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124.50KB ,
资源ID:1738801      下载积分:12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388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杨简心学新论.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杨简心学新论.doc

1、1杨简心学新论摘要 杨简继承并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克服了其中的理本论留存,从而建构了彻底的心本论;他提倡毋意,反对程朱格物致知的方法论。同时他启发影响了包括“四句教”和大学问在内的阳明心学之心本论和工夫论的形成。可以说杨简心学简约高洁,杨简是陆王心学之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 关键词 杨简;心本论;毋意;陆九渊;王阳明 中图分类号B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3)05-0139-06 杨简(1141-1226) ,字敬仲,浙江慈溪人。他是陆九渊门下最有影响的学生。其心学思想在宋明心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建构彻底的心本论 杨简继承和发展了

2、陆九渊的本心说。陆九渊的发明就在于他的本心说既糅合了孟子的本心论,又借鉴了佛道的心本论。孟子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1他认为本心也即心的本然状态是:含仁义礼智等儒家伦理道德,能判断善恶是非。他还以本心来判定尚书武成有伪:“尽信书 ,则不如无2书 。吾于武成 ,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2孟子认定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的周武王讨伐无道的商纣王,饱受荼毒的殷人当箪食壶浆以迎武王师,怎么会与

3、之相杀伐以致流血飘杵?因此武成不可尽信。孟子的结论是,完全相信尚书 ,还不如没有尚书 。自言其理论“因读孟子而自得之”的陆九渊继承了孟子的本心说,他言:“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去之者,去此心也,故曰此之谓失其本心 。存之者,存此心也四端者,即此心也;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也。 ”3他也认为人的本心即仁义礼智等儒家伦理,本心就是道德评判的标准,所以他主张以心中之理作为价值标准,而毋需以儒家经典作为真理的准则。他说:“学苟知本, 六经皆我注脚。 ”4 “书不可以不信,亦不可以必信。使书而皆合于理,虽非圣人之经 ,尽取之可也。况夫圣人之经 ,

4、又安得而不信哉?如皆不合于理,则虽二三策之寡,亦不可得而取之也,又可必信之乎?盖非不信之也,理之所在,不得而必信之也。 ”5另外,陆九渊也汲取了佛道的心本论范式。佛道俱认为心是万物得以存在的根据,而万物皆是心之发用。佛教像华严宗密把世界万象看成是“一心”的产物;惠能禅宗言自性、清净法身也即真心是大千世界赖以产生的本体;道教如南宗始祖张伯端在悟真篇言:“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十方通塞中,真心无不遍。 ”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说:“心本是道,道即是心,心外无道,道外无心。 ”6受佛道浸润,陆九渊言心本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3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

5、同此心同此理也。东南西北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7 杨简对陆九渊的本心说是有深刻体悟的,这就是著名的“扇讼一悟”的典故。据载杨简在富阳主簿任上时,曾问陆九渊何谓本心,陆以孟子的“四端”对,杨谓“简儿时已晓得,毕竟如何是本心?”陆九渊始终不易其说,杨简也一直未醒悟。刚巧有扇讼,作为主簿的杨简立马断是判非,陆九渊随后指点:“闻适来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敬仲本心。 ”8杨简言下大悟,而这也成了杨简拜陆九渊为师的契机。杨简继承陆九渊的本心说,他也说自备众德的伦理心和不虑而知的是非心:“人心自神,人心自灵,人心自备众德,不学而能,不虑而知,自温自良,自恭自俭,自温而厉,自威而不

6、猛,自恭而安。 ”9“此心虚明无体,精神四达,至灵至明,是是非非,云为变化,能事亲,能事君,上能从兄,能友弟,能与朋友交,能泛应而曲当,不学而能,不虑而知,未尝不清明。 ”10杨简对陆九渊的超越体现在心本体上,从前引的陆九渊的心本论可看出,陆九渊实际上尚有程朱理本论的留存,而作为弟子的杨简则清除了这种残余,成了彻底的心本论者。杨简言:“斯心即天之所以清明也,即地之所以博厚也,即日月之所以明,四时之所以行,万物之所以生也,即古今圣贤之所以同也。 ”11 “天者,吾心之髙明;地者,吾心之博厚;男者,吾心之乾;女者,吾心之坤;万物者,吾心之散殊。 ”12就是说天之所以清明、地之所以博厚、日月所以明、

