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111.50KB ,
资源ID:1739501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395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着力推进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着力推进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doc

1、1着力推进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摘要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体现在:大力进行理念推广和试点建设,得到了政府和网络运营商的支持,正式出台“智慧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有:缺乏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部分城市的“智慧”建设带有盲目性,隐含技术和安全风险。推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应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搞好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分类指导“智慧城市”建设,引导各级城市量力而行;加强智慧设施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完善技术支撑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成效,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3)05-

2、0086-03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其实质是依托理念创新和科技进步,求得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我国城镇化的转型。实现这个转型的路径很多,智慧城市建设就是重要选择。智慧城市是美国 IBM 公司 2009 年提出的概念,指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1 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有助于培育智慧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更能创新城市形态,提高城市运行效2率,还将转变生活方式,引导社会生产节能环保,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在城市建

3、设方面的核心内容和现实路径。 一、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及成效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以及国家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国内大中型城市竞相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主题,提出利用信息技术加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希望以此为契机培育一批新兴智慧产业,推动新一轮城市发展与转型,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从目前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看,虽处起步阶段但发展势头强劲。 (一)大力进行理念推广和试点建设。智慧城市虽然作为前景最佳的城市形态兴起于世界各地,但在我国尚处于起

4、步阶段,并未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因此,为了让智慧城市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顺利推进,确立重点试点建设城市,推广智慧城市理念成了目前的重点工作。2012年 4 月 19 日中国工程院确立了 28 个城市为“中国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城市,并以产业基础、信息基础设施、能源利用与环保、规划方案、组织体系等 10 项指标为依据进行综合评价,将这些试点建设城市分为A(领跑者) 、B(追赶者) 、C(准备者)三个等级。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宁波、南京、佛山、扬州、浦东新区、宁波杭州湾新区等为A 类城市;天津、武汉、无锡、大连、福州、杭州、成都、青岛、昆明、嘉定、莆田、江门、东莞等为 B 类城市;重庆、沈阳

5、、株洲、伊犁、江3阴等为 C 类城市。 2 这批试点智慧城市的建设示范,必将激起我国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热潮。 (二)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得到了政府和网络运营商的支持。美国IBM 公司提出“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的概念,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我国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则是为了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中,找准一个突破点,解决城市公共管理创新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问题。在惠民利益、政绩利益、商业利益等的驱动下,政府和网络运营商成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推动者。据报道,国家发改委研究和起草的关于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有关情况的报告已获得重要批示,并正在着手起草智慧城市健

6、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研究在区域范围内启动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已经与超过 300 个地方政府达成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预计到 2013 年底,全国开建智慧城市的数目可能会超过 400 个, “十二五”期间用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各方投资总规模有望达到5000 亿元。 3 (三)正式出台智慧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科学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对于智慧城市发展十分必要,它可以指导拟建和在建的智慧城市,使各系统及子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更趋合理和优化,同时使政府、投资方等可以通过城市的智慧水平评价和比较城市建设的程度。 4 目前,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正处于初步探索研究

7、阶段,在很多方面还未达成共识,缺乏共同的建设标准和成熟的评价指标体系,而我国已出台正式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于 20114年 8 月 28 日出台了中国智慧城市(镇)科学评价指标体系 ,该体系分为四级,一级指标 3 项,二级指标 23 项,三级指标 86 项,四级指标362 项,包括幸福指数、管理指数和社会责任指数三部分。其中,幸福指数包括就业收入、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健康、社会保障、安居和消费、城市凝聚力、公共服务、机构及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方面;管理指数包括经济基础、科技创新水平、人力资源、人居环境、环保行动、生态环境等方面;社会责任指数包括执政水平、区域影响力、形象传

8、播力、管理和决策、公共事业责任、权益责任、诚信责任等方面。 5 二、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智慧城市正是因为契合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发展理念,才成为城镇化转型的着力点,得到了如火如荼的发展。这里面既有政府为切实改善未来城市发展环境的良好意愿和努力,也有相关行业的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布局所进行的各种宣传和公关。实际上就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实践看,存在着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本身是系统工程的一个专有名词,后借用于社会学科,指一个总体规划的具体化。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由于尚处于探索阶段,无成熟经验可循,亟需国家层面的设计与规

