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滨湖新区建设的生态学原则中图分类号:B84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1 世纪,世界各国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 , 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 谋求全球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结果。是人类获得改造世界巨大能力时 , 谋求人与自然共生和更加理想的人居环境的结果。城市发展模式从传统的经济导向向生态导向转变 , 标志着给人类最高文明的城市的更新和开发建设带来了新的希望 , 也体现了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当前 , 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的生态化运动 , 已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展开 ,并且向多方面渗透 ,城市由单纯静止的美的自然环境取向趋向于更新的全面生态化。人们也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城市发展的生态化途
2、径 , 认识到“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不是一个为人类表演的舞台提供一个装饰性背景 ,建立一个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类新文明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 这标志着人类正迈入 “生态文明时代” ,建设生态型城市也是形势所趋 。 城市新区生态学建设主要包括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动态、系统生态学研究及其城市的生态规划、生态建设和生态管理,城市生态系统与周围农村生态系统间关系的研究。将环境生态学运用于城市建设中,就是把城市当作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人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人与城市环境之间形成一个动态平衡,在城市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既能享受现代都市的高度文明,又能贴近自然,远离都市的负面影响环
3、境污染、心境浮躁等。因此,环境生态学原理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城市生态新区建设是一个由自然、经济和社会三部分组成的复合系统,具有整体性、和谐性、高效性、多样性和全球性等特点,各子系统既相互制约,又互为补充。其建设包括以下 5 个层面:即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城市时,不仅要求具有良好的区域景观和生态环境,各类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因地制宜地确定植被的覆盖率和乔、灌、草合理的组成与结构,而且要求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因此,要想建设好生态城市,必须加强城市规划,其规划不仅仅局限于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城市规划过程中,而是将其思想渗透于各个方面和部分,使城
4、市规划生态化,也就是既考虑到现今的生态关系和生态质量,又要考虑到城市未来的生态关系和质量,以使城市和城市生态系统持续发展.根据城市化发展要求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城市生态学研究和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城市生态学理论的探索,特别是不同规模城市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第二,扩大城市科学研究的范围,即从单一的城市为对象的研究,转变为对城乡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包括半城市化地区的研究和乡村工业化与城市群的研究。 第三,发展生态城市建设适用技术体系,促进现有技术的生态化。 第四,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生态景观规划和生态文化的方法论上的指导。 第五,建立相应的政策、法令和奖惩制度,促进生
5、态城市的发展。 第六,加强教育、培训和生态城市的能力建设,增强生态意识。 第七,加强国际间、城市间和社区间的合作与交流。 此外,在进行生态城市评价时,注重多角度原则,方法多样,主要的方法如城市代谢方法、生态足迹法、生命周期评价法、模糊数学方法、单指标评价和综合指标评价模型等。目前在我国应用的比较多的是单项和综合指标评价的方法。当前我国正在研究评价指标的规范化问题。评价指标的选择至关重要,其选取应遵循以下 3 方面的原则: 第一,代表性。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所选指标要能反映该城市的本质特征、复杂性和质量水平。 第二,全面性。指标体系应具有综合性,全面反映自然、经济和社会系统
