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编辑的道德建设摘要做好编辑工作,首先要具备编辑道德。现在有些编辑人员的道德水准产生了偏差,主要表现在公私关系倒置、名利观念扭曲、务实敬业观念淡薄、自身修养缺失等方面。我们必须正视这些现象的存在,警惕这种不良现象的蔓延,加强编辑队伍的道德建设。 关键词编辑 职业道德 建设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要做事先做人” “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未正人先正己”“有德不可敌”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讲的是人的品德最重要。它是做好各种事业的第一要素。那么,当编辑的人,自然也都明白,做好编辑工作,首先就要具备编辑道德。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无需再做什么文章。然而,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却仍然有
2、不少令人摇头咋舌的事。这就说明,树立道德的观念不是一蹴而就,树立编辑道德也不例外,应当常抓而不懈。我认为,在当前,加强道德建设是规范编辑工作的重要内容。 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编辑工作的法律制度建设已走上正轨,国家立法和行政部门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和规范、条例,为促进出版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法的手段和经济的手段、教育的手段等管理手段一样,不是万能的,不可能解决人们行为上出现的2所有问题。先秦时代思想家荀子说过:“有治人,无治法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 ”荀子讲的“治人” “治法” ,和现
3、在常说的“人治” “法治”不是一回事。他的意思是说,有能治理国家社会的人,没有能自行治理国家社会的法,人的行动决定法的存亡。 事实正是如此。法是由人制定的,也只有人来执行它,它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制定了很多的法,人却不知法不懂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执法犯法,贪赃枉法,那么法只是一纸空文而已,作用更无从谈起。所以,法的作用有和无、大和小,与人的素质有不可分的关系。这样说还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生活中工作中还有许多具体行为环节,不可能都通过立法来管理,要靠人的自我约束和自觉意识。而无论是人的素质还是人的自我约束自觉意识,都离不开“道德”这个最古老又最现实的问题。道德与法律法规的不同点在于,
4、法律法规是由国家制定颁布的,带有强制性,公民都必须遵守;道德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约束自己和相互制约的行为准则,不具有强制性,靠每个人自觉遵守。而一个明显的事实是,道德虽然没有法律那样的“权威” ,但是人们在交往中,更多的是用道德的眼光,以道德的规范看待一个人的品质,评判一个人的行为。 编辑工作的实际,就说明了这一点。现在,各种涉及编辑出版行为的法以及规定,已有不少,但还是不断有违法违规的事情出现。同时,编辑队伍中的种种不良行为,也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重要的一条就是有些编辑人员的道德水准产生了偏差。这种偏差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出3版物的质量,也影响了编辑队伍的声誉。如果以公认的行为准则做尺度
5、,仅就我自己感受到的,编辑道德的偏差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公私关系倒置。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历来是道德对人,当然也包括对编辑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不以私爱害公义” ,无论传统道德还是现代社会,都是这样。没有哪个人公开否认这一点,但实际做法就不一样了。比如有些编辑人员,把公事作为人情,为关系密切的作者提高稿酬标准;或利用公务之便,明里暗里向服务对象索要各种名目的好处,以满足私欲;或在稿件运行过程中,与对方达成“默契” ,由自己充当主编、策划、监制等,从中获得好处;或在行使公务时,把公事丢在一边没办成,却为个人的利益和私事奔走忙碌,等等。这些行为,都是把“私”放在“公”之
6、上,或是以“公”为名以“私”为实,背离了道德水准。至于因私心作祟而做违法犯法的事,也不乏其例。其实,人们一贯崇尚的“为公” ,还包括“公而忘私” “舍己为公”“大公无私”等更为高尚的内容,可如果连起码的“公私分明” “先公后私”都做不到, “为公”在这些人那里就成了动听的空话。 名利观念扭曲。名与利,是人人都要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在编辑行业。不能笼统地否定人们获取名利的思想,但是古今道德规范要求,要用自己的真才实绩,要用正当的手段获取。如“名” ,就要“实至而名归”,否则就是虚名假名。如“利” ,就要“取之有道” ,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得到,否则就是不义之财。名利和公私有密切关系,前面谈到的公私问
7、题的不良现象,也包含名利的因素。有些编辑人员,不在“实”上下功夫,热衷于追名逐利,做出种种有失体统的滑稽之举。如有的在选编4稿件的时候把自己质量不高的作品加进去;有的明明没有参与也没有能力参与创作,却把自己的名字列入作者行列;有的借修订开发之机把原署名者撤掉换为自己。这些年,各类出版物和影视作品,都把“策划”“监制”放在显著位置。而“策划”和“监制”的含义也十分含混,就给有些人带来“扬名”之机。他们在“总策划” “策划” “总监制” “监制”“总顾问” “顾问”等众多名目之下,把本来与作品无关的人都署上名,而把真正的设计者、创作者挤到次要位置。有的只因为具有某种身份,便成了当然的“总策划” “
8、总监制” 。上好之,下奉之,就造成了无实而有名的怪现象。 提到名实二者的关系,编辑工作中也存在值得注意的问题。名与实,本来是属于哲学、逻辑学的概念,其中有着道德品行的影响。比如这些年社会上屡有假货现世,假酒、假烟、假药、假文凭、假新闻、假老虎,等等,令一般人真假难辨。这些东西的名实自然不合,造假的起因还是道德观念被遗弃。那些错字连篇、知识错误迭出、错误信息不断,因而误导读者的书,就无疑属于假书。要求书里讲的全对,不可能。孟子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但是书中的错误多到难以计数的地步,不是假书又是什么?再比如“百科全书” ,有一段时间,书店里这类书特别多。 “百科全书”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一
