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监控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结合国内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现状,分析综合监控系统发展趋势。 关键词:轨道交通; 综合监控系统; 现状; 趋势; 中图分类号:X924.3 文献标识码:A 综合监控系统(ISCS)是一个高度集成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其目的主要是通过集成地铁多个主要弱电系统,形成统一的监控层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从而实现对各被集成系统的集中监控和管理功能,实现对列车运行情况和客流统计数据的关联监视功能,并对通信系统和设备进行统一的监控,最终实现相关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功能。通过综合监控系统统一的用户界面,运营管理人员能够更加方便、更加有效地监控管理整条地铁线路的运作情况。
2、一、国内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现状 广州地铁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采用综合监控系统以后,已经做到电力、环境调度管理界面统一、操作简化、响应快速、工作效率高、便于管理和易于维护。综合监控系统实现了地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提升自动化水平,降低工作劳动强度,提高地铁运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了地铁服务水平。 广州地铁一、二号线采用分立系统,从广州轨道交通三号线设计了综合监控系统以来,广州轨道交通新建的各条线路(如四号线、五号线、六号线等)均设计了综合监控系统,并且在广州轨道交通三号线综合监控系统建成和使用的影响下,国内其他城市(如北京、深圳、上海、成都和西安等)新建线路中也逐渐开始设计了综合监控系统。
3、香港地铁 香港地铁吸取国外综合监控系统经验,较早的在地铁线路设置综合监控系统。香港地铁主要有市区 4 条线,即港岛线、观塘线、将军澳线和荃湾线,郊区 2 线,即机场线和东涌线,其指挥中心设在青衣控制中心。 青衣控制中心的情况:六条线在一起的调度指挥中心,即市区 4 条线,即港岛线、观塘线、将军澳线和荃湾线,郊区 2 线,即机场线和东涌线,将来还有狄斯尼线。青衣 OCC 设行调、电调、环调、维调、总调和通信管理等调度区。 香港地铁的机场线、东涌线、将军澳线的综合监控系统是由同一个公司供货。机场线、东涌线考虑一套系统,主要特点是 PSCADA、BAS 集成,ATS 独立,其他互联,系统结构、设备配
4、置等与新加坡东北线基本一致。而将军澳线的综合监控系统由于车站数量较少,采用无中心方式,综合监控系统 OCC 不设系统服务器,仅设 PSCADA/BAS 工作站,历史数据以车站为主。车站综合监控系统主要特点是 PSCADA、BAS 集成,ATS 独立,其他互联。青衣 OCC 主要实现 ATS、PSCADA 的监控功能,其余的以车站监控为主,本站可以监视前后车站的信息。车站与车站间采用FDDI 数据网。而香港地铁的市区线,即港岛线、观塘线和荃湾线的PSCADA、BAS 由另一个公司集成,他系统独立,同时在 OCC 界面互联了将军澳线的 PSCADA、BAS 信息。 北京地铁 北京地铁在小营设置了可
5、容纳 14 条线路的控制指挥中心(TCC),包括 1、2、5、10、13、八通线、机场线等已建线路和正在建设中的6、8、9 等线路。 北京地铁的 1、2 号线是早期建设的线路,没有采用综合监控系统。北京地铁 13 号线、八通线是国内较早使用综合监控系统的两条线路,采用了简单集成的模式,13 号线集成了 PSCADA、BAS 等系统,八通线集成了 PSCADA、BAS 两个系统。 北京地铁的 5 号线、10 号线是一个适度集成的模式,以 PSCADA 和BAS 为基础核心进行了深度集成,在车站和中心分别与FAS、ATS、AFC、PSD、CCTV、PA、PIS、RC、TCC 等进行了互联。 上海地