6、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且应使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相结合。 第三,规范性。指标的选择应遵循使用国内外公认、常见的指标的原则,使指标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黄石市经历了城区的数轮快速扩张,城市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城市品质、城市规模、人口规模、经济实力、城市竞争力、城市首位度都得到了长足的提升。目前,黄石市作为现代化大城市的框架逐渐成型,日渐丰满。但是,城市的飞速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黄石于 1950 年 8 月建市,60 余年来城市建设先沿长江而行,再环绕磁湖展开。现今的城市中心受限于长江和黄荆山脉,急需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资源匮乏,效率低下。因此,树立科学发展观,重新认
7、识黄石城市的地位、作用,从而科学地规划合肥,合理地确定城市布局、有计划地控制和调整城市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竞争力,任务非常关键。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特色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黄石是一个滨湖城市,通江之利,为经济发展注入无穷活力。进一步创建通江都市,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逐水而居,近可获生活取用之便,充分沐浴它给城市带来的灵气,远可收通江之利,为经济发展注入无穷活力。 2013 年 5 月,市委市政府提出把黄石建设成为鄂东特大城市,由环磁湖时代走向环大冶湖时代,建立大冶湖生态新区。环大冶湖流域面积1106 平方公里,不仅有着广阔的城市发展空间,而且具备显山露水的优越自然环境。黄石
8、市委、市政府做出发展决策:跨越黄荆山,建设大冶湖生态新区。该新区北面黄荆山核心区,西穿大冶城关和大箕铺镇滨湖地区,南接阳新大王镇、太子镇、金海开发区,面积约 400 平方公里,涉及人口 60 多万。 未来大冶湖生态新区,将成为黄石建设鄂东特大城市的主战场。从国家的发展布局来看,黄石所处的“中三角”必将成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推进环大冶湖新区开发,标志着黄石城市格局开始第三次跨越。新区建设将加快大冶、阳新等地的城市化同城化进程,为大冶湖南岸地区,乃至整个阳新大面积大范围脱贫致富奔小康、跨入全省县域经济 20 强注入强大动力。 大冶湖“一肩挑两头” ,具有连接城乡的纽带功能,涵盖河口、汪仁、罗桥、东
9、岳、大箕铺、大王、太子、韦源口、金海开发区等区域,道路通畅、资源丰富,让这片土地潜力无穷。黄石市委提出了大冶湖开发建设的路径,敲定了生态新区建设分“三步走”:第一步,近期目标: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的要求,推进 2 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建设。第二步,中期目标:在东到长江,西抵大冶城区,北起黄荆山麓,南至父子山麓的大冶湖区域建设一座现代化的生态新城。 第三步,远期目标:以大冶湖生态新区为龙头,带动大冶、阳新等组团及重点镇发展,最终实现全市的同城化。 根据环大冶湖生态新城空间研究方案,环大冶湖地区大冶湖北岸主要是城市规划建设区,包括大冶城区、黄金山工业新区、汪仁镇、章山片区、新港片
10、区等;大冶湖南岸临近生态保护区,尚未大规模开发建设。 规划创新性地提出了“圈层式”布局模式:生态维育圈层(即蓝线控制范围) ,该圈层范围内应执行严格的生态保护,禁止任何建设行为;生态旅游休闲圈层(即绿线控制范围) ,圈层范围内避免大规模开发,布局以生态旅游功能为主的特色组团;环湖发展圈层,圈层范围内布局城市组团,注重滨湖特色的营造以及生态廊道的预留。从区域总体生态格局来看,大冶湖南岸地区位于幕阜山生态屏障区与东北部的大别山生态屏障区,在长江的交汇过渡地带;从地区生态格局来看,环大冶湖地区北依黄金山,东连长江,南临幕阜山,生态地位十分重要。环大冶湖生态新城开发要以生态优先为导向,保留重要的区域性
11、生态廊道;显山露水,彰显山水园林城市特色,注重滨湖岸线控制,沿湖建设地区与湖岸有机渗透,形成良好互动。 在大冶湖新区未来建设规划时应留白,充分遵从生态原则,做到不伤害自然。必须坚持国际眼光与实际情况的有机统一,善用“留白”和“反规划” ,要彰显山水融合的理念,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与大湖生态保护、旅游发展“三规合一” , 让我们在利用大自然的丰厚馈赠时,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为城市留住珍贵的原生态山水风貌。 参考文献 1、刘翠红.合肥市滨湖新区的规划与开发建设,合肥市规划信息中心 2、黄光宇.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第 12 卷6 期,1999 3、王静.天津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定量评价,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第15 卷 5 期,2002 4、刘则渊.城市建设标准与评价体系探讨,科学技术管理 ,2001,22(4)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