9、是所收入的知识点应是某一学科某一领域知识的全面系统的反映(绝对全也是不可能的) ,二是要把知识用条目形式体现出来,并具有检索功能。但是我们看到的不少“百科全书” ,知识既不全面系统,也不是条目形式,说它是“假百科全书” ,不冤枉。追其造假原因,脱不开为了快得效益而不顾质量欺骗读者的心机。5这些名实不合现象,仍然是道德品行低下在作怪。 务实敬业观念淡薄。务实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问题。在社会上,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为社会、为他人服务,就要掌握好这个位置所需的业务技能。我们的祖先一向把“敬以处事”放在职业道德的重要位置。如同医生要掌握好的医术、科研人员要掌握好的技术一样,编辑人员也要掌握好的编辑技
10、能,才能算是合格的编辑。这就需要有积极而踏实的心态,热爱岗位,认真钻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现在有些编辑心地浮躁,不是努力学习钻研,不是踏实工作,而是心猿意马,浮皮潦草。如有的在审稿加工时,不在内容、取材、结构、语言上仔细把关,只改几个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了事;有的只看开头结尾,懒得通篇细看;有的上班后无事可做,宁肯上网浏览新闻或聊天,也不愿读书或出外调查;有的对钻研业务没兴趣,却偏好出头露面,经常兴致勃勃地以“嘉宾” “专家”等身份参加各种庆祝活动,坐在台上照个相,讲几句话,发个奖之类;有的见“利”思迁,随意放弃自己的专业和岗位;有的在策划选题时,不是依据读者需要和文化价值,而是简单地以书店什么好
11、卖就编什么(这实际上是对“市场”的无知)来定,等等。这些无视行业责任的不敬业行为,直接造成了某些出版物粗制滥造、次档低质的状况。王安石说过的“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的话,在这些人的行为中得到应验。 自身修养缺失。古人把“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并列,并且放在首位。现代社会看重个人形象的作用,当然也就同样重视个人修养。个人修养包含很多内容,这里侧重谈谈气质问题。就说编辑人,既属于文化人范围,那就应有文化人的内在外在气质。一个有修养的编6辑人,在工作和交往中,应是善于思考而不僵化、观点明确而不执拗、展现个性而不排他、条理细致而不粗糙、富于理智而不冲动、礼貌待人而不自傲、谈吐文雅而
12、不粗俗、举止大方而不做作的。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完美,但这样说,不是过高要求,也不是理想化了,因为它是编辑行业基本特点的自然体现,绝非一时间装腔作势所能做到的。令人遗憾的是,一些编辑人员,或对外部事物缺乏热情和关注;或自我封闭不善与他人合作;或办事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或遇到不合己愿的事就骂骂咧咧甚至出言卑劣;或对待作者和来访者不懂礼貌指手画脚这样的行为,既不符合文化人的身份,也会给工作带来损失。因为这样的人往往与社会和他人难以相处,也会被人瞧不起。一个编辑人员如果身处如此境地,是很难取得成绩的。 造成一部分编辑人员道德偏差的原因来自多方面,有社会的,也有个人的。中国的近现代编辑出版业从 19 世
13、纪后期开始起步,在 10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以编辑为终身职业的大有人在。这支队伍中,也曾经出现过以至勤至德而闻名于世的编辑大家,而更多的则是甘于埋头实干、默默奉献的普通编辑人。正是这些普通编辑人的劳动,使得人类的文明成果得以用有形载体留存下来。事实说明,我们的编辑队伍的传统和当今主流是很好的。但也要看到,近二三十年来,随着书刊报以及音像电子读物等出版物的品种急剧增多,随着某些观念的改变和这一行业的效益被看好,涌入编辑行列的人数空前增长。不可否认,这些人是带着各种各样的追求选择编辑为职业的,各自的业务能力和道德观念也都存在差异。当然,要讲清道德偏差的深层次缘由,还需7要做专门
14、的探讨论证。 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正视这种现象的存在,警惕这种现象的蔓延,加强编辑队伍的道德建设。从前面提到的各类问题和所作分析中,已经可以归纳出编辑道德应包括的最起码的基本内容:一是公私分明,把公利放在首位。二是主正义,明是非,自觉行使编辑职业对社会的义务。三是求实求是,坚持稿件和产品质量第一的原则。四是爱岗敬业,踏实实干,不追风头,不图虚名。五是正直诚实,不自傲也不媚俗。六是勤奋好学,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文化素养和业务能力。七是善待他人,能与同行与作者团结共事。八是懂礼节,会交往,礼貌待人。九是热情大方,举止谈吐文雅,具有文化人的气质。 如前所述,道德不具有法律效力,它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公认
15、行为准则。但是以为所有人都会凭觉悟自觉遵守,也是幼稚的想法,事实也早已说明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在编辑工作中,有一个明确的道德要求,是很必要的。它会造成一种无形的制约,约束那些道德观念薄弱的人的行为。此外,还要有具体的措施保证,一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宣传编辑道德准则,形成浓厚的道德氛围,让每个编辑人员都懂得环境的改变不意味着编辑道德的过时,养成以有道德为高尚的观念。二是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表彰优秀,特别是道德高尚的编辑人员,批评道德低下的人员和行为,促使编辑人员强化是非观念。三是调动多种手段提高编辑队伍整体素质。前面说过,法的手段,经济的手段,教育的手段,都不是万能的,道德的手段也一样,同样不是万能的。人世间没有哪一种药能包治百病,也没有哪一种办法可以单独治理好社会,管理好8所有的人。只有把各种手段结合起来,综合治理,才可能见效。因此可以相信,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加强文化修养、提高业务水平等方面的要求有机结合,统筹管理,各显其功,一定能培育出高素质的编辑队伍。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