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校企无缝对接的研究现状分析【摘要】通过查阅从 2001 年至今关于校企合作的大量文献,按照校企合作的主体研究、合作模式研究、运行机制研究、利益分配问题研究及合作模式创新研究等几个方面对这十几年来的研究状况进行分类和归纳,为校企合作的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使得校企合作的研究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 【关键词】校企无缝对接,现状,校企合作 高校与企业无缝对接即企业与高校合作,很多文献中也称之为“产学合作” 、 “校企联盟”或者“大学企业合作” ,虽然说法各一,但其本质都是指校企合作。近十几年来,国内学者对校企合作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合作的作用与功能、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等方面,部
2、分学者对合作模式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大多基于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此外,也有部分学者研究了影响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增进合作的策略和保障机制。主要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企合作主体研究 丁厚得(2001)认为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主体的不固定性,强调主体的多重性;徐恩波(2001)对产学研合作的主体概念进行了界定;李志强(2005)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得出企业应该是产学研合作的主体;赵吟佳(2003)认为,原有创新体系中科研院所作为研发主体的情形,随着科研院所的企业化转制而发生了质的变化,但企业和高等院校在这个转折阶段还不具备功能替代的能力,因此需要构建新型的科研开放体系,具
3、体分为基于产学研合作、基于技术结群和基于产业集群的三种资源联结组合模式。 我国学者对校企合作主体做了大量的定性研究,尽管研究的角度不同,但从总体来看,这些学者对校企合作主体的划分主要有四种观点: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应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主体缺乏论、主体动态论。 二、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 对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界定,相关研究较多。刘本盛(2000)按照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形式将其分为技术协作模式、契约型合作模式、一体化型合作模式;方放, 曹葆青, 祝义才,王章豹(2000)等基于目标导向,将产学研合作模式分为了 4 种类型:以合作培养人才为主要特征,具体包括定向招生、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合
4、作模式;工读交替的“三明治”模式;继续教育与职工培训;联合办学;共建基地;相互兼职。 邹庆云、李林(2003)等人则对我国现阶段产学研合作的具体组织形式进行了分类,将产学研合作主要分为:产业与科研联合体、高校及教授博士创办企业、研究机构转制为企业、技术转让、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大学科技园;申学武(2001)提出了产学研联合最优化模式构想,即建立高校产学研联合的 D 一 M(钻石)模式;王玉民等(2003)按照产学研合作的互动组合关系将产学研合作分为科技成果转化型、风险共担型、改制重组型;王英俊、丁堃 (2004)等人根据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不同地位以及作用将
5、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分为政府主导型、产业牵引型和学研拉动型三种。 王晓云(2005)将产学研结合模式分为政府推动型、合作方式的主建型、合作方式的联建型、合作方式的共建型,并对各种模式进行了分析;王娟茹(2005)从教育的角度,分析了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协作模式、联合型合作模式、一体化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运行机制。 此外,还有很多学者对校企合作模式做了更为详细的归纳,如陈丽,余津宜(2005)根据合作双方的实际情况以及各自的优势和缺点,把校企合作创新的模式具体分为 8 类。较为全面的是谢开勇等(2002)进行的多模式划分。按其功能可分为:人才培养型合作式、研究开发型合作式、生
6、产经营型合作式;按合作主体的关系可分为:校内产学研合作式、双向联合体合作式、多向联合体合作式、中介协调型合作式;按合作主体构成形态:校内产学研合作式;双向联合体合作式;多向联合体合作式;中介协调型合作式。 三、校企合作运行机制问题的研究 对运行机制的研究也是我国学者研究的重点。校企良好的合作除了模式的正确选择外,还需要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的保证。 吴树山(2000)把产学研合作机制分为单元型合作机制、紧密型合作机制、股份型合作机制、跨越型合作机制等等;刘力(2004)在对“三重螺旋”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提出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之间“三合一”的体制化运行机制应作为推进中国产学研合作在 21 世纪深入
7、发展的战略选择;张俊,李忠云(2005)根据产学研结合基础和方式的不同将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分为信用基础型结合、契约型结合、法人型结合运行机制与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机制,并认为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机制是产学研结合的最佳运行机制。而王宏起、王雪原(2006)设计的产学研联盟运行框架是:动力机制、选择机制、分工机制、协调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也有的学者泛泛而谈,指出运行机制包括开发战略、技术与信息、开发能力、利益构成与分配、人力资源、组织系统、合作模式等。毕克新等(2007) 则认为产学研合作的机制为动力机制、选择机制、风险机制、管理机制、利益机制、道德机制和法制机制。 四、校企合作的利益分配问题的研究 张
