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生态型住宅建筑设计的探索与思考摘要: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加强,对建筑中的生态问题益发的重视。生态建筑不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且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代表了新时代建筑行业的主流。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将生态策略应用到此环节中,使建筑设计的科学性有了一定提升,并且有利于从根本上实现生态建筑理念的核心内容。本文探讨了现代生态型住宅建筑设计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生态型住宅;建筑;设计; 策略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生态住宅是结合了不同的科学技术,它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体现,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应按照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同时也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正确引导。在设计
2、过程中各专业人才相互合作,把建筑学、生态学以及其他与生态住宅相关的学科综合运用起来,对技术、经济、环境、能源等不同的角度进行考虑,系统地对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设计,这样才能更好的设计出生态住宅,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 一、生态型住宅建筑的涵义 所谓生态建筑,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本质就是能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现在有一些原生的生态建筑设计,这些建筑基本不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而是在节约经济的条件下达到原生态的目
3、的,但这类建筑虽然具有生态化的特点,但其达不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同时也缺乏可持续性,所以不适宜普遍性,另外,不使用现代化的技术,也不符合可持续的生态观。所以,对于生态建筑的设计,要将现在的生态技术运用到普通建筑设计当中,从而达到普适性,通常称为“适宜技术” 。生态建筑需要“适宜技术”的设计手段来实现,适宜即是具有一定适宜性、普遍性,因此我们可以基本的居住环境要求出发,得用适宜技术,再结合当时环境的特点,而设计出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生态建筑,从而使生态建设设计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这也是未来生态建筑发展的趋势。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对传统的技术进行改造或是采用选择的技术来满足适宜技术的需要来实现,或时
4、直接进行实验研究,从而直接为适宜技术服务,达到从“原生的”向“适宜技术”转变的过程。 二、生态型住宅建筑设计的策略 1、方案设计因地制宜 生态策略对环境的生态价值极为重视,但现在竞争尤为激烈,生态价值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略了设计方案的个性,切忌抄袭他人,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生态化的建筑设计对自身形象十分在乎,优秀的建筑形象,有利于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完美融合。在进行生态设计时,设计师需调动自己丰富的想象,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本思想,以高新技术为具体手段,结合当地具体的地理优势,采取多种设计方法,准确把握设计尺度,使建筑错落有致,符合当地风情,且尽量和周遭环境互相融合,和谐共存。 2、充分利用自然光
5、和自然通风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建筑设计时充分利用自然光既可以节约大量的照明能耗,而且阳光还可以杀毒消菌,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自然采光就是将日光通过一定的技术用于白天室内的照明,并保证其照明质量比人工光源优质。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也十分重要,它能够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传统建筑中常见的自然通风有夏季穿堂风,它不仅施工简单易行,更重要的是它减少了夏季用于空调的能耗。因为其本身够通过空气对流能够带走室内的高温气体、潮湿气体、污浊气体,取而代之的是外界新鲜干净的空气,给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通常是相互结合的,一般来说可根据建筑和当地气候的实际情况在房间或者中庭顶部开
6、设窗户,在采光的同时,由于室内外的风压和热压,形成有条不紊的自然风。 3、改善外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 外围护结构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因此保证建筑节能绿色的特点就必须对外围护结构采取节能措施。例如使用保温隔热材料。不同气候的条件对建筑的外围护结构的要求不同,通常来说,气候越是寒冷的地区的建筑,其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效果要求越高,此时需要在结构中使用传热系数较小的保温功能较高的隔热材料,以减小外界冷空气对室内的影响。目前国内建筑通常采用复合墙体的方法来实现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即将保温材料融和到墙体结构内部,使结构在具备传统意义上的承重功能的同时,保证其保温功能,并且避免了墙壁过厚。 4、合理
7、利用材料 加大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尽可能地降低能源和物质投入及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出,这是绿色建筑体系最重要的内在机制。可将建筑拆除过程中的建筑材料,如木地板、木制品、铁器、钢材、砖石、保温材料等,经过加工和改造,在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条件下,利用到新建筑中。建筑中加大木材、废纸/纤维保温材料等可再生材料的利用,不仅较少建筑的投资,还可减轻人类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引发的生态问题。 5、确保人的健康 绿色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确保使用者的健康,设计过程中要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热环境、噪音和电磁场辐射等因素对人的影响。设计中尽可能地采用低毒或无毒材料,如墙和吊顶使用无毒或低毒性涂料,建材无甲醛或 Vo
8、c 含量最少,采用陶瓷、硬木等硬装修地面等;选择材料、建筑系统和机械系统时尽量减少木制品、地毯、涂料、密封膏、织物等潜在的对健康不利的污染物,合理组织自然通风,设置进风口和必需的出风口,引风入室。改善室内热环境,包括温度、湿度、辐射温度和气流等,提高人体舒适性。提高水质量,有条件的可以选用直饮水。合理进行自然采光,即满足人类健康的需要,又满足视觉美学的需要,同时达到节能的效果。通过改进细部设计和建造方法,以及采用吸声材料来提高建筑的隔音效果。 6、 建筑设计的一体化 首先,从横向上看,建筑设计要实现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即对人、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适当地处理,它需要为人类创造一个舒适的小空间,
9、同时又要对大的周围环境实施很好的保护,促使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资源能够持续存在。其次,从纵向上看,建筑设计要实现当前与未来的一体化。即在不损害基本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建筑空间环境得以长时间满足人类从事社会和经济活动的身心健康需要。一体化是要求建筑设计在建筑材料的使用方面,应使用对人体无害的建筑材料;有效控制危害人体的辐射、电磁波及气体等各种污染;充分采用自然通风,对环境温度、湿度进行适当地控制,使室内温度、湿度能够达到人体所需的最佳状态;充分利用直接采光,享受太阳光对人体的自然沐浴;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享用,做到室内外空间的过渡要自然顺畅,使人们尽可能多地观赏到周围的自然美景;注意历史文脉的连续性,尊
10、重地方文化的差异,继承和发展地方传统工艺、材料及生产技术。 总之,结合国情,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努力加固生态理念在城市建筑中的地位。更加体现我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而做出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邓明波,徐佩瑛.论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体系与科学发展观J.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66(1):12- 15. 2丛硕文,梅丽.浅谈生态建设注射剂与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方向J.民营科技,2012(05). 3江书瑭,付强.关于建筑设计方法的思考J. 山西建筑,2012,38(26):23- 25. 4陈晓蔓,衣庆泳.室内装饰设计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