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26KB ,
资源ID:1764566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6456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地震灾害救援研究.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地震灾害救援研究.doc

1、地震灾害救援研究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多次地震救援实战经验,研究在现有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从救援技术应用、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地震中的生命救援能力的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地震;救援;研究 中图分类号: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并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会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堰塞湖等次生灾害。2008 年 5 月 12 日我国汶川 8.0 级特大地震发生后,受灾人口达到4571 万,

2、一场生命救援的竞赛迅速展开,全国 13434 名消防队特勤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从建筑坍塌废墟中成功抢救出 1701 名生还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当前,地震后快速、科学实施生命救援是国内外地震救援队伍面临的最突出的课题之一。 1 地震后生命救援的特点 1.1 作业环境复杂 地震发生后,建筑物垮塌严重;被埋人员的亲属,以及志愿者、救援队的人员众多;现场秩序较乱,一些被埋人员的亲属甚至出现不理智行为;同时,各类基础性的“生命工程” ,如交通、电力、天然气、有(无)线通信等,遭到严重破坏;地震中随着余震不断,往往伴随着恶劣的天气,如雨、雪、雾、大风等,使救援作业环境异常复杂,增大救援难度。

3、1.2 救援装备需求大 地震救援过程中,不仅要用到雷达生命探测仪、音视频生命探测仪、搜救犬等搜索装备进行全方位的人员定位,还要用到起吊、挖掘、破拆、顶升和支撑救援装备,埋压深度较深时,甚至还要用到大型的吊车、重型铲车等工程挖掘机械,有些时候,必须“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各类装备,才能打开救援通道。同时,救援现场还需要大量救生类、照明类、洗消类、后勤保障类等装备。除此之外,救援人员还要结合现场实际,利用木料、砖块、预制板等材料,制作各类支撑构件。 1.3 救援持续时间长 地震中,随着被埋压人员的生命体征越来越弱,救援过程就是与时间赛跑。救援准确发现并定位被埋压人员后,在打通救援通道的工作中,要消耗

4、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救援过程中,各类破拆类装备不宜长时间使用,其主要构件易造成损坏,加之在一些狭小空间里,空间有限,操作装备和人员施救的难度加大。以上原因致使救援效率低,救援时间长。 1.4 救援危险性大 地震生命救援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其主要表现为:一是余震的威胁给救援带来困难,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几天内发生余震 6000 多起,而且有 6.0 级以上破坏性较大的余震 4 起,余震可能引起受损建筑物出现第二次垮塌和打通的救援通道出现塌方;二是救援人员在破拆时,若使用的装备冲击力强,引起较大震动,也可能造成新的垮塌;三是救援时一些钢筋水泥、玻璃等尖锐物品容易刺伤人员;四是救援人员连续作战,精力和

5、体力下降时,有可能造成搬运重物时精力不集中,砸伤人员,过度劳累也可能导致人员重伤或死亡。 2 地震生命救援面临的突出问题 2.1 信息化指挥手段落后 由于当前消防部队多数时间在主要城市救援作战,单兵手持电台的配备率高,在较小、空旷的区域内通讯能力强于其他部队。但进入山区和市政通讯设施损毁的区域搜救,移动式卫星定位通讯设备普遍效果较差、远程通讯能力较弱的问题就暴露出来,部队失去联系的情况屡有发生。 2.2 技术装备配置不合理 救援过程中,由于运输条件限制,重装备数量不足,多靠轻装备作战,损耗严重,影响了攻坚和持久作战能力。同时,从装备的配备标准看,目前轻、重型地震救援队装备配备种类繁多,各不相同

