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拓展要素分析摘 要:拥有广泛而强大的社会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完成执政使命的依靠力量,是党实现长期执政的重要前提。变动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要促成执政目标的达成,就必须努力赢得最广大民众的情感支撑和执政认同,持续不断地拓展和扩大社会基础。而其中的影响或制约要素包涵了多个层级和维度,它们共同交织在一起,纳入到现代政党政治运作的指标体系当中。深入分析和研究这些要素,对于中国共产党有效实现社会整合、重塑政治权威意义巨大。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执政;社会基础 中图分类号:D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3)05 收稿日期: 2013-06-24 基金项
2、目:国家社科基金规划立项课题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中国共产党社会基础的拓展研究 (11BDJ03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 明,男,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党建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政治文化等。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维护和确保其政治统治有效性的人脉资源,是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赢得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树立政治权威的根本前提,同时也是凝聚力量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保证。从总体上来说,在现代民主2政治的政治体系当中,影响执政党社会基础的要素因子既包括观念层面的,也包括制度层面的;既包括精神层面的,也包括物质层面的;既包括党自身的建设,也包
3、括党所处的外部环境等等。说到底,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指的是支撑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力量和条件,它们是中国共产党具备执政资格和享有执政资本的先在因素。我们认为,当前党执政社会基础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要素具体包括在六个方面,即党的执政绩效、党的意识形态观念、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 一、执政绩效是党的执政社会基础拓展的首要因素 执政绩效是衡量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一项基本指标,是党拥有执政合法性的主要实体依据,因此它是党的执政社会基础拓展的第一要素。具体来说,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党在执政中能有效控制公共权力,顺利实现本党的纲领、路线、方针
4、、政策,进而有力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大多数人的利益;二是执政党以较低的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执政党的职能,提高执政效率,以执政的显著成效获得人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 ”1任何政权,不论其社会制度和政治模式的性质,执政党都有论证其执政正当性的必要。靠竞选而获得执政地位的西方政党,即使执政绩效可能很差,社会民众只会对执政能力产生质疑而较少对社会制度本身产生信仰危机。这与靠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执政合法性来源截然不同。也正源于此,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被自然地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正当性联系在一起。其中的逻辑关联便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绩效突出,人民群众对党的执3政实践就忠诚进而对
5、社会主义制度有信心;党的执政绩效低下,人民群众对党执政实践就丧失信任,社会主义政权将面临正当性危机。所以,执政绩效的高低将决定着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基础性资源。 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当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梳理出党高度重视执政绩效的谱系和脉络。特别是在全面执政的六十多年的时间里,党始终把解放生产力、推动经济和社会以较快速度向前发展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目标定位和政治承诺。即使在是全面改造或是艰辛探索、曲折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借鉴别国经验的基础上,都力图利用相对有利国际国内环境,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所以就是在遭受严重挫折时期,我国的国民经济仍
6、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努力通过重建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来恢复民众对其执政的正当性的认同。正如李普塞特指出:“几代人时间的长期持续的有效性,也可以给予一个政治系统合法性。在现代世界,这种有效性主要是指持续不断的经济发展。 ”2也正是把执政绩效作为一项评价标尺,中国共产党执政才能有强大的说服力;相反,一个执政效率不高的政党,将会因社会成员失去对党执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而削弱其执政根基。这是为什么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本国策的重要原因。正如邓小平所说:“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3314
7、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又说:“如果经济发展老是停留在低速度,生活水平就很难提高,人民现在为什么还拥护我们?这不只是经济问题,4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 ”3354 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也有较多的人(62%)赞同“执政绩效能力”是影响中国共产党社会基础拓展最大的因素,是其持续不断丰富和扩大执政权威的合法性资源。可以说,重视执政绩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价值追求和民本理念,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特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不断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成果来惠及普通民众更是中国共产党绩效价值的终极体现和逻辑归宿。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功能在某种程度上
