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全媒体时代报纸编辑教学改革探议摘要在全媒体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报纸的纸质出版正在急剧萎缩,从最初的做网站到手机报、再到移动客户端的 APP (即 Application)尝试,传统报纸编辑的业务和理念都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改变。文章分析了全媒体时代报纸的变化趋势,探讨了目前的媒体环境对报纸编辑人才的全新要求,以北京印刷学院为例分析了目前“报纸编辑”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案。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 报纸编辑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传统的互联网正在迅速洗牌,移动终端正在逐渐占据主流。
2、当下,只有合理统筹图书、报刊、电视、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多种媒体资源,加快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开拓思路,创新模式,才能将传统出版业做大做强。这不仅是对媒体提出的要求,同时是对各类编辑人才的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而报纸编辑人才尤其需要适应时代变化,找到自己在全媒体时代中的立足点。一、明确“报纸编辑”课程的教学定位,培养复合型报纸编辑人才 全媒体时代造成的信息过载现象导致受众的注意力成为更加稀缺的资源,受众迫切需要媒体为其编制有关信息的“文化地图” ,因此报纸早2已不是单纯的新闻信息的加工厂,而应成为一个集纳本地生活服务资讯、提供权威信息的全传媒导师。因此报纸编辑的理念应该从传统的单向传播向互动型、共
3、享型、参与型转变。早期报纸编辑直接将报纸搬到网上的时代已经过去,报纸编辑的业务应该从传统的网站向移动互联网转变,多元化整合传播可能是未来报纸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报纸编辑的业务范围应该得到极大的扩展,编辑不仅要会选择、修改稿件,还应该考虑不同终端、不同形式的平台的需求,进行最大程度的信息互联和共享,并能够编发适用于不同平台的深度内容。 相对应地是, “报纸编辑”课程的教学应以培养能适应“三转变”的报纸编辑人才为目标,这“三转变”即:从单媒体到多媒体的传播方式的转变、从传统报纸的平面思维到全媒体的立体思维的转变、从报纸编辑部到全媒体编辑部的转变。所以, “报纸编辑”课程教学的定位
4、应该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具体来说,就是立体、整合、多面。 首先, “立体” 。指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懂得如何具体实践,思维开阔,有创新意识。在立体性培养方面,教师在讲授报纸编辑理论的同时,应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将理论知识主动与实践结合起来,适当提高上机时间和模拟编辑室的实习在总课内学时中所占比例,此外还要将媒介融合的观念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 其次, “整合” 。指能在短时间内筛选信息、收集信息并发布,集采编与制作于一身,工作高效能。在整合性培养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媒介融合的视野下,能够对事实作出较准确的判断,并分析其中价值,最后利用全媒体将内容表达出来。在这方面应该加强信息收集、筛选与3
5、整理的训练。 第三, “多面” 。指能熟练应用多种媒体技术,且能够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等。在多面性培养方面,教师不仅要讲授传统“报纸编辑”课程应有的版面设计、内容编排等内容,还要将相关软件(如排版软件、修图软件)的使用、发布系统的操作方法传授给学生,增加社会化媒体应用的内容以满足全媒体时代对报纸编辑人员的要求,并安排学生进行充分的实践训练。 例如,北京印刷学院的“报纸编辑”课程增加了微信公众平台的编辑出版内容,以 68 人小组为单位,每周在“北印编辑平台”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信息(如图 1) ,小组每周轮换,每天发布一次。从编写内容到采集新闻图片,再到微信平台发布,这一系列的工作能使学生熟练使用
6、社会化媒体,进一步了解全媒体时代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和联系,并且将学到的基本编辑知识(如稿件的配置、标题的修改、版面的设计、图片的选择等)运用到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在课堂上开辟一个固定的互动板块,请管理微信公众平台的小组向班级其他学生介绍他们的运营经验,教师会在总结时进行点评,肯定有益的经验,寻找不足,寻找创新点,启发后面即将参与的学生。通过这样的平台训练,使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符合立体、整合、多面的教学定位。 经过半个学期的实验,学生在微信平台的管理运营中不断创新,不仅提前实现了粉丝超过 500 人的目标,还做出了很多出人意料的成果。比如,有的同学去学校附近
7、的咖啡馆拉赞助,放在微信平台上发布广告,4使持有微信广告的同学去消费的时候可以享受 8 折优惠。这样的免费广告投放精准,效益明显,而且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利用和咖啡馆分成利润来维持自身的运营。又如,有的同学在公众平台中发起投票,开发高级功能,完善自动回复内容。对“喵星人” (校园里的流浪猫)的评选吸引了 100 多人参与,使校园流浪猫的话题持续升温。再如,有的同学结合时事政治发表评论,对专业动态进行深度思考,不少文章富有原创和深度,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和眼界,也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 此外,微信公众平台的实践还可以促进形成良好互动的课堂教学。同学可以发送观点到微信公众平台,教师择优挑选值得讨论的观
8、点来进行讲解和总结。学生可以参与课程评价,教师也可以在不断的互动中发现学生的喜好,取得共赢。目前,该微信公众号的粉丝数量平稳上升,基本覆盖了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全部学生以及相关专业学生、一些家长和专业教师等,成为真正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和“报纸编辑”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 二、革新教学内容,增加互动讨论、创意表演和模拟演练等教学新环节 在全媒体时代,培养复合型编辑人才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来源于批判思维能力、整合信息能力、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所以在“报纸编辑”课程的教学内容上,一是要增加学生的互动讨论、创意表演、模拟编辑部实验和游戏益智环节等教学新环节;二是要不断增加全媒体编辑知识
