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34KB ,
资源ID:1750285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502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我国工业结构向“去劳动密集型”转换的阶段性特征.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我国工业结构向“去劳动密集型”转换的阶段性特征.doc

1、我国工业结构向“去劳动密集型”转换的阶段性特征摘要:我国依托低成本劳动力的工业竞争优势趋于弱化,以高投资推动工业增长的模式受到挑战,综合判断,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或将见顶并进入趋势性下降通道。同时,工业结构将向“去劳动密集型”方向转换,而技术进步和价值链升级才是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当前,工业企业整体出现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倾向,但制造业大规模转移的趋势仍不明显。我国内资企业的对外跨国产业转移仍处于初期阶段,而部分在华的外资企业则开始进行跨国产业再转移,产业空心化风险渐增。为适应形势变化,需积极调整相关政策:从需求方面,优化工业结构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以降低劳动力供给紧张的压力;从供给方面,提高农业

2、生产率和劳动者素质进一步挖掘劳动力供给潜力。 关键词:刘易斯拐点;工业增长;工业结构;去劳动密集型 中图分类号:F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6-0035-06 人口和劳动力供给是影响工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为工业增长提供了持续动力。当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受其影响,我国工业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并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一、我国经济或已经过“刘易斯第一拐点” 刘易斯等人提出一国由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换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业部门劳动力大量过剩,现代工业

3、部门可以用最低工资水平获得劳动力无限供给,工人工资取决于维持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价值;第二阶段,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变为短缺,农业部门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释放更多的劳动力进人工业部门,工业部门只有提高工资才能吸引更多的劳动力;第三阶段,农业和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差别消除,二元经济时代结束,经济发展转化为一元经济状态。划分上述三个阶段的两个转折点分别被称作“刘易斯第一拐点”和“刘易斯第二拐点”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长期存在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即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并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诸多现象与刘易斯所阐述的第二阶段特征存在吻合之处,也就是说,我国经济或已经过“刘易斯第一拐

4、点” 。 (一)农村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向有限剩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尤其是我国人世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直保持很高的增量。截至2011 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 2.53 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 1.59 亿人。2006 年以前,农民工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且增长缓慢,年均增长幅度小于10%。而近年来,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不断减少,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局面逐步改变。自 2004 年开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出现结构性农民工短缺现象, “民工荒”的出现体现了劳动供给形势的变化。首先,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趋于下降。19982007 年,外出农民工总量增加 9000 万人,平均

5、每年新增 900 万人左右;而 2007-2011 年,外出农民工总量仅增加3000 万人左右,平均每年新增 600 万人左右,年均新增量比前十年减少了约 300 万人。其次,转移劳动力的工资呈现加速上升态势。20032006 年,到本村以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工人均月工资由781 元增加到 953 元,增长 22.0%,年均增长率仅为 6.93%;而 2007-2011 年,外出农民工月工资年均增速达 16.4%,远高于之前多年的增速。在劳动力供给形势日趋紧张的背景下,各地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可见,劳动力工资水平正步入快速上升的通道。可以推断,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局面正在改变,工

6、业部门只有提高工资才能吸引更多的农业劳动力转移。 (二)农业和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逐渐缩小 近年来,随着农业剩余劳动生产力不断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农业就业人数不断减少,同时,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和工业劳动生产率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尤其从 2005 年开始,尽管工业劳动生产率也持续增长,但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却逐年缩小。2003 年,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之比高达 8.17,2004 年有所下降,2005年达到 7.35,而之后逐年下降到 2011 年的 5.48。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差距不断缩小的趋势表明,工业部门发展所需要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正面临越来越高的机会成本,为吸引更

7、多的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需要付出越来越高的成本;随着这一趋势的继续发展,未来工农业劳动力市场将趋于统一,二元经济状态也将结束。但当前工业劳动生产率仍然明显高于农业的事实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应并没有达到硬约束的程度,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仍然有助于提高整体经济效率,也有助于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 二、持续多年的工业高增长面临制约 近年来,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是吸纳农民工最多的领域,因此,工业也成为劳动力供给形势变化影响最大的领域。 (一)依托低成本劳动力的工业竞争优势趋于弱化 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形成的低成本劳动力比较优势,推动了我国工业保持持续高速增长,为我国工业

8、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提供重要动力。2011 年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 36.0%。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充足的低成本劳动力供给打破了资本报酬递减规律,使工业利润率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工业持续快速增长。20002011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资总额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持续降低,从 4.44%下降到 2.37%,而销售收入利润率则总体呈现上升的态势,从 5.22%提高到 7.29%。目前,即使考虑到社会保险费和其他劳务支出(合计约占工资基数的 40%) ,我国工业企业劳动成本占销售收入比重也只不过在 5%左右。 而随着“刘易斯第一拐点”的到来,日益增强的劳动力供给约束推

