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婺源最后的香格里拉婺源,一个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的山区小县,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它自然的生态文化不断散发着迷人的气息。婺源到现在已经有 1200 多年的历史了。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便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赞美家乡婺源的诗句。 婺源的乡村不同于北方建筑的红墙红瓦,简洁的平房院落布局和棋盘般笔直的街道。在这里,更多的建筑是依水势而成,房屋的整个走向,就是穿村而过溪水的形象。淡淡的炊烟、青青的梯田,暮色中断断续续的牧歌将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带入到水墨幻境之中。 绿树掩映下的泼墨山水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溪流水去无声。 ”走进婺源,映入眼
2、帘的是一幅幅山水国画。 婺源境内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润平均气温 16.7 度,年降水量 1847.9毫米。全县林地面积 370 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 150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82%。婺源境内高峰百座,河流纵横,奇峰、怪石、古木、飞瀑、驿道等,构成一幅幅纤巧秀美的山水画卷。 婺源溪流密布,河流总长 516.4 公里,置身婺源,一个山环就是一个水面,一个水面即有一个山村,一个山村就有一座小桥,一座小桥即为一幅景色,即便是一条村边小溪也清澈见底引人遐思。 2清晨,青山掩映下的徽式村庄,远远看去,像浮在绿色海洋里的一片片落英。淡淡的炊烟把这里妆点得飘飘欲仙。细细品赏,村庄里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3、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人处于其中如同进入了陶渊明的“桃花源”之中。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其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婺源古村的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距婺源县城 12 公里。李坑村四面环山,古建筑保存完好,布局极有特色。村外两条山溪在村中汇合为一条小河,溪河两岸均傍水建有徽派民居,河上建有各具特色的石拱桥和木桥。河水清澈见底,河边用石板铺就洗菜、洗衣的溪埠。山光水
4、色与古民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李坑村内有两棵古树:一为桂花树,年代久远,树形庞大。胸径粗达 0.91 米,高 11 米,至今每逢秋月,桂花开放,有香飘十里之说;另一为紫薇树,生长在武状元李知诚的故居后院内,树龄五百余年。看似衰老不堪,树干、树枝几乎枯萎,只靠树皮吸收养分,但至今仍旧开花,且花期长达九十天。有诗赞叹:“谁道花无百日红,紫薇长放三月久” 。 江湾位于婺源县城东 20 公里,地处三山环抱的河谷地带,东有灵山,南有攸山,北有后龙山,一条梨园河由东而西,呈 S 形从三山谷地中穿行,山水交融,给江湾平添了许多灵气。 3江湾人引以为骄傲的是后龙山,他们把本族的人丁兴旺、英贤辈出归功于后龙山
5、的龙脉好,这种风水观念自然不足为信。但江湾人在此观念的作用下,创造了一个封山育林、保护生态的典范。自古以来,婺源江湾人不准任何人动后龙山上一草一木,古有“杀子封山” ,今有“杀猪封山” 。 “杀子封山” ,说的是十八世祖江绍武治理江湾铁面无私,他儿子违规到后龙山砍柴,被护林人捉住,为杀一儆百,他将儿子绑起游街示众,并将其处死。从此以后数百年间再没有人敢上后龙山砍柴。后龙山的植被由此保护得十分完好。如今走进后龙山,就如同走进了原始森林,满山古木,遮天蔽日,给依山而建的婺源江湾古村增添了不少神韵。 月亮湾坐落于秋口镇金盘村附近,是县城前往小桥流水人家的李坑和江湾的必经所在,距离县城 5 公里左右。
