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城市规划初探摘要: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和发达的重要象征,它不仅人口集中,而且在国民经济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它也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化发展道路,但从理论和实际上来看,还没有形成统一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指导。通过总结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尝试对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提出新看法,对今后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建议。明确指出只有正确解决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问题,保证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规划。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原则;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极大的成就,然而日
2、益突出的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当今世界,人口急剧膨胀、资源消耗快速增长、自然环境持续恶化、不可再生资源迅速枯竭,这些都是关系到人类能否延续和生存下去的紧迫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的共识。在生态学思想指导下进行城市建设也就成为一种极其紧迫的需求。本文主要从建筑、场地、交通网和景观四个方面探讨生态设计方法运用,建筑、场地主要对应于地段级尺度的城市设计,交通网和景观主要对应于分区级、城市级尺度的城市设计,以上四方面将共同构成了点-线-面的城市生态构架。 一、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 自 2008 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与原建设部以河北省保定市和上海市为试点,推出
3、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以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杭州市、贵阳市、广元市、无锡市、厦门市等争相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低碳已经成为这些城市发展的新坐标。如果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融入低碳理念,推动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无疑可以给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增添新的元素,进而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些城市已经开始这样的尝试。提出要用 10 年建成生态市的江西省南昌市,在 2009 年 11 月初,被国家发改委正式确定为低碳试点城市。南昌市有关负责人表示,发展低碳经济要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紧密结合,广泛利用太阳能将成为南昌市发展清洁能源的核心。有关专家指出,城市是能源消耗的重点区域。根据欧盟的经验,城市建筑和交
4、通用能占终端能源消耗的 2/3。中国的城市建筑和交通用能占终端能源消耗的比重也迅速攀升,其比例已由 2000 年的 35.9上升到 41.9。加之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城市形态改变起来难度很大,因此应当尽早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基础设施的能源效率,大力建设低碳城市。就目前来看,虽然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由于城市管理和建设的方式不够科学,致使城市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了较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面积锐减、物种灭绝、水污染等问题,不仅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还阻碍着城市经济的正常发展。 二、我国规划建设生态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1
5、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对污染控制主要采取末端治理措施,使得环境污染在加剧。乡镇企业的污染还在加剧,并与城市的污染连片叠加,达不到治本的目的。 2 社会价值观混乱,经济的高速增长与社会文明发展的相对滞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随着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普遍,急功近利成为人们追求的主流,人际关系淡漠。 3 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较发达国家有很大的滞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日益拉大,人口仍然众多,这些都是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所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 三、城市规划工作中生态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 1 生态优先,体现以人为本 鉴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矛盾,城市生态应该把净化大气、保
6、护水源、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维持碳氧平衡、防风防灾、调节城市小气候环境等生态功能放在首位;并应以满足人体尺度、为人类提供方便,增加生活情趣含量以及观赏休闲等需求作为建设重点;从偏重于视觉效果转向注重人体身心健康角度综合考虑,强调人居环境,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相互协调。 2 师法自然,注重生物多样性 通过建立稳定和多样化的植物群落,达到传承文明,师法自然,景观多样,应接不暇的效果。充分利用树种资源和生态位资源,形成不同类型的城市生态系统,既满足人们不同的文化和生活需求,又为不同生物提供生存繁衍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牲保护。 3 系统优先,强调整体效果 科学配置,完善城市生态的类型和布局,最大限
7、度提高系统生态总量,发挥城市生态环境的最优效益,实现生态系统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充分提高整个城市的总体功能。 4 因地制宜,突出本土特色 根据不同地段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质量,确定适宜的环境结构,选择应用具有主导功能特点的构思,进行城市生态环境的合理布局。借鉴本土建筑特别是建筑群落的优点,突出生态建筑群落模式的特点,完备优化城市结构。 四、城市规划工作中生态建设的规划框架和模式 1 规划的框架 鉴于城市土地的宝贵性,用“土地换生态”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走的道路。从目前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的现状分析,迫切需要建设生态问题相对突出的道路、河流、水源涵养、农田的土地利用;同时从城市发展以及人们对
8、城市功能的不同需求,有序推进具有一定规模的、多种功能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布局。 2 规划模式的配置 根据城市生态环境类型主导功能目标进行城市结构、模式配置的设计,以实现综合功能优化为目的,利用丰富的小区多样性进行模式配置,形成多方位复层结构模式、多样式混合结构类型的接近自然的城市生态环境。在因地制宜、体现生物多样性原则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建设主旨,在注重景观效果的同时,把提高生态效益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利用生态定位理论,营造多种模式的城市生态配置类型,满足城市建设需要。如在城市交通方面,在做好视线诱导、遮光、缓冲的基础上,注重生态隔离、噪声隔离、抗污染、抗灰尘等生
9、态效果。并建立基于游憩主导功能、隔离主导功能、美观主导功能、文化主导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主导功能的城市生态交通环境。 五 景观的生态设计 1 城市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复合体,不同的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不同的景观格局,景观格局又作用于生态过程,影响物种、能量及信息传递,在景观中不仅要注意保持其生态过程的连续性,而且应使其中的各种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衬托、共同作用,从而形成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具有生态调控功能的城市景观体系。 2 景观斑块 景观斑块包括组团绿地、街头绿地、居住区游园、社区公园、区级公园、市级公园等。要确立城市生态斑块的尺度、数目、形状和位置,维护生态单元,确定生态跳板,成网培育;通过多
10、种尺度、多种功能、多种层次的组合进行斑块生态设计。在设计中,除了要加强公园、绿地等人工植被斑块的建设,还应尽可能地保护水体、林地、湿地等具有复杂生物群落的自然和半自然斑块,并使其按照均衡且有重点地分布于城市之中,同时合理配置斑块内的植物,形成稳定群落,增加斑块间的异质性,为形成长期景观和发挥持续生态效益打下基础。 3 景观廊道 城市中的景观廊道包括道路、河流、沟渠和林带等,研究表明,景观廊道对生物群体的交换、迁徙和生存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景观生态格局有利于保障各种景观生态流输入输出的连续通畅,保持景观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城市中零散分布的公园、街头绿地、居民区绿地、道路绿化带、植物园、苗圃等城市基质上的绿色斑块,应与城外绿地系统通过“廊道” (绿化带)连接起来,形成城市生态景观的有机网络。 结束语: 要建设一个有魅力的生态城市,离不开富有人性化的城市生态规划。而富有人性化的城市生态规划,应该立足于人的需求出发,客观的、全面的进行,这样才能创造一个与时俱进的有活力的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黄光宇,生态城市研究回顾与展望先觉 , 城市发展研究2004 年 第 6 期 陈勇,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模式,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8 年 12 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