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109KB ,
资源ID:1757704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577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我国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竞争的公平性问题分析.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我国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竞争的公平性问题分析.doc

1、1我国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竞争的公平性问题分析摘要: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民办高校面临着重重发展困难,在某种程度上不具备与公立高校竞争的实力。要促成两者之间的公平竞争,首要的问题在于创设公平的竞争环境,即政府在遵循弱势群体补偿的原则和前提下,通过政策和制度的安排实现宏观调控:其次是将竞争机制、市场机制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建立公平的竞争规则。 关键词: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竞争;公平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2-0024-04 不同性质高校之问的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题中之意。不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应当享有举办教育的平等待遇。教育公平应

2、强调给不同性质的高校以公平竞争与发展的机会,才能使民间资本有序注入高等教育领域。公办与民办高校竞争的公平性,除了强调起点的公平外,还应强调过程与结果的公平。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相比之下,我国民办高校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在政策环境、资源获取、历史积累等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 一、教育公平与高校竞争 教育公平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国外主要使用“教育机会均等”这个概念进行关于教育公平或教育平等问题的研究,国内学者大多用“教育权利平等”或“教育2机会均等”或“教育资源的合理性分配”等概念来解释或界定教育公平。针对当前我国的教育实际,我们可以将其界定为:所谓教

3、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辩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 教育公平不排斥教育竞争,只是要求教育的竞争要给予竞争者公平的竞争条件、竞争规则和同等的取胜机会,即按照比例平等的原则给予优者以不利而给予劣者以优待。因此,从竞争运作过程来看,竞争的公平性就是所有竞争者都能以同等机会和同等条件参与竞争,根据共同的规则和共同的秩序,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高校间的竞争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由于生存状况和相关资源的稀缺性,高校为了实现各自的目标而在某个点、层次或范围内进行角逐和博弈的行为

4、、现象、过程或状态。嘲既然高校问的竞争是由于教育资源稀缺性引起的,所以可将高校竞争的公平性问题划人到教育公平的范畴来讨论。高校竞争公平性的内涵应包含以下几个层次:首先是竞争主体及受教育者的公平性,即在追求受教育者教育机会公平的同时,不同的高校也需要受到社会公平的待遇,包括合理的社会评价、平等的教育资源的配置、企业单位对学生的非歧视招聘等。其次是竞争的起点和规则要公平。至少要具有相对公平的竞争规则。这样,包括公办、民办高校在内的各类高校才具有同等的竞争能力。最后是国家的公共政策调整要遵循弱势群体补偿原则等,调整并逐步恢复竞争机制。 二、两类高校竞争的公平性现状 3从我国目前的制度和政策来看。公办

5、与民办高校竞争公平性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的竞争上。一是政府资助,其基本政策是财政支持、金融支持、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师资竞争;三是生源状况。 1 政府资助 在财政支持政策方面,公办高校发展主要依托财政拨款: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包括举办者投资、学费收入、校办产业收入、银行贷款、社会捐赠、地方企事业组织的拨款以及国家少量教育事业费补贴和项目经费。在民办高校经费来源中,除个别民办公助的高校外,其他民办高校几乎很难享有政府的财政拨款。在金融支持政策方面,民办高校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成为学费、投资之外的主要资金渠道。公办高校往往是以国家信用为担保获得贷款;民办高校由于办学时间短、社会认可度差、规模小、经

6、营不稳定以及诚信度不高等问题,通过信用担保获得贷款的难度较大。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一些地方没有落实民办高校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出资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高校,没有依法享受与公办高校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 2 师资力量 在师资力量竞争上,公办学校的优势明显,具有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而与之相比,民办高校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无法与公办高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师资力量悬殊的问题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从立法角度讲,由于公办高校在教师配置上享有政策上的优势,有着较民办高校教师更为优厚的社会福利,这就使得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之间在教师资源的配置上存在着竞争的不公平性,这种不公平限制了4民办高校同

7、公办高校竞争优质的教师资源。其次,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初期,一般不承担或极少承担专任教师的住房、医疗、保险、养老、津贴、福利等方面的支出,并大量借用了公办学校的校舍、设备和师资,这对于优秀教师的吸引能力相当有限。 3 生源状况 生源状况是民办高校发展的最直接影响因素。民办高校学生向学校缴纳的学费是学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状况的好坏是决定私立高校再发展的根本因素。尽管政府在法规上明确了公办和民办高校的招生政策,但民办高校实际上并没有因为与同类同级别的公办高校具有相同的招生政策而收益:相反,民办高校统一招生、统一录取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办高校自身的优势,因为这种看似公平的政策忽略

8、了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民办高校起步晚,知名度、公信度与公办高校相比,明显处于下风。此外,当前我国民办高校侧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强调学生一技之长,这并非可以通过统招的方式来选拔学生,所以应尽可能地“区别对待”和加大倾斜扶持政策。 公办与民办高校之间竞争的非公平性,既有制度和政策方面的因素,同时也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缺乏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及公平的竞争规则有关。因此,公办与民办高校要公平竞争,首先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转变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职能。政府通过财政拨款、信息发布和立法手段对公办与民办高校进行宏观指导,解决公办与民办高校竞争条件的约束。其次是建设公平的竞争规则,可以将市场竞争机制引人到高

