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视阈下合作、激励、监督三维路径探究【摘 要】建设生态文明既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并取得了许多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文章着重从合作、激励、监督三个层面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路径探究,以期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生态文明;合作;激励;监督 随着全球环境矛盾的日益突出,生态问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关注焦点。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列为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
2、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形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努力建设美丽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是阶段性和整体性的有机统一。在新的时期,我们要牢牢抓住发展契机,努力担负起历史的使命,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探寻出独具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新模式。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精心设计的合作激励监督机制,以全面回应各方关切,激发各方合作建设生态文明的正能量,规避负能量,使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构想得以实现,合作激励监督的路径选择,形成“三位一体”战略模式, “三管齐下”将极大推动我国2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合作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
3、工程,生态文明建设要真正取得实效,有赖于政府、企业、公众、媒体及环保 NGO 等相关各方的良性合作。 (一)政府的主导作用 各级党政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躬身力行,建设“节约型政府” ,切实做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运用多种手段,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以及党和国家关于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普及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尊重和支持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信息知情权、传播权和有关决策的参与权、监督权。 (二)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把节能环保当作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提升企业形象的大事要事并且抓紧抓好。企业要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不断降低原材料
4、和能源的消耗,同时要加强自主创新,在符合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等设计原则和方法的指导下进行各种工程、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从而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三)公众的参与机制 公众参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走群众路线。要充分发挥社区、家庭和个人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的积极作用,把注重生态环保、厉行勤俭节约作为创建文明社区和弘扬家庭美德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确保公众参与的外在机制保障十分重要,尤其3是要确保有关环境方面信息的公开透明。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利用各种途径充分实现公民的知情权,从而促使公众积极有效地参与环境保护事业。 (四)媒体的宣传引导 创建生态文明离不开舆论的
5、支持与引导,媒体的宣传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还有待觉醒与加强,因此媒体不仅要通过宣传让公众做环境保护的同情者,还要通过宣传教育让公众成为环境保护的积极参与者。同时,媒体要担当政府和公众沟通的桥梁作用,积极引导并探索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机制,促进公众依法、理性、有序、有效参与,使公众成为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事业的积极力量。(五)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环保 NGO)的发展,可以使分散的个体利益汇聚成群体利益,促进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决策,政府可以通过立法使各种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的建立和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定化,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与
6、发展管理的机制和程序。政府机关应对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予以支持和引导。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仅仅依靠合作还是不够的,要充分调动各方的力量,建立相应的激励、奖励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励性质的绩效评价指标和考核办法 “十一五”规划在统筹考虑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4和开发潜力、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的前提下,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对于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来说,在自身经济发展水平本来就不高的情况下,如果专注于生态保护却无法通过切实可行的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得到合理的生态补偿,就只会产生追求
7、经济增长的强烈动机,而在缺乏资金、技术、人才与生态理念的情况下,这种经济增长必然有很强的生态负效应。因此应该在强化对各类地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评价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评价考核,制定具有激励性质的绩效评价指标和考核办法。对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等指标;对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全面评价自然文化资源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情况。放弃“GDP 至上”代之以“绿色 GDP”指标,有助于激励政府官员放手实施环保计划,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带有激励性质的绩
8、效评价指标和考核办法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保护环境的奖励机制 建立健全对企业、公众、媒体、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等各方的奖励机制,对于推动我国神态文明建设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企业进行补贴或奖励,一方面会鼓励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另一方面也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公众认可度,促进企业发展从而带动其他企业竞相效仿;对敢于举报并与破坏环境、违法违规5生产的现象作斗争的群众或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表扬,一方面会激发公众参与环保的热情,同时会使一些生产单位面对群众的监督望而却步而不敢行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之事;同样,对相关媒体和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进行支持和奖励也有
9、利于它们各自职能的更好发挥。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路径 有了合作和激励措施,还需要监督机制确保和巩固各主体职能的发挥,实现功能的整合以及效用的最大化发挥。 (一)群众监督制度 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一个较为复杂和长期性的过程,建设成果的多与少,建设结果的成与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群众的监督充分与否。确保群众有效监督,关键在于推进群众监督制度建设:首先是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的保障制度建设;其次是群众监督渠道的制度建设;再次是群众监督的罢免机制建设;最后是群众监督的奖励机制建设。做好以上四个方面的制度建设,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作用才可能得以充分有效发挥。 (二)环境保护监察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依
10、托一定的环境保护监察体系,建立独立于地方管辖的区域环保督察机构有助于国家的监管体系垂直到底,从而缓解国家监管能力不足的问题。我国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和相继成立的华南、西南、东北、西北、华东、华北六大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等七个部门基本构成了我国国家层面的环境保护国家监察体系。但是要建成“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还有许多路要走。环境问题6主要涉及政府、企业、民众三个治理主体,要使环境保护监察体系产生监督管理的长期效果,还需要三个主体相互协调,实现良性互动。 (三)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法律法规是表达各方诉求的主要依据,环境诉讼法律是制裁破坏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行为的一柄利剑,但现行
11、环境诉讼法律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应突破“直接受害人才有权提起民事诉讼”的环境诉讼法律规定,逐步扩大环境诉讼的主体范围,从环境问题的直接受害人扩大到环境保护部门、扩大到其他环保组织、再扩大到更广大的社会公众,并且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环境权利要求纳入到规范有序的管理中去,最终形成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民为了社会公共利益,都可以向国家司法机关提起诉讼的制度。 (四)廉政建设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投入的大幅增长,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成为腐败高发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如果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能对相匹配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作出要求,那么环保投入就不会在跑冒滴漏中流失,严肃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监管就不会在权钱交易中变质。只有在廉洁公正的氛围下,政府、企业、公众、媒体、环保 NGO 等有关各方才能理性合作、真诚合作,环保的投入效益才能得到有效保证,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邵超峰,鞠美庭,赵琼,陈书雪.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路探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2). 7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 3 程伟礼,马庆等著.中国一号问题:当代中国生态文明问题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2.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