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农业发展的文献综述【摘要】 生态农业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它的发展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建立适合当地环境的生态农业模式,本文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各国的支持政策和相应的发展情况和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三个方面做了梳理并评述已有文献。 【关键词】 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的概念;生态农业模式 一、对生态农业的认识 我国农业生态学思想古时就已产生。春秋战国时期,三才论提出:天时、地宜、人力对生物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吕氏春秋:提出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20 世纪 80 年代初叶谦吉教授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胡宝刚(1999):生态农业是指运用资源的有机结合与相互作用的能量转换定律和
2、生物之间的相养共生规律,自觉建立起的稳定而高效的农业经济体系。最近的相关研究有,李太平,马万平(2012):生态农业是一个开放的、平衡的、综合的、因地制宜的农业系统。 从上面的定义看出,他们都注重的是以一种科学的方式根据当地的具体环境进行农业生产并对环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即,生态农业是一种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以投入少、产出高、绿色环保为原则,以促进农业发展、增加人民收入、改善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出发点,经济、高效、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 二、生态农业的发展概况、支持政策及趋势 (一)国外生态农业发展概况及各国的支持政策 西方国家农业生产环境在工业革命后受到严重污染。他们曾借鉴我国传统农
3、业生产方式,兴办生态农场,继而推出一系列农业环境保护政策,并从 20 世纪 80 年代起实施生态农业补贴,90 年代后进一步加大了农业环保支持力度。生态农业在欧洲兴起于 1924 年鲁道夫.斯蒂纳(Rudolf Steiner)主讲的“生物动力农业”课程,稍后,美国土壤学家威廉姆.阿尔伯卫奇也提出“生态农业”这一概念。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各国生态农业有了较大发展,欧洲发展较快,而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生态农业面积较小。 美国农业在吸取生态失衡的教训之后,转而采用低投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把农药、化肥、石油的投放量控制在适合的水准。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从 1990 年开始美
4、国的生态食品销售量就以每年 20%的速度增长。到 2006 年 1 月 1 日,德国有 16791 家生态农场,占农场总数的 4.1%;占地面积约 811724 公顷,为农业面积的 4.8%。法国对生态农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1992 年为 800 万欧元,1993 为1.5 亿欧元,到 2001 年已高达 3.7 亿欧元。法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1997 年日本生态农产品销售额为 1500 亿日元,2000 年达到 3500 亿日元。奥地利于 1995 年实施了支持有机农业发展特别项目。 从世界范围看,近几年全球每年生态农业产值约为 250 亿美元,欧盟为 100
5、 亿美元、澳大利亚 35 亿美元、美、加大约 100 亿美元。我国原本具有生态农业的优良传统。但由于人多地少的压力,以及重开发、轻保护,重 GDP、轻生态环境等原因,现在的农业生态环境呈整体功能下降的局面,生态农业发展比较滞后。 (二)生态农业发展趋势 生态农业会成为 21 世纪主导的农业生产模式,这是因为它已得到消费者、政府、企业的一致认可。例如,在德国,生态牛肉要比常规牛肉至少贵 30%,但消费者认为物有所值。 欧洲共同农业法鼓励生态农业在欧洲的发展。现在生态农产品正大量进入大型连锁超市。 三、主要生态农业模式 (一)国外生态农业的典型模式 菲律宾的玛雅农场从 70 年代开始建设,他们建立
6、起十几个沼气生产车间,每天产生的沼气达十几万立方米作为农场生产和家庭生活需要的能源,产气后的沼渣还可回收一些牲畜饲料。瑞典的生态农业做法主要有使用天然肥料,用人工除草。对禽畜传染病以预防为主,一般不用药。德国生态农业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杀虫剂、除草剂,使用有益天敌或机械除草方法,使用有机或长效肥料,不使用抗生素和转基因技术。 (二)我国对生态农业模式研究的角度主要有: 一是以地域为研究的对象,王亚力(2002)论述了在湘西自治州发展以林地、旱土、水田、草田农业生态系统,这对南方山区发展生态农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高扬,刘春梅(2008)以金鸡滩属于风沙草滩地区一农家建立的生态模式为例分析所产生的经济
7、社会等效益,来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种养分离,能源利用与环保分离等造成的生产低效,收入不高,环境被破坏等问题。 二是以环境相同或相似的区域为研究对象,如王俊,徐进章等(2005)从经济和生态学角度探析了半干旱地区发展农牧混合型生态农业的限制因素、潜在优势及其前景;徐洪盛(2010)提出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枣粮间作模式、上农下鱼等模式,对改善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有一定的帮助。 三是以某种生产模式为研究对象,如万海鹏等(2008)的林果+拱棚+农作物+沼气“农业生态模式,和田地区素有“瓜果之乡”美称,多年的实践“林果+拱棚+农作物+沼气”的特色生态
8、农业模式后,经济效益很可观,在新农村建设中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陆宏,赵玲等(2009)对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和运行进行了研究。对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启示 (一)虽然我国对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不少,但没有具体描述生态农业的盈利模式。如果能具体描述盈利模式和赢利点那么这会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回乡从事生态农业相关工作的人才不够多,国家应该加大农业方面的人才培养,鼓励他们回乡发展生态农业事业,并加大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生态农业发展落后,政策支持不够,政府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生态农业的政策和发展模式加大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郑军,史建民.国外生态农业实践透视J.资源经济,2007, (4):65-70 2任爱华.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的比较借鉴J.环球农业,2004.1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