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哲学审视【摘 要】红色旅游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新时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形式。红色旅游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更生活化,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互动。从哲学的角度研究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从而深入研究其价值的弘扬途径。这有助于从理论层面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审视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红色旅游的发展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
2、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要求,为红色旅游价值的实现提出了最高要求。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也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会议着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 ,如何将会议精神贯彻到各项工作中是会议的重点。因此,从哲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助于从哲学的高度把握其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对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种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交互渗透,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2化特点,红色旅游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
3、中国,红色旅游的旅游地是新思想、新理论的代表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发展都与这些地方有着深厚的联系。红色旅游中所展现得红色革命精神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传统精神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民族精神的新内容,既有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内涵,又有与时俱进、价值永恒的普遍意义。 一、红色旅游中蕴含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原理 列宁认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过程。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
4、础,而感性认识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上升为理性认识。认识客观存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我们所进行的一切认识世界的活动都是为了创造出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只有来源于实践的理论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而理论也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红色旅游中意识的能动性主要体现在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人们在这个认识的过程中不断通过实践改造主观世界,而主观世界的改造又影响着人们在客观实践中的行为。 红色旅游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连续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遵循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不断深
5、入的。在这3个过程中,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而红色旅游中得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也主要体现在受教育者认识的不断升华,最终指导实践的目的上来。从参观者的认识活动来看,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参观者通过对游览红色景区,对革命历史有了主观性的认识,通过方方面面的革命教育对红色革命精神,英雄人物,革命遗迹有了感性的认识。其次,在参观的过程中,通过景区的陈列、情景再现、亲身体验和讲解人员的深入介绍,这种感性认识也会慢慢的上升到理性认识,对红色文化的本质和内涵,包括理论背景和内在结构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最后,在参观者回到实际生活中后,把领悟到的红色精神融入到生活
6、中指导实践活动,用高标准,高要求约束自己的言行,真正用理性认识指导实践,使其价值在生活实践中得以体现。 二、红色旅游中传达认识的主、客体关系原理 “在认识论中,主体和客体是表示活动者和活动对象之间特定关系的哲学范畴。主体是指在活动中处于主动和主导地位,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等功能于一体的一方;客体则是指在活动中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具有受动性、非主导性等特点和功能的方面。认识论中研究的对象只可能是人的认识,人始终是主体。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科学的界定了认识的主体、客体和中介。客体主要是指与人的活动相关的客观存在,或者说,人的认识活动所现实指向的事物构成认识的客体。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主体通
7、过一系列的活动不断的认识和改造客体,在这种情况下客体又发过来作用于认识主体。但是不论改造客体还是认识客体,4都是为了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是主体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在红色旅游过程中,教育对象成为能动性的主体,而教育者和实践活动、教育内容、教育对象自身等成为被认识的客体。参观者对历史知识的寻求、对年轻一代的教育需求、企业和事业单位进行的红色精神教育等需求,这些受教育的群体充分说明,他们并不是被动的接受教育,而是以自身为实践对象,主动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过程,参观者在游览的过程中自觉的将认识与客观实践结合起来,把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结合起来,这种认识和改造过程贯穿于红色旅游
8、的整个过程当中,为以后的生产生活创造一种潜在的价值。 同时,人们在参观的过程中认识的程度,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和效果也受到客体的影响。如果红色旅游的产品单一,体系不健全,线路组织不合理,景点设计不科学,导游讲解不到位,游乐项目缺乏亲身参与的体验性,那游客就会在旅游过后对其景点乃至整个红色旅游产品产生排斥或怀疑心理,情况严重时会产生否定甚至逆反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客体就对主体的认识过程及认识程度产生负面影响,使人们参观之后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能将红色精神带到工作生活的实际中去,使参加红色旅游的目的性不能在实践中体现,从而,起不到提高思想觉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红色旅游中涵盖内化、
9、外化关系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将社会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动机和意识,然后再由受教育者将这些意识外化为行为并产生良好的行为结果。因此内化和外化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密不可分的两个环节。5内化是指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把符合社会基本准则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意识,使受教育者自觉遵守的,并以此作为道德标准及行为准绳的过程。外化是指受教育者将个体的思想、意识转化为外在行为,并使这种行为产生良好的外在效果,被人们所接受的过程。内化与外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内化是基础,没有内化就谈不上外化,而外化是根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良好的个人素质,而良好的个人素质的
10、外在体现就是良好的行为及结果。 红色旅游的过程是内化与外化的不断转化的过程。红色旅游通过将革命年代遗留的纪念地、标志物以及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等基本内容,内化为参观者的内在精神,这个过程就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人们在参观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实现他教与自我教育的有效结合,将这些外在的红色精神通过参观游览的形式内化为内在的精神,但这个内化的过程中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内化过程中,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景区的管理者和讲解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参观者的理解程度。一些景区的讲解人员只是照本宣科,机械的背诵,而不能很好的结合新的时代背景,进行
11、融会贯通,这就会给参观者造成一种革命精神已经过时,把红色旅游仅仅当成一次外出游玩,从而起不到内化教育的作用。同时,内化的另一方面就是接受。参观者有目的的到红色旅游景区参观时,对所要参观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在参观的过程中,就会将以往的经验和现实的环境融为一体,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将这些精神传达的大脑,内化为自身所需要的内在精神,接受并得到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6参观红色旅游的目的,是要把红色旅游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转化为人们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们在结束参观,回到各自的生活环境之后,怎样将内化的精神外化为行为,是一个重要的过程。红色旅游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具体就体现在外化的行为上。这个外化的
12、过程受到时间、地点社会环境、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一系列条件的制约,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克服种种制约,严格要求自己,以优良的革命传统和爱国热情激励自己,以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激励自己,在生活中处处以学习到的精神规范自己的言行,将内在的精神转化为外在的行为,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现。 参考文献 1 列宁全集(第 5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 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63-165. 作者简介:杨静(1987.01- ) ,女,山西人,河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