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课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民健身的深入,社区体育的发展,体育产业的繁荣,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教育部于 2004 年 9 月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中增加了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虽然当前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起步晚,面临服务对象的广泛性、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市场发展不成熟性等方面的问题,但是学生的实践操作与管理能力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核心要素,是突出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的特色,是能够与高等教育培养出的社会体育人才争锋对决的关键。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课程现状调查,找出实训课程存在的不足,旨在改善实训课程的实效性
2、和针对性,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课程;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315-02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民健身的深入,社区体育的发展,体育产业的繁荣,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教育部于2004 年 9 月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中增加了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目前全国开设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仅有 31 所,但长三角区域内的江苏省高职院校开设体育服务与管理专2业的院校就有 5 所。这说明在经济发展快的区域内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有市场需
3、求,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前景较好。虽然当前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起步晚,面临服务对象的广泛性、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市场发展不成熟性等方面的问题,但是学生的实践操作与管理能力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核心要素,是突出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的特色,是能够与高等教育培养出的社会体育人才争锋对决的关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调查对象 研究对象为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课程的现状,调查对象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 10 级和 11 级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调查总人数为 94 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通过国际互联网GOOGLE 和百度搜索引擎搜集国内外有关体育服
4、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实训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资料,搜集相关文献 8 篇,并对文献进行了分析整理,以了解当前相关研究的现状。 2.问卷调查法。对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 10 级和 11 级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124 份,回收问卷 94 份,有效问卷 88 份,回收率为 75.8%,有效率为 93.6%。 3.访谈法。对于本论文涉及的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等方面问题,本人与实训教师 5 名和 2 名体育系专业课程主任进行访问和谈话,收集对本论文相关问题的看法或建议,确保研究的可行性、科学性和严谨性。 3二、研究结果 (一)实训内涵 本论文的研究其中对于实践和实训的定义界定有
5、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目前学校专业教育下对于实践和实训定义和范围的界定存在模糊和混淆,导致了实训途径、方法选择以及效果等方面限制了实训课程的发展。 “实训”一词源自于 IT 业的管理实践和技术实践,即“实习(践) ”加“培训” 。实训教学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学生,在拥有多年实战经验的职业教练的指导下,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教学过程理论结合实践,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提高,最终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或获得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过程。 (二)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课程的现状 1.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的专业
6、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体育领域从事经营管理、咨询策划、康复保健、旅游拓展、健身指导等工作,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虽然是按照国家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表述比较笼统,范围宽广,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与突出性,体现不出地方高职院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特色建设,体现不出体育市场需求的针对性,导致目前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产生“错位感” 。因此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4目标缺乏校本特色和地方特色,只有改善现状,才能突破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 2.实训内容的现状。通过对学生认为体育专业课程教学环节最为重要的内
