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理工科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分析【摘 要】近年来,研究生因为心理健康问题而做出不理智的行为事件屡见报端,这些报道应该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敲响警钟。理工科研究生作为研究生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具有其他研究生总体特征的基础上,还有具有一些不同的心理表现特征,他们的学习经历、知识结构、生活阅历、社会要求等均造成了他们叫其他学科研究生不同的心理问题表现形式,分析和研究理工科院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工作对于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理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对策 一、理工科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研究生作为学历层次较高的社会群
2、体,他们思想活跃,感受敏感,自尊心强,具有较高的抱负和追求,在面临着更多挑战和机遇的同时,也承受着比一般人更大的心理压力。 (一)在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形式主义 据国内调查和分析报告显示,在当前社会和高校环境下,大部分研究生个体均存在有较多复杂和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理工科院校中的研究生群体和心理健康问题更是突出。理工科院校研究生群体由于性格内向、人际技巧欠缺等原因,更容易表现出焦虑、敏感、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大部分高校也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是却没有建立起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对于大学生以及研究2生的心理咨询起不到任何作用。长期以来在高校和社会中存在着这样一
3、种错误的认识,认为研究生群体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属于社会的精英群体,必然综合素质较高、心理素质过硬,不会有太多的心理问题。其实不然,高学历的研究生所追求的社会价值与能够实现自我成就之间往往会存在差距,再加上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家庭、社会对其过高的期望,导致其自我满足程度高,心理压力过大,进而形成各种复杂多样的心理问题。 (二)理工科研究生对个体和群体间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理工科院校的研究生,作为心理、性格都已经趋于独立的成年人,对一些事物形成的认识和看法不容易改变。且由于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知识的欠缺,部分研究生个体想当然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针对帮助少数有心理障碍的研究生,甚至认为有
4、心理问题就是一种疾病,存在着歧视的现象。而有的研究生则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完善人格、培养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说教理论,有的研究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出现生活、感情等心理问题后去咨询心理辅导老师,把心理咨询老师看成人生的导师、专家、权威,过分夸大了心理咨询的功能。 (三)理工科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持 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手段大多是参考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 的规定,没有专门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文件,而研究生与本科生在年龄、社会阅历、心理特征、社会经验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他们相对于本3科生的各种压力更大,这种参照本科
5、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方法,显然属于生搬硬套,没有具体考虑到研究生个体和群体所面临的实际,也难以正确适用和普及。而当前在大多数的理工科院校,也仍未形成甚至尚未开始探索施行符合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方式,更不用说较为系统的理论指导体系。 (四)片面曲解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所谓片面曲解主要表现为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观臆断地等同于研究生道德问题分析和研究。面对这较为复杂的研究生心理和思想问题,如何正确区分和划归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成了当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瓶颈。科学划分,理性分析是区分和解决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一味地沿用传统的道德教育理念和方式,只能让研究生
6、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南辕北辙。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以德育原则、目标、方法理论为指导,不仅是对这一领域关注的忽视,更严重的后果是成本投入以收效之间的错位,抓不住问题的实质,使得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与其目标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也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切实得以解决的时效性。 二、理工科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理工科研究生自身独特的心理特征 首先,相对于文科专业的研究生来说,理工科的研究生参加活动、人际交往的能力较低,并且理工科研究生学习的专业知识与心理健康辅导相去甚远,没有想通之处,这必然导致他们在面对挫折、困难时无所适从、郁闷、抑郁的心理特征。其次,期
7、望与现实之间落差,给他们的4心理承受能力又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作为高层次的人才,理工科研究生有着或多或少的优越感,他们对于自己的就业、甚至感情以至于婚姻都有着较高的期望,然而,当面对社会,心中的期望与现实差距太大,心理上的落差往往沉重地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加上缺乏有效的情绪控制能力,导致他们在对事物看法上形成错误认知,最终引发心理问题。最后,在面对心理问题时,理工科研究生由于长期的机械性思维,遇到问题容易钻牛角尖,他们更多的会采取自我封闭、严谨刻板缺乏灵活性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当自身能力或者无法解决时容易采取自责、回避甚至极端的应对方式,导致心理问题的严重化。 (二)外部环境的影响 第一,外在主体
8、的心理压力是导致研究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研究生作为高学历群体,他们承担者国家、社会和家庭很高的期望,自身的成功和抱负期望水平也随着学历的提高而提升。理工科研究生专业理论课程多,科研任务重,论文发表要求高,就业竞争激烈,学校资助无法承受物价上涨带来的经济压力和科研工作中强调团队精神带来的人际关系压力,以及由于已婚,在职,年龄层次较大等各种因素所会带来巨大的情感家庭和经济压力,这些压力如果得不到正确的疏解,必然会形成其内心负担,进而堆积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第二,理工科院校校园环境的制约。首先是理工科院校高压般的学习环境,和相对单纯的学习生活方式,理工科专业学习的枯燥,很容易在校园内部形成一种沉闷
