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31KB ,
资源ID:1752552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525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芝诺悖论的另一种解读.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芝诺悖论的另一种解读.doc

1、芝诺悖论的另一种解读摘 要 抽烟和芝诺悖论一样,都内含着理性二难,如果想对之进行理性分析的话,往往会不自觉地走向其反面。究其原因,在于我们忘记意义是如何生成以及缺乏实践的维度。以抽烟为例,初看起来,其内中充满理性不能分析的矛盾,但正因如此,事物的本质及其意义才在最广大的视域中被展现出来,这就是抽烟以其全部的悖论告诉我们的实践的必然性。 关键词 芝诺悖论 抽烟 实践 作者简介:琚磊、张浩,法学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2-009-04 虽然芝诺悖论已经为稍微学过点哲学的人都知晓,但是,它并不因此而平常

2、, “卓越的悖论有很长的保质期” 。它展示了人类思维和理性推理中很多令人着迷的现象,即知识和行动方面的不同理性碰到一起时是怎样变得匪夷所思的。事物的本质往往在截然不同元素的组合以及意想不到的情境中诡异地展现,悖论是人们试图解决这些谜语极好的观察点和入口。 由于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的记载,芝诺悖论为一代又一代人广为讨论。其内容包括两分法悖论、阿基里斯悖论、飞矢不动悖论等一系列论证运动不可分的哲学命题。现在一般认为,可以用微积分的概念解释,但无法用微积分方法解决这些悖论。因为包括微积分在内的分析方法都是在具有广延性的时间空间范畴内进行的,而芝诺在论证这一系列的悖论时既涉及具有广延性的时间点和空间点

3、,又有非广延性的时间点和空间点。所以,有人因此认为悖论形成就在于这种不自觉的混淆,进而认为运用严格的分析方法可以把问题解释的清清楚楚。从逻辑和数学的角度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从意义生成和意义解释的角度来说,这种认知性的、论证的方法是于事无补的。就如同黑格尔的例子,当一个洋葱的皮被一层层剥掉后,最后什么也没有。这也如同一个人的一生,其每天所过的生活可能都很平淡,但是,当其弥留之际,自己或许他人总会在想他这一生的意义何在,而且总有其意义存在,这个意义就在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每一天的流逝与汇总中产生。伟大的人物其一生自有其意义,卑微的生命也有其任何人都不能抹杀和替代的价值。 当崇尚英雄人物和伟大事

4、功的希腊世界分崩离析后,作为斯多葛学派领袖的芝诺将目光从外在的世界转向人的内在,既然无论多么辉煌多么伟大的事物都会轰然倒塌,那么,真正可信的只有人本身。在斯多葛学派的学者看来,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都分享有世界宇宙的一部分,是整全性世界的投影。在这种学说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巴门尼德的影子,毫不奇怪,因为芝诺是巴门尼德的学生,巴门尼德关于一与多辩证分析的存在学说与方法不可能不对芝诺产生影响。存在意味着一与多的微妙平衡和转换,而这是逻辑推理所不能够理解的。悖论的形成是因为对外在世界的知识性认知和逻辑推理,存在则意味着对个体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描述以及对由此而必然产生的意义和价值的解释。因此,我们有理由

5、认为芝诺提出其一系列悖论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解决任何知识问题,而在于运用逻辑推理方法将知识问题推到极致后,引出存在问题和意义解释的重要性。只有将问题转换到存在和意义的领域中,悖论才可能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解决。芝诺悖论中的时间点和空间点被替换成个体的人,时间点和空间点在广延性和非广延性之间摇摆不定,个体的人作为小宇宙和外在世界这个大宇宙分享着相同的本质。在悖论中永远达不到逻辑与事实的统一,在社会和人生领域中,我们可以价值和意义来弥合。将一个人一生的每个时光单独拆开来看,可能什么意义都没有,就是日常的饮食起居。同理,将一个人从社会中分离出来进行观察,他的存在与否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并非不可或缺,然而,整个

