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26KB ,
资源ID:1745599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455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析提高铰孔精度的方法.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析提高铰孔精度的方法.doc

1、浅析提高铰孔精度的方法摘 要:本文分析了影响铰孔质量的主要因素,总结铰孔经验,提出在铰孔过程中对铰孔加工质量的控制,规范铰孔动作要领,提高铰孔的加工精度,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铰孔;铰削用量;表面粗糙度;精度 铰孔是普遍应用的孔的精加工方法之一。因为铰刀的齿数较多,导向性能好,心部的直径大,刀具的刚性好,加工余量较小,切屑的厚度较薄,可以获得 IT8IT6 级直径尺寸精度,内孔的表面粗糙度值可以控制在 Ra1.60.2m 之间。但实际生产中,铰孔加工质量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要求,本文就如何控制铰孔精度进行以下分析。 1 铰刀的组成 铰刀由柄部、颈部、工作部分组成,见上图所示。 2 影响铰孔

2、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铰刀几何参数。铰孔质量的好坏取决于铰刀本身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因此,铰刀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决定了被铰孔加工质量的好坏。一是铰刀直径。它是根据被加工孔的公称尺寸和公差以及在铰削过程中被加工孔的扩张量或收缩量决定的。二是铰刀的齿数。一般,铰刀的齿数愈多,铰孔的精度就越高,表面粗糙度值就越低,同时,分布在每个切削刃上的负荷也就小,有利于减少铰刀的磨损。但齿数增多后却降低了刀齿强度,减小了容屑槽。在切削时,切屑就不容易排出。特别是铰深孔和切削余量大时,因容屑槽被切屑堵塞,切削液流不进去,致使铰刀和工件因产生热量而变形,影响加工质量。铰刀的齿数一般都选用偶数。三是切削锥角。它主要

3、是根据不同的加工材料和铰刀的类型来加以选择。四是前角。由于铰削的余量较小,切削仅在刀尖处进行,与刀齿的前倾面很少接触,故前角可以为零,但在铰削塑性较大的材料时,为避免切屑粘滞在刀刃上,前角应取大一些。五是后角。铰刀的后角大,虽然可以提高切削刃的锐利程度,却降低了刀齿强度,在切削过程中容易产生震动和磨损,铰刀直径也随之减小,使铰孔直径达不到要求。六是刃带宽度。它主要是引导铰刀方向和光整孔壁,同时也为了便于测量铰刀的直径。铰刀的齿数越多刃带的积累宽度也大。因此有利于孔壁降低表面粗糙度值,铰刀的直径也不容易变小。但铰刀刃带较宽或积累宽度值过大时,会增加摩擦力矩和切削热,对孔壁的挤压比较严重,容易将孔

4、径涨大,一般选择铰刀的刃带不超过 0.25mm。七是铰刀的倒锥量。磨倒锥量是为了避免铰刀校准部分后面摩擦孔壁。 (二)铰削用量。对铰孔而言,铰削用量是很重要的。它对铰削过程中的摩擦切削力,切削热以及切屑瘤的形成和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都有极大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合理加以选择使用。一是铰削余量。铰削余量不宜留得太大或太小。因为铰削余量留得太小,铰削时不易校正上道工序残留的变形和去掉表面残留的缺陷,使铰孔质量达不到要求。若所留的铰削余量太大,势必加大每一个刀齿的切削负荷,破坏了铰削过程中的稳定性,且增加了切削热,使铰刀的直径胀大,孔径也随之扩张,切屑的形成必然呈撕裂状态,造成加工表面粗糙。二是机铰的切

5、削速度和进给量。铰削速度和进给量要根据加工材料合理选择。进给量不能选得太小,太小时切削厚度可能小于切削刀齿的小圆半径。铰削余量、切削速度、进给量这三个要素是相互影响,当铰削余量较大时,切削速度,进给量就不能选得过高;反之,如果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选取较小值时,则可适当提高切削速度。 当然,为了更好地控制铰孔加工质量,除了铰刀几何参数及铰削用量外,可在铰削过程中,采用合理的切削液来排屑和冷却。 3 铰孔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一)手工铰孔加工。手工铰孔时,铰刀受加工孔的引导,在手的扳动下进行断续铰削。由于通过人手直接扳动铰刀,处于自由状态,稍有不慎,铰刀就会左右摇摆,将孔口扩大。同时,铰刀尚需作周期