9、压抑的竞争环境,给在读研究生的心理造成一层阴霾。当前很多理工科类高校从事心理咨询的老师忽视存在于大多数5研究生群体中的弱微心理问题,不重视对此目标群体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导致了预防工作的缺位。再者有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简单地将本科生或文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套用在理工科院校研究生身上,不考虑理工科院校研究生群体所处环境的独特性以及其个体问题的特殊性。导致问题的解决不能深入实质,被停留在层面上。 第三,社会与企业对理工科研究生的就业压力。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和企业对于研究生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要求,他们要求更全面、综合素质更高,这给研究生的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也加剧了研究
10、生心理问题的出现。 理工科院校研究生的专业课程设置更多的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忽视了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养,造成研究生综合能力与社会要求脱节,重理论水平轻实践环节。另一方面,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就业已从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加上用人单位对理工科研究生本科学历年龄性别都有更严格的规定,研究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使得研究生对自己的前途担忧,社会上的不正当竞争、就业不公平现象使得研究生的心理压力更加沉重。 三、理工科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理工科研究生应加强自我心理素质的修炼 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基础,研究生要正确认识自我,就必须了解自我的优势和不足,并
11、根据实际制定合理的奋斗目标。研究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认识自我,或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或通过自己活动的成果和表现,或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来认识自我。 6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调适能力。研究生大多是成年人,其生理和心理特征发展趋于稳定,情感趋于成熟,具有稳定的价值观。同时,研究生在学习生活上自主性强的特点也决定了自我教育是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形式。因此,要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可以通过引导研究生个人加强心理素质的自我训练,通过主动学习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学会调适自我的心理冲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面对挫折,及时转移和宣泄压力,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二)理工科院校应致力于建立
12、完善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要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本科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导师的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带动研究生参与的积极性,建立研究生动态心理测评档案,并配备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团队,为存在心理困惑和心理疾患的学生架设起咨询和求助的有效通道,要积极开设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整个教学活动中,针对研究生中广泛存在的环境适应性问题、个人情绪调节障碍、人际关系搭建问题、就业和择业等具体问题通过开展多样的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梳理,进而营造覆盖全体的心理健康氛围,从而内
13、化成其个体的内心调节机制。 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导师的外在主体作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 。导师是研究生学习和未来工作的重要指导,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规划有重要的影响力,因此要结合形成学生7导师心理咨询工作者之间的合力。 (三)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决定外因,内因是决定性因素,但并不是说外因就不重要,就可以忽视,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更不可偏废其一,因为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矛盾的主次变化是相对的,次要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主要矛盾。因此必须重视对研究生心里教育问题的环境改造。营造良好的外
14、部环境有利于促进这一教育形式的完善,有利于对主要矛盾的快速解决。 理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高校、研究生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还与整个社会和家庭环境关系密切。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有利于培养研究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优秀的道德品质,稳定的心理素质,还有利于培养研究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因此,对于国家、企业、社会来说,要广开各种就业渠道,要从政策和制度上消除对女性研究生的就业方面的歧视,为研究生的创业提供广阔的平台,同时要净化社会竞争环境,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成才、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波.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预警机制的建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9). 2 赵笛.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成人教育,2007(3). 3 孙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高8教研究,2006(11). 作者简介:缪乾(1987- ) ,男,汉族,江苏宜兴人,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程新斌(1987- ) ,男,汉族,江苏连云港人,南京理工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