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定位浅析【摘 要】本文对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郑州 2000 年至 2010 年旅游业发展的各项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认为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文化旅游城市”的定位发展上尚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空间。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郑州本身的旅游资源等各项实际情况对郑州未来旅游业如何带动中原城市群整个区域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郑州;旅游业;定位 一、中原城市群概况及中心城市定位 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共 9 个省辖(管)市,14 个县级市,33 个县、340个建制镇。区域土地面积为 5.8
2、7 万平方公里,占河南全省的 35.1%;总人口 4012.5 万人,占全省的 40.2%。在对中原城市群的总体发展规划中,作为中心城市,郑州被定位为:河南省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 郑州作为省会城市,是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地位突出。其中,对其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等定位皆是视中原城市群的整体发展现状而做出的一定的未来发展规划,目前已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我们在此就不做分析。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则
3、是根据其现有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既定称谓,得益于其固有的历史文化遗迹。郑州地处中华腹地,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九州通衢,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郑州不仅是中国人口第一大省的省会、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也是河南旅游的第一目的地和第一客源地。发展旅游业是培育郑州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但不管是作为人口大省的省会,还是在中原城市群中“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还是“国际文化旅游城市”的称谓与定位,都无法改变郑州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现实。旅游产业往往依附于旅游载体的文化,因此旅游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文化产业息息相关。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文化旅游
4、城市”的定位是基于郑州一定的旅游资源与文化基础,但是这样的定位恰恰反映了郑州在发展过程中所难以面对的“软肋” 。尤其是在 2010 年 10 月 7 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公布的“2010 年第一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中,郑州市游客满意度在全国 50 个重点旅游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二。但是,郑州在该定位上的发展是否以及如何能够与其所进行的定位齐头并进呢?接下来,我们对其做一定的简单分析。 二、郑州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近年来,郑州在河南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重视和提升。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在未来 20 年将郑州建成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和面向世界市场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提出把
5、郑州作为全局性中心极核城市。而郑州市的郑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也明确提出了把郑州市区作为旅游服务中心与集散中心的定位。 (一)郑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首先,就郑州本身而言,郑州的旅游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由图 1易见,自 2000 年以来,郑州旅游业的收入呈现较明显的逐年上涨的趋势,表明郑州旅游业的发展是一路向上的,这是郑州在历年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前进的值得肯定的成果。这其中,不仅是各景点的旅游收入,更是涵盖了包括餐饮住宿等各相关行业收入。 数据来源:郑州市 2000-2010 年统计年鉴 与旅游息息相关的餐饮住宿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由图 2 易见,郑州市近年来的星级宾馆个数也在逐年
6、增加,与旅游业的发展齐头并进。但从星级宾馆增加的个数也可看出,其增加的速度已经放缓,行业基本已经处于饱和状态,从该方面着手增加旅游收入的潜力已经大大降低。 数据来源:郑州市 2000-2010 年统计年鉴 在旅游业的投资以及引进投资方面,郑州过分倾斜于涉外饭店,对旅游商品的生产厂家及销售网点的投资相对较少。饭店和旅行社往往可以在“吃住”两方面提供符合游客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却很难安排出有特色的、能吸引人的娱乐节目。星级宾馆已经发挥了其在旅游中的重要作用,郑州在此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郑州与相关城市对比 首先,中原城市群中与郑州能够进行旅游业抗衡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非洛阳莫属。郑州作为河南
7、的省会,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而洛阳则是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两者之间进行简单的对比,可易见郑州的旅游业发展在中原城市群中所处的地位与层次是否与其本身定位相符合。 数据来源:郑州市、洛阳市 2002-2010 年统计年鉴中数据计算得来 由图 3 可见,洛阳市自 2003 年至 2006 年期间旅游收入占 GDP 之比稍低于洛阳,这主要是受 2003 年非典影响,其前与其后均在郑州之上。可见,郑州的旅游业收入在其 GDP 中所做的贡献远不及洛阳。从整体上看,郑州的旅游业开发不如洛阳市程度更高。 由图 4 可见,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与其副中心洛阳的境内游客人数相差
8、较大,一直处于其曲线下方。郑州作为人口中转的特大中心,但是能留住的旅游人口极为有限。 由图 5 可见,2003 年,洛阳入境人口急剧下滑,这主要是受 2003 年非典影响,之后洛阳接待入境游客企稳回升,并一路领先,超过郑州。郑州由于其省会以及其国内较大的人流中转中心地位,较好的保持了既往业绩,使得其受非典影响较小。但是,从两市入境游客人数走势来看,郑州吸引外来游客的能力远不及洛阳。郑州凭借其较强的省会中心城市地位,发展较为稳固,起伏较小,但洛阳承受外界影响能力较弱,导致其在非典影响下入境游客人数急剧下降。这也说明了郑州作为中心城市所具有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除此之外,据统计年鉴数据显示,郑州接
