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106KB ,
资源ID:1762743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627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论晚清女子学校教育之影响.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论晚清女子学校教育之影响.doc

1、1论晚清女子学校教育之影响【摘 要】晚清女子学校教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虽然它没有使中国女子完全摆脱传统社会的束缚,但它毕竟在半个多世纪里开启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新篇章,其影响决不可小觑。它促进了女性肉体和精神的解放、改造了中国传统的伦理习俗、推动了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产生。 【关键词】晚清;女子;学校教育;影响 晚清(18401911)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而鸦片战争则是这一社会转型之肇始。鸦片战争结束后,随着一系列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的纷至沓来,中国社会被迫走上了一条畸形的发展道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晚清女子学校教育就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虽然它没有

2、使中国女子完全摆脱传统社会的束缚,但它毕竟在半个多世纪里开启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新篇章,其影响决不可小觑。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促进了女性肉体和精神的解放 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每一个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一般解放的天然尺度。 ”而父权制的中国女性所受压迫极深的最直观体现就是在其肉体上。中国传统社会有许多陈规陋习,女子缠足就是其中之一。它不仅严重损害了女性身体的健康发育,而且还强化了女性对男性的人身依附。晚清时期,随着女子学校教育的蓬勃发展,2不少有识之士增强了对女性缠足危害性的认识。光绪二十三年(1897) ,近代杰出的教育家梁启超在变法通信中严厉斥责女

3、子缠足是“毁人肢体,溃人血肉,一以人为废疾,一以人为刑戮,以快其一己之耳目玩好。而安知有学?而安能使人从事于学?是故缠足一日不变,则女学一日不立” 。在此,梁启超大胆揭露了缠足对女性肉体的严重摧残,并将革除缠足陋习作为女学确立的先决条件。此外,梁启超还积极从事禁止缠足的社会宣传,并联合谭嗣同等十余个维新派人士拟定试办不缠足会简明章程 ,将女性缠足与国家民族强弱联系起来,认为不缠足是强种强国的首要前提,这就把女性缠足问题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随着人们对女性缠足危害性认识的提升以及禁止缠足活动的广泛开展,从而推动了不缠足运动向纵深阶段迈进。在当时新建立的女子学校中,其中就有不少女学校明文规定

4、:只招收已放足或者不缠足的女子入校读书。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时, 学部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亦明文规定:各学堂一律不准招收缠足女性入校读书。这样,禁止女性缠足在法律上获得了认可。尔后,体育课也逐渐在女子学堂广泛开设。同年,清廷还规定:“女子必身体强健,须常使留意卫生,勉习体操。 ”女子学校教育在使女性肉体获得解放的同时,还使女性精神得到了极大地解放。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女子自发留学的热潮,且女子留学人数在此后不断攀升,这就使得大量女子走出封闭的深闺,真正迈向开放的世界,从男尊女卑的旧中国,来到男女平等的异国他乡,中外男女地位对比的巨大反差更激发她们立志谋求自身的解放,以摆脱

5、对男性的人身依附。比如,激进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家秋瑾在东京创办白话报 ,极力鼓吹推3翻满清政府,提倡男女平等,要求女子和男子一样,接受相同的教育,这就使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传统观念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长期以来只有男人有知识有文化而女人愚昧无知的局面。二、改造了中国传统的伦理习俗 “婚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特定文化环境中女性的价值定位和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动。 ”在古代中国很长一段时期内,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婚姻确立的先决条件,女性作为婚姻的当事人无权决定自己的婚姻大事,而完全被排除在婚姻大事决策之外。晚清时期,随着女子学校教育悄然兴起和蓬勃发展,新思想、新观

