拓宽一些,文科与理科应当
12、有所沟通,而不是相互隔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应当交相陶冶,而不是分割开来。这样才能为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升入大学的学习奠定比较宽厚的基础,并且与大学开始阶段的通识教育相衔接。今日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拓宽基础,沟通文理,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陶冶。当前大学的一年级一般不分专业,而是以通识教育为主,从二年级才进入宽口径的专业学习。所以,高中阶段不分文理科的学习才是与当前大学开始阶段的通识教育相衔接,通识教育应当实现中7学与大学的贯通。此外,在学生的志趣尚不稳定、天赋潜能还有待发掘的时期,让他们既接触自然科学,也接触人文社科的知识内容,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诸多问题,拓
13、宽他们的知识面,无疑有利于触发其天赋,开启其潜能,促使他们日后在专业上深入探索,作出创造性的贡献。实际上,有些大学者并不是一开始就选对了自己的专业,而是在求学过程中经过对各门学科的接触、比较和磨砺之后,发生兴趣和志愿的转移,才取得重大成就与贡献的,如鲁迅、郭沫若从医学转向文学,冯友兰从法学转向哲学,胡适从农学转向人文学科和哲学,李政道从化学转向物理等。而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社会上急功近利之风甚烈,学生报考志愿易受家长或社会习俗的干扰和影响,致使他们过早或盲目地选择自己的专业,这对其日后的学术发展十分不利。事实上,对各门学科和知识应当有一个多方面接触、了解和比较的过程,这也正是基础教育和通识
14、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 所以,通识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度,在关于中学是否文理分科的讨论中,争议双方似乎都忽视了这一点。从长远着想,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就不能目光短浅,不能急功近利,必须从中学到大学把通识教育贯通起来,真正为专业教育,为各门专业、学问的深造打下宽厚的基础,并且培养一种完善的人格,使之成为合格的公民,进而逐渐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2.取消文理分科势在必行 有些中学教师和部分学生与家长,之所以反对取消文理分科,主要担心 3 个问题: 8第一,长期以来,中学文理分科与应试教育相适应,积重难返。其实只要充分认识文理分科的弊端,自上而下地坚决实行改革,该项制度是完全可以转变
15、的。沿袭几百年、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和妇女裹足的习俗都废除了,为什么只持续了一百多年的中学文理分科制就不能改变呢?而且这一百年来,文理分科始终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西方国家并没有在中学实行文理分科,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很多成就。只要把眼光放远,充分认识通识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充分认识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迫切性,下决心改革,就完全可以在制度和观念上实现转变。 第二,学生的课程负担过重,若取消文理分科,负担就更重,无异于雪上加霜。其实课程和考试的负担过重主要是应试教育的模式所造成的,如果决心改变应试教育的制度和习惯,让学生学得更自由、更开阔,意识到学习不单是为了考试和升学,更是为了探究世界,追寻真理,并将自
16、己铸造成才,以便为人类和社会作贡献。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他们的思想压力和负担,就可以学得更全面、更愉快、更有成效,还可以为大学输送更加合格的、易于成才的学生。 第三,有些家长怕孩子学得太泛,往后成不了专门人才,就业会有困难。其实,不急于分文理科可以让孩子夯实基础,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选择专业,促使其将来成为高质量的专门人才。否则,如果过早地选择文科或理科,一开始就学得比较窄,往后选择的灵活性就比较小,并不利于将来的成才与就业。目前文理分科的状况是:男生大都集中在理科班,女生较多集中在文科班。北京大学办文科综合试验班时,1994 年的首届 28 人中,男生只有 6 人,女生 22 人。事实上,过早地选择文科或9理科,不但对学生个人的专业学习与深造有害无益,而且还会对学科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总之,中学是基础教育的阶段,让学生一开始就把路子走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基础,有利于他们的天赋与个性的发展,使其在条件成熟时更好地选择自己的专业;同时也有利于公民基本素质的培养,拓宽就业的适应能力。因此,在笔者看来,取消中学文理分科的制度势在必行。责任编辑:蔡桂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