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26KB ,
资源ID:1750059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500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范化和生态建设探讨.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范化和生态建设探讨.doc

1、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范化和生态建设探讨【摘要】农业的命脉是水利,小型农村水利设施是保障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的基本保障。新的形式赋予了水利对改善人民生活和发展经济社会以新的要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事关经济社会的全局发展,尤其关乎农村农业发展。 【关键词】小型 农田水利工程规范化 生态建设 探讨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2008 年以来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分别以文件的形式提出了“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008 年) “要大兴水利基础设施,强调水利是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要求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来抓。 ”(2011 年) “要

2、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增加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实现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基本覆盖农业大县。 ”(2012 年) 从这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随着国家实施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等水利专项项目的建成,很多地区的农业逐渐摆脱了靠天吃饭的落后局面,基本上做到了涝能排、旱能灌、旱涝保收。山区的农田水利建设面貌得到极大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1.中央财政投入不足。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到 2005 以前政府投入一直是农建投入的主导,之后转变为以农民按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投入为主体,以政府安排补助

3、资金为引导,同时允许社会资金投入。国家对农民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远远低于防洪等救急性工程项目,财政支出的农建专项资金缺口与结构严重失衡。另一方面,农民收入也极不稳定且收入增长缓慢。在现行制度安排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主体理应是农民,但这就需要有效的组织,因为高额的农建投入单户农民承担起来很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及之前高,土地承包经营的个体系与农田水利建设的公共品性质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农户办水缺乏主动性和凝聚力。在没有出现大水灾撒干旱的情况下,农户对公共农田水利建设置之度外,农田灌溉用水主要又回到了各自为战、靠天吃水的情况。 2.农户对农田水利建设不够积极

4、 长期以来,国家只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与建设提供少量的财政资金补助,大部分是靠当地农民投工投劳。实行家庭承包制后,土地变得分散、细碎,因为面积小,很难形成规模,这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田水利设施的改善,农民对自家耕地上的农田水里设施积极性下降,从而阻碍了工程建设的规范化。 。 3.农村基层水利设施产权不明 农田水利的产权不明是农田水利建设得不得规范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连接到田间地头的小型水利设施和沟渠等基层水利的产权得不到明确。农田水利到底姓“公”还是姓“私”的问题,是属于应该由国家来提供的公共品;还是属于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供给私人用品的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产权不明导致各类水利设施之间就

5、很难实现衔接和互补,有效利用和配置水利资源就成了一句空话“靠天吃饭”仍然是全国一半以上的耕地的现状。在实际调查中发现, “最后一公里”的建设缺位是目前农村水利建设最大的问题。主渠道、水库等利用国家投入修建了起来,可要通到田间地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主要热衷效益高、政绩突出的大工程建设、忽视病险水库加固除险和沟渠塘堰等工程的维护,而农民集体行动能力弱化、自身资金缺乏,也没有能力建设“最后一公里”的沟塘渠堰,在灾害来临时,常常无能为力,只能“望水兴叹” 。 4.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不健全,相关技术参考资料匮乏。 5.建设主体多元化,参建部门多,技术标准不统一 6.工程项目点多面广,建设

6、人员队伍庞大,技术力量薄弱; 4.个别地方缺乏生态理念,导致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和设计不合理、混凝土滥用等问题,既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造成国土资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又影响了局部生态环境。 二、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范化和生态化建设的措施 大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范化和生态化建设(以下简称“两化”建设) ,积极打造现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体系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1、把“两化”理念注入到规划设计中。 “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 。一是在规划设计中体现保护农田生态体系,从生态的角度思考田间工程布局,采取生态性工程措施护砌排水沟道和灌溉渠道,小泵站建设、山平塘塘堤加固必须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二是必

7、须按规程规范要求设计工程,要科学合理确定建设标准、技术方案、规划布局、工程规模,坚持标准化、科学化设计;三是使县级农田水利规划的权威性得到强化,各地、各部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安排及建设将依据规划。 2、树立“两化”思想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进行大力倡导,让农民群众、水利技术人员和各级领导了解、领会、广泛认同并乐于接受,自觉践行,使工程建设一改从前的“不规范”的局面,走向规范,从“标准缺乏、布局混乱、经验设计、参差不齐”转变为“标准完善、布局合理、科学设计、统一规范” ;工程的功能由过去的只重视水利功能转变为统筹水利功能和景观、生态和环境等多种功能。 3、在建设上重视“两化” 管理

8、理念。 只有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新机制快速推进改革、建立的基础上,把更加严格有效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体制建立起来,才能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朝“两化”迈进。一是要把好建后管护措施落到实处,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二是严格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监督机制的建立;三是要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加强指导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工程验收和过程监督,把关和指导必须要按照“两化”的要求。 4、在工程中把握“两化” 建设理念。 在工程建设中要把重点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实际结合起来,作为推进“两化”建设的有力支撑。一是花大力气普及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新技

9、术。如低压管道灌溉技术,该技术除了对环境影响较小可以、节约原有明渠工程占用的耕地,还能够提高灌溉效益和效率、节水节,在我们山区推比较适宜合;二是推广如重点推广山平塘水陆交错带生态护坡新工艺等山平塘清淤加固新技术;三是推广排水沟道的生态化新工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生态混凝土护岸、生态袋防护系统、生态挡墙等护砌较大断面的排水沟道边坡生态;四是推广使用灌溉渠道生态化新技术和新工艺。就灌溉渠道而言,一般可不硬化农渠以下的区域;斗农渠可以在硬化之后,设置专门的纵向或横向生态带,在渠道中形成部分类似土渠的生态区域,恢复渠道与外界生态联系和渠道的自净能力。 【结语】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推进小型农田水

10、利工程“两化”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两化”建设可以加强农村综合整治、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需要,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选择。通过在广大农村大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两化”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在近几年全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打造出更多的亮点和精品,助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实现新的跨越,努力实现“生态农田、健康河塘、标准设施、田园风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参考文献】 1.李东海 做好水利工程建设基建统计工作的思考 建设管理 2010年 12 期; 2 王海星互助县农田水利事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现代农业科技,2010 年第 6 期; 3 吴治蓉 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探讨 .价值工程 2010 年第 8 期; 4 王冠军等 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中国水利,2010 年第 10 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