9、,如微信、微博、手机报、读报客户端软件等的应用和采编流程等。 以北京印刷学院的“报纸编辑”课5程为例,在课堂上增加了“读报秀” “小组评报” “报纸拼图”等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读报秀”以 68 人小组为单位,每周一期,表演时间为 10 分钟左右,以现场或用 DV 拍摄播放的方式进行。增加这样的环节,一是可以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创造与表达能力;二是可以让学生多接触报纸,促使他们多读报、读好报;三是可以创新媒体融合形式,学生把电视上的读报节目移植到课堂上,既有传统读报节目的特点,又加上了一些奇思妙想,给课堂带来了乐趣和生机。例如,北京印刷学院 2
10、011 级一组学生为自己的“读报秀”设计了“真话贾说” (读报秀主持人为一名姓贾的学生)的节目名称,配以“用最真实的视角,聆听最真实的声音”的主旨,做了一期主题为“久在樊笼里”的读报节目。从被困客观樊笼或自设樊笼角度评论了梦鸽费尽心机为子脱罪、陈水扁狱中开垦菜地等新闻。最后总结道:“因为偏执、因为痛苦、因为欲望,少部分人生活在钢筋水泥的铁窗里,大部分人则困在自设的樊笼中。但在生活中,也有一些甜蜜的樊笼 ,让你痛并快乐着。 ”该期“读报秀”不仅内容丰富,且引发讨论与深思,在课堂上引起了不小反响。相关视频还被学生放在优酷等视频网站上,成为北京印刷学院首创的读报节目,再加上学生的自我推广,获得了不错
11、的点击量。 “小组评报”是引导学生对各种报纸不同的编辑理念和风格进行辨析,结合实物来理解理论知识。比如让学生对比人民日报 法制晚报中国教育报在对同一个事件报道时的风格和特点。让学生分析报纸上的评论、消息、通讯的区别。让学生在报纸上找到好标题,并且进行6改写,还有让学生为一些热点新闻写“知音体” “凡客体”标题等。通过这样的小组评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理解能力,还使一些本来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丰富了教学内容。 “报纸拼图”是先让一个学生将报纸根据模块裁成几张纸片,再让另一个学生将凌乱的纸片拼成之前完整的报纸,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于报纸模块的设置和稿件的配置、标题的取拟等专业感觉。比如在“
12、新闻标题”这节课上,两个学生分别将文章标题撕下来藏好,让另一个同学根据文章内容来拟文章标题。在这个过程中,报纸的标题始终是一个悬念。当老师公布可以看原文标题的时候,不少学生发现自己取拟的标题和报纸上的差别巨大,引起了学生的重视和反思。这让他们更加关注标题的重要性和取标题的复杂性。这样的环节让学生能紧紧按照老师布置的环节进行思考和练习,也能加深印象,促使学生进行更多的思考和实践。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科研教学相结合 根据全媒体时代“报纸编辑”课程的教学定位和教学内容的革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通过增加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文字、图片、视频、音
13、频等不同媒介符号的传播特点,提高编辑业务能力;通过参加业界的比赛方式,使教学成果得到转化;通过参与大学生科研计划,使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进一步加深,等等。 以北京印刷学院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运用了电脑进行课件播放,还增加了 iPad 报纸客户端演示,iPad 演示互动教学课件,利用投影仪对纸质报纸的排版稿件配置进行分解分析,播放最前沿的报纸发7展视频(如未来的报纸是什么样 哈利波特魔法报纸问世等) ,通过多角度丰富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充分理解全媒体的内涵和意义。 在期中和期末考核阶段,借用“方正杯”全国高校报刊版面设计大赛的契机,该校该课程教师让学生做出一份报纸版面设计作品,
14、这份作业不仅能作为期末成绩评定的依据,同时能作为参加比赛的作品。最终北京印刷学院的六名学生的作品在 2012 年的大赛复赛(京津区)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两名学生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初赛获奖的学生还可以获得“方正电子排版编辑师”的专业证书。 在课外,教师积极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申报“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计划” “校级大学生科研计划”的研究课题,将课堂上的知识点和创新点进行归纳总结,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索。比如目前已经有“微信公众平台研究” “报纸 App 发展研究”等几个研究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有些学生已经写出一些有价值的文章,并能深入行业动态进行独立思考。这种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也有利于学
15、生提高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提高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 总体而言,随着全媒体的不断发展,报纸编辑业务不仅面临新挑战,同时带来了无限机遇。 “报纸编辑”课程的改革将是一个长期又艰巨的任务。培养编辑人才的高校,要紧跟时代、抓住机遇、不断创新,才能贴合实际人才的要求,培养出符合全媒体时代的复合型编辑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晓程,范玉金,王海涛.报网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教学改革探8析.新闻知识,2011(2):70-72. 2 薛冰华.报刊编辑教学改革刍议.湘南学院学报,2011,32(4):92-94. 3 蔡雯.继承、拓展与创新对新闻编辑课程的教学改革及思考.新闻战线,2008(3):40-42. 本文是“北京印刷学院报纸编辑课程改革研究” (编号22150113021)的阶段性成果。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