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落体育文化的功能、变迁及定位摘要:新农村建构背景下,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村落体育文化的变迁,表现为村落传统体育文化日益消融、多元化的现代体育运动略显雏形、全民健身成绩斐然和村落体育喜忧参半等。着眼于村落实际情况,从发展村落体育文化,经济发展要跟进、村落体育文化需要“培育与输入”并举、村落体育文化需要村落领袖去带动、村落体育文化需要学校体育去搭建等几个方面对我国村落体育的发展进行重新定位。 关键词:农村体育;村落体育;文化变迁;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章编号:1009-783X(2014)01-0031-04 文献标志码:A 2005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十
2、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 ,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1 年 3 月 5 日两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众所周知,农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实现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发展村落体育文化,提高农民身体素质无疑成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里程碑。通过探究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村落体育的文化变迁,根据村落体育文化的变迁特点,对
3、新时期2村落体育进行定位,以期对于繁荣村落体育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村落体育的更好开展有所裨益。 1.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利用中国期刊网查阅了近 10 年与农村体育相关的学术论文 100 余篇,相关书籍 10 余部,及时了解村落及村落体育的发展态势,并收集了一些村落发展的历史资料、文件、法规、政策,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1.2 实地调研法 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研究方式。为了求得事实的充分把握,通过对山东省济宁胡各村、河北沧州郭村、小岗村等村落实地考察走访,深入了解,获得第一手资料,
4、通过访谈、口述史的形式了解以前和现在的体育及社会状况。为了尽量避免口述史的弊端,采用大面积的口述、访谈形式,访谈对象包括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层次的村民,并把多种户访材料统筹综合起来进行比较分析。 1.3 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走访了上海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及首都体育学院的部分相关专家、学者,为本研究提出了有益的见解和建议。 1.4 逻辑归纳法 对资料进行归纳,从社会学的视角对村落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影响村落体育变迁的因素进行分析。 32.村落体育及其文化内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在我国人口中占了大多数,也就决定了农民、农业、农村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如果农村没有
5、长久的稳定与进步,整个社会就不可能和谐发展,如果群众体育没有广大农民参加,那就不是真正的群众体育。村落是我国现实农村发展的主体,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体育发展的根基。村落体育作为农村体育的重要部分,对整个农村体育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村落体育经历了 60 年的发展历程,通过搜集近年来对于村落体育研究的文献发现,我国学者对于村落体育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研究基本发生在近 10 年内。一些学者对于“村落体育”概念给予了不同的定位,有的学者以村落为轴心进行定位,有的学者以体育为中心进行界定,相关界定的重心不一致,本文通过总结学者们的不同见解,对村落体育予以一个操作性定义,
6、“村落体育”即在农村村落环境下的,以村民为主体,以自在的或混含着娱乐消闲、健体为目的,所进行的非生产性的身体运动的统称,它是农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为了较为全面而准确地诠释村落体育文化的内涵,笔者从 2 个层面对其进行分析,一是对体育文化内涵的回顾,通过搜集相关文献,对体育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学者袁大任等认为,体育文化是以强健身体、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为主旨的体育运动及其产生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学者杨文轩等认为,体育文化是人类在体育运动及其相关领域中生产或者创造的物质产品、思想观念、制度、思维模式、行为模式等,是一个4统筹概念,
7、它包括了人类在体育生活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卢元镇等认为,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生活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比较上述概念,不难发现,当今体育文化包含有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物质文化,也就是说,体育文化由心理、行为、物质 3 个方面的要素构成。二是对村落文化的认识。查阅大量有关村落文化的相关文献,归纳出村落文化的主要特征,即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乡土性、双重性、群众性、融合性等。 基于上述对体育文化和村落文化的分析,笔者认为,对于村落体育文化概念的理解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村落体育活动的主体是村民,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健身、健心、休闲和娱乐;活动的地域范围
8、是在农村村落中,即在农村村庄中,具有非生产性和群众性等特征。可以说,村落体育文化是现代文化现象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在农村村落环境下以农村村民为参与主体,在农村村落环境中开展的,以休闲、健身及娱乐性为主要目的,以增进村民健康、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促进村落和谐发展为最终目标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3.村落体育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3.1 村落体育文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丰富的精神沃土 村落中的艰苦生活,使得村民也需要有精神的调剂和升华,而文化素养的缺乏和经济条件的制约,更使他们与高雅的琴棋书画相距甚远。在村落生活的单调贫乏中,村民们需要一种既经济又实惠的娱乐身心的文化活动。村落舞龙、舞狮、秧歌等民俗体育活
9、动的开展可以使村民尽情抒发心中的快乐,消除孤独与寂寞,拓展社会交往,增进相互情感交5流,给单调的村落生活涂上亮彩。在各种社会约束的情况下,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对身体运动永不满足的欲望仍然存在,而各种村落体育活动恰恰能够满足他们的多种需求,产生相当大的愉悦感;因此,村落体育文化可以对不同群体的人起着积极的心理调节作用,有效的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3.2 村落体育文化营造村落和谐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村落社会面临结构上的变化,出现社会分层、贫富分化、价值观扭曲和道德滑坡等现象,村落的醉、赌、打现象时有发生。村落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具有独特的社会控制和教
