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一 燃烧和灭火(课时1),教材地位、作用,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初步学会灭火器的使用。,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重视防火安全,珍爱生命 。,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作用;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继而积累提高科学素养。,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重点 难点,如何由燃烧的条件推导出灭火的原理。,二、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探究 多媒体辅助教学,三、学法指导,合作学习。 通过分组自主探究实验。,四、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引出新知,请同学叙述硫、镁燃烧的现象。,学生会回答
2、: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这样通过回顾旧知识、引出新知,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什么是燃烧现象?,什么是燃烧?,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教师演示:沾有酒精溶液的手帕点燃后不被烧毁。,四、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设问:为什么手帕没有燃烧呢?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那么物质燃烧到底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学生思考并讨论手帕为什么没有燃烧?,通过上述设计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四、教学过程实 验 探 究,教师启发学生做出猜想、指导学生设计、探究 。,学生组
3、内先猜测燃烧需要哪些条件,然后设计实验并小组探究。,通过上述探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利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探究的能力。,如何利用桌面用品探究: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四、教学过程实 验 探 究,实验结束,学生组内讨论交流,得出实验结论。各组阐述实验现象,汇报实验结论。,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燃烧的条件”。及时对学生提出的可行性方案给予积极评价 。,这一环节使学生认识到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燃烧的条件,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四、教学过程分析应用,加深理解,提出问题:能否用燃烧条件的知识分析红磷和水中白磷为何没有燃烧?,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实验现象。,学生
4、小组交流并解释原因。,这一环节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了理解。通过红磷和水中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分析为下面灭火原理的探究打下基础。,多媒体播放演示实验,四、教学过程回顾解疑,学生回答: 燃烧的是手帕表面的酒精,酒精的着火点比手帕的着火点低。手帕上的水份也使手帕温度始终没有达到着火点。,“不怕火的手帕”为什么没有燃烧?,四、教学过程实 验 探 究,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 。,学生运用生活常识及桌面用品找到灭火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灭火的原理”。探究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可行性方案给予积极评价 。,探究结束后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燃烧的条件阻断其一即可灭火!,提出挑战:每个小组桌面上燃着的六只蜡
5、烛,请各小组同学利用桌面用品想出各种办法将其熄灭?,灭火原理,灭火二:隔离可燃物,灭火一:隔绝空气 或氧气,灭火三:温度降至 着火点以下,四、教学过程学以致用,提出挑战:如何利用桌面用品制作一个简易灭火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如何利用两种药品反应产生的大量CO2气体制作灭火器.,学生分组讨论并动手制作简易灭火器:教师检查确认装置。,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基型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四、教学过程火灾自救知识,如火势太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应首先拨打119,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室外着火,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衣物堵塞门缝,并泼水降温。,若所有逃生路线
6、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 援。,逃生时,要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灭火二:隔离可燃物,一、什么是燃烧?二、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三、火灾自救知识,灭火一:隔绝空气或氧气,灭火三: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联系实际 灭火原理和方法,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天燃气着火,关闭阀门,隔离可燃物,隔离可燃物,森林大火,开辟隔离带,实验台酒精着火,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棉被着火,用水浇灭,隔绝空气、降温,熄灭酒精灯,灯帽盖灭,隔绝空气、降温,回家后调查家中火灾隐患,提出整改方案。,作 业:,谢 谢 大 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