7、四时所以行、万物所以生,全赖心得以存在,而天地乾坤万物俱是心的表现。这其中,杨简发挥陆九渊“六经注我”的思想,也把儒4家的六经看成是心体的发用:“三百篇良心之所发也。 ”13“人心本正直而达之,则关雎求淑女以事君子,本心也;鹊巢昏礼天地之大义,本心也;柏舟忧郁而不失其正,本心也;鄘柏舟之矢言靡它,本心也。由是心而品节焉, 礼也;其和乐,乐也;得失吉凶, 易也;是非, 春秋也;达之于政事, 书也。 ”14 “礼即人心之妙用。 ”15 “易者,已也,非有他也。以易为书,不以易为己,不可也;以易为天地之变化,不以易为己之变化,不可也。天地,我之天地;变化,我之变化,非他物也。 ”16杨简例举关雎 、

8、 鹊巢 、邶风和鄘风中的柏舟 ,以表明诗是本心的流露,他同时指出礼 、 乐 、 春秋和易分别是心之节度、心之和乐、心之是非和心之得失吉凶变化的表示,而尚书也是心之达于政事。还需指出的是,杨简也上承陆九渊不以儒家的经典和圣人为权威的思想,如他批评孟子的存心之言:“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 且心非有体之物也。有体则有所,有所则可以言存。心本无体,无体则何所存?” 17在杨简看来心本无体,何来存心之说?他还批孟子分心与性为二:“孟子有存心养性之说,致学者多疑惑心与性之为二,此亦孟子之疵。 ”18杨简认为“性即心” ,因此他的笔下性也是伦理性、是非性,兼万物的存在根据:“人性自善,

9、人性自明,人性自具仁义礼智,自具万善,何必他求?何必更思?何必更为?” 19 “吾性澄然清明而非物,吾性洞然无际而非量。天者,吾性中之象;地者,吾性中之形。 ”20 “其心通者,洞见天地人物尽在吾性量之中,而天地人物之变化,皆吾性之变化。 ”21杨5简既然把性与心直接等同,自然也就不满孟子的心性分裂。 杨简的著述曾无数次地引用孔丛子记问中的孔子言“心之精神是谓圣。”22尽管孔丛子早被学界认定是伪作,内中的孔子言也是伪托,但这并不妨碍杨简的“六经注我” ,他借圣人以自重,对心之精神作解释:“心之精神,无方无体,至静而虚明,有变化而无营为。禹曰安女止 ,明其本静止也;舜曰道心 ,明此心即道也。 ”

10、23杨简讲心之精神无具体形状、至静、虚明、有变化,和前面他对心的描述如出一辙,所谓“此心虚明无体,精神四达,至灵至明,是是非非” 、 “澄然寂然,变化孔彰。斯妙也,自古谓之心” 。可见杨简所说的心之精神和心是一回事。实际上在杨简的论述中,这二者就是等同的,如他言:“孔子曰:心之精神是谓圣。 此心初无圣贤庸愚之间,百姓日用此心之妙而不自知。 ”24 “孔子又尝告子思心之精神是谓圣 ,明乎此心之未始不善,未始不神,未始或息,则乾道在我矣。 ”25要之,杨简的心之精神即心,也即道心,因此他言“心之精神是谓圣”在他的理论体系中是自恰的、圆融的。后来王阳明发展成“心之良知是谓圣” 26 ,这也是阳明心学

11、的体系所致。因为不像杨简的心至善浑沦,王阳明的心之体即良知,至善,而王阳明的心之用却是有善有恶的情和意,王阳明的心之体或说良知才是杨简所言的心,故王阳明需以心之良知来等同圣。然王阳明好友湛甘泉对杨简心之精神的解读则有误。湛甘泉谓:“慈湖立命,全在心之精神一句,元非孔子之言,乃异教宗指也。 ”“夫心之精神,人皆有之,然必得其精神之中正,乃可以语道,而遽以精神为圣,则牛马之奔奔、昆虫之欣欣、凡知觉运动者皆可谓圣矣,如蠢动含灵,皆可谓曰佛性矣,6而可乎?” 27湛甘泉指责杨简的心之精神一句非孔子言,乃佛教宗旨。认为杨简不当以心之精神为圣,而应以得精神中正者谓之道,否则牛马之奔奔、昆虫之欣欣、凡知觉运