10、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制村民不良行为的发生。根据有关对小城镇体育的研究发现,越轨、犯罪率与小城镇室内外体育娱乐场所数量多少有关,室内外体育娱乐场所数量多,越轨、犯罪率偏低,反之则偏高。同时,有研究表明:那些对历史记忆清晰的村庄往往村庄的内聚力很强,村庄公共舆论发达,而那些对历史淡忘的村庄则内聚力不强,村中各色人等自行其是,缺乏公共的行为评价标准。在对村庄历史的记忆和现实的村落面貌之间显然存在着某种联系。从这种意义来说,村落体育特别是传统的民俗活动构成的各种事件,最容易成为社区记忆,并成为村落传承的某种象征,从而凝聚社区的精神,有利于村落秩序的维持;因此,在村落开展体育活动,对建设和谐有序的
11、社区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3 村落体育文化有效促进村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村落体育的发展关键在于让广大农民群体养成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6意识,只有农民群众把体育参与真正消化吸收后才能真正利于新时期的村落发展。良好的村落体育文化氛围,有利于村民体育价值观念的转变,提高村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增强农民的身体素质,改善农民的健康状况,减少农民的发病率,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一方面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财富,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医疗开支,进而间接地创造社会财富。 3.4 村落体育文化促进农村生活现代化 随着政府不断加大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投入,改善了村落体育场地设施,从而使得村民的生活
12、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建国初期,村落孩子的主要活动场地是房前房后,而现在多数孩子走上了篮球场、乒乓球台。以前大多数年轻人在农闲季节,基本是在家里聊天、打麻将、下象棋,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一些诸如篮球、乒乓球等现代运动项目,更多的老年人也积极走向公共健身场锻炼身体。在衣着上,越来越讲究品牌效应,喜欢购买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知名品牌运动衣。随着大众体育传媒的发展,更多的青少年了解 NBA、世界杯、奥运会等品牌赛事,并且成为这些赛事的忠实观众。另外,村落体育文化也提高了村民的体育意识,在传统体育观念中,村民认为体育就是孩子们的娱乐活动或游戏,劳动与体育没有什么区别,没有认识到体育自身所具有的潜在
13、价值。随着媒体的大力宣传和大量体育设施下发到农村,以及传统民间体育的定期举办,大部分年轻人认为进行体育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可以健身、健美等。不过,也有一部分村民,特别是年龄大、缺乏知识,也没有走出村庄的人,依旧认为干活就已经锻炼了,没有病7就等于身体健康;但是,人们的体育意识较改革开放以前仍有很大进步,从而为农村生活现代化起到了隐性促进作用。 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落体育的文化变迁 文化变迁,是近年来人类学和民族学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多年来有关文化变迁的研究在学术史上经久不衰。所谓文化变迁,一般来说是某一文化由于其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或由于其内在的原因而引起的变迁。我国传统的村落
14、文化由于具有宽厚的社会存在基础和久远的发展渊源,这种文化形态与我国农业社会超稳定的结构、亚节奏的生活方式相适应,多年来延续至今,在现代社会仍呈现出巨大的惯性,其显形文化极大地影响着村落农民进行体育健身活动项日内容的选择,其隐形文化,例如沉淀在农民深层心理结构中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倾向等,则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和强大的内在制约作用,这就决定了村落体育文化变迁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传统的村落体育文化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村建设的需求,在这种环境下农村村落体育必然发生相应的文化转变。 4.1 体育政策相继出台,法律法规日臻完善 国家密切关注农村体育的发展。2002 年 7 月 22 日,
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 (中发20028 号)中再次强调指出“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 ,这是以中央文件的形式确立了农村体育发展的战略重点。2003 年 8 月 1 日起开始施行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第 4 条规定国家有计划地建设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对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予以8扶持。2004 年,国家体育总局定为“农村体育年” ,并在全国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2006 年,国家体育总局全面启动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2010 年,全民健身计划的奋斗目标
16、是: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可以看出,本世纪以来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日渐重视,有关新农村体育发展的法律法规日臻完善,这些政策法规给农村体育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新的契机。 4.2 全民健身成绩斐然,村落体育喜忧参半 近年来,我国农民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有了以极大改善。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例,全国一共约 80 万个行政村,原本规划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全国 10 万个行政村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结果到 2010 年底,建成数量超过 20 万个;但是,我国当下的农村体育多指在广大民间范畴内,在民
17、间乡镇层面开展的一些具有现代气息的体育活动,而村落中开展的一些传统民间民俗体育活动往往被忽略,传统的村落体育文化特色也往往被掩盖。例如,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基本标准是在行政村落建设一块混凝土篮球场,配备一副室外标准篮球架和 2张室外乒乓球台。在一些经济较发达、村民文化素质较高的村落,现代体育活动开展较好,但相对于大多数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落来说,经济社会发展较落后,农民整体文化程度不高,对现代体育项目还缺少一定的了解和认知,造成体育资源闲置。同时,我国众多乡镇致力于经济的发展,极少开展村落体育活动,体育组织与管理更是名存实亡。村民个9体自发的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一木不成林” ,缺乏持续锻炼的氛围,具有乡土特色的民间体育活动,例如舞狮、耍龙灯、跑旱船、扭秧歌等在当下村落也就日见势微。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