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115.50KB ,
资源ID:1739499      下载积分:12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394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海洋经济科学发展之探索.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海洋经济科学发展之探索.doc

1、1浙江海洋经济科学发展之探索摘 要: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时代。浙江作为海洋资源大省,发展海洋经济潜力巨大。本文通过对中国海洋经济目前国际地位的解读,根据浙江与其他省份海洋产业情况的比较,分析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指出浙江海洋经济科学发展之探索思路。 关键词:海洋经济 产业比较 科学发展 探索思路 中图分类号:P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046-03 21 世纪是海洋世纪,开发利用海洋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随着近年来南海、钓鱼岛局势的升温,海洋正成为人们持续关注的热点。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已是人心所向。2012 年

2、12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将“建设海洋强国”写入大会报告,充分体现我国在海洋问题上的的战略性转变。与世界海洋强国相比,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尚属欠发达。如海洋经济发展粗放,海洋产业结构水平低、海洋科技支撑能力不足,海域使用矛盾尖锐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的步伐。因此迫切需要思考和探索我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之路。 一、解读我国海洋经济的国际地位 1.海洋油气业方面 21.1 全球油气需求持续增长,区域结构变化较大。 1965 年-2011 年,全球石油消耗量从 15 亿吨增到 41 亿吨,增加了 1.7倍,年均增长 2.2%。从石油需求的国家分布(见表 1)和从天

3、然气需求的国家分布(看表 2)可以看出,总体上,全球油气消费量稳步增长,中国需求增长迅速。 1.2 海洋已成为世界油气资源主要接替区域。 随着人类对海洋油气开发的认知度不断提升,以及技术进步导致海洋油气开采成本大幅下降,全球油气开采全面进入海洋时代。预计到2020 年,海洋石油产量将占全球石油总产量的 35%;海洋天然气产量将占全球天然气总产量的 41%。 1.3 中国海洋油气资源探明程度低且以近海石油勘采为主 中国海洋石油、天然气的探明储量仅占世界海洋探明储量的 2%,石油和天然气探明率也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处于海洋油气勘探的早中期阶段。同时由于目前深海勘采技术及实际控制等原因,中国仍以近海

4、石油勘采为主,90%以上的海洋石油产量来自浅海。 1.4 中国海陆油气的开采仍难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从中国石油、天然气产量占世界同类指标比重看,石油产量方面在1985 年之后占全球石油总产量的比重保持在 4%-5%之间,增速与世界基本同步;天然气产量方面在 1978 年到 1998 年的 1%世界占比水平后开始加速,从 2004 年开始,占全球天然气产量的比重从 1.5%提高到 2011 年的 3.1%。由于中国油气消费量的持续增加,国内海陆油气的开采仍难以满足国内需求,长期依靠国外油气资源是必然的。 32.海洋交通运输业方面 本节中选取与制造业关系最密切的集装箱运输业来进行比较: 2.1 中

5、国集装箱港口快速发展为中国经济带来腾飞 1979 年中国的集装箱港口只集中在上海、天津、青岛和广州 四个城市,合计吞吐量 3.3 万标箱,仅占当年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的1%;2011 年中国集装箱吞吐量超过 100 万标箱的港口为 19 个。合计吞吐量为 1.6 亿标箱,吞吐量已占到当年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的 35%; 32 年间增加了近 5000 倍,年均增速达 30%,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构建强大的基础设施。 2.2 亚太地区已成为世界集装箱港口的重心地带 1979 年,入围世界前 25 位集装箱吞吐量港口的亚太港口只有 7 家,中国(含港台)只有香港、高雄和基隆入围。1996 年之后,中国(含港台

6、)入围港口逐步增加,从当年的 4 个增加到 2011 年的 12 个,亚太入围港口则增加到 17 个。由此可以看出世界制造业重心由此改变。 2.3 中国已成为推动世界集装箱港口大型化的主体 从入围亚太集装箱港口情况了解,中国港口比重从 1994 年之后有明显的提升,2009 年占比甚至超过 80%,2011 年占比也仍接近 70%。以2011 年为例,上海、香港、深圳、宁波、广州、青岛、天津七大城市体系集装箱吞吐量合计达 1.3 亿标箱,占当年入围世界前 25 位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的 44%,入围亚太港口吞吐量的 56%。中国集装箱港口这一发展趋势和模式必然要受到外部市场、贸易摩擦、内部环境承载

