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119KB ,
资源ID:1738188      下载积分:12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381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武术传播研究历程与进展述评.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武术传播研究历程与进展述评.doc

1、1武术传播研究历程与进展述评摘 要:在梳理武术传播研究历程的基础上,从武术传播者、武术传播内容、武术传播途径、武术国际传播等方面,对 20082011 年武术传播领域的主要文献进行述评,提出今后武术传播研究发展方向的建议:1)加强武术传播基础理论研究;2)拓展关注广度,加大研究深度;3)借鉴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创新武术传播研究的方法理论;4)树立大武术观,注重标准化研究,为武术传播提供持久动力;5)积极转化研究成果,指导武术传播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 武术;武术传播;武术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 G 852 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4-0301-04 文献标志码

2、: A 武术的生命力在某种意义上即是武术的传播力。本研究将在梳理武术传播研究历程的基础上,重点述评 20082011 年的武术传播研究进展,对其作出整体分析与展望,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1 武术传播研究历程概述 尽管武术传播伴随武术的发生与发展自古已然,但学界真正开始对武术传播进行系统研究却是近些年的事情。2000 年,邱丕相等首次提出“武术传播学”可作为武术学科的分支。2006 年武术传播引论的出版,开辟并确立了武术研究的新领域。此后, “武术传播”成为国家重点培养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 6 个研究分支之一,上海体育学院也分别于22006 年和 2013 年开始招收该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该方

3、向也获武术首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07 年首届申江国际武术论坛以“武术的国际化传播:中国武术与和谐世界”为主题,加快了武术国际传播的研究进程。2008 年中国武术传播论的出版进一步提高了“武术传播”研究的影响力。2010 年,以“武术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为主题的“第 10 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学术报告会暨第 2 届申江国际武术论坛”在上海召开,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共同完成了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成果中国武术研究国际传播卷 ,对于推动武术传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 武术传播研究进展与述评 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研究主要集中在武术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途径及武术国际传播等方面,

4、以下笔者将从这 4 个方面分别述评。 2.1 武术传播者研究 凡是直接传播武术或是对传播武术具有指导和管理作用的个人和组织都是武术传播者1。武术传播者是武术传播过程中的第一环节,在整个武术传播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按照传播者是否从属于组织,可将其划分为个人传播者和组织传播者。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武术馆校、武术社团、镖局等组织传播者方面,对个人传播者和中央国术馆、精武体育会、武术协会等组织传播者的研究较少。 对于武术馆校和武术社团的研究主要体现了 3 大特征:一是出现了一批博、硕士学位论文,如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民办武术学校可持续发3展研究和硕士学位论文我国优秀武术馆校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武术馆校师生

5、对中国武术认知程度的调查研究 从现代社团发展的趋势探讨武术社团的改革与发展等。二是研究的地域性较强,主要集中在山东、安徽、北京等地。如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武术馆校生源现状调查与研究 安徽省高校武术社团发展现状及其前景研究 安徽省民办武术馆校的发展现状研究 北京市民间武术社团组织的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以及期刊论文山东省武术馆校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等。三是研究大多从现状和对策的角度出发,如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市高校学生武术社团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福建省普通高校学生武术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其和谐管理对策的研究 ,以及期刊论文山西民间武术社团现状分析 我国民办武术馆校办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等。进一步研究应

6、注意以下 4 方面:一是扩大研究地域的覆盖面,加强对于上海、河北、河南、广东等更多省份武术馆校和武术社团的研究;二是进一步细化研究地域,加强对于沧州、佛山、温县、郓城等武术之乡的武术馆校与武术社团的研究;三是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宏观规律与对策,指导更广范围武术馆校和社团的发展;四是研究视角不应仅限于现状与对策,而要多角度展开,如已有研究中的“清末民初中国武术社团文化研究”2便是较好的例子,其从清末民初武术社团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出发,以组织文化理论为依托,揭示清末民初这一特殊时期武术社团文化的本质内涵,可为当前武术社团的发展及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对于镖局的研究,主要是对华北“同兴公”镖局的产生

7、3、发展、壮大4、衰亡5的历史归因及历史评价6的系列研究。镖局出现在明4末,兴盛于清朝,历史寿命长达 500 余年。镖局的一系列活动,比如“亮镖” “走镖” 、镖局内镖师之间的切磋交流等,对武术传播起到了巨大作用,有效“推动了民间武术的传承,促进了武术的交流和创新,弘扬了中华武术的武德”7。研究镖局,不仅有助于我们明晰武术传播史,对当代武术的传播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今后研究应注意从镖局形成的根源、发展的动力、衰亡的缘由,以及运作机制和对武术传承与传播的影响等方面入手,探寻其对当代武术发展的借鉴意义。 关于组织传播者,未来还应重点研究中央国术馆、精武体育会、武术协会、国际武术联合会等历史发展、