6、,给战勤保障带来了巨大压力。从装备的便携性上看,多数装备难以适应山地携行,影响了山区搜救的行军速度。 2.3 战勤保障能力欠缺 当前,全国公安消防地震救援队已全面推行了 72 小时自我保障,但这种保障模式受作战区域、作战时间、装备携行重量等因素影响,在长时间、跨区域和山区地震救援中常常难以实现。 3 地震生命救援采取的措施 3.1 积极搜救被困人员 搜索定位是现场救援的第一环节,应主要把握两个主要方面: 一是确认有无被埋压人员;二是使用不同搜索设备和仪器,由大致定位到精确定位,并对被埋压人员的生命体征作出判断。要想切实把握好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就必须使用人搜、犬搜、仪器搜等正确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7、进行细致的搜救。 3.2 发挥各类救援装备的最大效能 在现场救援过程中,要注重发挥装备的最大效能,要能形成整体合力。一是承重墙、承重梁、预制板等墙体或承重构件的破拆,可利用凿岩机、剪扩器、铁锤破拆;二是建筑中的钢筋、楼梯铁扶手等的破拆清障,可视情况利用钢筋速断仪、切割机、便携式万向切割器、氧气或乙炔或丙烷切割器、液压组合破拆器进行;三是可利用起重气垫、液压顶杆,撑开建筑缝隙,拓宽救援通道。 3.3 配合实施医疗辅助 接近了被困者但不能立即救出时,要及时稳定被埋压人员的情绪,根据现场不同情况,利用导管输送水分和流质食物,必要时可进行输液和输氧、止血;在人员救出后,一要防止眼睛灼伤;二要有条件的情

8、况下,要对救出人员的身体进行捆扎固定,防止人员长时间的挤压蓄积的有毒物质向身体其余部分扩散,造成二次伤害。 3.4 全面开展现场清理 现场人员搜索、救援等主要任务完成后,要综合利用人搜、犬搜、仪器搜等方法,并动员社会各方面的救援力量,对现场开展确认探测搜索,最终确认有无被埋压人员;现场如有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要利用稀释驱散、沙土埋压、倒罐等方法,清除残余物质,清除危险源。救援结束后,必须全面、彻底清点人员,检查有无受伤或失踪的人员,并将检查情况报告现场总指挥员,做好记录。 4 加强地震生命救援能力建设的对策措施 4.1 要建立完善特大灾害事故救援网络 我国幅员辽阔,发生大型灾害事故的机率大,力

9、量集结难度较大,可以参照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做法,整合专业救援力量资源,以公安消防部队六大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为重点,主要开展灾害事故专业性救援训练,形成覆盖全国的消防救援力量网络,专门应对严重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故。 4.2 加大救援器材装备建设力度 目前,我国消防部队的器材装备是由同级政府负责,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消防部队器材装备配备参差不齐,特别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差距较大。为适应特大灾害事故救援需要,建议出台符合各区域处置自然灾害事故的实战的、科学实用的器材装备标准,硬性推动各级政府配置相应的救援装备器材,成立区域性消防救援中心后,重点配备搜救器材和破拆类器材、车辆和重型机械等

10、,具备应对重大灾害和事故的强大战斗力。 4.3 要建立完善信息化支撑体系 建立以信息化为主导的高素质、高效能指挥机关,实现地理信息的全国覆盖,提升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作战特别是跨区域作战中行军的快速准确。提高单兵信息化装备配备水平,确保整个指挥系统的准确高效运作,提高灭火救援作战指挥水平。 4.4 建立完善战勤保障体系 相对于发达国家及解放军的联勤体制,我国公安消防部队的战勤保障工作起步较晚。当前,要以走“融入式”发展道路的思想为指导,以提高灭火救援战斗力为出发点,按照现代灭火救援作战行动的规律,将人、财、物和社会可利用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建立具备技术、物资、生活保障和联勤保障能力的战勤应急保障体系。 5 结束语 地震救援中,消防部队要发挥出生命救援的拳头和尖刀的作用,就要于微观处把握地震的主要特点,宏观上认清制约救援能力提升的主要方面,在救援现场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展开立体救援,才能在地震救援中“快速反应、科学施救”和“能打仗、打胜仗” 。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