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108KB ,
资源ID:1758931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589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谈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伦理关怀.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谈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伦理关怀.doc

1、1浅谈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伦理关怀摘 要对人性至善的执着追求,就必须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处处体现和贯彻伦理关怀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在新型和谐校园发展范式下,需要以伦理关怀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思想起点,需要有相应伦理关怀的有效担当,需要从校园共同体中寻找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 关键词和谐校园;共同体;伦理关怀 和谐校园的伦理特质,从德性的意义上能为校园的和谐发展确立起必要的条件。因为没有人性善的预设,和谐校园建设就没有可能。和谐校园追求人性的善,培育人性的善,是以人性善为基本前提和根本目的,因此,和谐校园建设更应是社会追求人性至善的实现场地。要贯彻对人性至善的执着追求,就必须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处处体现和贯彻

2、伦理关怀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 一、以伦理关怀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思想起点 高等教育大众化作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潮流,正在深刻地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走向,成为高等教育的现实背景。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给和谐校园建设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也使不同文化形态的“校园建设之辩”更为经常。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在“校园建设之辩”的处理上,我们要将其放置于伦理的语境中,把传统的“校园建设之辩”演绎成更加具有时代性、全球性的伦理关怀。 对于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当代大学校园,伦理关怀更是以较大的比2重成为影响和谐校园建设效果的一个因素。然而,长期以来,伦理关怀一直没有在和谐校园建设当中得到充分体现,也

3、没有进行系统化的研究。该问题广泛地存在于校园建设中,这也是从伦理限度理解校园建设意义的一个关键。 “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个人对文化的认同往往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主要表现在一些文化中抑制个性的成分的存在。 ”1在现实中,绝大多数高校出于对自身利益的权衡,往往希望通过各类科研成果或学术成就以实现学校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因此,前一种情况即求成就不计伦理关怀的非现实性,必然导致校园在激烈的竞争中出现种种不和谐的因子,而后一种情况的伦理限度,会使校园更有凝聚力、吸引力和亲和力而受社会舆论的支持,这无形当中减少和谐校园建设的成本。校园在和谐建设的伦理关怀自觉选择了符合伦理要求的限度,这就构成和谐校园建设一

4、切行为的伦理限度。 人类的远古文明就有“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 )的和谐思想,到了 21 世纪的大学校园中,校园人的道德关系进一步扩展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在大学校园内,过度宣扬遵守传统与自然,那不是伦理学的进步,而是历史理性的倒退。伦理关怀成功与否决定和谐校园建设的成败,我们必须重视校园伦理关怀,它是和谐校园建设的积极性探索。它既有利于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又有利于教师在科研活动中形成与社会伦理价值准则相关的精神风貌。校园人文环境、校园人际交往、校园整体形象等等都可以是伦理关怀的外在表现形式。在高等教育愈来愈激烈的竞争过程中,伦理关怀是一个以校园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

5、活动过程,是一个通过创造、演进、交流和3应用,将新的思想和意识转化为社会服务的活动过程。因此,伦理关怀可以将人类天然进化得来的本能性、能动性,通过发展、探索和创新获得严格意义上的自觉自由的品质。 二、和谐校园建设需要伦理关怀的担当 大力进行伦理关怀,构建和谐校园,这是对传统校园建设发展模式带来回报的同时,也带来了理性反思与认识升华。进行伦理关怀,构建和谐校园,目的在于实现校园人与校园生态的和谐发展。而校园资源、生态环境等具有典型的公共物品属性,市场自发机制在这类公共物品上的作用往往不能令人满意,甚至是低效率的,要解决校园建设的外部性问题,需要依靠伦理关怀的有效干预。加之,和谐校园建设的战略性和

6、长远性特征都要求伦理关怀的合理引导,可以说,在新型和谐校园发展范式下,伦理关怀的职能需要重新定位,需要有相应伦理关怀的有效担当。 实际上,伦理关怀所应承担的职责与功能,在和谐校园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必然会形成一种直接反映和谐校园活动的道德现象和意识情态,并且在校园人的心理反映上也会形成一定的积累和沉淀,这就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本质内涵。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伦理关怀是大学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灵魂,它的变革与有效影响是一个大学走向现代意义上大学存在的至关重要的条件。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类大学校园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如何探索大学伦理关怀的机制,是规范一个大学和谐校园活力的根本

7、力量;如何保持校园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4如何整合校园文化的教育资源、如何走出一条既符合现代大学发展要求又符合特色发展要求的新路是当代和谐校园面临的新课题,也是当代大学校园所持有的能够穿越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在有利条件下,最终能在相互冲突的伦理标准下获得统一的取向。例如,在“禽流感”时期的“隔离” ,许多校园人不理解、不配合,但是若有伦理关怀的基础,对被“隔离”对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则能使得他们改变在校园内采取特殊措施的不同看法,积极应对特定情势的校园,确立正确的自我评价。 和谐校园建设是一个由外向内的展开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伦理关怀经历了两次跨越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第一次跨越表现为校园