6、社会有机体不就是由这些单个看起来可有可无的个体构成的吗?每一段时光、每一个个体都有其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和意义来源于部分的积累和整合,积累和整合这些部分的,就是实践。 以上是对芝诺悖论形成原因和解决途径的分析,在这里,我们想以此来分析人类文化和人的本性中的一个比较复杂的现象抽烟。 抽烟是这个世界上比较矛盾的事情之一。让旁观的人不可理解的是,虽然每个烟盒上都印着抽烟有害健康这类文字,但人们却视若无睹地吞云吐雾。为什么不试着去戒烟呢?不仅不抽烟的人很不理解,正在抽烟的人也不见得能明白,正因为不明白,所以就努力尝试着去戒除,因为一般看来,人类行为的前提是对事实的认知。但事实上能够真正戒烟成功的人总是

7、很少。戒烟注定是不会成功。因为戒烟的本质是对行动的规划。然而行动真的可以规划吗?并不见得。如果我们沿着抽烟与行动规划相关联这个思路进行下去的话,就会发现,芝诺悖论换了个面孔已经在前面静静地等着我们了。因为这是一个实用悖论:当你明确阐明了某种活动的方式时,这种活动就不可能真的出现了。一旦我们坐下来仔细分析阿基里斯到底能否追的上乌龟时,他就永远追不上。虽然说这在每个稍具生活常识的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但是,逻辑上却是如此有力。所以维特根斯坦认为:只有我们能够不遵循规则的时候我们才能说去遵循规则和发现规则。不过,当我们放弃这种坐而论道后,实际上只需要几大步,阿基里斯就能不费什么力气地追上那只乌龟。所

8、以,行为向来不是我们能够以理性能力完全把握得住的。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看起来最为平常不过的简单劳动合作,也不是理性谋划所能够涵盖的了的。 对行动的分析必需回到生活世界中,必需在实践中进行。 意大利现代派作家依塔罗斯维沃在 1923 年出版的小说芝诺的告白 (La Coscienzadi Zeno)中给我们贡献了这样一位生活在理论沉思中的现代版芝诺。 从少年时代偷父亲口袋里零钱去买烟开始,芝诺就开始了和香烟剪不断理还乱的反复纠葛的一生。一开始,芝诺的抽烟行为就面临着双重不合法。一是为了买烟而去偷窃,虽然偷盗的对象是自己的父亲。二是未经允许在未成年时就抽烟,这是一种合法性的生理僭越。所以,终其一生,抽

9、烟对于芝诺而言,总是显得不那么理直气壮。但由于同时又有许多莫名的情感和潜意识像引诱夏娃的的蛇一样潜藏在心头。所以,在其一生中,是持续抽下去还是戒烟总是让其难以抉择。虽然也发生了很多事情造成很多机缘来促使芝诺发誓戒烟,但接下来却是一次一次的食言和失信。每次都是如此,近乎宿命一般。直到老年,芝诺终于明白了:抽烟也好,戒烟也罢,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并没有什么证据来证明哪一种生活方式更为可取或更加真实。更为可取的生活可能有很多种,而对自己而言,什么是更好的生活,什么是糟糕的生活都不确定。唯一能够确定的是:什么是真实的生活。而真实的生活就存在于抽烟与戒烟的反复纠葛中,尽管它可能仅仅是一个过程。 斯维沃描

10、写的应该不仅仅是芝诺一个人一生的写照,而是每个人的一生的写照,是整个人类命运的真实写照。 抽烟既是实践,又是超越。是一种将在手的、及时的生命具化为物质化的香烟以及抽烟这个重复性的无目的操作,在指尖和唇齿间细细地、不停地玩味、体会、欣赏、享受这种由内而外的、一种立基于大地的充盈而丰沛的生命感觉。灵魂有了暂时的栖息地,心灵也不再躁动,一切都具有了秩序。不过,这还只是自发的、不自觉的操作,作为一种实践,还不是抽烟的全部意涵。因为还有超越的一面。当心灵可以从这种意识与物质之间的往返流转中抽身而出的时候,精神就获得了自由。当指间的香烟具有了生命时,允吸变成了可以具象化的自我和无法具象化的心灵最深处的自我

