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网络热词的顺应性分析摘要:言语交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从顺应角度看,语言的选择是为了满足语言使用者成功交际的需要。本文以 Verschueren 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质世界”三个方面分析网络热词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顺应性网络热词机制一、引言 网络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播媒体之后的又一流行的信息传播手段。现阶段,网络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为我们带来了新的交流方式,营造了新的交流环境,使信息共享扩大化。大量的新型词汇通过网络产生并且成了人们的日常用语,成为网络热词。如“女汉子” “打酱油”“伤不起”等等,举不胜举。这些网络热词的出现引起了部分社会学和
2、语言学研究者的思考。本文将以 Verschueren 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框架,阐述网络热词产生和传播的机制问题。 二、语言顺应理论框架 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 Verschueren 于 1987 年提出了语言顺应理论,并与 1999 年在他的著作语用学新解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系统地论述了语言顺应理论。Verschueren 认为,人类语言交际有三个特点,即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变异性限定了可供选择的范围,指语言使用者从一系列可选项中选出适当的语言以满足交际的需要(Verschueren,2000:59) 。协商性体现了语言使用者在对语言做出选择2时有相当的灵
3、活性,也暗含很多不确定性。选择不是按照机械的方式或按照严格的规则或形式功能间的固定关系做出的,而是根据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原则和策略做出的(Verschueren,2000:59) 。此外,Verschueren(2000:61)还指出,适应性这一语言特征使人们得以从一系列范围不定的可能性中进行可协商的语言选择,以便逼近交际需要达到的满意位点。也就是说,在语言变异性和协商性的基础上,使用者才有可能在现有的语境条件下,根据交际目的,只从可供选择的言语中作出恰当的选择。因此,语言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语言的顺应具有普遍性,使得任何语言都能通过适当选择而达到交际的目的。语言是人类和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
4、一系列适应现象之一(Verschueren,2000:55) 。他为语言的顺应提供了四个角度,包括语境关系顺应(the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ity) 、语言结构顺应(the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动态顺应过程(the dynamics of adaptability)和意识突现程度( the salience of adaption processes) 。本文从语境关系顺应这一角度具体论述网络热词之所以成为热词的内在原因。 三、网络热词顺应性分析 从顺应论角度出发,语境关系包括心理世界(men
5、tal world) 、社交世界(social world)和物理世界(physical world) 。Verschueren(2000:76)曾给出这样的一个图表: 3图 1:语境相关因素 从上图可以看出,说话者和听话者处于焦点位置,话语的产出和理解都离不开交际双方。Verschueren(2000:76)认为没有了交际双方的存在和他们大脑的运行,就没有语言的选择和使用。交际双方作为社会角色处于现实社会中,使他们从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中选择相关影响因素充当语境成分。在三大世界的影响下,人的语言行为应该顺应在这些世界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下文将以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顺应对网络热
6、词的传播给予具体的解释,阐明网络热词在三大世界影响下如何保持其独特的地位。 (一)社交世界的顺应 社交世界指的是所有语言使用所顺应的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场合、社会机构、社会角色、社会距离等。例如我们会很随意地和朋友交谈,但是和不熟悉的人交流时却显得正式多了(陈新仁,2009:178) 。也就是说在某些特定场合,我们对言语行为的实施强加各种原则和规定(何自然,2007:85) ,即交际者在选择语言时要考虑到社交世界中的交际规则4和文化制约。 陈泽星(2011)曾对网络热词提出这样的看法,即“网络语言中的热门词汇,其通常围绕社会日常生活和社会重大热点事件话题展开,是社会人以网络主体身份在网络中进行信
