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106KB ,
资源ID:1762718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627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流浪儿童形成机理的理论阐释及干预策略.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流浪儿童形成机理的理论阐释及干预策略.doc

1、1流浪儿童形成机理的理论阐释及干预策略【摘要】当前我国流浪儿童问题是亟待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通过运用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理论、社会排斥理论、社会互动理论等来阐释儿童流浪的形成,发现其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城乡一体化和重建家庭结构系统预防流浪儿童产生、消除社会排斥促进流浪儿童社会融合、优化互动符号改变流浪儿童亚文化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流浪儿童;结构功能理论;社会排斥理论;符号互动理论;干预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的加速转型和社会结构的变迁,由于某些家庭功能的缺失及社区支持体系不足等影响,流浪儿童问题仍是目前我国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我国官方将“流浪儿童”界定为:年龄 18 周岁以

2、下,脱离家庭或其监护人在外游荡超过 24 小时且无可靠生存保障并最终陷入困境的人。研究表明流浪儿童呈现行为、心理等一系列“异化”特征,它在长期的流浪生活中形成的,即有一个形成机理,所谓“机理”原意是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郑杭生教授认为其含义有三个层面:“一是事物各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即结构;二是指事物在有规律性的运动中发挥的作用、效应,即功能;三是指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在这里笔者结合社会学中的相关理论从过程的角度来探讨流浪儿童的形成,以期丰富流浪儿童问题的研究视角。 一、流浪儿童形成机理的社会学理论阐释 2社会学的理论繁杂丰富,以下梳理相关理论包括结构功能理论、社会排斥理论、符号

3、互动理论来阐释流浪儿童形成的过程。 (一)结构功能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他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在不断发展,必然导致结构也不断地进化。 一方面社会结构变迁导致很多贫困家庭出现。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鸿沟扩大,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相对贫困人数增加,这些贫困家庭由于供养子女的能力不足,儿童易被迫选择流浪。加上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福利政策,这样农村、中西部离家出走的儿童就很难得到有效的社会救助。 另一方面社会变迁背景下家庭结构发生变化,造成家庭功能缺失。家庭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基本要素,在如今的社会转型加速期,其结构也易发生巨大的变化。当前的离异家庭、单亲家

4、庭日渐增多,家庭结构的残缺导致家庭在养育子女方面的功能发生偏离。 (二)社会排斥理论。 “社会排斥”的概念最早由法国人 Lenoir 于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提出。学者薛在兴认为流浪儿童面临着家庭、教育、社区、住房、就业的排斥,而且这种“排斥是全方位的” 。在此,笔者认为流浪儿童在离开家庭之后主要有来自社区、救助机构等的排斥。 1、社区对流浪儿童的排斥。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对流浪乞讨人员持否定的态度我们不愿意去包容甚至接近他们,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但又像是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一样,这就是社区排斥” ,人们难以接纳、认可流浪儿童,常是“敬而远之” ,更不用说3去积极地救助他

5、们。 2、救助机构对流浪儿童的排斥。至 2003 年底,我国在一些大中城市建成 130 所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但其他一些城市对儿童的救助仍依靠流浪乞讨救助站,这种机构在救助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救助方式被动化,对已经外出流浪的儿童,不能及时将需要救助的流浪儿童送到相应的机构救助,而任由他们流浪街头;对进入救助中心的儿童仅提供简单的生存保障,难以满足他们的根本需要。 (三)符号互动理论。社会是通过人们的互动而产生的, “社会互动”一词最早是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提出,他强调人类的个性是在个人与网络群体联系的特殊构造中呈现和塑造的。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总结了符号互动论的三个基本原理:第一,我们依据我们

6、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而对其采取行动;第二,我们所赋予的事物的意义源于社会互动;第三,在任何情况下,为了赋予某种情境以意义,并决定怎样采取行动,我们都要经历一个内在的阐释过程我们“与我们自己交流” 。 儿童在流浪的生活中,首先社会给流浪儿童贴上了标签,他们被看作懒惰者、越轨者、 “问题儿童” 。对于流浪儿童来说,他们在这种长期的消极互动中,通过“镜中我”和自我内在的阐释形成其特有的亚文化,也认为自己是越轨者、问题儿童, “破罐子破摔” 。由此可见流浪儿童亚文化的形成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标定过程,先由社会给流浪儿童赋予“问题儿童”的符号意义,进而对流浪儿童持以鄙视、不屑的态度甚至弃而远之的行为;在这