11、之间相互的凝望、审阅、观察和试探。生命因此超越了当下的存在,在不停的凝视、反思、观察的过程中被重新建构。生命因此超越了现有的一切,由可知的世界迈向未知的世界。 虽说如此,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香烟是最为桀骜不驯的。它不属于任何一个人。每一支香烟和另外一支没有区别。你可以说这一支就是那一支,同样,那一支也是这一支,它是近乎没有任何工具理性的抽象物,因此,人们无法说在何种意义上拥有了香烟。当你想要抓住它时,它却迅速地将自己躲藏起来。一支香烟被燃烧殆尽后,一模一样的另一支香烟已经静静地躺在烟盒里了。这让你感到先前似乎什么也没做。即使事实是你已经使一支香烟彻底地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而且被你所消灭的就是“那

12、一支” ,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那一支” 。当又一支香烟被点燃时,你会发现,刚刚被消灭的“那一支”的生命不经然地抽离于消逝的过去,而这一刻,又在你的指尖绽放、独舞。独属于“香烟的”本质是什么,永远无法探知,事实是什么,同样永远无法探知。我们所能够探知的,是我们自己的生命存在。 每一支香烟和另外一支真的没区别吗?我认为,不尽然如此,这视观察角度不同而言。虽然看起来是如此相像,但是,每一支香烟都真实的占据着独自的空间,无论被点燃、抽完的时间是短是长,都程度不同的建构了我们的时间意向。所以,在一支接着一支、看似单调而重复的过程中,我们一点一点的、却是不断的进入他物的时空、进入这个世界的本身。问题在于

13、,我们可能遭遇到的不同时空中的外物是如此之多,从当下起,可以延伸至无穷无尽。亲历亲知的事物对于我们来说总是有限的,所以,超出个体有限存在形成的时空意向和世界图景所依据的就是完满的生命感。正如我们在前面所揭示的,这种生命感的本质是对自由的追求,表现为对既有生命的不断超越。依仗着这种永不餍足的生命感,我们才得以面对这个未知的、无穷的世界。这样说来,当我们不断地接触和体验这个世界上千千万万各色各样事物时,究其根底,我们其实是在不断地尝试着观测、进入自己的心灵最深处。 生命在经历各种境遇后,展现出其丰满而真实的状态。不过,进一步来看,对自由的追求似乎有一个不能让人接受、但逻辑上却是成立的推论。即:如果

14、说自由意味着不受外在约束而自发自为的话,那么,真正的自由就是否意味着人可以为恶。只有在不为任何外在的事物所同化和形塑的情况下自我才可以凸现出来,才是其本身之所是。但是,我不愿意这么极端地接受这个推论,我更愿意把人理解为站在善与恶的悬崖边带着镣铐舞蹈的孤独舞者。生命对于灵魂来说或者过于沉重、或者过于轻飘。所以,要么是像奥古斯丁一样在战栗与忏悔中远离魔鬼,追求着真与善。要么是相反的,像浮士德一样,为了认识和抓住真理而和魔鬼进行灵魂的交易,在悬崖边采摘最绚丽的玫瑰。在抽烟现象中,可以辨识出人类心灵的这两种状态。客观地来说,抽烟对于身体的损害、造成口腔的异味、熏黄的牙齿、额外的支出等等,抽烟者都知道。

15、但是没有人放弃。在一支接着一支的吞吐中,堕落与新生、毁灭与创造、焦虑与舒缓、刺激与安宁其妙地混合在一起,没有人能够抵挡这种感觉的诱惑。在他抽了人生中第一支烟以后,他就会悲哀地发现,此生就会像一个循环,像永无休止劳作着的普罗米修斯。每一支烟都是最后一支,每一支烟后面永远还有最后一支。或许他能轻松地摆脱这种感官诱惑,进入他希望进入的领域。不过这是什么样的领域呢?禁欲的、高尚的、纯洁的领域吗?这或许是每个意志坚毅的人所向往的。但是,基于人的本性,我仍然会忍不住去怀疑它的真实性。它很美好,甚至完美。但它不属于人,和人的本性不相契合。人是一个小世界,其中,天使和魔鬼始终在竞争。人在摆脱感官诱惑之后,并非