9、动劳动力名义工资水平明显上涨,多年来我国依托低要素成本形成的工业竞争优势正面临很大挑战。近年来,我国进入了新一轮重工业发展阶段,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制造业中的占比不断提高,整体工业领域的资本深化极大地促进了短期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与此同时,由于社会资源过度集中于投资领域,对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投资明显不足,劳动生产率提升缺乏可持续性,随着资本密集型产业增速的放缓,劳动生产率提升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2004-2008 年,我国制造业人均增加值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5.7%,而同期人均工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17.3%,明显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速。2008 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许多制造业生产率增长大

10、幅放缓,但劳动工资增长下降幅度较小。以占出口四分之一的通信和电子设备业为例,2008 年和 2009 年该行业人均工资增加值分别下降 4.5%和增长 2%,而人均工资仍然分别增长 23.6%和 10%以上。并且,从国际比较看,尽管我国的工资水平仍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新兴工业化国家水平,但考虑到我国的劳动生产率仍低于上述发达经济体,如果按单位产出衡量劳动力成本,我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差距将会大幅收窄。并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较而言,我国在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如 2009 年我国制造业就业人员小时工资达到 2.04 美元,高于越南(0.89 美元) 、泰国(1.96 美元)等周边发展中国

11、家,也高于墨西哥等同类国家。未来,如果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不能适应劳动力工资的上升,劳动力名义工资的提高必将转化为实际成本的上升,最终将导致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现象。也就是说,随着“刘易斯第一拐点”的到来,我国建立在低廉劳动力成本上的工业竞争优势将会逐步弱化。 (二)以高投资推动工业增长的模式受到挑战 近年来,由于劳动者收入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从而导致消费率偏低而储蓄率偏高,间接提高了资本的积累率并推动了工业投资的增长。2000-2005 年,我国劳动报酬占GDP 比重由 51.4%下滑到 41.4%,同期最终消费在 GDP 中的占比由 62.3%下降到 53%,

12、而投资在 GDP 中的占比由 35.3%提高到 41.5%。资本的高积累率、高回报率,形成了近年来我国以高投资为动力的工业增长模式。具体表现为工业投资增长明显快于产出和就业增长。2004-2011 年,我国工业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19.7%,而工业增加值和工业领域的就业人数分别仅年均增长 11.5%和 3.7%。与此对应的是工业企业人均固定资产拥有量持续增长,资本深化趋势十分明显。以不变价计算,20042011 年我国工业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由 11.5 万元增加到 18.4万元,增加 60%。 但经过“刘易斯第一拐点” ,劳动力短缺将推动劳动力收入增长,将对资本积累形成一定的抑制作用

13、。20052011 年,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从 41.4%上升到 44.9%,消费率下滑的趋势明显放缓,2006-2011 年分别为 50.8%和 49.1%。这一时期,尽管趋于稳定的消费率对高投资形成一定的压力,但由于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政府出台了一揽子投资刺激政策,人为抬高了当期的投资水平,2008 年投资率由 2007 年的41.6%上升到 43.8%,2009 年大幅提高到 47.2%,2011 年仍然保持在 48.1%的水平。显然,依靠政策刺激带来的短期高投资率难以持续。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可以推断,我国在经历“刘易斯第一拐点”后,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将不断受到更高的重视

14、,劳动报酬占 GDP 比重或将继续上升。劳动者实际工资和即期收入将步入上升通道,同时,社会也更加重视分配问题,并致力于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劳动者消费能力和消费倾向都将有所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上升有助于改善国内需求结构,化解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风险;而另一方面也会相应降低储蓄水平和资本积累率,将对依靠高投资推动的工业增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三)工业在经济中的地位或将产生趋势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占 GDP 比重经历了先降后升然后在高点徘徊的过程。2006 年,工业占 GDP 比重为 42.2%,达到自 1981 年以来的最高点,近年来开始呈现逐渐下降趋势,2012 年工业占

15、GDP 比重为39.9%。由于我国存在人口基数大、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特点,仍然可以在较长时期通过内部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区域转移的方式来延续工业的惯性增长。但面对资本报酬率递减和资本积累率降低带来的压力,我国工业高速增长会面临很大挑战,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或将见顶并进入趋势性下降通道。 三、我国工业结构向“去劳动密集型”方向转换 (一)工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和技术结构面临新调整 当前,在我国经历“刘易斯第一拐点”之际,工业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工业结构向“去劳动密集型”方向变化。近年来,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呈现持续降低的态势,以石化、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为