9、范,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架构标准,实现跨系统应用集成、跨部门信息共享,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避免信息化孤岛和重复建设现象产生,从整体上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进程。虽然目前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都在着力研究建立全国统一的5管控平台,但至今没有一个完善的方案出台,各个城市只能按自己对智慧城市的理解来规划和设计,技术标准和法律规范等必然有很大差异。面对全国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兴起,如果不尽快制定出国家层面的指导性总体规划,必然导致各自为政、信息难以互联互通的后果,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二)部分城市的“智慧”建设带有盲目性。智慧城市建设对于信息和通讯技术基础设施、技术人

10、员、资本等要求较高,也要求普通民众对先进理念能广泛接受且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国家目前推行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正是基于我们没有成功经验可循,技术、资金和人才都不足,全国各地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又不均衡,只能在基础设施较好的城市进行探索性建设。但由于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发展信息产业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导向,激起了地方政府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情,都想抓住这个机遇扩大投资,发展新兴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运营商也趁此机会加大对智慧城市的优势宣传和理念推广,频频与地方政府签订相关的战略合作协议,垄断技术支持和抢占市场份额。在政绩利益和商业利益的共同驱使下,很多基础设施较差的中小城市都纷纷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未来五年规划发展目

11、标,盲目地上资金耗费大、技术要求高、惠民范围窄的智慧项目,不正视自身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严重曲解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质。 (三)智慧城市建设隐含着技术和安全风险。在智慧城市建设隐含的风险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数据和技术安全风险,因为智慧城市建设从技术上讲,是对现有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信息处理等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是实体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的有效结合。这种结6合使得这种风险互相交织延伸,将带来严重的、难以预料的数据安全问题,现有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很难应对各类风险叠加后的综合风险。6 最为直接的是,IBM 公司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技术领域没有任何竞争对手能超越它,它在中国推出的六套重点行业

12、的“智慧方案” ,都是关于自己生产的软硬件产品的推销和广泛应用。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传感网络、云计算、超计算、软件服务化、数据整合与挖掘等关键技术都是 IBM 的优势技术。2009 年,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就编撰了IBM“智慧地球”的认识和思考的报告,对信息服务业巨头 IBM 公司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后指出,当全世界互联成一个超级系统时, “系统安全性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 。如果中国在建设“智慧地球”的过程中不能坚持“自主可控”原则,将会给国家带来风险。特别是如果 IBM 借助这一轮智慧城市建设浪潮顺利介入涉及国家机密信息的领域,很可能获取中国铁路、公路、电力、水利、油气管道和金融等领域

13、的动态信息。 三、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策略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它毕竟是未来城市创新发展的趋势,对我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有重大促进作用。所以应该顺应潮流,抓住世界城市创新转型的机遇,大力推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不可“因噎废食”而错失良机。针对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一)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搞好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当前我国建设智慧城市应当强化民生需求导向,按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总体要求将能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和生活品质的项目先行先试,把城市带7领农村,兼顾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的理念进一步融合,在试点建设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并

14、在此基础上搞好顶层设计。从进程上讲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在城市整体规划中引入智慧城市的概念,二是把城市的信息化规划转变为智慧城市的规划,三是把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划转变为智慧城市的规划。 7 从内容上看就是要具体地阐述智慧城市的概念、设计基础、设计方法、构成框架(包括体制机制架构、业务架构、绩效架构、信息架构、技术架构)和运行伦理。其中,体制机制架构是根本保障,必须组建统一的智慧城市主管部门,改变当前发改委、经信委和科技主管部门等在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上多头管理、多头推进的现状,形成在智慧城市人、财、物、事等方面统筹的管理体制。业务构架是基本出发点,要从服务社会公众的视角重新梳理业务,适应城市管理、经济

