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云南人的大山精神与结构性社会资本形成本文为昆明学院校级课题“云南边疆多族群聚居村落结构性社会资本的研究”研究成果(编号:XJIIW008) 【摘 要】 本文从地理分析入手,探索云南边疆多民族聚居区结构性社会资本形成的外部条件。云南是一个山地面积占绝对优势的省份,云南各族人民在大山里繁衍生息,大山赋予各族人民诗意的生存空间、血脉联系的地理基础以及对外开放的胸怀;而云南人在大山精神的涵养下生成了坚定、担当、务实、和谐与互助的工作精神。在中国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过程中,云南人一定会在大山精神的鼓舞下,面向文明与现代开放。 【关键词】 大山精神;结构性社会资本;民族团结 结构性社会资本是在一
2、定的地理空间、社会空间等因素中产生的有助于社会融合、群体间利益共谋的规范、信任与社会网络。地理环境一直是理解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貌的重要视野,也是探索结构性社会资本积累的外部条件。探索云南各民族和谐机制的形成,不能脱离对山地地理环境的关注。 山地是云南地理特征。云南山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 94%,其地势的总趋势是北高南低,其间江河纵横。高原山地被纵横其间的江河分割成大大小小的高地、坝子, 云南地理一书形象地描述云南地形“整体犹如展开的手掌,掌部为高原,五指铺开为山脉高地,指间低落处则是2河谷坝子”1。云南从西北界向东南,一直处于高山峡谷的绵延间。西北部的山常年积雪,以高大、险峻、雄伟、神秘而著称
3、,梅里雪山、高黎贡山是其典型;南部的山,渲染着热带、亚热带雨林的妩媚与诡魅,如哀牢山与公明山;云南东南部的山,有着桂林山水的秀美与明丽,如老山、普者黑等。大多数的云南人生于山,长于山,山的养育与对山的依恋都写在云南各族人民的灵魂里。大山精神在民众日常生活中承载着各民族的心灵,言说着各民族的神圣历史与宇宙思维,攸关着各民族自我生命的认知与存在意义。正因为如此,秦光荣同志说:“高原情怀、大山品质,是流淌在云南人血液中的云南精神,成就了云南过去的辉煌,成就了云南现在的科学发展,必将成就云南未来的跨越” 。 一、大山是云南各族人民诗意生存、戮力捍卫的精神家园 云南各族的居住格局,素有“汉族回族住街头,
4、壮族、傣族住水头,苗族、彝族住山头”之说,需要指出的是,就云南边疆的民族居住格局而言,居住于山头之上的民族占大多数,苗族、彝族固然不必说,瑶族、拉祜、佤族、基诺、傈僳、怒族等都将自己的山寨建在大山之上,原始森林之中。山如眉黛,山地民族的山寨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十分清醒,十分自然。 从昆明出,穿过任何一条长长的国道,都可以跨越国境,进入异国,即古人所称的夷方。沿途所见,或热带的南国风物,或潋滟的梯田、河水,最引人注目的却是那些林中的民族寨子。哀牢山区,哈尼人用自己的双手将大山雕刻成梯田,所谓是“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就有多高” ,层层梯田从山头排到山脚,远远看去、高山凌云而林木葱茏,云雾缭绕3而波
5、光潋滟,蔚为壮观。 高山于云南边疆各民族而言意义非凡,边民观念里一直有万物有灵的意识。而山林是灵魂居住的地方。即便那些已经远离森林的民族,也一般会在村边保留一片繁茂的林地,以供神灵的栖息,这就是“竜” 。居住在坝区的云南民族,如壮族和傣族,都是“竜”的信仰者。而那些直接居住在山头的民族,森林既是他们灵魂的栖息之所,也是他们生存物资的主要来源。山地民族对森林有着被养育的感恩敬畏,有着不可知接近的神秘与恐惧,有着被庇护的感动与爱护。 沿着怒江而上,高黎贡山直插云霄。山尖白雪皑皑,怒江蜿蜒逶迤尽收眼底,桐花烂漫点缀的清江之上,偶尔会听到几声犬吠,树林掩映中傈僳村寨参差可见。怒江大峡谷的苍茫与浑厚,使
