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青少年存在精神健康问题的表现【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社会涌现出形形色色的问题。青少年精神健康成为许多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城乡青少年精神健康的问题及表现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相异之点。文章因资料获取的便利,分别选择了山西 X、W 两县和南京市 Z 校做了实证调查。 【关键词】青少年;精神健康;表现 青少年正处于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青少年情绪表现中充分体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特点。在这一阶段,青少年由于面对学习、考试、升学、就业及处理人际关系等,很容易出现情绪情感困扰问题,罹患精神疾病。 有关调查表明,青少年心理问题主要发生在人际关系、学习动机和自我认识等方面,如师生关系、亲子
2、关系、同学关系、异性关系紧张;学习上出现考试焦虑、紧张、受挫情绪;自我感觉、体验、评价失当等。具体表现为个体心理脆弱,依赖性强;挫折忍受力低,易激怒和走极端;环境适应能力差;严重的出现心理扭曲畸变,交往恐惧症等。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且具有低龄化的倾向。心理问题容易导致越轨行为,对个体成长和社会稳定都会留下难以估量的隐患。在南京 Z校及山西调研中,我们发现存在精神健康隐患的几个典型的案例,他们的表现令人担忧。这些案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印证了上述案例得出的结论。 2一、 持续性的学习和行为问题 持续性的学习和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注意集中困难,小动作多,丢三落四,不遵守纪律,行为
3、冲动、任性,学习成绩不稳定或下降。提示有注意缺陷或/和多动障碍的可能性;持续性违纪、偷窃、打架斗殴、酗酒、吸毒、离家出走、夜不归宿等问题行为,经多次批评教育仍不能纠正。提示儿童青少年有品行障碍的可能性;持续性地不自主快速反复的眨眼、挤眉、摇头、噜嘴、吸鼻子、清嗓子,甚至控制不住骂人,说脏话。在山西 W 县的调研过程中,访谈员遇到一位存在持续性行为问题的男孩,但他之所以出现这方面的精神障碍有其特殊的原因,下面是具体的案例。 案例 1 小 A 是一个受艾滋病影响的青少年,十四岁,男性,现在读初二。他的父亲身患感艾滋病,已经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还有妈妈和哥哥,他的妈妈担负起了这个家庭的全部重任,
4、由于过度劳动,现在已经是积劳成疾,她一个人承担不起全部的家庭重任,她不得不将她的大儿子过继给了别人。最近这个破碎的家又发生了一件令人心酸的事情,那所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在一场大雨过后倒塌了,他们一家三口不得不寄人篱下。 访谈中,他不止一次的提到自己的脾气越来越差,现在当同龄的小孩欺负他时他不再沉默,而是选择报复,他会打骂别人,这使得他和同伴更加疏远,很多人都当他是异类,久而久之他自己形成了一种心理暗示“自己是一个脾气很坏的坏孩子” 。他说自己拿过妈妈的钱,但事后很后悔,对自己的坏脾气以及惹妈妈生气很不满意。他告诉访谈员他的梦3想是长大了考大学,挣钱孝敬他的妈妈。 面对别人异样的眼神,他想用暴力来
5、捍卫自己的尊严;在贫穷的阴霾下,他希望自己快点长大,有能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在青春期叛逆的灵魂中,埋藏着深深的不安。他呈现在访谈员眼前的是弱小却强势,躁动却又老成,悲伤却又始终抱着希望。他需要一个温暖的家庭、纯净的土壤,带领着他走过这段不幸,自由地、昂扬地成长。如果他在孤独无助中将希望燃尽,他还会剩下什么? 二、人际交往障碍 案例 2 她上三年级、黑黑壮壮的、披着头发坐在床上看电视。访谈进行了很长时间,女孩不善言辞、性格比较内向。她幼年丧母,现在跟着姐姐过,爸爸和姐夫常年在外打工。她的家家徒四壁,除了一台彩电再无其它象样的东西,床上也比较凌乱、不干净。她坦诚自己有过离家出走的经历,有时候姐姐出
6、去找她,有时候她自己回来,因为她现在还不具备生存的能力。她伤心难过的时候,更多会去网吧,跟陌生人聊天。 墙上贴了很多奖状,差不多每学期都有。访谈员说:“你成绩一定很好!对未来你有什么打算?你的理想是什么呢?”孩子脸上露出了笑容,她告诉访谈员:“将来想考上大学,然后找一个好工作。 ”所有访谈资料汇总发现,上大学几乎成为所有受访孩子的梦想。 临走的时候,访谈员说给她拍照片,她感觉不好意思,说不用了。访谈员劝她:“拍一张吧,你平时应该也不怎么拍。 ”孩子征求访谈员的意见要去梳个头,访谈员同意后,她就开开心心地跑去找梳子梳头了。4看到镜头里那张擦干眼泪展露笑颜的脸,访谈员的心情很沉重,但又无能为力。
7、可以看出,这个孩子比较内向、忧虑、孤僻但内心世界颇为丰富。在现实的生活中她缺乏可以说心里话的对象,也不懂得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沟通,所以她选择上网倾诉。有时她与家人有矛盾的时候选择离家出走,有时姐姐会出来找她,有时她会自己回家,因为没有生活来源。此时的她并不具备承认感和自立意识,也非学习难引起消极情绪,更非金钱观驱使她离家出走。其离家出走时由于对家庭归属感的薄弱甚至缺乏。案主的姐姐孩子不足三岁,还要忙农活,无法顾及案主及其它方面的需求。当问及其和姐姐关系好不好亲不亲的时候,案主选择了沉默。家是爱的港湾,亲人对孩子尤为重要。该案主出现人际交往的障碍,家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三、 青少年性心理
8、青春期随着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育,性激素分泌,性意识觉醒,对性敏感,产生性冲动。性冲动累积越多,紧张度越高,释放的欲望越大。青少年出现性生理和性心理问题很常见,什么时期、如何进行性知识教育,仍是一个难题。如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关注性教育的国家之一。美国大多数学校敦促学生将性交推迟到婚后进行,并会告诉学生实行安全性行为的做法。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要获得性知识不是一件难事。但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学校和家庭的忽视,大部分中学生在偷偷摸摸地获取性知识。性教育是教育青少年怎样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去对待性,使个5人获得与年龄增长相一致的有关性生理、心理和感情上的应有知识,对性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现象能采取客观
