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26KB ,
资源ID:1766830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17668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环境保护措施的思考.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环境保护措施的思考.doc

1、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环境保护措施的思考【摘要】低碳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结合城市自身的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针对城市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有规划、分步骤地推进。低碳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领域的概念,涉及到城市建设方方面面的内容,为了有效推进我国低碳城市建设,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入手,构建起全面切实可行的低碳城市建设模式。为此,文章提出了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环境保护措施的思考。 【关键词】低碳城市 环境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F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背景下,发展低碳城市是开拓新型城市发展理论和规划理论的有利契机,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

2、之路,也是激发城市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契机。建设低碳城市,需要结合国内外低碳城市的实践和我国的发展特点,分析低碳城市建设的原则和特点,并着重讨论建设低碳城市所必需的环保措施。 一、低碳城市在中国发展的必要性 1、城市脆弱性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凸现并加强。城市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中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城市的人均能耗是农村地区的 35 倍,而超过 75的温室气体从城市产生。城市发展的速度、城市承载的人口数量、工作机会、城市各产业创造的财富、城市能源的消耗量以及对环境的污染都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与变革,城市因此成为平衡经济

3、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焦点所在。 城市中的能源消耗急剧增加。工业、建筑和交通是城市用能增长的主要领域。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每年近千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将导致城市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 在城市中,能源利用导致的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交通噪音、城市固体垃圾处理等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指标虽然逐年得到改善,但是依然还存在严重问题。例如,受城市规划、公共交通配套建设、机动车保有量和尾气排放标准等因素的影响,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中国大城市空气的第一大污染源。 二、低碳城市建设必须要有针对性 一方面,低碳城市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要因地制宜地开展。低碳城市建设必须考虑城市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4、水平、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因素,需要根据不同的城市发展状况,明确不同的城市低碳化发展道路。 另一方面,不同的城市空间类型也需要相应的规划应对和侧重。城市中不同地区的功能、开发建设强度、建筑空间形态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必须实施有针对性的低碳化措施。城市中心区一般是城市居民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开发建设强度高、能源消耗大的地区,可以通过合理组织用地和建筑物布局,控制适当的开发强度,并针对不同情况采用能源集中供给、能源再利用及采用绿色建筑技术等手段来达到综合降低碳排放的目的。城市工业区汇集了城市中大多数的工业企业,是城市低碳化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地区,可以通过分析不同产业类型,采取集中布局、能源集中

5、供给、环保和回收装置集中利用,以及鼓励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措施。生活居住区则以消费环节的碳排放为主,低碳对策可以从建立新型生活模式以及采用相适应的空间组织等方面开展。 三、低碳城市建筑措施 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之中。有效利用能源,制定实施中国城市的低碳发展战略,加强城市公共治理力度,已是城市重点工作内容,与提倡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经济不谋而合。建设低碳城市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要明确低碳城市的内涵,对低碳城市进行概念界定,并且科学地界定城市发展边界,高效地利用土地和能源。 在区域环境和资源约束前导性指标系统的基础上,建立量化的低碳城市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并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和考评体

6、系之中。 、 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第一步。由于中国的城市规划带有刚性的性质,一旦形成和实施就很难改变,因而低碳城市规划设计应该使城市经济具有蓬勃发展的活力、清洁的环境质量和生态保护、便捷舒适的交通系统、适合居住的绿色建筑、清洁高效的低碳能源、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 低碳城市的工业产业布局应低碳化、循环化。城市是经济增长的重点,新型的工业布局可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提供就业机会。实施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是低碳城市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向。 低碳城市要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和新能源利用。中国的经济结构势必要改变,重点目标是改变现有的资源的高投入、高污染和低效率的模式,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积极发展

7、第三产业和“绿色能源” 。 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倡导和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和主导的交通模式。低碳城市的交通战略可从两个方面实现:控制私人交通出行的数量;降低单位、私人交通工具的碳排放。 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当前,人们对绿色建筑还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比如绿色建筑是昂贵的建筑,是形式呆板的建筑,是仅有绿化的建筑,是高科技建筑,等等。 倡导绿色消费。有关研究显示,19992002 年间,城镇居民生活用能已占到每年全国能源消费量的大约 26,二氧化碳排放的 3

8、0是由居民生活行为及满足这些行为的需求造成的。城市应当倡导和实施一种低碳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在维持高标准生活的同时尽量减少使用消费能源多的产品。 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是建设低碳城市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只有广大民众接受了节能减排和低碳知识教育,对低碳有深入的了解,牢固地树立起生态环保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大家共同关心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风尚,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行为中自觉地参与减排行动,购买和使用节能、环保、低碳产品,以及本地时令农业食品。 低碳城市建设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取决于政府领导人的决策。决策者的思想意识决定了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如

9、果领导干部不具备低碳意识、低碳理念,就不会提出有助于低碳发展的决策。我国一些城市之所以仍然沿袭“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发展老路,忽视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在一定程度上与地方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有关。 另外,培养低碳理念和宣传低碳生活方式是低碳城市的应有之义。低碳城市建设本身就包含着低碳文化建设,不能只局限于发展低碳经济。离开了文化系统低碳化变革的引导,经济系统很难单独实现低碳化变革。“要真正有效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们在接受低碳排放理念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扩展实现低碳排放的视界,不能仅仅局限于低碳经济,而应着眼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变革,建设低碳社会。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消费模式和

10、生活方式,实现高碳城市向低碳城市的转型,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这不仅是我国应对国际社会减排压力和缓解国内资源、能源短缺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城市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8(02) 2 马学禄.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J. 城市住宅. 2008(05) 3 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03) 4 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03) 5 李艳梅,张雷.中国城市化发展与重工业扩张的协整分析J. 经济地理. 2008(02) 6 李俊峰,马玲娟.低碳经济是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J. 世界环境. 2008(02)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