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关于贵州城镇化问题的思考摘 要:贵州是欠发达、欠开发地区,经济总量少,并且发展不平衡,为了发展贵州经济,必须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在中心城市,在提高经济总量的同时,注重提升技术水平,注重提高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中心城市的结构和功能。而在二线城市,主要通过产业集聚向大城市方向发展。在边远的县、乡、镇,应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和现代化农业,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与此同时,注重具有地方特色地貌和特色文化的城镇建设,实现城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技术创新 特色产业 特色城镇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5-0015-02 一
2、、贵州城镇化的问题及现状 贵州地处西部内陆地区,属于欠发达、欠开发地区,自然环境较差,人口分布不均;交通不发达,距全国经济重心较远;现代化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结构单一,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总的来说,城市稀疏,而且规模小,经济实力差,空间分布也不平衡。区域经济的二重结构明显,城市化还处在初级阶段,即个别大城市的孤立发展,而周边只有数量少,实力小的小镇,中等城市较少,城市首位度高,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由于中等城市少,导致大城市的“大而全” ,产业和人口过分集中,这势必使城市的载重量过重,带来了资源、环境、交通和就业压力,从2而制约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大城市与外围地区缺乏其他各级规模的城镇作为纽
3、带和桥梁,既削弱了大城市的辐射力,也堵塞了周边地区对大城市的向心力。 二、推进贵州城镇化的有效措施 1.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贵州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中心,发挥其中心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贵阳是贵州的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具有独特的经济发展优势,但城区面积狭小,城市人口密度大(其人口密度已超过北京、上海和广州等特大城市) ,城市的载重量过重,限制其进一步发展。为了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必须加快贵安新区建设,实现贵阳安顺一体化;必须加强城乡结合部的交通网络建设,把城区人口逐步转移到郊区,并通过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黔中经济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产业方面,在追求经济总量增长,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使其产
4、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招商引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注重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和思想观念创新,打造创新型城市。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中去,此类技术创新有以下五种基本情况:引入新产品;采用新技术或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料的新供应来源;引入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由此可以看出“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它的外延广泛,涉及市场、技术和管理等方面,提升和优化产业机构就是需要这种“创新”形式。为此,必须在贵安新区建立各种形式的研发中心、高新技术创业3园区和科技产业孵化中心
5、。着力改善自身的软硬环境,以优厚的待遇吸引和稳住高级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人才的地区很难振兴经济。作为以贵安新区为中心的黔中经济圈必须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经济圈和以南宁为中心的北部湾经济圈对接,打通贵州的出海通道,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贵州改革开放的窗口,并积极参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分工与协作,实现互惠双赢。总之,以贵安新区为中心的黔中经济区在增加经济总量的同时必须以创新为主要目标,发挥其信息、物流和技术优势,抢占全国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在贵州经济发展中起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为具有后发优势的贵州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加强二线城市建设,必须注重产业集聚和经济总量的增长,
6、在承接中心区的辐射中发挥中介和桥梁作用 贵州的城市稀疏,而且规模小,严重地制约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完善。要振兴贵州经济,单靠个别大城市的优先发展是不够的,必须选择工业基础较好,交通比较便利的地区,通过产业集聚,向大城市方向发展。例如:遵义、安顺、六盘水等城市的工业基础比较好,而且都有高速公路和铁路贯穿其中,可以选择它们作为大城市发展的对象。基于此类二线城市,必须加强其自身的经济实力,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第一,增强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为城市功能的扩大和人口的集中奠定基础,为城市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力资源和原材料。
7、因此,必须采用先进4技术武装农业、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第二,大力发展工业。一般来说,工业化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工业化的城市发展必定是有限的。所以,发展工业,实现产业集聚,是二线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实现产业的集聚,必须选好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时期内,经济发展所依托的重点产业,这些产业在此发展阶段形成地区经济的“龙 头” ,并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强烈的前向拉动或后向推动的作用。主导产业对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起飞”和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不仅主导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8、而且非主导产业也具有主导产业无法替代的作用。关联产业是与主导产业十分密切的非主导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它为主导产业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因此,必须使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保持动态协调均衡,促使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第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属于基础性产业部门,是经济发展和聚集人口的主要力量,其生产活动和提供的服务主要供区内消费,但它是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具备的部门,不能滞后于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的发展,否则就会制约地区经济的发展。 3.在县、乡、镇,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和现代化农业,推进城镇化建设 在边远的县、乡、镇,基础设施差,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总量极小,市场狭小,产业结构极
9、不合理,工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困难。为了增5加农民收入,使其享受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果,必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和现代化农业,搞活地方经济。 第一,千方百计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一定的特色产业群,推动农村向城镇化方向发展。规划和建构特色产业聚集区,改善特色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为特色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对特色产业的集聚区位,应选择现有的县城、建制镇和有发展前途的小镇。应在战略上分两步走,以县城为集聚的理想区位,近期以向小城镇聚集为主,中远期应着重向城市聚集。在这一过程中,把一批小城镇建设成为小城市或中小城市的卫星城,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促进乡色产业和农村劳动力不断有效
10、地向理想区位聚集,加快农村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就当前而言,色产业区位应选择县城或县域一级城镇,这一区位不仅能够促进色产业的发展,还可带动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和培育区域增长极。工业化与城镇化是相伴发展的:工业化的推进,使工业向城镇集中成为必然,并且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城市成为现代经济和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地域载体;而城镇化的推进对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县级城镇具有工业布局的指向作用,特别是交通、市场、科技和通讯等具有明显的优势和主导性,能够满足工业聚集发展的需要,而且随着色产业在城镇聚集,对城镇第三产业提出要求,引发人口、资源和经济活动源源不断地流向城镇,其中人口的迁移,还会带动起城镇
11、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房地产业和水电部门的发展,农村工业和农村城镇互为依托共同发展。 第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我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成为制约农业、农村经6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农村市场需求,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基础设施的状况直接制约着农村生产力的综合水平。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劳动条件等要素共同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其中劳动条件的核心内容就是基础设施,如果基础设施不足,建设水平落后,再先进的劳
12、动手段和再聪明的劳动者,也难充分发挥作用。没有交通运输设施,农产品运不出去,产品变不成商品,其价值就无法实现;没有通讯设施,就无法获得市场信息;没有基础设施,还会制约着农民的消费水平。所以,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实现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 第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社会对农产品的数量和结构发生了变化,农业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必须改变只生产种植业的倾向,提高经济作物的比重,提高间接服务部门的比重。与此同时,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即有紧密联系关系的农工商的长期联合,以及以合作社的形式或公司制的形式的农工商一体化
13、组织。目前可以采取两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一是公司制的大型农工商联合企业。二是加工企业带生产基地的农工商联合体。通过这两种模式来实现农产品的价值增殖和进入市场。总之,通过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可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和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4.推进贵州特色城镇建设 7对于产品来说,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而城镇的建设也应当体现地方地貌和文化特色,才有优势和竞争力。在城镇建设中往往是开山辟地,这样的建设方式既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又没有体现地方特色,造成“千城一面” ,体现不出“显山、露水”城镇风貌,体现不出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特色。其实“山地多、平地少”就是贵州的特色,城镇依山而建
14、、向山要地,不但能体现地方特色,而且还能减少对耕地的占用。此外,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撤大建,应尽量保留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建筑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建筑。因为具有地方特色地貌和地方特色文化的城镇往往是人们旅游的目的地,如,贵阳的青岩古镇、黔东南的镇远古镇就起到这样的效果。因此,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地貌和地方特色文化的城镇,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M.经济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周起业.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3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田成川.全球化市场经济中的我国“三农”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