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27.50KB ,
资源ID:1764609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646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制药废水中COD的试验研究.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制药废水中COD的试验研究.doc

1、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制药废水中 COD 的试验研究摘要:本试验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某制药废水中 COD 进行了处理,考察了该工艺的 COD 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并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关键词:电化学氧化法;作用机理;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C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试验装置 试验用水为制药废水经生化处理后的二沉池出水,COD 初始浓度为2500mg/L 左右,电解槽为 101015cm 的有机玻璃槽,阳极板采用钛涂钌氧化电极,阴极采用石墨电极,电源采用电源使用 MPS702 直流电源( 最大电压 36 V, 最大电流 30.7 A),试验装置如图 2 所示。 图 2 试验装置图 2 检

2、测方法 试验中 COD 浓度的检测采用 K2CrO6 氧化还原滴定法,采用的仪器为COD 微波消解仪。本试验采用单因素理论,通过对其他试验条件的控制,达到对原水 COD 初始浓度重要性的考察。 3 试验结果与讨论 3.1 初始浓度对 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 本试验通过原水不同稀释倍时的控制,达到对处理水质 COD 浓度的有效控制,分别采用稀释 0 倍(COD 浓度 2000mg/L) 、稀释 1 倍(COD 浓度 1000mg/L) 、稀释两倍稀释 2 倍(COD 浓度 670mg/L) 。 试验条件:电流:4A;初始 pH:8.0;电解质:0.01mol/L 的Na2SO4;极板间距:10c

3、m 试验结果如图 3 所示: 图 3 初始浓度对 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 图 3 显示了在不同初始浓度下,溶液中 COD 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从中我们可以发现: 45min 处为曲线拐点,即为最佳处理时间,出水 COD 浓度为 483.43mg/L,COD 去除率为 75.75%。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可得:电化学氧化法对 COD 的去处效果不随初始 COD 浓度的变化而变化,这是由于电化学电解过程中所产生的氧化剂的量是控制 COD 氧化速率的决定因素。 3.2 电流密度对 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 电流密度是影响电化学氧化法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电极表面积恒定时,单位面积提供的电量随电流强度

4、的增大而增大,电化学氧化法反应速度也随之增大3。但试验中的电流密度不能无限增大, 当电流密度超过某一电流阈值后, 电路中过量的电子不经过电极反应而直接流进溶液,使电流效率下降4。 本试验通过电源电流的恒定控制,达到对试验条件中的电流密度的有效控制,本试验将电流强度先后分别控制在1A、2A、3A、4A、5A、6A。 试验条件:采用制药厂出水作为试验用水(COD 浓度为 2000mg/L) ;初始 pH:8.0;电解质:0.01mol/L 的 Na2SO4;处理时间:45min;极板间距:10cm;极板表面积:10cm10cm。 试验结果如图 4 所示: 图 4 电流密度对 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

5、 图 4 中可以发现:试验电流强度从 1A 逐级上升到 4A 过程中,原水中 COD 随电流强度的增大而大幅度地降低,及相应的 COD 处理效果出现大幅度提高,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在极板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大,电子在极板与原水中 COD 之间的转移速率加快,原水中氧化性极强的 H2O2 和 HO自由基反应速率也大幅度增加,从而在相同的水力停留时间内所产生的具有氧化作用的活性中间产物越多, 原水中 COD 的去除效果也明显提高;但在电流强度从 4A 上升到 6A 的变化过程中,出水中 COD 浓度虽有下降,但已接近平衡,COD 去除率仅略有提高,分析其原因是电化学氧化法机制受到原水中

6、COD 初始浓度的限制。本试验的最佳电流强度为 4A。 3.3 初始 pH 对 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 本试验将初始 pH 先后分别控制在 2、4、6、8、10、12。 试验条件:采用制药厂出水作为试验用水(COD 浓度为 2000mg/L) ;电流强度:4A;电解质:0.01mol/L 的 Na2SO4;处理时间:45min;极板间距:10cm;极板表面积:10cm10cm。 试验结果如图 5 所示: 图 5 初始 pH 对 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 图 5 显示了在处理时间 45min 的条件下,原水中 COD 处理效果与初始 pH 的变化关系,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试验 p