8、与政府的行政功能相重合,所以党在其执政活动当中所产生的执政绩效在许多情况下与其所领导的政府绩效是相同的。 二、意识形态是党的执政社会基础拓展的观念因素 执政绩效是党的执政基础拓展的首要因素,但决不是唯一要素。也就是说,执政成效不可能永久地、一劳永逸地成为支配中国共产党合法执政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保持经济的增长是可能的,但是这种建立在经济指标上的有效性本身是有条件的或带有某种脆弱性。一旦经济增长出现停滞或倒退,则可能会产生社会危机而影响政党的执政基础。在历史上,有些国家片面依赖执政绩效一度赢得了民众的政治支持,但在动荡的金融环境下却显然十分脆弱。正如现代政治学者亨廷顿指出:“在民主国
9、家,统治者的合法性通常依赖于他们满足一些关键选民对他们政绩的期望。但是这一制度的合法性却建立在程序之上,建立在其选民通过选举选择其统治者的能力之上。那些在职的统治者不可避免会作不出政绩,这样,他们就失去了合法性,也就会在选举中被击5败。 ”4亨廷顿所提到的“政绩困局”值得我们深思。 显然,提升党的执政的正当性,光有经济增长远远不够,还需要依赖意识形态等文化观念的力量来赢取民众的认同和支持,不断扩大党的执政社会基础。执政绩效的正当性无法替代意识形态观念的正当性意义。在座谈访问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也表示“党的思想价值观的包容性”是影响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不断扩大党的意识形态包容性,是
10、党的执政社会基础进一步拓展的观念层面因素。 作为政治系统的一套信仰体系、价值观念,任何意识形态都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党性,是执政当局维护其政治统治合法性的必要工具和社会成员参与政治行动的行为准则。正如罗伯特A达尔所说的:“政治体系中的领袖通常维护一套多少持续和统一的信条,这些信条有助于说明和证实他们在体系中进行领导的合理性。 ”5中国共产党要扩大其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就必然要在多元思潮的变迁社会当中努力提高意识形态的代表性,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变革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因能力、知识、机遇、身份等资源禀赋的不同,有的人成改革的受益者,而有
11、的人则成为改革代价的承担者,社会分化的速率在不断加大。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不同阶层、阶级的政治诉求日益多样。如何加强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整合,形成人们内在精神生活的归属感和向心力,避免政治系统与社会力量之间的矛盾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要拓展其社会基础,就必须充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这就反映在意识形态建设上就6要突破阶级或阶层之间的观念壁垒、简单对立或冲突,尽可能地反映广大社会成员并为其所接受,从而能将更广泛的社会成员凝聚和动员到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从客观上说,执政党的意识形态不是凝固不变的,是在继承传统思想
12、文化精髓的基础上,随着社会发展吸收新意识、新观点丰富和发展起来。中国共产党既要维护其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性和权威性,防止意识形态资源的流失,又要以开放的心态兼收并蓄,海纳百川。这就要求不断加强执政党的意识形态观念的包容性,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重视和寻求先进的思想文化,不断挖掘新的观念资源,这会使更多的人认同整个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的理论说服它又反过来又为中国共产党执政铺垫合理性的思想基础,建构和引导全社会政治态度的认同符号,从而进一步提升党的执政的正当性和有效性。 三、制度保障是党的执政社会基础拓展的规则要素 相对于意识形态而言,制度与政策可以算作影响党的执政社会基础拓展的刚性要素
13、。制度与政策是要为人们及整个社会良性运行提供范式,因此是具有约束性和保障性的规则。 “任何政治系统都试图将系统内成员的政治能量纳入一个经常的、可预测的制度化渠道。制度化程度低或缺乏制度化政治参与通道的政治系统,必然难以维持自身结构的稳定性。 ”6因此,一个执政党执政实践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它所领导和治理的国家制度的健全和政策的完备。而制度和政策的殷实将能超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性,最大程度地保障各个阶层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它对于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社会基7础意义巨大。 在中国共产党实现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过程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始终没有形成以制度为核心的执
14、政理念和执政模式,尽管历史上曾经有过较为丰富的制度资源的累积。尤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制度和法规的作用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人的主观意志的无限宣扬和行政号令的肆意发布,这在一定程度削弱党的执政权威,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政治信任。总结这段历史教训,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明确提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7333 在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导致高度分化的利益分配格局的现代社会当中,科学制定和合理运用一套能为社会绝大多数成员认同的制度规则和政策设计,确保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在不同阶层之间实现权威性