9、和理解的态度,消除个人在性发展和性行为中的焦虑、恐惧等种种不良情绪,促进身心健康,帮助青少年正确地认识与处理男女两性关系及其相关的道德与法律,增进对自己性行为所负的责任感,抵御色情作品等对个人身心健康的毒害,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由于性教育手段和途径的缺乏,青少年在性成熟过程中的偏差行为难以避免。 案例 3 男孩小 B 是个特别的青少年,他不同于其他受访者,十分健谈。他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家里除了有爸爸、妈妈、弟弟、还有姑姑、姑父、表弟。访谈员问他有什么烦心事的时候,他说让他最烦心的事就是那些家庭矛盾了,最想做的事是让家庭和睦。他很愧疚地告诉访谈员,他有一段时间看黄色书。访谈员问他怎么想到看黄色书
10、了,他说是因为好奇,看到身边有人看,自己也想看,然后就看了还想看,但后来他自己意识到这是一个让他感觉耻辱的事,他就再也不看了。他说没有任何人发现或要求他不看,是他自己要求自己的。 在乡土文化环境中,关于婚恋、性等敏感的话题,父母、老师通常讳莫如深,如入禁区,儿童的相关话语、意识等被压抑的程度相对较高,因此,乡土文化环境中的儿童问题具有一定的表现滞后性,即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可能呈现在儿童后期或成年期。这与目前我国犯罪情况的发展趋势相吻合:流动人口犯罪占刑事犯罪中的比例上升到 70%,流动犯罪人口中 70%以上为青年农民。青年农民的犯罪行为的表现被压抑的心理在匿名性程度大幅提高的城市环境中释放,
11、诱发种种犯罪行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特别是性心理的健康不容忽视。 6四、极端、过激、偏差的认知 家庭是婚姻的产物,但家庭的维系必须依赖一定的经济条件,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是要以良好的经济条件为基础。家庭经济环境的好坏会影响家庭关系,进而影响到家庭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对于青少年的生理、心理、性格、品行、学习等方面甚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家庭经济环境较好的儿童趋向于积极的生活态度,身体健康良好,性格开朗活泼,而家庭经济环境较差的青少年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无助,身体健康状况往往较差,性格比较内向,沉默寡言,在人际关系和自信心方面显著地不如经济环境较好的家庭的孩子。 案例 4 小 C,他从小没有妈
12、妈,他妈妈精神错乱,小孩子一点儿小的时候,离开了他家,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不久,他的爸爸也出现了精神不正常等一系列的问题,经常离家一去几个月甚至几年没有踪影。小孩儿就一直跟着爷爷奶奶,住在小孩儿的大伯家。家里头一直没有任何收入,就连农村的低保也没有,几年来只有支出而没有所进。最近,小孩儿爷爷奶奶正跟我们商量着把这个孩子送进孤儿院! 恶劣,有时甚至是极端贫困的家庭经济条件,往往会在青少年的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伤痕,使得他们出现极端、过激、偏差的认知,以及对于他们未来生活的理想、目标更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案例 4 中的小 C 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过激、偏差的认知可能使得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建立上
13、产生偏差,甚至可能因此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或是长大以后引发不理智的行为。 从上述案例,我们不难发现:青少年心理发展源自其环境系统的结7构和功能变化,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根本上取决于环境系统的协调、健康。因而按照生态系统发展观,健康的环境系统首先应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能够在不同的结构水平上,例如从家庭、学校、社区、教育决策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环境上,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不同方面的资源。这就要求系统不同结构水平之间既应存在边界,又应具备正常的沟通渠道,才可能彼此间相互协调。 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
14、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可见,少年承载着很多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的精神健康问题亟待关注,并需引起包括家长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参考文献 1 未署名.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主要异常表现.http:/ 2010-09-05. 2 赖树元.快乐心情 健康行为关注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http:/ 3 肖龙江.青少年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创新发展研究,2009. 4 未署名.18 岁-25 岁是流动青少年犯罪的高发年龄段关于我8国流动青少年违法犯罪状况的文献研究资料汇编.中国青少年研究.http:/www.cycs.org/Article.asp?Category=1&Column=134&ID=7308. 作者简介:万鑫艳,女,汉族,江苏兴化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少年、高中历史教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