16、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在高位保持相对稳定,而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持续增长。从 20002010 年,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值占制造业的比重由 28.4%下降到 17.8%,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由 35.9%提高到 38.3%,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则由 35.7%提高到 43.1%。工业结构的“去劳动密集型”变化有利于提升工业整体劳动生产率,对消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化解劳动力供给约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我国工业技术结构和价值链升级的进程又相对滞后。尽管我国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仍然更多地依靠高投资下的资本劳动比率升高,而技术进步对提高劳动生

17、产率的贡献则相对偏小。据估算,从 1978-1994 年期间资本劳动比提高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为 45.3%,到 20052009 年则提高到 64.7%,相应的全要素生产率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贡献从 46.9%大幅降低到 31.8%。目前,我国制造业整体研发投入强度不仅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1 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84%,而 2007 年世界平均水平已达 2.07%。较低的研发投入强度导致多数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不高,即使在电子信息等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我国企业也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环节,长期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造

18、成技术密集型产业无技术的尴尬局面。我国工业由于劳动密集度较高,对劳动力成本变化的敏感度也相对较大;而由于产业分工地位不高,企业利润水平被压制在较低水平,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却难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向下游转嫁。可见,在我国经历“刘易斯第一拐点”之际,单纯依靠工业行业结构调整难以完全达到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目的,只有更加注重工业的技术进步和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才能真正实现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区域产业转移将有所加快 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选择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从而推动区域间的产业转移。目前,国内不同区域间发展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总体上仍低

19、于东部地区。以制造业平均工资为例,2011 年全国最高的上海市制造业平均工资达到 61491 元,而最低的西藏为 29796 元,前者相当于后者的 2 倍左右;尽管中西部地区在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会由于其在区位交通、基础设施和政策体制等方面的劣势而有所削弱,但区域间的劳动力成本差距仍会为区域间产业转移提供一定的动力。在我国经历“刘易斯第一拐点”之际,工业企业出现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倾向,但制造业大规模转移的趋势仍不明显。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工业产值和投资增速均明显快于东部地区,20052011 年,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由 72.4%下降到 63.6%,而相应中部地区比重则由 16.9%提

20、高到22.5%,西部地区由 10.7%提高到 14%;同期,工业投资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东部地区工业投资占全国的比重由 60.4%下降到 46.6%,而相应中部地区比重则由 22.6%提高到 31.4%,西部地区由 15.8%提高到 21.4%。可见,总体看,工业领域出现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倾向。从工业内部结构看,资源和政策导向型的采矿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转移最明显,2005-2011 年,东部地区采矿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比重分别下降 19.1 和 30.1 个百分点,同时中西部地区投资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制造业大规模转移的趋势尚不明显,2005-2011 年

21、,东部地区制造业投资比重仍然上升 26.4 个百分点达到 51.1%,中部和西部地区则分别下降 0.6 和 15.2 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制造业存量和增量仍然以东部地区为主。从近年来国内部分大型企业向中西部转移产能情况看,多数以新增产能为主,整体产能搬迁的较少,转移的行业属性以具有一定的共性工艺技术的劳动力相对密集产业为主。产业区域转移有利于降低转移企业的人力成本上升压力,延续产业生命周期,但考虑到随着区域间人员和产业流动的增加,区域间劳动力成本的差距将会不断缩小,产业区域转移的动能也将会不断弱化。因此,在区域产业转移中真正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才是推动工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尤其是当前我国内资企业

22、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偏弱,对外跨国产业转移仍处于初期阶段。尽管近年来我国内资工业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也在加快,但由于国际竞争力和跨国经营能力仍然较弱,对外投资和向海外产业转移仍然处于探索阶段。20042011 年,我国企业在工业领域的对外投资由 26.3 亿美元增加到 233.6 亿美元,增长较快但规模仍然偏小,近年来工业领域的对外投资相对于对内投资的比例一直保持在 1%左右,2011 年仅为 1.2%。而且,以资源开发为目的的采矿业在海外投资中占据主导地位,2011 年采矿业对外投资 144.5 亿美元,占工业领域对外投资的62%,约占国内采矿业投资的 7.9%;而制造业对外投资 70.4 亿美元

23、,仅占工业领域对外投资的 30%,占国内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 0.4%。一般而言,采矿业的对外投资更多体现为资本和劳动力的优势,而制造业的对外投资才更多体现技术和品牌等综合优势。面对国内比较优势的变化,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仍然有待尽快提升,这样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而面对国内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率整体下滑,部分在华的外商企业开始选择进行跨国产业再转移。从 2006 年开始,陆续有大型外资企业,如耐克、阿迪达斯、优衣库等把劳动密集型生产线从我国内地转移到劳动力相对便宜的越南、柬埔寨、印度等国。耐克从1964 年的日本制造,到上世纪 70 年代的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再到之后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