9、待国内外游客的人数是远低于洛阳的,但是旅游收入却高于洛阳不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郑州旅游业中相关行业的发展是比较全面的,能够在单位游客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收入。因此,郑州更应该在此有力的条件上下大功夫,更多地吸引国内游客。 数据来源:郑州市、洛阳市 2000-2010 年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郑州市、洛阳市 2000-2010 年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郑州市、洛阳市 2000-2010 年统计年鉴 其次,武汉与长沙同为中部地区城市圈的中心城市,且都是省会城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与郑州也具有可比性。长沙我国第一批 24 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武汉是我国第二批 38 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郑州则是我
10、国第三批国家 37 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一个。因此,在历史文化旅游上,三座城市都有一定的基础。由图 6 易见,郑州的旅游收入处于武汉与长沙之间。长沙的旅游发展略显不足,而郑州与武汉之间的差距亦不是一步之遥,差距在逐年扩大。 由以上数据可知,郑州旅游业的发展无论是在中原城市群内,还是纵观整个中部地区城市群之间,郑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其所拥有的旅游资源,作出的经济发展地位,做定位的目标都是极不相符的,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提升中心城市郑州旅游业地位的建议 (一)加强旅游宣传,整合一体化发展 旅游是一种大众性的消费活动,其意向选择深受景观名胜知名度的影响。郑州旅游资源丰富,但缺少包装和宣传, “养
11、在深闰人未识” ,没有发挥其经济效益作用。郑州在旅游的宣传方面做得比较少,而且很不全面。对于旅游宣传,可以向其近邻山东借鉴经验。山东在对本省的旅游城市进行宣传时,定位明确,突出各地特色,并将其整合,使其融合为一个整体,并且各旅游城市之间互不排斥、共同发展。 首先,在吸引游客方面,山东发挥其人文特征, “好客山东欢迎您” ,既突出了山东的风土人情,也表达了对前来休闲游客的一种尊重与热情。而在此方面,河南的处境则相对艰难。河南人除了“憨厚、内敛”的性情之外,名声在外有些“狼藉” 。表面看与其旅游发展关系不大,但其却是河南旅游发展的一个内在的软肋。旅游是一种休闲型的活动,游客的要体会的是一种悠闲自得
12、的状态。 “声名狼藉”会让游客避而远之,而“憨厚、内敛”则难以在旅游这一开放性的文化宣传中进行挖掘与凝练。旅游的宣传,不仅要体现旅游景点得文化背景,也要突出旅游景点所在地的人文精神。在文化古迹旅游上,不仅要体现返璞归真、梦回古代,更要体现出当代人对待游客的真诚与热情。文化古迹体现的是“客观的、已存在的” ,而游客的吸引则是“主观的、潜在的” 。 其次,河南的旅游是各自为战的,而不像山东是融为一体的。虽然本文旨在讨论如何提升郑州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使其“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定位名副其实,但是从河南省整体的角度出发,并不违背该意图。郑州的旅游业,一直是处于其近邻两大古都“开封”与
13、“洛阳”的阴影之下,甚至还有“保存最完整的四大古城之一”的商丘。这些地区的旅游业发展都相对比较完善。整合整个地区的旅游,集体发展,不仅不会增加它们对郑州的排挤与竞争,反而会带动郑州,使得郑州能有机会在旅游业上先分得洛阳、开封与商丘的“一杯羹” ,然后再力争与其平分秋色。而且,洛阳、开封、商丘等三市的旅游针对国内其他地区的游客来说,单个景点的旅游较为单薄,整合能使其旅游更具吸引力。并且以郑州为中转中心,依附交通便利的陇海线,更能够促进该地区的旅游整体发展,郑州旅游业将是最受益的。 (二)明确客源目标市场,针对性发展 通过对郑州接待境内外游客的人数易见,郑州旅游客源目标市场总体上以国内客源市场为主
14、,海外市场为辅,国内旅游是郑州乃至河南旅游的主体和基础,且省内游客在国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上都高于外省游客,省内游客人数占总游客量的 2/3 强。目前,郑州入境国内客源目标市场应定位为:一级市场是河南省,作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 “河南人游河南”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鉴于郑州现在旅游业发展现状,大力推广省内旅游是一大突破口。郑州是河南省省会城市,其旅游对于省内人口来说,相对具有吸引力。省内人口旅游,可以减轻目前郑州旅游的人文宣传压力,并且地缘优势明显,人口基数较大,旅游潜力较大。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公布,旅游业每直接增加 1 元收入,相关行业就增加4633 元收入;旅游业每直接增加 1 个从业人员
15、,相关产业就增加 5 个人员的就业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增加了郑州的旅游收入,而且也带动了人口大市的就业增长,使旅游业与郑州整体的发展之间产生良性互动。二级市场是山东、河北、湖北、北京、山西、江苏、陕西、安徽 8个临近省市。郑州既不沿海,又不沿边,长期处于半封闭的状态下,经济发展基础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加之郑州旅游业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借助其省会以及交通枢纽的地位,郑州发展邻近省份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郑州地处三级客源市场为其他省份以及国际游客。如此,郑州旅游业立足于基础薄弱的现状,采用逐级向外的目标客源市场定位,逐步扩散。 参考文献: 1罗丽丽,张久铭.中原城市群
16、建设与河南旅游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4). 2袁德芳,李文田.中原城市群九市旅游资源比较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4). 3王莉.中原城市群旅游一体化探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3). 4李清霞.基于 SWOT 分析的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10. 5袁平.中原城市群背景下河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分析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8). 6郭琰.试论中原城市群旅游区域合作J.商场现代化,2008,4. 7王少华.中原城市群的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研究J.神州商贸,2010,12. 8韩玉敏.提高郑州市在中原城市群融合中地位的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7). 本文为“产业经济学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 “北京市高校人才强教深化项目” 、 “现代流通发展与创新研究”科技创新平台的阶段性成果。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