7、H从 2 逐级上升到 8 过程中,出水中 COD 随 pH 的增大而大幅度地降低,即相应的 COD 处理效果出现大幅度提高,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在间接氧化时阴极生成的 H2O2 与 Fe2+构成 Fenton 试剂氧化体系,作为 OH的主要来源,而过低的 pH 对 H2O2 的产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利于 OH的产生7,随着 pH 升高,抑制作用得以解除,电化学氧化法机制得以正常进行,COD 去除率得到显著提高;但在 pH 从 8 上升到 12 的变化过程中,出水中 COD 浓度又有显著上升,分析其原因是碱性条件下, 阴极还原析出H2,与 Fe3+形成 Fe(OH)3 沉淀, 体系中 Fe2+的再

8、生受到抑制, 对 HO的产生再次造成负面影响,使得 COD 去除率显著降低,考虑 COD 去除效果,本试验确定最佳初始 pH 为 8,且在该初始 pH 下,经 45min 的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后,出水 COD 浓度为 405mg/L,COD 去除率为 79.75%。 3.4 铁试剂(Fe2+)对 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 铁试剂(Fe2+)不仅具有催化 Fenton 氧化反应的作用, 而且同时可作为絮凝胶团的前体,对 COD 的去除具有显著影响,铁试剂(Fe2+)的加入使得整个 COD 去除过程成为电絮凝与电化学氧化作用的耦合体。为考察铁试剂(Fe2+)对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

9、素理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铁试剂(Fe2+)加入前后 COD 去除效果的对比,达到铁试剂(Fe2+)对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效果的验证。 本试验先后控制铁试剂(Fe2+)的有无,达到考察铁试剂(Fe2+)对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效果验证的目的。 试验条件:采用制药厂出水作为试验用水(COD 浓度为 2000mg/L) ;电流强度:4A;电解质:0.01mol/L 的 Na2SO4;处理时间:45min;初始pH:10;极板间距:10cm。 试验结果如图 6 所示: 图 5 铁试剂对 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 图 6 显示了铁试剂(Fe2+)加入前后,原水中 COD 处理效果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从中可

10、以发现: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铁试剂加入前后,COD处理效果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保持一致,即在试验开始的 0min 到 45min 内,溶液中 COD 随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时间的延长而相应地线性减少;在 45min到 60min 内,溶液中 COD 随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出现 COD 浓度上升的现象;在 60min 到 90min 内,溶液中 COD 随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时间的延长而 COD 浓度又开始线性减少,45min 处为曲线拐点,即为最佳处理时间。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向原水中投加一定量的铁试剂(Fe2+)后, Fe2+将会与阴极生成的 H2O2 构成 Fenton 反应体系,作为 OH的主要

11、来源10,同时伴随 OH产生的 Fe3+相比 O2 具有较大的初始还原电位,可在阴极上与 O2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再生为 Fe2+。Fenton 氧化体系生成OH 氧化电位可达 2.8V,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OH 作为亲电基团,具有较强的进攻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并最终将它们氧化成 CO2、H2O 以及简单的有机物。 4 试验结论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理论,通过对其他相关因素的有效控制,得出的试验结论如下: 1)通过对其他试验条件(初始电压、初始 pH、电解质、极板间距)的有效控制,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时间 45min 处为 COD 去除曲线的拐点,为最佳的处理时间。 2)从考虑到 COD 去除效果及节约能

12、耗,本试验的最佳电流强度为4A。 3)本试验确定最佳初始 pH 为 8。 4)铁试剂加入前后,COD 处理效果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保持一致,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45min 处为 COD 去除曲线的拐点,即为最佳处理时间,即铁试剂(Fe2+)对 COD 去除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肖羽堂,张飞白.电化学氧化技术去除有机物的研究进展J.江苏化工,2007,35(1):6-10. 2 王静,冯玉洁,崔玉虹.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J.工程与技术,2003,12:19-22. 3 王翠,史佩红,等. 电化学氧化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河北工业科技,2004,21(1):49-52. 4 施国键,乔俊莲,等. 电化学氧化处理生物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J.化工环保,2009,29(4):326-330.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