6、春天里,月亮湾周边田野绽放着金灿灿的油菜花,粉墙黛瓦的古民居点缀其间,站在月亮湾附近的山坡上放眼望去,宛如一幅绝美的中国乡村风景画。 这里是摄友们钟情神往的采风去处。若遇到烟雨天气,月亮湾水雾蒸腾,有轻舟拂过水面,有如桃源仙境之感。每逢春暖花开时,月亮湾的优美风光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因此月亮湾也被众多摄影爱好者称之为“最美的水中沙洲” 。 在婺源,古朴的村镇和华丽的春天并不矛盾。人们穿行在成片的金黄色油菜花间,总有一些淡淡的愁绪和忧伤涌上心头,但随之又会被金灿灿的美丽淹没。倘若此时有一辆自行车,在田间享受慢下来的山水况味,那些婺源的细节就会进入眼帘。千年古樟树一丝丝将根茎扎入
7、土壤的耐心、田埂上默默独行的蜥蜴、溪流中倒映的深深浅浅的绿,都像阳4光、花香、清风、鸟鸣一样,在大自然中被细心人感知着,而这也是婺源带给人的另外一 种美。 千年凝聚的护绿之心 婺源,是理学大师朱熹和中华铁路之父詹天佑的故里,曾出过 550名进士。这里的每一座山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西北的大鄣山, 山海经称之为三天子鄣,秦时,始皇帝将天下划分为三十六郡,其中“鄣郡”就是以大鄣山命名。东北的浙岭山头留有“吴楚分源”界碑。中部的文公山,有朱熹回乡扫墓时亲手栽植的古杉树 16 棵。千年的文化传承和不断深化的天人合一之心,使婺源的生态始终 良好。 作为全国惟一以县为整体命名的国家 3A 级旅游区,婺源境内
8、空气、水质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生物多样性,婺源境内现有木本物种 1500 多种,草本物种 3500 多种,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动物和树种达 80 多种。其中有绝迹近一个世纪的世界濒危珍稀鸟种黄喉噪鹛。婺源鸳鸯湖是亚洲最大的鸳鸯越冬栖息地,鸳鸯湖栖息鸳鸯最多时达 2000 多对。 长期以来,婺源坚持“以封为主,封、改、造相结合” ,大力开展封山育林和造林绿化工程,做大森林资源,抢救性地保护了以天然常绿阔叶林为主的自然生态系统。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文化与生态旅游业三大产业,追求绿色发展。他们加大环保力度,对原有污染型企业和耗材大、附加值低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通
9、过推进水资5源保护和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实现了“户保洁、组收集、村转运、乡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一系列的举措,让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让美丽乡村永续发展。 在婺源,一群保护生态呵护环境的奉献者成为了名人。 郑磐基,婺源县林业局一位年逾古稀的护鸟老人。对他来说,黄喉噪鹛不仅是国宝,也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为寻找黄喉噪鹛,他用了整整4 年时间,踏遍婺源的山山水水,2000 年 5 月他向世界宣告濒危珍稀鸟种黄喉噪鹛在婺源繁衍生息。之后几年,他每天都抽出时间研究黄喉噪鹛的生活习性,并撰写论文婺源黄喉噪鹛保护小区建设与功能研究 ,荣获福特汽车环保奖自然环境保护项目一等奖。婺源县还出现
10、了一支王振飞领头的义务护鸟队,每到众多摄友前往黄喉噪鹛繁殖地拍摄时,护鸟队每天不间断地轮流守候在必经路口,几年来,他们平均义务守护达3000 小时。 赋春镇长溪村,有一位“一手拿锄头,一手拿鼠标”的农民戴向阳。他利用网络宣传家乡、 “叫卖”家乡,一个人带富了一个村。长溪村地处僻远,交通不便,600 多农户守着微薄的土地靠传统耕作过日子。2005年,戴向阳率先买来电脑,建起网站,每天上网用图片、文字推介当地的风光与特产。如今,每年秋天枫叶红时,游客络绎不绝,最高峰超过4000 人,带动 30 多户村民办起农家乐增收致富。在春季,长溪村的春茶又吸引了众多游客,由于地处深山集中了婺源自然生态的精华,所产的高山绿茶属于没有任何污染的有机云雾茶,所以会有很多游客到茶园中一边学采茶,一边呼吸大山中清新的空气,别有一番 6风味。 优美的生态环境使婺源成了写生基地、婚纱摄影基地。沱川乡以跑客运谋生的农民余一甲,利用当地古村、古桥、古树和青山、绿水构成的风景,办起了全国最大的写生基地。 许多著名人士来婺源游览后感叹说:“五岳归来不看山,婺源归来不看村!”的确,婺源是一块展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绿宝石,让每一位来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青翠山林和小桥流水人家那份天人合一、返朴归真的意境。在婺源,你不仅可以看到世外桃源的美丽景致,而且还可能在这份美景中感受到爱护自然的重要。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