12、动者皆可谓之圣,就好像佛教说蠢动含灵皆具佛性一样。湛甘泉实际上是把杨简所说的心之精神理解成了万物的知觉和作用,因而认为言知觉作用为性就会陷入荷泽宗以知觉为佛性、洪州禅以作用为佛性的误区。 二、主张毋意的工夫论 杨简的工夫论主要是毋意、不起意。杨简毋意的称谓来自孔子。 论语子罕言孔子“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是说孔子没有四种毛病,他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杨简则有己解。杨简曰:“何谓意?微起焉皆谓之意,微止焉皆谓之意。意之为状,不可胜穷,有利有害,有是有非,有进有退,有虚有实,有多有寡,有散有合,有依有违,有前有后,有上有下,有体有用,有本有末,有此有彼,有动有

13、静,有今有古。若此之类,虽穷日之力,穷年之力,纵说横说,广说备说,不可得而尽。 ”28 “孔子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意之状,大概无踰斯四者。 ”29杨简提出微起、微止的思虑、意念就是意,意态万象,不可穷尽,但可总括为四种即意、必、固、我,而必、固、我三种又可归为意。他说:“何谓必?必亦意之必。必如此,必不如彼,必欲如彼,必不欲如此何谓固?固亦意之固。固守而不通固守而不化何为我?我亦意之我。意生故我立,意不生我亦不立。 ”30必是意中的绝对肯定,固是意中的固守不通,我是意的伴生物。杨简还曰:“周公仰而思之,夜以继日,非意也;7孔子临事而惧,好谋而成,非意也。 ”31 “孔子曰:居处恭 ,

14、恭而已,无意也;执事敬 ,敬而已,无意也;与人忠 ,忠而已,无意也所谓复礼,复我本有之礼,三千三百,经条明白,不劳作意。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亦何意之有?” 32 “故习尚熟,微蔽尚有,意虑萌蘖即与道违。 ”33 “盖人心即道,作好焉,始失其道;作恶焉,始失其道;微作意焉,辄偏辄党,始为非道。所以明人心之本善,所以明起意之为害。 ”34 “道心,人所自有,无俟乎求,惟私意蔽之,始昏始惑。 ”35总括上述,杨简认为思虑、意念符合儒家伦理的就是毋意、不起意;反之,故意作好作恶、有违道德规范的就是意,意也即是私意。因此王阳明弟子邹东廓的评论是对的:“慈湖所谓不起意者,不起私意也。 ”36杨

15、简还指出不起意并非什么都不干,循理而为、做事合理的就是不起意:“不起意,非谓都不理事。凡作事,只要合理,若起私意则不可。如事亲从兄治家接物,若子哭颜渊恸与见其过而内自讼,此是云为变化,非起意。 ”37湛甘泉曾斥杨简的毋意、不起意是寂灭、槁木死灰。他说:“不起而为意,便是寂灭” ;“本体为心,动念为意,一感一应,其能寂灭乎?” 38 “意得其中正者即不私、不偏,未闻一切意皆可无,无则槁木死灰矣。 ”39显然湛甘泉又错解了杨简的毋意说。 杨简还以“毋意”为标准来评判周易 、 大学和中庸:他说:“易上系曰:圣人洗心。 大学曰:先正其心。洗心 、 正心之说行,则为揠苗,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40 “

16、大学之书则不然,曰无所不用其极 ,曰止于至善 ,曰8必正其心 ,曰必诚其意 ,反以作意为善,反蔽人心本有之善,似是而非也,似深而浅也,似精而粗也。 ”41 “子思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孔子未尝如此分裂,子思何为如此分裂?此乃学者自起如此意见,吾本心未尝有此意见。方喜怒哀乐之未发也,岂曰此吾之中也?谓此为中,则已发之于意矣,非未发也;及喜怒哀乐之发也,岂曰吾今发而中节也?发则即发,中则即中,皆不容私。大本达道,亦皆学者徐立此名。 ”42杨简认为人心本善本正本清明,因此周易的系辞上传和大学所言的洗心、正心都是揠苗助长的行为。 大学