8、社会价值、运作机制、管理模式等内容,当前这方面的研究极少,加强这方面研究对当前及未来武术的国内外传播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个人传播者的已有文献较少,且主要集中在李小龙对中国武术的贡献与启示方面,如硕士学位论文李小龙对武术发展的贡献与启示 。进一步研究应在关注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代表性武术影星的同时,注重对杨澄甫、孙禄堂等代表性武术宗师的多方面研究,并从中提炼武术影星和武术宗师们推动武术传承与传播的有益经验与策略,为打造当代武术传承与传播的代言人,更好地发挥武术明星与名家的作用服务。 2.2 武术传播内容研究 武术传播内容是武术传播的主体部分,可分为武术技术传播和武术文化传播 2 个大的方面。

9、当前对武术传播内容研究较多的是武术教育及武术影视领域。关于武术教育,康戈武等研究指出当前武术教学内容以套路为主,武术的防身功能被淡化8。王增平通过调查指出山东省高校5体育教育专业的武术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主要以技术为主,理论教学内容不足9。陶志超对上海市 10 所普通高校的武术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指出:上海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主要强调技术教学,忽视理论课教学;教师忽略对套路动作中招式攻防含义的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未贯彻终身体育思想;以技能为主的单一教学评价模式过于片面10。可见,当前武术教育领域的武术传播内容偏重武术技术,尤其是武术套路,对武术文化的关注度不够;但正如学者所言,武术传播的核心是文化传

10、承,脱离文化传承的武术传播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1。未来武术教育的传播内容应以文化为核心,树立“文化第一是中国武术传播的终极目的”12的教育理念。同时,应清醒地认识到武术教育的瓶颈问题是教学内容,它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武术教育的研究重点,而且在当前定性研究占主导的情况下,相关量化研究将是武术学者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式。 在武术影视领域,学者们普遍认为其传播内容过于偏重技术,从而造成了对文化的忽视。以武林大会为例,其触发了武术传播质的飞跃,使武术尤其是传统武术的部分拳种进入了主流电视媒体,但是,武林大会对于武术文化的传播却并不理想。有学者通过分析“武林大会”认为:不同传播者有不同的把关角度,但均应以传播

11、民族传统文化为中心;电视传播的武术内容应反映武术全貌,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文” “武”交汇融合13。事实上,武术电视中的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存在“二律悖论” ,在传播过程中要讲求武术的“品格”和节目的“品格”14;但是,针对二律悖论,如何在高雅与通俗之间把握好“度” ,凸显出武术的“品格”和节目的“品格” ,并赢得良好收视率,从而实现武术传播与影6视发展的共赢,是当前及未来武术影视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 事实上,武术传播内容是武术传播始终需要关注的核心,其贯穿于每一条传播途径,内容的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武术传播的质量;因此,今后的武术传播内容研究有必要细化到每一条传播途径,在以文化传承传播

12、为核心目的的前提下,依据不同传播途径的特性确定具体传播内容,并在此“个性”的基础上,提炼“共性” ,以服务于宏观工作实践。2.3 武术传播途径研究 武术传播途径是武术传播者传播武术内容给受众的渠道、路径。具体而言,现在较为常用的渠道有网络、影视、教育、赛事、杂志、舞台等。当前研究较多的是网络、影视、教育与赛事。关于武术网络传播,研究认为它可以“加快武术产业的发展,促进武术的全面推广与普及,弘扬武术文化,促进武术与国际接轨、为武术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契机,但网络传播对武术的发展同样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如武术暴力、色情,网络武侠游戏成瘾,网络传播中的武术知识产权问题等”15;而且,从总体来看,当前的武

13、术网站建设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武术资料重复多、实质性资料少,武术视频缺乏质和量”16, “内容贫乏、缺少特色,更新迟缓、信息陈旧,外文版本有待加强,高校网站亟待发展”17等,建议“提高对网站传播的认识,加强武术网站建设增加投入,给予政策倾向支持”18, “建造富有个性化、高质量的武术网站,逐步提高武术网站的知名度,诚信传播武术信息、提高网络安全系数,建立和完善武术网站自律机制,加快武术网络人才的培养”19。可见,武术网络传7播研究大都是从网络整体的角度进行的,对单个武术网站和单一传播形式(如论坛、贴吧、博客、空间等)的具体分析极少,在时效性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下一步研究需要注意的地方。 影

14、视作为现阶段武术传播的重要媒介,几十年来不断掀起习练武术的热潮,实现了与武术发展的共赢,但是,武术影视对武术运动的影响也具有两面性。有学者认为:武术影视孕育了武术运动的一种新型表现形式影视武术,促进了武术运动的传播与发展,吸引了更多的武术爱好者,并有效扩大了武术人口,促进了武术运动的产业化发展;可是武术影视中电脑数码特技的过度应用,使武术变得更加神秘化、虚幻化,对武术及武术文化造成了一定的误读,部分武术影视所宣扬的“影像暴力”对观众,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建议进一步加强武术影视对武术运动宣传、推广的力度,充分发挥武术影视的优势,促进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加强影视武术及其