6、性的停歇,影响加工孔的表面粗糙度。因此,必须严格遵守手工铰孔工艺规程,从而保证手工铰孔的质量。 1、工件装夹要正,使操作者在铰孔时,对铰刀的垂直方向有一个正确的视觉和标志。 2、铰刀的中心要与孔的中心尽量保持重合,不得歪斜,特别是铰削浅孔时。 3、在手铰过程中,两手用力要平衡,旋转铰杠的速度要均匀,铰刀不得摇摆,以保持铰削稳定性。 4、铰削进刀时,不要猛力压铰杠,要随着铰刀的旋转轻轻加压于铰杠,使铰刀缓慢地引进孔内并均匀地进给,以保持良好的内孔表面粗糙度。 5、在铰削过程中,铰刀被卡住时,不要猛力扳动旋转铰杠,以防止铰刀折断,而是应该将铰刀取出,清除切屑,检查铰刀是否崩刃。如果有轻微磨损或崩刃

7、,可进行研磨,再涂上润滑油继续进行铰削加工。 6、注意变换铰刀每次停歇的位置,以消除铰刀常在同一处停歇所造成的振痕。 7、铰刀退出时不能反转。因为铰刀有后角,反转会使切屑塞在铰刀齿后面和孔壁之间将孔壁划伤,同时铰刀也容易磨损。 8、工件孔处于水平位置铰削时,应用手轻轻托住铰杠使铰刀中心与孔中心保持重合。当工件结构限制铰杠作整圆周旋转时,一般是用扳手扳转铰刀,每扳转一次使其作少量的旋转。 9、当一个孔快铰完时,不能让铰刀的校准部分全部出头,以免将孔的下端划伤。另外,当受到工件装夹或工件结构的限制时,不允许从孔的下面取出铰刀。 (二)机动铰孔加工。当铰孔的批量较大且条件允许时,应尽量采用机动铰孔。

8、机动铰孔效率高,铰刀的回转中心比较稳定,铰削连续,进刀量比较均匀,这些都有利于提高铰孔质量。 1、选用的钻床,其主轴锥孔中心线的跳动:摇臂钻床靠近主轴端部不大于 0.02mm,在距主轴端部 300mm 处应不大于 0.03mm。当立式钻床最大钻孔直径小于 25mm 时,在距离主轴端部 l00mm 处不大于 0.03mm,当最大钻孔直径大于等于 25mm 时,在距离主轴端部 300mm 处不大于 0.05mm。 2、装夹工件时,要保证被铰孔的中心线垂直于钻床工作台平面,公差不大于 0.002mm/100mm,铰刀中心与工件预钻孔中心重合公差不大于0.02mm。 3、开始铰削时,为了引导铰刀铰进,

9、可采用手动进给。当铰进23mm 时,改用机动进给,以获得均匀的进刀量。 4、采用浮动夹头夹持铰刀时,在未吃刀之前最好用手扶正铰刀,慢慢引导使其接近孔缘,以防止铰刀与工件发生撞击。否则由于受到撞击可能使铰刀切削刃产生凹痕,或将工件孔口啃切出过深的刀痕,造成铰刀在继续铰削时发生振动。 5、在铰削过程中,输入的切削液要充分,其成分根据工件材料来选择。 6、在铰削过程中,特别是铰盲孔时,可分几次不停车退出铰刀,以清除铰刀上的粘屑和孔内切屑,防止切屑刮伤孔壁,同时也便于输入切削液。 7、铰刀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两端的中心孔,以备刃磨铰刀时使用。 8、铰孔完毕,应不停车退出铰刀,同时也不允许铰刀倒转,否则会在孔壁上留下刀痕。 (三)铰孔孔距精度的保证。在铰孔操作过程中,孔距精度的保证要领,合理规范铰孔的步骤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划准线打准样冲小钻头定心钻中心孔扩底孔倒角铰孔,如在打孔时发现孔距偏差较大,此时就如何保证孔距精度,应以修孔精度为高。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影响铰孔的主要因素和铰孔的加工方法加以分析后,就可以避免出现一些孔径超差、内孔表面粗糙度值高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此就可以提高孔的精度。 参考文献 1曹洪力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中国劳动社会出版社 2王德发 简明金属切削手册 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 3王为建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中国劳动社会出版社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