7、容问卷调查显示,选择专业技术动作学习环节占 50%,位居第一,而选择实训环节的仅占 16%。这表明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观念未从体育教育与训练专业中的转变为服务与管理的意识观念,这不仅与学生自身有关,更多的反映出高职学校的实训课程内容还未从动作技术教授向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等方面转变,实训的内容设置具有缺乏职业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训课程只有在学生理论知识以及专业动作技术的掌握前提下根据市场需求以及办学特色科学、统筹安排在相应的学期,以及每学期的学期中不同的阶段,以达到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持续性。目前,我院实训课程设置是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紧密联系,更多的安排是健身服务与指导以及休
8、闲与康复的实训内容,而体育管理以及体育营销与策划方面的实训内容则没有安排。 3.实训形式与方法的现状。目前我系的专业实训课程采用的实训形式以集中实训为主辅助其他不同形式的实训形式,集中实训的形式得到了调查者中 42%学生的赞同和肯定,其次是分组轮换实训形式更多的应用于三年级上学期的校外实训基地,其中 34%学生认为分组轮换实训形式比较有效。 实训形式与方法应具有多样性与灵活性,且应根据实训内容、实训场地、实训保障条件以及实训师资队伍灵活调整,达到实训的效果和通5过率。 4.实训基地与实验室现状。体育系现建有校内外体育教学实训基地8 座,其中校内实训基地 3 座与实训室 4 个:身心素质拓展训练
9、基地、国防园军事体育运动与教学实训基地、校内体育俱乐部管理基地,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体能训练实验室、运动康复中心、推拿与保健实训室、人体运动测量与训练指导中心;校外实训基地 5 座有:飞龙体育公园教学实训基地、常州奥体中心教学实训基地、英派斯教学实训基地、金仕堡健身会所实训基地、恐龙园生存技能(游泳与救生)实训基地。虽然实训基地我们成立或合作的单位较多,但是实训基地合作的深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另外,目前与政府合作的基地成立以及与社区合作的基地建立我系处于零发展期,因此实训基地的多元化建立、合作伙伴的多样化,以及合作深度化是我系实训基地与实验室进一步改善和今后发展的关键。 5.实训师资队伍的现
10、状。目前我系现任体育教师 27 名,其中具有实训师资力量的教师有 5 名,一方面这 5 名教师在健身行业中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在休闲康复、体育营销、场馆管理等方面的实训师资稀少,另一方面若要健身行业中实训教师队伍的管理和能力的提升,应更注重校外实训师资队伍引进课堂教学,加强校内外交流和校外师资队伍合作建设。 (三)改善专业实训课程的现状的对策 1.结合地方特色和校本性制定培养目标。现在社会体育专业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社会竞争力越来越大,如何使培养的人才在6社会市场中立稳脚,培养出的人才适应市场需求,专业能力强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因此结合地方特色,为地方体育发展和地域发展做出
11、贡献,是我系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关键,尤其是我系处在长三角的常州,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尤其是恐龙园、春秋乐园以及嬉戏谷、天目湖等旅游业的发展,每年对于游泳教练员、游泳救生员以及户外拓展训练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培养目标中把培养游泳救生员、教练员以及户外拓展培训师作为我院培养目标的特色。 2.设置“四类模块”的实训内容。根据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市场需求,实训课程设置为“四类模块” 。内容即:健身服务与指导、休闲与康复、体育营销与策划以及各类场馆服务与管理,四类模块内容,不仅仅专注学生动作技术的学与练,更多的实训内容是学生如何去用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服务和指导等方面能力的提
12、升,要转变我会做,不会教的现状。3.实训形式多样性和灵活性。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学生认为比较有效的实训形式为社会实践占 45%和顶岗实训占 45%,而实训周的形式选择仅有 2%,这种选择明显暴露出我院实训周的实训问题,虽然实训期间学生的所有课程停课,但是学生认为实训周的实训是最没有效果和耗费时间的形式。因此实训周的实训形式、实训内容和方法是改进实训形式的一个关键。 根据我系实训情况,我认为实训形式采用集中实训、独立实训、分组轮换实训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四种实训形式。实训形式的多样性、因7地制宜以及灵活性影响了实训效果和成绩。因此四种实训形式的有机结合是今后实训课程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重点。 4.实
13、训基地合作多元化和深度化。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多元的,因此实训过程以及实训基地的选择也应是多元的,这种多元性决定于学生未来职业选择的宽度和广度,因此实训基地的选择应抛开现在与健身场馆有关的合作单位,更多的开辟社区服务、大型体育场馆的管理与服务,让学生更多的认识自身的工作范围,而不仅仅只是学习动作技术把做教练作为自己唯一的选择。 实训基地的成功选择,如何进一步深化合作深度,这是今后实训基地建立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目前学生在实训基地实训是没有问题,但是学生在实训基地做最基本甚至没有技术的工作,从实训中没有获得收获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从互利的原则上,从合作的深度上,从减少企业与学校
14、合作的成本上,提高合作的成效性是合作深度改善的至关重要的方面。 5.师资队伍管理规范性和严格性。我们知道“路遥知马力”的意义,因此对于实训师资队伍的管理规范性和严格性,是解决实训课程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实训教师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社会实践经验以及责任心是实训师资队伍需要加强的重中之重。以科研带动教学,建立科研团队,用科研积极改善实训课程中的问题,逐步形成系部特色的专业领域,同时积极开发校本教材,科研和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师资队伍规范性。同时师资队伍团队要严格按照实训课程要求,建立科学严格的实训课程考察标准,不定期考察实训课程以及实训教师的工作能力,提高师8资队伍考察的严格性和规范性。 参考文献: 1赵立.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的十大问题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6):1-5. 2石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体育课程设置小型化课程的思考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21(1):92. 3李宗汉,王正伦,王爱丰等.关于南京体院增设社会体育专业的可行性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 (4). 4陈补林,毛燕平等.高职院设置“体育信息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信息,2009, (8):209.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