6、得这个区域充满了神秘,就如那些山中的寨子,他们就好像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而艰辛成长的。 云南各族人民爱山,爱森林。山林给人们提供衣食的来源,也在人世区划了神圣区域与世俗区域。在边疆少数民族的语境中,村庄是世俗的场所,是日常生活生生不息的生命延续的场域,而山林是灵魂聚居的地方,也是祖灵安息的地方。而日常生活的安宁往往要以对神圣区域的圣洁与虔诚为条件。沧源县糯良乡的佤族,一直到目前为止,每年还要由头人带领往村后大黑山祭水祭山。万物有灵的观念使得人们自足于日常生活的小小惊喜,他们最喜欢说“拜自然所赐” ,或者拜“神灵默育” ,而自然与神灵,其实也就是寄存了他们村寨他们身体的山林。 古人言:“山气多男,
7、泽气多女,故山陵险阻,人多慷慨,江河清4洁,女多佳丽” 。居住在原始森林中的各民族,因山川毓秀,男人多激昂慷慨之士,女多佳丽之质,人民勇敢,勤劳。景颇族因为世代居住在海拔一千五百米至两千米的野人山区,因此在近代的文献记载中也称为“山头” ,近代以来,景颇族一直精心守候了世代繁衍生息的大山,对近代中国历史影响较大的“马嘉里事件” ,就发生在这沉寂雄浑的景颇山里。另外,从佤族人抗英斗争、拉祜族人为自己生存而举行的近 20 次的起义斗争、滇西各族联合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等事件中,也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山带给云南人坚定的胸怀,云南人用慷慨的民族精神来回应她。 二、大山是云南各族人民血脉相连、共生共
8、融的地理基础 中华成语:“血浓于水” ,也就是说民族、种族的感情至上。民族或族群的意义,至少有一半是生物学的,我们看种族、氏族、家族这些文字,所知的结合都是以生物血缘为基础的,由此可知,民族的本义,乃是要血统延续,保世滋大。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以结束一个乱世的征服者(黄帝)的故事作为华夏的人文始祖,以他的征途来描述先民居住的空间,以黄帝的血胤来凝聚华夏民族的族群认同,并以炎黄的兄弟关系作为更大族群认同的依据。血缘之亲一直是凝聚同族内身份认同与联结外族的最好方式,当难以在历史性中找到曾经存有且仍然需要继续维系的血缘依据时,不同的族群也趋向于创造新的族群联系(如联姻) ,以达到族与族经济政治与社
9、会上相互联结的目的。 云南各族群共生的社会资本发展体系是大山精神涵化出的最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在云南大地上普遍流行,主要突显了两个基本事实,第一,5在历史上,这些生活与这一区域的民族,他们兄弟般的共同联系着。因为血缘关系的存在,民族间的亲和仍在,信任仍在,而每每与公,天下大同的族群想象,也必然会随着沟通交流,得以最终确立。红河南岸的哀牢山区,气候温和,土地富饶,哈尼、彝、傣族世世代代都居住在这里,傣族住坝区,彝族住山腰,哈尼族住在山顶上。哀牢山区气温相差较大,物候也相差较大,生活在这个区域的民族间互相帮助,从古到今一直流行搭“牛亲家” 、 “马亲家”的习俗。 “搭牛亲家”一般是山下的傣族和山上的
10、哈尼族或彝族,如果一方有母牛,另一方有公牛,他们经过平等互利的协商,自愿把母牛和公牛配成一对,这种关系确定下来后,一般不会改变,山上山下往来密切,共同管理牲畜。春天,坝子里水草丰茂,牛就归傣族管理和使用,夏天,半山腰的哈尼、彝族耕种,牛就归他们管理使用,冬天,山上气候冷了,牛又回坝子过冬,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生产,也有利于牲畜生活。当牛马出卖时,互相利益均沾,各民族在这种交往中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直至改革开放前,孟连勐艾等地方,拉祜族、傣族与汉族之间普遍存在“宾弄塞嗨”的关系,各族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彼此分配来之不易的猎物。所得猎物,哪怕是一个松鼠,也要大家一起品尝,