7、息收集?发布和交换时所使用的频率较高的词汇” 。比如,近年物价暴涨,出现的“蒜你狠” “豆你玩”等词汇就顺应了社交世界,表达了网民对物价上涨的不满,也是对社会现状的调侃。在语言选择过程中,语言的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三大特点都会影响到网民对语言的使用。中国网民对网络词汇的选择巧妙地利用了汉语的特点,通过利用汉语中的谐音字,形成了便于记忆、易于传播的网络热词“蒜你狠” “豆你玩” ,而没有选择用普通的陈述句来表达物价高涨这一现象,更加适合在互联网这样一个社会场合传播开来,继而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用语。 有些学者提到了社交世界中文化因素对语言选择的影响力(Verschueren,2000;何自然、于国
8、栋,1994) 。不同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习俗,不同国家的社会现状、价值理念也都不一样,因此,对网络用语的选择也不相同。如上面提到的“蒜你狠” “豆你玩”很难顺应西方社会民众的语言选择方式,因此这些词汇很难在西方社会盛行。在2012 美国总统大选中,GIF 处理新闻事件的优势得到完美体现,使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 的缩写 GIF 成为美国年度热词,译为“图像互换格式” ,是互联网上常见的一种图像格式。在中国, “GIF”也在网络交流中频繁出现。和“图像互换格式”这样的语言形式相比,中国的网民,特别是年轻的网民更容易选择“GIF”这样简洁易记的语言表达方5式,以
9、便于他们在网络上快速高效地交流。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像法学界和政治学界的通行规范性英文单词“Shuanggui” 、源自劳动改造的“Laogai”、表示教育制度的“gaokao”等会被牛津字典收录。这些代表中国文化色彩的词在一定程度上被西方民众所接受,表明西方民众对某些社会问题或现状的认可,使语言选择出现一定的共通性。 (二)心理世界的顺应 心理世界涉及到交际者的心理状态,包括个性、情感、信仰、欲望、愿望、动机、意向等。顺应过程的特征指意义产生的过程中言语交际角色所处的地位及其作出语言顺应的心理(何自然,2007:86) 。由此可知,除了社会因素以外,心理因素也在语言的选择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
10、作用。词汇的新奇引发人们的兴趣,顺应了网民的趋奇心理或反逆心理。例如“?丝”这个嘲讽意味的代词迅速爆红,迎合了当今大众的心理和趣味。陈燕侠(2011)认为网络热词的出现是时代的集体倾诉,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生活,也代表着人们精神生活的一些特征。2013 年 9 月,微博上发起“与土豪做朋友”以及“为土豪写诗”活动,诞生了“土豪,我们做朋友吧”这句名言,加剧了“土豪”的走红。而后苹果新一代手机iphone5s、iphone5c 正式登陆中国市场。其中新增的金色版本尽管价格昂贵,却成为最为热销的颜色。从而又衍生出“土豪金”一词。这样的称谓一方面迎合了消费者的攀比心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民众对这一现象的嘲
11、讽,顺应了民众心理。 (三)物理世界的顺应 在物质世界中,除了绝对的时空因素对语言选择具有直观重要的影6响外,交际者双方在物质世界中的位置以及彼此之间的相对空间距离对交际也有影响。另外,身体姿势、生理属性、身体状况等,也不同程度地对语言选择和话语理解产生影响(何自然,2007:85) 。例如具有一定诙谐效果的“秒杀”一词成为网购用语。字面上的“秒”这一时间指称并不是指一秒钟,而是网络商家组织的网上限时抢购活动。由于商品价格低廉,往往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根据发话人网店店主这一特殊身份,选择这一简洁的语言吸引网购群体。另外,通过网络这一特殊平台使“秒杀”达到了非凡的效果。可见发话人利用自身所处的物
12、理世界的位置,对语言表达作出了动态选择。 四、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顺应理论能很好地解释网络热词产生的原因。本文以这一理论为框架,结合实例,从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三方面论述了网民在语言的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影响下,如何对网络语言进行动态选择,进而揭示了网络热词产生并顽强存活的原因,表明了网络热词的独特性、新颖性,也体现了顺应论对语言现象的解释力。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陈新仁.新编语用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73陈燕侠.网络热词的时代心理和精神特征J.新闻爱好者, 2011, (22). 4陈泽星.仰“浮云”之咏叹,观社会而长思透过网络热词解 读社会J.文学界,2011, (7). 5何自然,于国栋.语用学的理解Verschueren 的新作评价 J.现代外语,1999, (4). 6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 育出版社,2007. (董徐霞 于善志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