8、人力图通过认识学校的发展规律,进而建立区分于校园的属于自己的道德律,竭力把自己与校园相区分,努力使自己从校园当中抽身出来,逐步摆脱校园发展规律的束缚。这一次跨越为校园人迈向自由提供了可能和准备。第二次跨越表现为校园人通过认识道德律,进而区分自己与他人,努力使自己从他人当中抽身出来,逐步实现从消极自由到积极自由的提升。这就表明,和谐校园的建立和发展是通过伦理关怀的不断加深而逐步实现的,追求和谐校园会作为一种关怀的目标和使命自然而然地被提了出来。 三、从校园共同体中寻找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 “不同时代和国家的不同环境往往赋予生活于该时代和该国家的大多数人以不同的品质。 ”2当今时代,从目前各种各样的

9、校园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一现状,从教师普遍性的焦虑、疲于应付这一事实,从部分受教育者不满、牢骚甚至异化等现象,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当前5我国高等教育离和谐校园建设还有一定的距离。 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学校、老师和学生是基于共同使命走到一起的,老师担当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学生有着自然生长和进步的要求,所以发展和进步成为联系老师和学生关系的桥梁,也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在校园,基于这样的共同目标,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亲密和单纯的,他们是在共同发展和进步中承担责任,在共同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师生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不是松散关系。 “和其他劳动领域一样,任何劳动成果决非单个人劳动成果所取得的。

10、学生在学校里获得德、智、体几方面的全面发展有赖于教师集体的共同努力。 ”3 校园作为师生共同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地方,追寻的是基于为共同德性成长的教育关系,这种关系是以一种互相交融的伦理责任相聚。师生教育关系的核心就是伦理责任,也就是校园教育者将其应承担的责任加以意识认同,进而能自觉地调整自身的行为方式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倾向或心理体验。因此,伦理责任在和谐校园建设中不是奔向目的的手段,而是在和谐校园的发展中找到它自身存在的价值。伦理责任是校园伦理的基本构成之一,它既是和谐校园建设应有的道德要求,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体系纽带。伦理责任是对和谐校园建设的道德性追问,即促进校园精神的不断完善和不断成长而

11、进行的伦理审视。校园不是教师、学生和教学楼的简单复合,校园是为了达成目标而组合起来的人们之间的种种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或者可以说,和谐校园是一种合作,是教师之间的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这些合作的整合功能就是和谐校园伦理责任的实现。 6和谐校园建设本来是高校实践的产物。因此,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讲,它不可能高于实践。如果要让伦理关怀切近校园人的现实生活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最基本的功能应当是调节利益而不是去掉利益。在校园人的共同价值取向没有发生重大改变之前尤其如此。现实的伦理关怀是指道德主体在行为过程具有追求精神利益的价值诉求,只不过其目标的实现是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的。总之,和谐

12、校园建设从来都清楚地把伦理关怀作为一切活动的基本动因和价值目标。 从校园共同体意义对和谐校园建设进行研究的意义在于,共同体应当作为一种道德同质性的存在而存在。所谓“同质性” ,也就是类似于伦理关怀对于人们的作用。我们承认校园人对于共同体所存在的依赖性,如果缺少共同体所提供的公共安全保障、缺乏共同体的价值追求以及共同体为校园人提供的公共产品,谁也不能享受优质的学习生活条件。同时,和谐校园建设需要共同体,不仅仅是为了文化,而且还有自我利益以及认同需要,即老师、学生要把自己看作是他们所属共同体的一个成员。实际上,在共同体的意义上,一个共同体内部不应当存在着对立和冲突的精神和道德。这表现在校园内,不应

13、存在着对立甚至冲突的精神意志和道德倾向,而应更多地体现伦理关怀。在校园人看来,共同体是有一个有助于形成他们自己认同的共同体。 和谐校园建设蕴含着一种重要的价值,即每个人在伦理价值面前都是平等的,这会强化人们对价值的认同,从而奠定了人们对道德敬畏的心理基础。最重要的是,伦理关怀可以为人们的平等交往提供一个公平的平台,在这种平台之上,人们容易达成对道德的共识,普遍的道德要7求因为校园人的参与而变得易于遵从。如此,普遍的对伦理价值的尊重和对伦理价值的维护的现象就会出现。由于共同的承担,道德的坚守也就越牢固,这样也降低了和谐校园建设的成本。 总之,和谐校园建设是老师、学生在实践中对自我的一种确证,是老

14、师、学生实践能力的表达和主体意识的表现。伦理关怀所承载的价值观是一种营养源泉,校园人不得不意图通过对伦理关怀的追逐和认同获得一些自信和安全感。随着和谐校园建设的深入人心,伦理关怀的发生逐渐成长为和谐校园建设中的自觉意识,由此衍生出校园人思考该怎样和谐,从而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开始懂得它的价值观与利益取得方式必须同整个校园的价值观念、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取得方式相吻合,至少在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方面有实现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87. 2英亚当斯密,余涌译.道德情操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28. 3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7. 作者简介段伟伟(1977) ,女,安徽淮南人,南京财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