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论述摘要:房屋建筑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时也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只有施工的严格执行和施工技术的科学保障才能保证房屋建筑的高质量完成。本为对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一、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简析 1、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应该根据其采用的具体原材料来进行配合比的设计,并且按照普通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能等标准来进行试验和试配,以便满足混凝土对于工作性能、强度、耐久性等的要求,而不能仅凭经验来设计配合比。此外,配合比还应该符合经济性及合理性。在混凝
2、土的生产中,砂、石等材料实际的含水率有时会和配合比的设计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拌制混凝土之前应该检测和确定砂、石的含水率,根据测试的结果来调整材料的实际用量,提出恰当的混凝土施工的配合比。 需要混凝土浇筑的部位通常是建筑工程的梁、板、柱等。因此,在对它们进行浇筑时,一定要注意施工的技术顺序和要求,尤其是对柱子的混凝土浇筑,一定要在安装完梁模板之后才能开始进行。在浇筑成排的柱子时,要注意从两边向中间逐个推进,以避免排柱因为模板吸水的问题而产生横向的推力,造成柱子的弯曲变形。同时,还要注意在浇筑时,要沿着柱子的高度进行一次性的灌注。对于在 3.5m 以下的柱子,要沿柱顶从上而下的直接灌注;而高度在
3、3.5m 以上的柱子,则要进行分段式的灌注,通常要将每段的灌注距离控制在 3.5m 以内。 2、混凝土的拌合技术 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的拌合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搅拌程序的顺序,必须严格、严密、严谨按照拌合的要求对其原材料按水泥、石子和砂的先后顺序进行拌合,这样可以避免混凝土在斗底粘结。同时,要求严格按照配比数据进行混凝土原材料的计量,控制好搅拌的力度和时间,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柔韧性。同时在具体实施项目是务必注意温度的控制,这对浇筑有着意义非凡的作用,可以使混凝土的质量得到最高的提升,对温度的控制方法有很多:一般来说从最早选择原材料时应该选择干性的混凝土混合材料,以此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水化散
4、热不明显就可以控制温度;在捣实搅拌过程加碎石或者水的方法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冷却效果,也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在采取措施降温的过程也一定要想办法进行散热的工作,建立多种散热途径才可以保障避免产热的同时保障散热的均匀。在模板浇筑过程中由于天气的不定性,要把握好拆模时间,避免出现裂缝,以此保证混凝土的温度不大于气温,保证项目施工的质量。 3、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一般分为垂直和水平运输。由于混凝土在运输途中很容易出现水泥、细骨料上浮而粗骨料下沉的搅拌物分离现象,因此,在运输过程中,要控制好运送时间的长短,按照相关的施工规定运输混凝土。 4、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施工人员要对混凝土初凝之前对混凝
5、土进行浇筑,对于出现初凝现象的混凝土必须进行二次搅拌,确保浇筑时混凝土呈现流动状态。另外出现下列任何情况需停止操作混凝土初凝并超过允许面积;混凝土平均浇筑气温超过允许偏差值,并在 1 小时内无法调整至允许温度内;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大雨或暴雨天气。在实际操作中,施工人员通常应将浇筑的高度保持在 2m 以下,以避免出现离析,对浇筑的部位应该采取溜槽(溜槽的水平倾角要控制在 30以内)等相关措施后才可以进行浇筑。在浇筑过程中必须一遍浇筑一遍捣实地逐层进行,同时注意温度和厚度的控制,浇筑完的混凝土必须遮盖来保温或者防雨。 5、混凝土的捣实技术 混凝土的捣实要根据混凝土的切实厚度选择振捣器,其中最重要的是
6、插入式振动器。使用插入式振动器的方法有 2 种,一种是垂直振捣,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另一种是斜向振捣,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操作过程遵守“快插慢拔”四个字,这样可以防止离析,分缝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在浇筑过程中,振捣上一层时,要注意深度一般在下一层 5cm左右,这样可以控制接缝的完整性,并且在捣实混凝土上层是应该在下层的初凝时候进行。每一次捣实时间要控制好,最短不少于 10s,应该给每点振捣的时间,以免捣实不匀,但也同时不要过长,这样会造成离析现象,以不冒气泡,表面泛灰浆为准。操作时要均匀插点,可以采用“交错式” 、 “行列式”等,但不能混合使用。要将施工缝处捣实,使得新旧混凝
7、土结合紧密。 6、混凝土的表面处理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并且入模完成过后,应该对其表面进行合理的处置,如二次捣实或者抹压,从而防止表面出现裂缝或者溢出水分。在进行处理过程中,一定要严格、严密按照技术要求贵其表面进行找平、抹灰、打磨和夯压,以此来保证项目表面的施工做到切实的光滑平整、平实无缝、紧密严实。 7、混凝土的管理养护 除预应力构件外,一般采用自然养护。即在平均气温高于 5条件下,于一定时间内使混凝土保持湿润状态。一般在最高气温低于 25时,浇筑完毕 12 小时内开始洒水养护;最高气温高于 25时,应在 6 小时内开始养护。干硬性混凝土应于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养护。洒水养
8、护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水泥品种,对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应不小于 7 昼夜;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不小于 14 昼夜。另外,凡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均不小于14 昼夜。 二、控制裂缝技术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差原因,导致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通常由于两方面因素,一是由于混凝土内部原因,内外温度差异导致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二是由于混凝土的外部原因,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外部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间的约束,对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混凝土虽然具有较强的抗压强度,但是受拉力却很小,所以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导致裂缝的产
9、生。如果裂缝的宽度在允许范围内,正常情况下对结构的强度不会产生影响,但是却会影响结构的耐久性,这种情况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控制裂缝,施工中要做到 1、选择合理的配合比。严格控制砂石以及水泥的含量,在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减水剂,节省水泥的用量,降低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在不影响设计强度的同时,也要保持混凝土良好的性能。 2、有效降低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后的初始温度。可以采用温度相对较低的水、将砂石冷却的方法混凝土的搅拌温度,延长初始凝固的时间,降低浇筑的速度,以加快热量的挥发。 3、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如果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在 25 度以下,可以进行拆模工作,但是如果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大于 25 度,
10、就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减小内外温差。 4、做好混凝土的维护保养工作。早期的养护工作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降低后期出现裂缝的可能性。 当混凝土浇筑无法连续进行时,主要由于技术设备、人力限制等原因,在浇筑间隔阶段需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以保证在上层混凝土浇筑时,下层混凝土已经凝结,保证了一定的施工缝间隙。而施工缝的预留主要根据房建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来确定。施工缝属于房建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在预留过程中,也要做好相应的计算和解决措施等。 结束语 只有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保证严格、严密、严谨的工作态度,按照国家标准严格把关,按照程序配比严格执行,切实做到混凝土工程的配料、搅拌、运输、浇捣、养护整个工序的完善。才能保证我国建筑行业的顺利发展,推进我国经济发荣昌盛。 参考文献 1陈申岭.探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方法及措施J.山西建筑,2012.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