8、伟(2005) 阐述了合作各方在产学研结合中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并对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高校搞好产学研结合利益分配的保障措施。谢科范、刘海林(2006)基于博弈论模型论证了产方投向学研方的研发投入补贴对学总体研发费用的影响,结果发现,按产品销售收入的固定比例分配优于一次性转让的方式。杨得前(2007)基于演化博弈论建立了一个产学研合作的演化博弈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产学研合作的演化过程,分析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的收益越大,收益分配越公平,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越牢固。高宏伟(2011)从创新过程的视角对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进行博弈分析,依据创新过程对产学研合作创新进行阶
9、段性划分,将过程阶段的思想引入到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的研究之中,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建立基于创新过程的产学研利益分配模型。每种体制就机制而言,又分为形成机制、激励机制、沟通机制、学习机制四种。 五、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和合作条件 周胜冷、得彤、丛曙、张煜、杨跃峰(2004)通过对多家企业和大学、科研院所的实证分析,找到了产学研合作中动力缺乏的原因,他们认为合作双方科技评价目标、价值取向的不一致,中介机构体系的不完善和合作经费不足是影响产学研合作各方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吕海萍、龚建立、王飞绒、卫非(2004)对浙江省 11 个城市多个行业的企业进行了调研,分别从企
10、业和大学的角度了合作障碍进行了论述,高校作为技术供给方的技术成熟度则是影响企业与大学合作的首要原因;阻碍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因素是权益的分配不当;而合作双方的管理能力是产学研结合的主要障碍。 刘伦钊(2005)认为推动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的动力系统包括市场需求的拉动、技术进步的推动、合作双方共同利益的驱动、企业面临的激烈竞争的压力以及政府的支持,正是这五种因素合力促成了高校与企业间的联合。 李振祥(2007)认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主要存在着认识、目标、利益分配、配套政策、文化等 5 大障碍。围绕如何解决我国产学研合作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各种研究,部分学者还提出了对应的合
11、作条件。季佳玉(2008)针对上海市产学研合作发展的研究提出了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外部合作条件.政策环境具有优化灵活行活越激烈的市场环境稳定畅通的技术环境多元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 白庆华,赵豪迈,申剑,刘云兵,张希胜(2007)从产学研合作的法律与政策方面出发分析产学研合作的条件包括两方面:完善政府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行政管理体制以及完善产学研各方推进体系建设,建立能够推动各方积极性的动力机制。其中从政府角度,企业角度,高校和科研院角度分析了合作的条件。 六、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的研究 陈遇春(2004)主要是对产学研合作中的合作教育机制进行了探寻,对我国 20 多年合作教育实践进行了总结,对合作教育的
12、实质进行了探讨,结合西北农业科技大学体制改革的现实,对合作教育各组成部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解决现实问题进行了探索,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高建、张帏、孙伟(2008)对国内外关于产学研机制创新的文献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识到大学、研究院所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整合相关资源,对相对成熟的项目或企业进行孵化和培育,而不以获取对项目或企业的长期经营权为目的,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陈劲、张学文(2008)主张我国长久以来普遍存在的“被动型”产学研合作机制不能满足经济技术全球化的需要,应逐步被淘汰,并逐渐建立“主动型”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以增强产业界与学术界之间的互动、适应时代的要求。
13、对于如何构建产学研合作的新机制,他们也做了探讨,从多个方面给出了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对校企合作的研究一般侧重于从高校着手来探讨校企合作中的问题。在合作模式的选择上,除了关注科研合作外,还注重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展教育和培养人员方面。在分析导致现状的原因方面,一般从宏观因素来着手,比较笼统。 总体上来说,我国高校校企合作大多是以目标为导向型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从国内许多文献中可以看到,我国高校校企合作形式日趋完善,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的内涵不断丰富,合作形式有少到多、合作层次也由低到高,已经呈现出多种模式。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使校企双方在选择合作模式时存在失误,导致校企合作效果不佳和失败,影响校企合作正常功效的充分发挥。而我国目前校企合作的发展不仅需要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为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更迫切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深入探讨不同领域和行业的校企合作的具体模式和运行机制以解决实际问题,针对中国企业和高校的特点摸索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校企合作之路。 基金项目:2012 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校企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 ERP 人才为例 (2012SJGLX300) ;2013 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校企合作高校 ERP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3-QN-210) 。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