7、能力的考验,因此需要进入结构调整期。 43.海洋渔业方面 3.1 世界海洋捕捞量稳中有降 据统计,世界海洋渔业产量从 1950 年的 1680 万吨,大幅度增加到1996 年的 8640 万吨,然后回落到 8000 万吨左右并趋于稳定。2010 年全球登记产量为 7740 万吨。总体而言,海洋捕捞水生动物产量呈现下降趋势,而中国是属于其产量上升的国家之一。 3.2 中国海洋捕捞量稳步增长 近年来,中国的海洋捕捞产量和占世界海洋捕捞的比重这两项指标均趋于稳定,海洋养殖业则稳步增长。而远洋渔业产量并不大,仅为全球登记海洋捕捞产量的 1.5%。 3.3 世界渔业资源受渔业组织高度管制 目前由于世界渔

8、业组织加大对世界渔业资源的高度管制。以金枪 鱼为例,其区域性管理组织就有 5 个,并规定各会员国家配额需根据既有的渔获配额比例进行分配。因此,中国渔业走出去面临的不仅仅是资金、技术问题,更主要的还在于资源和配额限制。 二、浙江与其他省份海洋产业情况比较 下面是浙江省与同为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的广东、山东两省海洋产业方面来进行比较。 1.三省海洋产业总产值比较 从海洋产业总值方面来说,广东海洋经济总量持续在全国 11 个沿海省市中位居首位。从 2006 年的 4114 亿元上升至 2011 年的 9807 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 19%。2010 年,广东省海洋经济总产值分别是浙江的52.13 倍,同

9、时也是海洋经济强省山东的 1.17 倍。比较三省海洋生产总值在地区总值中的比重情况:广东所占比重为 15%-18%之间,浙江所占比重是 11%-14%之间,山东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浙江省海洋生产总值从2006 年的 1846 亿元增加到 2009 年的 3002 亿元,约占全国海洋经济总量的 1/10,并在港航物流服务业、船舶工业、海水利用业等领域处于全国前列。 2.三省海洋经济三大产业结构比较 海洋产业部门可划分为三大产业,一般来说,海洋第一产业包括海洋水产业;海洋第二产业包括海洋盐业、油气业、化工业、生物医药等;第三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及其他产业。第一产业比重逐步降低,第二、三产

10、业比重逐步上升是产业结构发展的必然趋势。广东省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的结构特征,较为合理;山东海洋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且所占比重较高,说明其海洋经济发展仍处于传统型阶段;浙江第二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有所下降。 3.三省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各具特色 海洋渔业山东渔业总产值处于领先地位,同样在海水养殖方面,山东产量规模最强;广东养殖规模一般;在海洋捕捞方面,浙江可捕捞量全国第一。 滨江旅游业广东凭借自身的旅游资源及毗邻港、澳、台的区位优势,滨海旅游业外汇收入一直居全国第一位。山东、浙江近年来正逐步发展滨海旅游业。 其他海洋产业浙江海洋船舶业修船造船及海洋矿业一直位居全6国

11、首位;山东的海洋盐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广东海洋矿业主要集中于海滨砂矿开采,产值与产量无法与其他海洋渔业、油气业相比。 海洋交通运输业浙江是中国海岛最多的省份,面积 500 平方米以上的海岛有 2878 个,发展海上交通运输业得天独厚;山东有着 3121千米的海岸线,16 处主要港湾,51 处可建深水泊位的优良港址,为发展海洋运输和外向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广东以汕头港和汕尾港为主体的粤东港口群,以湛江港为主体的粤西港口群,以深圳港、珠海港、广州港为主体的粤中港口群的港口优势,海洋交通运输业成长迅速,已发展成广东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三、浙江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虽然浙江省海

12、洋经济持续了较快增长态势,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但从总体上来看,我省海洋开发利用水平离海洋经济强省还有一定距离。分析原因主要是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海洋资源转化海洋产业的能力不足 浙江是海洋资源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渔、港、景、油、涂”资源组合优势与经济区位优势。浙江拥有 6696 公里海岸线,占全国总长度的 20.9%,居全国第一位,其中深水岸线 506 公里,占全国 30.7%;能建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岸线 471 公里;拥有面积 500 平方米以上的海岛,约占全国海岛总数的 2/5;拥有近 400 万亩滩涂资源,约占全国的 13%。 然而浙江海洋生产总值与广东、山东两省相关数