6、念继之产生并逐渐为人们所认可和接受,婚姻自由、文明结婚就是其中的典型。 “其论婚也,选择则归之父母,而可否仍决于己,男女相悦,即可请命于父母以成其事。 ”在古代中国,传统伦理规范通常集中体现为家庭伦理,而家庭伦理的深刻变革得益于晚清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由于女性在学校中受到大量新知识的熏陶,从而产生了新思想、新观念,使其头脑中所固有的旧思想、旧观念遭到强烈的冲击。女性在学校中所获得的新知识也使她们易于接受社会上所宣扬的各种新思想、新观念,她们“从中吸取了不少反对旧文化旧道德的进步思想开始与旧道德决裂。 ”对于过去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传统观念如男尊女卑、封建孝道等,愈来愈多的女性开始产生怀疑并

7、公开予以猛烈抨击。在论中国家庭应该改组中,中国国民党第一位女党员吴弱男在比较中西家庭存在巨大差异的基础上,入木三分地抨击道:在中国,家庭是“社会中万恶的泉源,也是4一个造奴隶的场所” 、 “若是我们中国的少年要改造这国家和社会,定不可不先把这样腐败的家庭推翻。如不先从个人和家庭着手,那社会革新的事业,就更没办法了!”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旧的家庭制度,指出了女子受压迫的根源,将社会革新与家庭变革结合起来,认为家庭变革是社会革新的前提。在模范家庭为社会进步之中心中,黄蔼女士则进一步呼吁道:“要同这恶社会宣战,非先从恶家庭战起不可。 ”从而为女子解放斗争指明了正确方向。 三、推动了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产

8、生 “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 ”即女性要想真正获得解放,必须摆脱传统家庭的束缚,广泛从事社会工作,从而挣得属于自己的劳动报酬,实现经济上的独立。晚清时期,在女子学校教育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就有不少女子学校,以实现女性经济独立为依归,对女性进行必要的职业培训,即让女性学得一技之长以增强其谋生的能力。在当时,对女性所培训的职业主要有采桑、养蚕、缝纫、纺织、刺绣等。这类学校的纷纷创办,对于培养女性自立、自强的资格,提高其谋生能力,实现其经济独立不无裨益。故杰出的女革命家秋瑾说得好:“欲脱男子之范围。非自立不可,欲自立,非求艺不可。 ”女性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不仅

9、增长了才干,而且还培养了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从而积极投身于火热的社会建设之中。民国元年(1912) ,在“兴实业实为救贫之药剂”口号的激励下,一些知识女性满怀一腔热情致力于兴办实业。比如,同年 5 月,上海的汪赵润等 10 位女士联名发起成立中华女子实业进行会,该会 “以振兴女子工艺,提倡女子经商,5结合女工团体,俾我国实业大昌,以立富强之基础为宗旨” 。这些知识女性不仅致力于兴办实业,而且还投身于辛亥革命,共赴国难,这一爱国情结曾受到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的高度赞扬:“女界多才,其入同盟会奔走国事百折不回者,已与各省志士媲美。至若勇敢从戎,同仇北伐,或投身赤十字会,不辞艰险;或慷慨助饷,鼓吹

10、舆论,振起国民精神,更彰彰在人耳目。 ”这段话可谓是对知识女性献身革命事业最为公允的评价。大教育家蔡元培也评赞称:“辛亥革命时,本校学生多有从事南京之役者,不可谓非教育之成效也。 ”可见,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实肇始于知识女性,而知识女性又得益于女子学校教育。 综括全文,晚清女子学校教育是在中国半殖地半封建化过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产生和发展对封建传统观念如男尊女卑、家庭孝道、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它促进了女性肉体和精神的解放、改造了中国传统的伦理习俗、推动了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朱有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 罗苏文.女性与中

11、国近代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社, 1996. 3 黄新宪.中国近现代女子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 4 中国社科院近代研究所.五四运动回忆录(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5 姜纬堂.19051949 北京妇女报刊考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61990.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 秋瑾.秋瑾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8 刘巨才.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史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9. 9 谈杜英.中国妇女运动通史M.妇女共鸣社,1936. 10 蔡元培全集(第 3 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魏登云(1965- ) ,男,湖南桃源人,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教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