16、直接面对天堂,而是面对着无尽的空虚和迷茫。如米兰昆德拉所言,这是一种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当我们以为会无限自由而欣喜时,不经意间却一头撞入了无穷无尽的鬼魅般的虚无中。因此,浮士德与魔鬼之间订立了契约,只要能抓住片刻的美,哪怕将灵魂献给邪恶之灵。在很多的场合,香烟被看作是邪恶的化身,总是出现在吸毒者、妓女、政客、冒险家、不羁的浪子、嗜血的战士、颓废的人的手上,相伴着狡诈、堕落、放荡、暴力、迷茫、空虚而出现。可是诡异的是,正是在在这些社会边缘人的手上、在这个世界中的极端、另类的情境中,存在终于显现,诠释上帝意旨的赫尔墨斯正是小偷、旅行者等边界性存在物的保护神。 虽然生命一直趋向于理想中的真实存在而运动

17、,但这是在渐进的、实践着的、未知的、残缺的、并不怎么美好的真实世界中跋涉着前进。所以,人生过程中必须有所担当,必须肩负起责任。在这个意义上,抽烟是我们的成人礼。 当我们的父亲生平第一次递给我们一支香烟时,这意味着自那一刻起,我们真正成人了。父亲们肯定知道,当烟雾经过手、唇、咽喉、肺部的短途旅行,最后化为一串漂亮的烟圈,被我们很优雅的吐出时,自己孩子的身体可能会经受什么样的损害。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把香烟递给了我们。我想,这就是父爱,不同于温柔、细腻的母爱的父爱,这种爱严厉、深沉。它想告诉我们的是:因为这个世界并不完美,所以,我们必须自己面对选择。当独立地直面选择时,这意味着责任的担当,当我们能够

18、担当起责任时,父亲们发现,他们的儿子已经长大了,这时候,他会似乎漫不经心地递给自己的儿子一支香烟。 患病的人期待有保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直至老去、穷人希望从下一刻起面前会成为百万富翁、长相不佳的人无时不刻不在羡慕嫉妒他(她)的漂亮邻居。实干家也好、空想家也好,实际上,绝大多数人就在各种各样的期待、幻想、盼望、憧憬中走完这一生。或许,这才是真实的人生?或许,答案就在这里? 不要试着去界定什么,尤其是对于生活和人生。否则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甚至是一个悖论。一切只是不断地被论证、被体验、被感知,没有起点、没有终点。戒烟还是不戒烟,都是一种过程,没有更好,也没有更坏,只有实践。再次借用黑格尔的

19、例子,人生过程不是在剥洋葱,恰恰相反,价值和意义在于生成、在于实践。 注释: 对此,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第一部分的 1-21 节中有论述。其中维特根斯坦举了这么两个例子:其一:如果派某个人去买苹果,给他一张上面写着“五个红苹果”的字条。这个人拿着这张字条来到水果店,然后将字条交给店主。店主就会按图索骥将五个红苹果拣选出来卖给来者。其二:建筑师傅 A 和其助手 B 共同盖房子,所用材料有方石、柱石、板石、条石等。当师傅 A 需要某种石材时就会喊出该种石材的名称,助手 B 就将相应种类的石材递给师傅。初看起来,这是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的不计其数的行为,极其普通。但是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这里面有很多

20、现象无法解释。比如说在例一中,水果店主是如何在一大堆水果中找出和字条上所要求的“红”色苹果,文字上的“红”色和现实中的“红”色是如何关联起来的?当然, “五”这个数字也是这样。建筑师傅A 在心里所想象和需要的“方石”和其助手 B 在心里想象、认知的“方石”是如何统一起来并在共同的协作中起作用的?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在每一个细微环节处都有认知和行动上的裂缝。 Italo Svevo: Zenos Conscience,Penguin Classics Press,2002-9。中文译本.吕同六译.泽诺的意识.安徽文艺出版社.意大利二十世纪文学丛书. 参考文献: 1美威廉姆庞德斯通著.李大强译.推理的迷宫悖论谜题及知识的脆弱性.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