6、铁 目前已开通运营的早期上海地铁线路中都尚未采用综合监控系统,从 10 号线和 13 号线开始设计了综合监控系统。上海地铁 10 号线一期工程于 2010 年世博会前开通。10 号线综合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供电系统、车站和区间的机电设备系统、屏蔽门、防淹门、AFC 设备、门禁 ACS 设备和车辆及车载系统的监控功能。上海地铁 13 号线一期工程于 2012 年12 月底投入试运营。 深圳地铁 深铁 1 号线是一个简单集成的模式,只将 PSCADA、BAS 和 FAS 三个系统进行了集成,与 ATS 在中心作简单互连,其余系统如 CCTV、PA、PIS 等独立设置,没有与综合监控系统相连。 深圳后
7、续线路采用集成度较高的综合监控系统,如二、三、四、五号线等。 西安地铁 西安地铁二号线工程自 2006 年 9 月开工建设试验段,于 2011 年全线建成通车运营。该线综合监控系统集成和互联的范围与广州地铁基本相同。ISCS 通过网络把以上各系统集成起来,完成对全线各集成系统的中央级监控功能和车站级监控功能,并实现与互联系统的信息互通。西安一号线试验段已于 2008 年 10 月份开工,全线将于 2013 年 11 月通车试运营。 成都地铁 成都地铁 1 号线工程于 2005 年下半年动工建设,2010 年 12 月建成试运行。该工程综合监控系统集成和互联的范围与广州地铁基本相同,额外设置了隧
8、道火灾探测系统。成都地铁 2 号线一期工程综合监控系统与 1 号线工程综合监控系统集成与互联方案保持一致,并在 1 号线的基础上增加了与企业资产管理系统(EAM)的接口。 二、综合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综合监控系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综合监控系统的集成度的选择。集成度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横向集成子系统的数量,二是纵向集成的层次,是中央级集成、车站级集成、还是现场级集成。如图所示。 从横向看,在国内采用综合监控系统的建设初期,一般是适度集成。集成了 PSCADA、BAS、FAS 三个子系统,并在 OCC 大屏幕上将专业信息接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综合监控系统集成和互联的子系统越来越多。广
9、州地铁五号线是实现了较多系统的接入。集成的子系统有:PSCADA、FAS、BAS、PSD、FG、ACS,互联的子系统有:CCTV、PA、TIS、PIDS、AFC、SIG、DLT、TEL/ALARM、CLK。该系统集成和互联的子系统有 15 个,目前,国内西安、宁波等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集成和互联子系统也比较多。北京地铁六号线进行了集成 ATS的尝试工作。 从纵向看,综合监控系统集成的界面有向现场级移动的趋势。在工程实施方面,最初综合监控系统与各子系统均独立招标,各自系统平台均通过接口方式实现数据交换,接口协商花费了业主、设计单位、集成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广州地铁三号线综合监控(主控)
10、系统是国内率先实现在车站级集成多个子系统项目,但与集成子系统均独立招标实施,各方通力合作才完成了各项接口开发工作。随后的广州地铁五号线综合监控(主控)系统在车站透明集成了 PSCADA、FAS、BAS、PSD、FG 等子系统,工程实施上也采取综合监控(主控)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等统一招标,与子系统均是统一的软件平台,系统之间的接口实施难度降低了,随后,成都、杭州、西安、天津等也采用此模式进行工程实施。另外,上海十号线还将广播、闭路电视、乘客信息等系统也进行捆绑,统一招标实施。 三、结语 随着综合监控系统集成和互联范围的扩大,综合监控系统功能更趋于完善,中间环节变少,这种趋势也反映了当前地铁自动化系统发展的内在迫切要求,是地铁通调度指挥系统追求的建设目标之一。综合监控系统集成、互联的定位要在设计阶段给予深入分析,综合技术方案、系统投资、运营管理体制等,确定适合本线实际需求和使用的最终方案。 参考文献 1湛维昭. 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集成模式.都市快轨交通.2007 年 8月第 8 期 2罗利平.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集成方案.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 年 11 月第 11 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