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生态城市建设中的文明意识问题摘要生态城市建设主要包括使用绿色建筑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管理、经营城市等。生态文明意识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先导和动力。增强生态城市文明意识,应普及生态城市教育,树立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引导居民参与生态城市建设,促进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生态城市 文化建设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4-0044-04 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使得各国日益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自1970 年以来,丹麦 GDP 保持稳步增长,能
2、耗基本持平,18%的总能源利用来自于可再生能源。30%的电能来自于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未升反降。2008 年,美国旧金山举行生态城市大会,提出生态城市是指一个生态发展良好的城市。未来,我们生活的城市要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以人为本。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环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都应遵循生态的原则,要提高人们的医疗保健水平和生活质量。生态城市建设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要为下一代人发展考虑,实现人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的概念在众多企业、机构和国家中被采用,其原因是2人们越来越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希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的内涵很丰富,既包涵了自然生
3、态,也包涵了社会生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来讲,核心是主体与周边整体环境的关系要和谐。 “生态城市”则是指按照生态原则,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聚居环境。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及生态环境意识逐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关注生态环境的城市居民总比例高达近 75%,有的城市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 90%。生态城市建设至关重要,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态城市建设主要是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城市的发展,正确处理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一种充分考虑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约束的城市发展模式。各国在城市的设计、管理和使用方面达成的共识是,城市
4、的发展必须符合两大趋势的要求:一是,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地球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城市要与自然和谐发展;二是,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生活。因此,城市的新建筑和基础设施,新的社会与文化机构建设也都要满足这两大趋势的要求,并且不能再继续扩大对自然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损害。生态城市建设包括诸多内容,如生态景观修建、采用可持续的能源、人居环境生态化和环境教育,等等。人们在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等方面自觉践行生态城市建设,注重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是生态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之一。生态城市文化是生态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社
5、会现象。它需要人们长期创造和发展;它属于历史范畴,是一种历史现象,它也体现一国城市的风土人3情、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等等。生态城市的文化发展,其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理念,重视区域间协调发展。它随着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完善,内容不断丰富,内涵日趋深刻。生态文明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体现了人们在城市建设中思想观念的变革,要求当前的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相协调。加强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建设与发展生态城市文化,树立生态城市的理念,从而使城市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文明意识的增强,可以激励人们建设高效、低碳、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以在生
6、态观念、生态道德和生态文化等方面,形成广泛的共识,积极主动进行以生态技术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不损害群体生存环境和其他物种生存的自然环境,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 科学健康的城市发展理念。不能只关注经济的积累,更需要关注城市文明的建设。城市发展不能盲目追求数量的增加,更应注重发展的质量,应该从增强人的文明意识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进行思考和分析。解决城市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城市的建设。 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中出现了很多“城市病” ,如生活拥挤、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不利于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其根源,更多的时候是因为生态城市文明建设没有深入人心,生态文明意识不强。 如城市的交
7、通拥堵不仅仅是因为车辆增加,很多时候是因为人们不遵守基本交通规则造成的,像非机动车驶入机动车道,不按交通标志行驶,等等,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遵章守法意识低下,为城市的交通发展埋下很多隐患。一个城市交通文明的发达程度,除依赖交通法规的约4束外,还要依靠每一个人的道德自律。再如,人们在购车、购房等方面追求奢华思想,使得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地充分利用,影响着城市科学、合理的发展导向。还有。城市里随地吐痰、公共场合抽娴、乱贴纸质广告、乱扔垃圾和不文明用语等现象大量存在,甚至,城市中的一些公共环保设施遭到人为破坏,等等。一个城市的发展面貌和文明进步程度不仅仅体现在楼宇、道路等硬件的建设上,更体现在居民的精神
8、风貌上,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在广大民众中普及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所以,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已经成为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国际上对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都进行了不少探索,这为我国生态城市文明建设提供了经验。 (一)库里蒂巴市积极宣传环境教育 巴西南部的库里蒂巴是目前世界上被认为生态城市建设比较成功的典型。该城市积极改善环境并保护文化遗产,尤其在公众环境教育方面,教育对象从儿童开始,甚至在免费的环境大学对市民提供环境教育。该市 1/3 的市民骑自行车上班,降低了污染,居民也锻炼了身体,使得该市在交通发展方面为生态城市发展奠定基础,在降低经济成本与环境成