11、 “平分猎物,欢欢喜喜” ,表现了各民族在大山精神的涵养下,彼此包容与担待的精神,也表现了他们对于各民族相依为命,和睦共处,精诚团结的倾心向往和迫切心情。 汉人在云南边疆地区的迁徙,一般认为在明清以后,但是汉人的迁徙,对于当地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极大。康熙年间的云龙记往中说汉族耕作技术对少数民族社会的影响:“往来商贾,6有流落为民者,教夷人开田,夷人拉鲁学得其式,此夷人有田之始也2”。另外,佤族对水稻的种植技术,也系民族交流的结果。特别是十五到十八世纪,随着大量汉族移民实边,内地的作物、籽种等大量传入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极大地丰富了农业生产劳动的内涵,改变了民众的生活方式。 各民族间互相交流
12、,互相联系,合同一家,共同开发西南边疆,是云南这块地方至今充满魅力的原因。高山与河谷地区共生文化体系的构建,更使这块地方族际互动激烈,充满魅力。 三、大山是云南各族人民精诚团结、对外开放的力量源泉 从地理学上看,云南与中南半岛是一个完整的地理板块,西伯利亚的寒流会从中国长驱直入越南、泰国,印度洋的海洋温湿气流不断北上滋润着缅甸、老挝、中国。 “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云南地貌,山与山相连,居住在边境一带的云南各族,历史上很少有国界的意识,因为一不小心,抬脚就跨过了国界;一不留神,地就种到外国去了。大山天然地将云南各族与南亚、中南亚联系在一起。有山必有水,伊洛瓦底江、澜沧江、怒江、元江是四条跨国河流,
13、它们是联系着东南亚各国和跨境民族的母亲河。云南各族人民沿着被红河、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等南方流向的河流不断向南迁徙,游猎,贸易,开创了举世闻名的南方丝绸之路。老挝学者坎喷提蒙塔里(Khampheng Thipmuntali)在论述中南半岛各国与云南各族沿湄公河的跨国互动时曾经指出:“假如撇开老挝、缅甸、泰国和中国的边界来看历史上的湄公河沿岸地区,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地区无论人民还是统治者之间都保持着亲密关系,勐新、勐腊、勐7芒、勐弄、勐銮等等,都是云南和南亚各族人建立的城镇,这些城镇之间关系很密切,人们之间相互走访,自由移居,人们不把湄公河看成分界线,而是看成生命线3” 。 交通一直是云南山区
14、发展的死结,传统社会,人们除了徒步行走,生病时用竹架抬着或背着走以外,只有牛车是唯一交通工具。山路崎岖,行程困难,与内地隔若天渊,一到雨天,泥泞路烂,旅行困难。历史以来,云南人与外界的交通联系,一直依赖于那些一尺见宽的山路,建国以后,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改善当地交通环境,四通八达的交通源源不断将现代文明的乳汁输送到山区,也进一步加固大山与外面世界的联系。今天,云南人更加明白了这样一个事理:路,不仅是人走出来的,它也可以是人的双手修出来的,只有不断动手,他们才有分享到文明的成果的那一天。 四、结语 几千年的游耕、商贸交流的历史,大山赋予云南各族人民诗意的栖息之
15、所,云南人以高涨的革命精神守候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大山赋予云南各族人民血脉相连,共生共荣的地理基础,云南人以宽阔的胸怀与热情包容了不同文化与价值,并将之酝酿成为民族团结,民族发展的道义担待;大山赋予云南各族人民坚固根基,对外开放的力量,云南人以破除险阻,积极开放的精神,以及脚踏实地的实践回应之。随着中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建设的展开, “太平洋在变小,云南再变大” ,云南人一定会在大山精神的鼓舞下,拿出蚂蚁拖食的精神,向文明与现代精神开放。8【参考文献】 1 王升跃主编.云南地理.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5.1.34. 2 云龙记往.是康熙年间白族学者董善庆著作. 3 Khampheng Thipmuntali, “The Lue of Muang Sing”, in“Laos: Culture and Society”,edited by Grant Evans, Silkworm Books,Chiang Mai,1999, p150. 【作者简介】 王海洋(1983-)女,拉祜族,现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