15、配给,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政府破解社会不公、赢得更多群体信任所要思考和面对的现实命题。唯有如此,党和政府才有可能规避非制度化政治情境中的随机性和不可预见性。当然即便如此,有鉴于我国家的多民族、鲜明差异化的地域特点,在不断修缮和健全制度与政策过程当中,执政当局也很难保证一定不会出现制度失灵或政策偏颇等有失公允情况发生。 既然制度保障和政策配置在协调和优化社会利益格局、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中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那么就应该充分发挥已有的制度资源并适时增加制度供给,提高党的执政成效和执政威信,使党的各项举措落实于制度化轨道上,实现社会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一样均等地享有8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从现代国家
16、治理的逻辑来看,制度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形成一个稳定的、成熟的制度体系,而不是只满足于单纯的制度要素建设,以致要素之间相互矛盾和抵消内耗现象时有出现。也就是说,制度要件健全是保证党和政府在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过程中实现自身执政价值和整个社会有序运转的一个必要前提。它主要包含中国共产党自身组织运行的相关制度和国家层面的相关制度、政策法规两大类。另一方面,以制度来保障社会不同阶层权利、机会的事实公平,也从客观上摆脱了政治领导人不良偏好的干扰。对此,邓小平强调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
17、7146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主体的政治伦理合法性,由此产生执政行为将被广泛视为合理的和正当的,并为拓展社会基础奠定道义支撑。 四、先进与纯洁是党的执政社会基础拓展的内在要素 如果执政绩效的高效、意识形态的先进、制度保障的充分都取决执政党的勤勉与有效作为,那么决定这种执政风格必定是内含于党自身而区别其他党派的某种特质,即先进和纯洁。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决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社会基础能否持续拓展的内在要素。先进性是我们党立命之本,纯洁性体现我们党的政治本色;纯洁性是先进性的前提,先进性则是纯洁性的保证,两者相辅相成,在本质上有确定不移的共同价值指向。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政党,才能拥
18、有政治权威和政治向心力,才能把最广泛的人群动员和团结在自己周围,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一9个执政党如果总是表现出执政步伐的迟滞、平庸和贪腐频发,必然就容易失去执政形象和政治感召力,削弱和消解政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这种因果关联对于今天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其启示非凡。 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所进行的成功革命实践,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曾经在人们心中凝结形成了对党的高度信任和对领袖的无限尊崇,但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久远和淡化。和平年代权力地位的相对稳定致使执政党的自律动力明显不足, “精神懈怠” 、 “能力不足” 、 “脱离群众” 、“消极腐败”等问题尖锐在摆在执政当局的面前。假如执政党不能持续地
19、保持先进与纯洁,其执政的资格和正当性将面临极大的质疑。换句话说,长期执政条件下,党的先进性不是一劳永逸的,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永远先进。这同时也意味着党执政的合法性不是一劳永逸的。前苏联、东欧等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失去了先进性和代表性而被人民群众所抛弃。正如哈贝马斯所言:“任何一种政治系统,如果它不抓合法性,那么,就不可能永久地保持住群众的忠诚心。这也就是说,就无法永久地保持住它的成员们紧紧跟随它前进。 ”8 在我们问卷调查中,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当前党内的腐败现象严重,同时有四成的人认为党内腐败对党的社会基础拓展影响大。中国共产党要保持自身的良好形象
20、,防止因政党公信力下挫而导致执政资源大量流失,就必须高度重视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努力摆脱执政政权“历史周期率”的宿命。在现代政党政治逻辑下,执政党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履行执政使命,除了本身执掌公共权力的优势外,还需要的是社10会民众的效忠感这种认同很大程度上来自执政党自身优秀的政治品质和清廉的从政准则、理论和纲领的先进、组织架构的科学以及奋斗目标的远大等。因此,考察执政党的先进和纯洁的指标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当然,一个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庞大的组织体系要保持先进和纯洁,会很直接地表现在党员个体的素质高低上,这反映中国共产党科学治理超大型组织的紧迫性和所需的政治智
21、慧。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强调:“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9九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自身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严密的组织纪律和有效的制度规范来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执政伦理和从政操守,并据此发挥出强大的群集效应。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扩大和拓展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五、社会整合水平是党的执政社会基础拓展的能力要素 从社会学范畴来说,社会整合水平实际上指的是执政党化解社会冲突,调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并据此产生推动社会有序发展强大聚合力的一种能力体现。由于社会生活中个体利益诉求、价值诉求等存在着客观上的差异,建立一种协调各方的机制或价值观念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必然选择,这也成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当下社会背景中必需面对的现实命题。 “在政党政治中,执政党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运用掌握的公共权力进行社会整合,通过动员、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资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