9、本方面实现了双赢。 (二)日本政府积极开展低碳生活理念教育,提高居民生态文明意识 经过多年实践,日本政府陆续开展了环境教育宣传的多种活动,比如,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家庭自发的“家庭记账本”活动,等等,甚至使家庭消费与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相联系,取得了显著成效。日本居民5不仅积极参与自己生活周边公共环境的日常管理,还参与城市环境规划,这使得城市的设计与管理符合人们的需要,而且民众的环保意识更加强化,热情更加高涨。民众参与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了日本城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新西兰将环境教育纳入国家课程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新西兰越来越重视环境教育,目的就是让人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掌握环境
10、保护的知识,增强环保的责任感。社会舆论指出,环境教育是实现新西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新西兰资源管理法案的基础。在新西兰,人们自觉践行生态城市建设,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在国外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就是积极开展生态城市文化教育,开展生态城市的文化宣传,促使城市居民参与到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来,从家庭生活、生产生活到城市规划与建设等各个方面,均落实生态城市建设的文化理念,践行生态城市建设,对居民进行生态城市文明教育,培养其自身的责任感。 生态城市是理想的生活居住模式,既符合循环经济建设的要求,也符合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城市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生态城
11、市建设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协调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主要的、科学的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的文化理念内涵丰富,如在生活方式上,倡导资源节约,理性消费。减少过度消费和奢侈浪费等现象。在生产方式上,主张低耗、低排放,将资源有限性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始终,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6市。在行为规范上,倡导生态文明,自觉坚持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生态文明标志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走向更加成熟,也是“以人为本”的核心体现。生态城市文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驱动力,帮助民众树立生态城市文化建设的理念,可以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贯彻群众路线,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2、 生态城市的出现,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发生了质的改变。生态文明可以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它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先进的城市建设的思想观念,它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精神主导,作为生态城市的重要推动力,它可以渗透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是多途径、多方式建设生态城市文化,引导民众改变落后观念,树立先进意识。城市生态化就是要突出城市生态环境良好状况、城市美好形象,它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只有建设生态城市,才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人们生存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更加合理与完善。生态城市文化建设要因地制宜,结合文化、教育、卫生等多方面工作,共同规划设计。 二是开展教
13、育培训,推行生态技术。生态技术是人们治理和控制环境污染的一种技术形式,它的形成与发展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导向的。它的普及与应用,既可以保证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保证能够获得一定的生态效益。因此,普及使用生态技术,选择合适的场所,建立有效的生态技术培训与宣传机制,使自觉使用生态技术的观念深入人心。 7三是促使学校、机关和社区等组织机构参与环境教育,积极创造生态城市文化教育机会,扩大社会影响。应该强调人人参与,要普及对各层次、各行业居民的环境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调动各经济主体力量,多方位、多种形式、多途径宣传生态城市文化知识,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倡导城市生态文化,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
14、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氛围,提高生态城市建设的自觉性。 四是制定和落实生态政策。生态政策的设计与实施要综合考虑生态学、经济学和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理论,同时,要结合实际将相关技术予以应用,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它的核心是通过利益均衡机制来实现政府与公众行为的一致性,调动公众的积极性,主动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生态政策的设定,既要考虑城市发展需要,也要考虑环境承载能力;既要努力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要协调好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目标的关系。因此,只有在宏观的经济政策层面上建立一种生态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政策推动机制,才能促进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人们在城市建设中才能更加重视人与生态协调发展,深
15、化对生态城市文化建设理念的认识,将生态学思想向经济政策、城市发展政策渗透,加快生态城市的发展进程。 五是完善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体系建设。法律规范既可以体现人们对城市建设、自然环境保护的态度,也可以将建设生态城市文化、保护生态的理念加以强化。只有完善建设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法律文件,才能在生态城市建设上做到有法可依,推动人们在价值观上的转变,更有效地协调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8综上所述,通过推进生态城市文化建设,可以有效助推生态城市的建设,人们只有从价值观、思想意识方面重视生态城市文化建设,才能自觉参与生态城市建设,才能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才能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发展导向。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