9、等教育,这就需要对有关公办与民办高校的相关制度进行改革,其中5主要是公民办高校的产权归属问题。 三、构建两类高校竞争的公平性机制 1 加强财政与法制建设 现在民办高校既要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刚性要求,又要与国内教育市场上占绝对优势的公立高校竞争,还要接受民办高校同行之间的竞争,这些竞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资金问题已成为私立高校董事会和校长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在财政支持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支持,提高高校的竞争能力,同时通过财政干预手段,即通过经费划拨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速度和规模进行宏观调控。无论是从国际上许多国家或地区的私立高校发展状况来看,还是从中国私立(民办)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

10、制订给予民办高校财政资助的法规是实现公办与民办高校之间竞争的公平性的基础。在制定政策的基础上,仍需解决我国民办高校的产权问题,产权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即使政府有能力像日本和美国那样对私立高校给予部分经费支持也无法有效实施。 国家要加强立法,实现对公办与民办高校的宏观调控。一旦政府对高等教育领域的职能从行政干预转为市场宏观调控。就可以通过立法介入到高等教育领域,以立法为中介来调整两类高校的发展导向及竞争。但目前政府仍然是教育的主导者,尤其是在公立高校领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几乎是以政府行政干预的方式进行的,所以此时的法制建设倾向于民办高校的法制建设,即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法律保障和支持,促使民办高校从法律

11、地位上获得公平的竞争力及发展。在法律上除了确保其独立法人地位、明确其产权、落实民办高校及其师生与公办高校及其师生平6等的法律地位之外,还要同样保障民办高校拥有与公办高校一样的自主权,即有权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 2 引入教育竞争机制 以教育教学质量竞争为核心,逐步建立多层次竞争机制。竞争机制不仅可以促使学校教育机构的举办者改进教育教学质量,改善学校教育机构的经营管理,提高教育的效率,还可以促使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

12、组织和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使教育的提供与教育的需求相适应。引入竞争机制的前提就是高校市场化改革,适度实现高校市场化运作,这就需要首先将公立高校引入到教育市场中,通过立法等方式明晰公民办高校的产权问题,进一步通过政府财政和立法的宏观调控建立起公平的竞争规则和起点。在此前提下,各高校才具备了竞争的最基本的公平性前提。竞争机制的引入可以是多个层面的。首先是同类高校主体之间引入竞争机制。无论是公立高校还是民办高校,每个层次的高校都有各自不同的任务。如果每一层次都有许多学校,数目都超过本层次的需要,那么就足以引起激烈的竞争。各高校为了生存和发展便不能依赖于政府财政拨款,必须靠自身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其

13、次是教师层面引入竞争机制。教师质量是保持学校名望和地位的最重要的因素。最优秀的教师才能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才能产生高质量的教学和研究成果,才能获得外界更多的资助。无论是公立大学,还是民办高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与7科研水平,其基本条件都是要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再次是学生层面要引入竞争机制。尽管我国公、民办高校均统一录取、统一招生,但是,学生优先选择的还是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只是“第二”选择,公、民办高校之间在生源录取分数上基本没有形成“交集” ,也就不存在竞争。另外,民办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享受不到助学贷款,还有不少民办高校的学生享受不到国家奖(助)学金,加之民办高校学费高于公立高校,造成民办高校

14、招生处于劣势。因此,要使民办高校在生源上与公立高校平等竞争,就要坚决执行有关法规,使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学生受到同等对待。享受同等待遇。在民办高校招生政策上。尽可能“区别对待” ,进行倾斜和扶持,如提高自主招生比例,与同层次公立高校同步录取,学生经济资助与公立高校一视同仁等。 3 引入教育市场机制 将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意味着公立教育体制和管理方式开始从“政治行政模式”转为“经济市场模式” ,为教育创造一个具有竞争性的市场环境,把教育朝着自由化方向推进。市场机制的引入,不仅有利于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而且其深层目的在于减少和克服过去公立学校体制的“官僚”和“垄断” ,通过选择使公私立学校能公平竞

15、争。逐步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净政府权力逐步分割到地方,或实现公立学校的股份制改革,可以实现公立高校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使得公立学校逐渐实现市场化运作,参与教育资源的竞争。同时可以尝试多种形式的办学或高校经营,如公立学校的私人化管理、控股公司举办私立高校等,这些学校追求的是以较低的成本提供更好的大众化教育,这对公立学校的8挑战是严峻的,它打破了公立学校“唯我独尊”的局面,为学校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市场机制的引入,必然涉及高校与市场需求的密切联系,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高学校自身实力。大学与产业界联合,既能借助企业的资金解决经费短缺问题,也能让大学师生深入实际,直接

16、参与企业的科学研究及工程实践,以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而产业界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它们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同大学联合,进行技术开发研究。应当强调的是,在市场的价格机制方面,公立学校的收费行为,不应等同于民办学校。竞争价格主要适用于民办教育及各种自负盈亏的教育类型,由经营者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配置来确定价格。此外,财团控股或支持主办民办高校模式也值得借鉴,这种模式的私立高校竞争力更强,根据教育目标追求效率的最大化,并加剧了市场的竞争性,如韩国的三星集团等大财团都有自己创办的私立高校。 今天,民办高校支撑着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没有它们的健康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难以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没有公办与民办高校的有序竞争,中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将会受阻。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和决策机构,要从教育公益性事业的角度出发,本着质量为本、效益为先的原则,为公民办高校的合理竞争和良性互动提供制度引导和政策扶持,从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