15、发展、社会民生和公共服务的变化。绩效架构是检验标准,它是一套绩效评估的标准框架,能够帮助政务部门根据评估标准合理高效地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包括信息化基础、组织提升、公共效益和公众满意度四个维度。信息架构是资源基础,主要有信息分类,与业务架构相合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流,数据的采集、存储、转化、发布和传输,数据库的设计和使用等内容。技术架构是实现手段,它包含了各种通用应用组件、应用系统、技术平台、各种基础设施和技术标准等。8 (二)分类指导智慧城市建设,引导各级城市量力而行。我国城镇化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性差异,不同地区、等级的城市在发展水平和定位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主管部门应针

16、对不同8城市类型出台分类指导意见,引导各级城市根据自身实际需要、经济实力和设施基础来建设智慧城市。一般说来,特大型城市由于集约度和空间密度太高,为缓解人口、交通、资源、环境等的压力,亟需通过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和云计算存储技术等来提升电力交通、供水供气、排污、垃圾处理、绿化园林、环境监测等城市设施的智能化水平。这类城市自身经济实力很强,也有相应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因而可以引进高端信息和通讯技术,搭建城市智慧生产协作网络平台,发展区域性的智慧虚拟企业、智慧电子商务、智慧节能物流以及社区级智慧化生产协作点,形成城市、乡镇一致均衡的生产协作环境和便民环境。对于区域性一般中小城市,则因受资金、

17、人才、技术、信息基础设施等的制约,不适宜按特大城市的做法建大规模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移动互联网络,应结合智慧城市的要求并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实际需要和社会效益等夯实信息化设施基础,发展城市智慧化服务站点; 9 利用特大城市的智慧专项辐射网络来为本地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服务,特别是要注意兼顾县城、乡镇和村社服务设施供给的平衡,提高居民生活的便利度和幸福感。 (三)加强智慧设施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完善技术支撑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鉴于目前 IBM 公司等在智慧设施核心技术方面的绝对优势地位,使得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隐含着严重的技术和信息安全风险。因而我国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智慧设施核心技术的

18、自主研发,完善技术支撑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一要由国家颁布相关的标准,实行有效的测评认证制度等方式,针对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下一代9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开展专项研究,建立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强化,形成保证智慧信息网络安全的包括技术、管理和法律在内的完整体系。二要在高性能计算、物联网、传感器网、云计算、分布式数据管理、网络服务与网格服务等智慧学科领域,培养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而且核心技术人员和团队要逐步实现本土化。三要加强智慧设施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国家可以遴选一批技术优势明显、综合实力雄厚的国内企业进行重点支持,以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优惠手段鼓励和引导其承担

19、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任务,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在高端芯片、关键组件和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强化技术支撑体系,减少对国外技术和产品的依赖,确保城市信息安全的可控性。四要增强城市民众的信息安全意识。未来社会智慧产品将普及于市民日常生活中,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仅要保障国家核心机密安全,也要保障个体市民和企业的信息安全,而普通市民的信息安全意识是这个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通过正式教育体系和非正式教育途径向民众宣传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让他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意防范网络、通讯等方面的欺骗行为,避免个人隐私泄露。对于智慧设施技术上的安全漏洞,要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对于恶意破坏智慧设施和窃取国家、个人

20、信息的行为要及时举报,从信息源头上巩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参考文献: 1 逄金玉.“智慧城市”中国特大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2). 102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 首届(2011)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发布 EB/OL.网易, 2011-09-13. 3温 婷.“智慧城市”建设渐入高潮 上市公司抢食 5000 亿“蛋糕” N. 上海证券报,2012-09-21. 4 李 健,张春梅,等.智慧城市及其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研究J.电信网技术,2012(1). 5梁 捷. 中国智慧城市(镇)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出台EB/OL.光明网,2011-10-12. 6 邓贤峰.“智慧城市”建设的风险分析J.财经界,2011(1). 7 张梅燕.苏州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与建设J.开放导报,2012(4). 8郭 英.智慧城市需要顶层设计指引EB/OL. 中国城市发展网,2012-08-08. 9张文燚. 智慧城市建设 从概念到实践 EB/OL.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网,2012-10-19. 责任编辑 周荣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