7、种互动中,儿童似乎接受社会赋予他们的符号懒惰者、越轨者、 “问题儿童” 。 4由以上分析可知,正是社会结构的变迁带来家庭结构的变异,进而导致家庭功能的缺失,使得儿童背离家庭;儿童一旦离开家庭走向社会,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排斥,包括社区、救助机构等;在流浪的生活中,流浪儿童被社会贴上了标签,被认为是“问题儿童” ,在这“污名化”的过程中,流浪儿童通过“镜中我”呈现出一系列“异化”特征。这样一个离家出走或被家人抛弃的儿童就有可能进一步变成流浪儿童,它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 二、实施相应的干预策略 流浪儿童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过程,为此通过不同环节实施相应的干预策略。 (一)打破城乡二

8、元结构,重建家庭结构系统,从源头上预防儿童流浪。 1、统筹城乡关系,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作出制度性安排。当前整个社会结构发生变迁的背景下,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防止儿童因贫而被迫流浪。 2、重建家庭结构和系统,发挥家庭的作用。诸多研究表明流浪儿童大多产生于问题家庭(如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等) ,学者关颖在分析家庭排斥是造成儿童流浪的根本原因,提出要优化家庭的环境,以此从源头上预防流浪儿童的产生。 (二)消除对流浪儿童的排斥,促进其社会融合。由于社会结构、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儿童背离家庭,选择流浪,这可以说是

9、外在客观的5要素。但我们(主体包括社区、救助机构等)可以通过主观的因素去消除对流浪儿童排斥,促进流浪儿童尽快融入社会。 1、促进社区建设,强化社区支持体系。我国是乡土社会,社区是一个亲密的、人们相互守望的社会共同体,它可以对一些问题家庭进行及时地干预,防止离家出走或被家人抛弃的儿童进一步变成流浪儿童;同时对一些在社区流浪的儿童,社区要及时地对他们救助或送往相应机构救助,消除对这些儿童的排斥,强化对流浪儿童的支持体系,促进他们融入社会。 2、救助机构转变救助方式满足流浪儿童根本需要。积极实施“外展社会工作,主动救助流浪儿童” ,工作者主动走进街区,在流浪儿童聚集的地方设立固定救助点,为流浪儿童提

10、供多种救助方式。对进入救助中心的儿童,不仅提供衣食住行医疗等基本保障外,还要对其进行行为矫正、心理辅导、实施相应教育等,改变流浪儿童的亚文化。 (三)优化流浪儿童互动符号,改变其亚文化。要消除对流浪儿童的排斥,改变流浪儿童的处境,首先必须要改变对流浪儿童的符号认同,尤其是对流浪儿童的观念认识;其次优化与流浪儿童的互动,以相应的技术改变他们的亚文化,使其依靠自身力量克服困难、适应生活,最终回归社会。 1、全社会必须改变将流浪儿童标定为“问题儿童”的符号。不能将流浪儿童看作“懒惰者” 、 “问题儿童” ,同时还需确立“儿童优先、服务为本”的价值理念,流浪儿童由于其生理、心理等方面发展不成熟,他们是

11、最为弱势的群体,要发挥社区、非政府或民间组织的作用,对一些6问题家庭进行监督和干预,防止儿童离家出走;对于那些已经在社会流浪的儿童,社会要给予他们更多地照顾和关怀,将他们及时地救助或送往相应救助机构。 2、以具体的方法技术优化流浪儿童互动符号,改变其亚文化。对于那些长期在社会流浪的儿童,而且在行为、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儿童,需运用专业的方法与他们进行良性互动,从而改变其亚文化,如运用社会工作个案、小组的方法等。 三、结语 我国流浪儿童产生于社会的转型期,它的形成机理我们必须认识清楚,进而采取相应干预策略,一方面从客观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重建家庭结构系统,从源头上预防儿童流浪;另一方面从主观上消除对流浪儿童的排斥,改变对流浪儿童符号标定,同时优化流浪儿童的互动符号,最终促进流浪儿童重新融入社会。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