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稳中求进 改革创新 湖南省确定 2014 年发展改革重点工作【本刊讯】 近日,湖南省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提出 2014 年发展改革的主要工作。 第一,坚持用扩大内需来稳定经济增长。突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力争全年完成投资 2.25 万亿元,增长 23%以上。着力解决钱从哪里来,投向哪里去;项目怎么来,项目怎么抓的问题。要围绕 9 大产业领域,建设 300 个重大项目,推进 100 大基础设施骨干工程,带动全社会投资完成 2 万亿元以上。要完善重大项目调度、督办等机制,加大项目稽察力度,加强项目全过程统筹,确保项
2、目建设有序推进。同时以热点培育为突破,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通过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村消费升级,在统筹城乡消费上有新突破。 第二,坚持用改革创新来推动产业转型发展。要处理好“减”与“增”的关系,加快形成新的产业和新的竞争力,努力实现稳速提质,确保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12%左右。处理好“退”与“进”的关系,明确改革方向和重点,力争服务业增长 12%左右,占 GDP 比重达到 40%以上。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努力实现量效齐增。抓紧制订并实施 3316 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落实扶粮增粮优惠政策,确保粮食稳定在 600 亿斤左右。 第三,坚持以人为核心来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
3、编制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力争城镇化率提高 1.5 个百分点。解决好城镇化中人的问题、布局的问题、住房保障的问题和体制机制创新的问题。 第四,坚持通过对接国家战略来抢抓内陆开放制高点。深刻把握“过渡带”和“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全面对接国家“一路一区一带”开放新战略,放开南北两口、抓好 3 个对接。一是以深化泛珠区域合作为重点,对接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完成面向泛珠区域的 22 条省际高速通道建设,推进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对接,加强口岸通关的跨区域协作。二是以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为重点,对接上海自由贸易区。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突出与长江沿岸相邻省份的主通道建设,优化沿江、沿湖区域公路、铁
4、路、民航机场及油气管道布局,努力将岳阳建设成为我省第二增长极。三是以加强西部省份合作交流为重点,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充分利用西部的政策和资源优势,拓宽合作交流领域,打通重大铁路、能源通道。引导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优势企业,加强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企业强强合作。 第五,坚持以全面建成小康为总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长株潭。加快两型试验从局部探索向制度探索全面升级。打造长株潭现代服务业核心发展圈,推动长沙率先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长株潭城际铁路、长沙中低速磁悬浮和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大湘南。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试点县、重点县建设,积极对接粤港澳,开展专业化、
5、产业链、点对点招商。加强湘南三市口岸建设。大湘西。落实武陵山、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完善武陵山片区 12 个“天窗县”的配套政策。组织实施大湘西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突出发展生产、健全公共服务和教育三件大事,做到一家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继续做好直接帮扶、整村推进,持续推动异地扶贫搬迁和“六到农家”示范村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力争区域规划尽快获批,全力推动规划落地。突出加强四水航道治理、重点港口码头等综合交运体系建设,发展多式联运,以物流带动产业发展。 第六,坚持通过综合施策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
6、分类推动县域发展,对重点开发区域县,强化产业承接转移,促进产业和人口聚集。限制开发区域县,要做好点上开发、面上保护,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发展特色生态经济。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加强制度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与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分类考核体系。切实强化节能减排。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综合环境服务等新模式。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6 大高能耗行业能效提升行动、服务业领域“百城千店”节能减排示范行动等重大工程。出台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规划。扶持再制造示范基地发展,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建设,制定实施重点园区循环化提质改造 3 年行动计划
7、方案。探索推进阶梯水价,适当扩大峰谷分时电价差。加快风电、生物质等新能源开发,推进“气化湖南”和新能源城市、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鼓励消费可再生能源,配合推进煤矿关闭退出。整体推进生态治理。配合实施湘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 ,有序开展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试点示范工程。推进长株潭大气联防联治,完善城乡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以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为重点,推进 7 个国家清洁养殖示范县试点工程建设。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推进石漠化治理和水土保持工程。 第七,坚持通过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来落实民生优先。按照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制定“托底清单” ,并以此为抓手,统筹推进社会领域各项事业发展。 “清单”主要包括 3 大类 77 项:一是面向特定人群补助类,包括义务教育免费、寄宿生生活补助、学前教育资助、最低生活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生活救助、农村五保供养、退役士兵安置、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等 28 项。二是免费公共服务类,包括创业服务、就业援助、劳动关系协调、传染病防治、老年人保健、基本药物制度、残疾人文化服务、农村电影放映等 35 项。三是政府提供的保障性公共产品类,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伤保险、棚户区改造等 14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