17、提倡要“无所不用其极” 、 “止于至善” 、 “必正其心”等是故意作好,是以起意为善,反而遮蔽了人心的本有之善,乃似是而非。他又批评中庸未发谓中、已发谓和及大本达道之言皆是子思起意的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杨简之前或同时的理学家都围绕着存理灭欲的主题提倡灭人欲的具体工夫,而杨简却极少谈灭欲,他主要谈毋意、不起意。杨简那么重视意,当然跟其受儒家影响有关,儒家如论语讲毋意,大学有诚意说等,除此之外,我们说跟佛教不无关系。杨简深受佛学熏染,而对中国佛教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皆有直接影响的大乘起信论就云:“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 ”43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

18、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44即是说大千世界一切诸法皆依虚妄意念而起,若能毋念,离开了妄念,也就没有世界之相。惠能禅宗云:“世人性净,犹如青天,惠如日,智如月,知惠常明。于外著境,妄念浮云盖覆,自9性不能明。 ”45是谓世人本性清净,只是为妄念覆盖,若能吹却妄念,又能复归清净自性。惠能禅宗还倡“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三无”法门,这“三无”并非百无所思,不对境起念,而是在念念相续的同时又不著于任何的外境和意念,也即不生妄念。联系杨简之重视意、说心本善、为意所害、而毋意能回复寂然澄然之虚明心、同时毋意并非断绝思虑的理论体系,显见得是受到了佛教的启示。尤其是后期禅宗有“青青翠竹

19、,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46 、 “运水搬柴,无非佛事” 47之说,认为只要心中有对佛理的正见,举凡行住坐卧皆是佛道。而杨简的毋意的一个主要内容便是如前所述只要恪守儒家的道德伦理,做任何事也都是毋意,可见禅宗的思维方式对杨简的浸润。在工夫论上,杨简和陆九渊颇有分歧。杨简反对陆九渊提倡的收拾精神一说,也不赞成陆九渊之附和程朱的格物致知说。当闻听张元度持守陆九渊之收拾精神时,杨简云:“收之拾之,乃成造意;休之静之,犹是放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吾心本无妄,舍无妄而更求,乃成有妄。 ”48在杨简看来,心之精神本善本清明,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因此无需再加收拾,否则便

20、是故意造作,便是起意。 杨简也不满程朱格物致知的方法论。杨简言:“格物不可以穷理言。文曰格耳,虽有至义,何为乎转而为穷?文曰物耳,初无理字义,何为乎转而为理?据经直说,格有去义,格去其物耳格物之论,论吾心中事耳。吾心本无物,忽有物焉,格去之可也。物格则吾心自莹,尘去则鉴自明,滓去则水自清矣。天髙地下,物生之中,十百千万,皆吾心10耳,本无物也。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事物之纷纷,起于念虑之动耳。思虑不动,何者非一?何者非我?思虑不动,尚无一与我,孰为衣与食?必如此而后可以谓之格物。格物而动于思虑,是其为物愈纷纷耳,尚何以为格?若曰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穷尽万理乃能知至 ,

21、吾知其不可也。 ”49杨简反对程朱的格物穷理说,认为程颐解格物为穷理是错误。格虽有“至”的含义,但怎能转为“穷”义?物本来就无“理”之义,又怎能转义为理?他提出格有“去”之义,格物即格去其物,也即格去我心中的物执(思虑) 。吾心本自清明无物,是思虑起动导致事物纷纷,只要去掉思虑则吾心复归明莹,思虑不起才可称为格物。若为格物而动心起念,这样就越发导致心中事物纷至沓来,还说什么格物?因此像程颐“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穷尽万理乃能知至”是不可能的。杨简认为程朱的格物致知不仅治学方向错误,而且还会造成大害:“道非心外” 50 , “夫人心即道,本不假求,学者自昏,误求之外” 51 , “致学者求道于心外,岂不大害!早悟此心之即道,而不他求也。至哉,人心之灵乎!至神至明,至刚至健,至广至大,至中至正,至纯至粹至精,而不假外求也。 ”52他还赋诗:“此道元来即是心,人人抛却去求深。不知求却翻成外,若是吾心底用寻?”53要之,杨简认为道(理)在心中,人们毋需外心以求道(理) ,所谓的格物即格去心中的念虑,使心回归清明。说到底,杨简的格物也即毋意、不起意。 “瞻彼慈湖,云间月澄” ,杨简试图以清明之心挥洒种种的善,而以毋意来消解人世间种种的恶。杨简心学的“心毋意”结构可说是“易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