13、据进行比较(见表3) ,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海洋生产总值占 GDP 的比重在沿海 11 个省、市、自治区中的排位也偏后。 7可见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相对不足,与我省海洋资源大省的地位还不相适应。因此,浙江的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海洋产业优势的能力有待提高。 2.海洋产业结构不健全 浙江海洋产业结构不健全表现在:一是在海洋渔业上,现代海洋渔业、特别是远洋捕捞的规模、水平、技术和远洋基地建设等方面,浙江与发达地区有不少差距。二是在海洋油气产业上,目前仅有平湖油气田的开发,东海油气产业的整体培育开发,还大有潜力可挖。三是在海洋旅游业上,浙江拥有大量的海洋旅游资源,在不断扩大的旅游客源市场中,旅游产业的发展

14、尚有非常大的空间。四是在海洋交通运输业上,从简单的货物装卸、堆存服务转向现代综合物流服务,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服务支撑系统等“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仍需要不断探索发展思路。 3.海洋科技实力较弱 浙江作为海洋资源大省,目前海洋科研机构、院校和海洋开发人才相对较薄弱,高等院校内设置的与海洋相关的专业也较少,难以培养出大量高层次的海洋科技人员与高素质的作业人员。由于在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将影响浙江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体现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在海洋产业中的比例偏低;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不高;科技发展对海洋经济的

15、贡献率不大。 4.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 8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给沿海地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2010 年,海洋环境监测结果表明: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趋差,未达到清洁、较清洁海域面积较上年有较大增加,严重污染和中度污染海域占五分之三。浙江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影响近岸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海洋生物数量的减少,影响海洋渔业捕捞和海水养殖业,威胁海洋经济的发展。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四、科学发展浙江海洋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从浙江与山东和广东三省海洋经济规划获批,到舟山群岛新区的批准设立,再到十八大报告“海洋强国”目标的提出,海洋经济

16、提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当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为此,从全局和战略高度重视发展海洋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完善政策,加大投入,科学规划 一要制定完善海洋经济发展的财政投入政策。加大政府引导性投入,重点投向船舶制造、远洋渔业、海洋能源等高技术含量、资金密集型海洋产业领域,支持涉海基础建设等公益性项目的发展。二要制定完善海洋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对海洋油气开发、海洋生物制药、海水综合利用等高端海洋产业开发项目,以及国家鼓励优先发展的海洋产业领域项目实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并放宽对海洋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征缴条件。三要制定完善海洋经济发展的金融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

17、洋经济开发。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外资投入为补充、民间资本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多渠道解决涉海企9业融资难的问题。 我国“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 ”浙江省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制定海洋开发战略,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统筹海洋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统筹临港产业和园区建设布局;统筹近海开发与远海空间拓展;统筹海洋资源的时序利用;统筹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2.优化结构,现代产业,构建体系 从世界海洋产业的发展来看,现代海洋石油工业、海洋旅游业、海洋渔业和海洋交

18、通运输业是全球海洋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为提升我省海洋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海洋产业,促进海洋产业协调发展。 做大做强海洋优势产业。一是优先发展新型环保临港产业。重点瞄准世界级石化基地、船舶基地目标,抓好现代产业园区和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产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积极发展生态精品渔业。优化海洋捕捞结构,在保障近海渔业资源休养生息,控制近海捕捞总量和强度的同时,积极稳妥发展远洋渔业,科学建设全国领先的综合性现代远洋渔业基地。优先发展高效生态海水养殖,建设生态型水产养殖园区,提升产品品质。三是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休闲业。以舟山群岛海洋旅游试验

19、区建设为重点,推进构建甬舟、温台、杭州湾三大海洋旅游区,深化海洋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引进知名旅游企业,全面打造海洋文化和休闲旅游新格局。 10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一是升级扩大海洋工程装备业。依托骨干科研机构与企业,加强研发,重点发展钻井平台、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深水作业工程船、海洋石油平台辅助船、海上风机安装船等海洋工程装备,突破关键技术,形成系列化自主开发能力和品牌产品。二是大力发展海水利用业。针对制约海水利用业发展的自主关键配套设备及材料、大型化成套装备和产业配套政策等,积极开展关键材料、产业化成套技术与装备自主研发,力争在海洋精细化工研发领域取得突破,加快形成产业集群。三是培育发展海

20、洋生物医药业。加快搭建和完善全省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公共研发平台,培育引进高科技企业,争取一批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列入国家重点;开发具有资源特色的海洋药物,逐步形成和发展海洋药物产业。 3.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科技兴海 海洋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产业,需要高技术的支撑。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力度落实科技兴海战略,充分发挥海洋科技对支撑和拉动海洋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首先,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人才体系,提供人才开发支撑。引导涉海高校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学科结构,加快海洋科技人才尤其是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使更多的高科技领军人才脱颖而出,并加快海洋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进一步提升我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其次,构建海洋科技创新研发体系,提供技术创新支撑。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资产为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开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