15、文化的研究,大力培养影视、武术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利用武术影视产生的经济需求和产业链效应,进一步促进武术运动的产业化发展;控制好拍摄、制作过程中数码特技的应用程度,并处理好其中“影像暴力”的消极影响;加强武术影视作品的教育功能20。总之,武术传播者要自觉守护武术文化的精神底线,引导人们对武术的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进行正确认知,培育人们正确的武术观,使武术在引起媒体和社会关注的同时,防止武术节目的娱乐化倾向,为武术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1。如何实现以上对策,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于武术教育传播途径的研究,重点是武术传播内容,此外,武术8教育的方法手段、功能价值、考评标准、师资队伍等也受到学者们的关

16、注,其中尤以方法手段的研究较多。比如,有学者指出“自主学练法”在武术教学过程中能够带来较好的教学效果22。有学者认为多媒体技术以其自身所拥有的直观性、高效性、生动性、趣味性和对信息容纳的兼容性以及全面性特征,为教学提供直观、形象、高效的辅助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的重点、难点,并且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更好地拓展武术教学的空间和范围23。其实,各种方法手段只要用得其地、用得其时,均有可能发挥较好效果;因此,关于各种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若能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进行,也许更有实践价值。 关于武术赛事的研究,需要进行个案分析与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策略。当

17、前研究主要对“功夫王”赛事、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世界传统武术节进行了个案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策略。后续研究应继续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武术赛事加强针对性分析,与国外发展较好的同类赛事项目作比较,提炼赛事发展规律与经验,不断从传播内容、传播模式、赛制规则、推广宣传等更多方面加强研究,为正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武术赛事的发展提供指导,为打造品牌赛事服务。此外,武术杂志传播研究和武术舞台传播研究较少涉及,但它们在武术传播过程中却各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将来同样需要加强研究。 2.4 武术国际传播研究 武术国际传播是近些年学界的研究热点。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和上海体育学院在 2010 年以“武术国际传播:现状

18、与对策”为主题举办9的“第 10 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学术报告会暨第 2 届申江国际武术论坛”,尤其显现出了武术国际传播研究之热。虞定海等对会议论文作了综述,认为:针对当前武术国际传播中出现的问题,应大力发展奥运会之外的其他武术赛事,扩大武术在世界的影响力;平衡竞技武术套路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态势,为武术进入奥运会作好准备;应努力实现武术跨国现代远程教育,提升武术对外教学质量;应大胆突破武术国际传播现状,以武术文化的传播为核心;加大武术人才的培养力度,致力于武术的长远发展24。由会议中的一些主要论文和易功夫网对一些武术专家的专访集结成的中国武术研究国际传播卷开辟了武术乃至体育领域刊物出版的新形式,

19、集中反映了武术国际传播研究的新进展,对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在此次会议之外,关于武术国际传播的研究成果同样颇丰。学者们认为,近年来,武术国际传播虽然成效显著,但仍面临许多问题,如:武术的竞赛内容、规则不够全面、科学;传播过程中对传播内容的阐释不足,宣传上的误导致使理解上的偏差25;传播者数量少、观念陈旧;武术技术内容过于庞杂26;普及程度不均衡;推广路径单一、速度缓慢;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发展不协调,前者不能完整呈现中国武术的内涵;武术发展中缺乏统一的规范与标准;武术理论体系不完善;武术发展受到文化差异的障碍,存在自我中心主义27;武术传承固守不变的理论支撑和思想28;武术术语翻

20、译不规范,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空白问题29等。鉴于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策:从文化的角度,有学者指出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应该融合国外经典的文化元素,而且其10传播圆心不一定要完全在国内,而应该是多元的,海外的传播之源可能会成为推动中国武术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30;从路径的角度,虞定海等认为武术进入孔子学院是重要的武术国际传播路径,并提出融合性段位制、依托型培训、松散型普及等 3 种推广模式31;从效果评价的角度,黄强等倡导积极构建武术国际传播的绩效评估框架体系32,并作出了初步研究;从翻译的角度,杜亚芳提出零翻译的策略,认为零翻译理论对于武术术语翻译,尤其是其中的文化空缺词翻译有着指导意义33。

21、总体来看,学界对于武术国际传播的研究较多,且较为深入,为当前的武术国际传播实践提供了参考;但是在很多领域还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如武术术语的翻译问题、武术在孔子学院的传播问题、武术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安全问题、武术国际传播的绩效评估体系构建、武术教育的本土化问题等。 3 武术传播研究的整体述评与展望 20082011 年的武术传播研究进展较大,许多成果填补了前期研究的空白,也深化了武术研究的深度,拓展了武术研究的广度,开阔了武术发展的维度,助推了武术国内外传播的进程。其中, “第 10 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学术报告会暨第 2 届申江国际武术论坛”的召开及其论文集以及中国武术传播论的出版是本阶段武术传播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但是,从以上的述评中也可看到,武术传播研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近几年的研究广度与深度不够,研究主要集中在武术国际传播、武术网络传播等方面。但即使在武术网络传播这样研究相对集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