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科学和管理:中国的机遇与挑战摘要:在科技创新中,科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全球创新范式正在从“基于技术的创新”逐步走向“基于科学的创新” 。中国应积极加强对基础研究和科技前沿的投资,真正走向“高科技” 。管理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对于科技的创新、社会的进步等具有重大价值。全球的管理范式也正从“基于控制” 走向“利于创造” 。中国应积极应对管理这一“高情感 ”范式的变迁,力图实现“高科技”和“高情感”的同步发展。关键词:科学;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3 文献编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4.01.001 1 科学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
2、展以及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序幕已经拉开。传统的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有形要素)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正在逐渐减弱,全球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科技实力的竞争上,而创新正日益成为科技的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然而,科学作为技术的前端基础,与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 “基于技术的创新”(Technology-based Innovation)已远远不能满足高科技企业创新的需求,全球创新的趋势逐渐走向基于科学的创新(Science-based Innovation) 1。 2“基于科学的创新”是指被科学研究直接推动、强烈依赖于科学研究的创新。典型代表产业为生物基因产业、新材料产业、制药产业等
3、。根据 2011 年公布的马萨诸塞州创新经济指数,美国的马萨诸塞州的科学能力已超过了瑞典、芬兰、以色列等国家,成为基于科学的创新的先锋。与奈斯比特的观点类似2,在下一个科技经济周期中,基于“新兴”科学导致的产业创新将超越信息技术导致的产业变革。互联网无非增强了全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但不足以支撑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 由于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各个领域中,各种事物的现象、本质、特征及其运动规律认识的不断增长的知识体系。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是中国科技政策的重心3。 未来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加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培育
4、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先机和优势,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其中要进一步发挥基础科研与人才的优势。 一是围绕加强基础研究以发展原始创新能力,迎接 “以科学为基础的创新”的挑战,立足原始创新,围绕前沿性、深层次科学问题实行理论研究、模拟研究和实验研究三者并重,加强理工农医的交叉,加强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的融合,更好地为应用学科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撑;要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以重大专项项目牵引,凝聚世界一流的基础研究人才及团队,加强国家级基础研究基地的培育、布局3与建设
5、,建设国家级重大基础研究平台。 二是优化国家的科研经费结构。投入中要加大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研究的投入,在若干可能发生革命性突破的科学方向上,力争开拓新问题、新理论和新方法。依照科研前移的特征,积极鼓励进行具有前沿性的基础研究,具有重大引领效应的基础研究,解决世界科技发展所需的基础性科学问题。多年来我国 GEBR/GERD(基础研究经费/R&D 经费)一直徘徊在 5%左右,2004 年至 2007 年逐年下降,分别为 6%、5.4%、5.3%和 4.9%。与国外相比,我国 GEBR/GERD 远低于美国(18.7%) 、法国(24.3%) 、俄罗斯(13.9%) 、日本(11.8%) 、韩国(1
6、5.4%) ,与同属发展中大国的印度(19%)相比,这一指标也有很大差距。必须承认我国的基础科学投入在研究开发活动中的比重的确偏低,必须增强国家基础研究在研发的比重:从 5%尽快增加到 10%-15%。 三是加大对基于科学的学科投入,特别是物理、化学、生物和材料等学科的发展力度。一方面,应该重视以物理和化学为代表的“经典”科学;另一方面,也要强调开发以生物和材料为代表的“新兴”科学,特别是要高度重视以材料为基础的创新,迎接将要到来的生物经济和材料经济。 四要以稳定经费投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资待遇和宽松的研究环境,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从事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的队伍。进一步加大投入,关心与支持基础学科
7、拔尖创新人才计划,将其延伸至研究生层面,仿照“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设立“青年学生千人计划” ,在未来5 年内现有的基础学科拔尖的大学生、研究生中选拔 1000 人,给予更高4的荣誉和待遇,鼓励他们安心基础研究,不断冲击世界科学的高峰。 2 发挥管理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 管理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通过管理活动,人类的各项事业得以顺利实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创新、社会的进步,需要更细的分工和更大范围的协作,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显著。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研究人类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科,既有较高的理论深度,又强调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任
8、何科研组织,都应该开展有效的管理工作,通过科学计划、合理组织、有效领导、适度控制的过程,实现其既定的发展目标。 席卷全球的知识经济将继续对现代组织提出新的挑战,第三代管理学正在崛起。两代经典的管理体系哈罗德?孔茨和斯蒂芬?罗宾斯所创造的都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其主要目的是提升组织(尤其是工业企业)的运营效率和质量,并降低成本。所以,它们都是效率导向、崇尚资源、强调控制,其根本不足是对知识和创新的忽视,以及对员工关爱的不足。 控制就意味着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的管理,缺乏自下而上的反馈回路。而知识型员工具有更高的素质,他们有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严格的控制显得多余。同时,知识型员工具有很强的创造力,
9、严格控制将会阻塞他们对组织的创造性意见。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将成为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与体力型劳动相比,知识型劳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劳动强度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尤其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目标确定、进度控制都比体力型劳动困难,5成为管理者遇到的新难题4。严格管理、加强监督的外部控制方法对工业经济时代的体力型员工是卓有成效的,但是对科技人员就不再适用,反而可能会阻碍科技人员的创造力。成功的科技与创新,需要更大胆的创意、充分的交流、宽松的环境、对正常失败的宽容、对员工的高度关爱等新型管理。特别是为科技人才建立有效的“安全基地” ,才能真正释放其创新能力5。 全球的管
10、理范式必须从“基于控制” 走向“利于创造” 。管理学应摆脱工具主义、技能化的窠臼,成为一门综合性强的社会科学,同时融入更多的人文精神,将“知识” 、 “创造” 、 “创新” 、“关爱”等成为管理工作的主题,使管理工作更具“情感”因素,惟其如此,管理学将更具生命活力。中国应积极应对管理这一“高情感 ”范式的变迁,积极发展更具人性关爱、更符合科技创新的管理模式,在积极重视科学和基于科学的创新范式的同时,实现“高科技”和“高情感”2同步发展的佳境。 参考文献: 1 陈劲,赵晓婷,梁靓, 基于科学的创新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34(6):3-7,20130610. 2 约翰?奈斯比特 等, 高科技?
11、高思维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寻 ,新华出版社,2000 年 5 月第一版。 3 陈劲等编著, 科学、技术与创新政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4陈劲, 第三代管理学的兴起 ,管理学家(实践 版) , (7):104-105,2013. 65乔治?科尔里瑟 等, 从关爱到挑战:领导力提升新路径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年 1 月第一版。 (责任编辑:姚 英) Abstract:Science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global innovation paradig
12、m is gradually from the “based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the “based on science innovation”. China should actively strengthen investment of basic research and fronti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order to truly become the “high-tech“. As an important social science, management has great value for th
13、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Now, Global management paradigm is from “based on control” to “based on creation“, therefore, China should actively respond to the changes of this “high-emotion“ paradigm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and “high-emotion“. Keywords: Science;Management;Innovation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