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园林设计中植物间距问题的探讨摘要:着重介绍了园林设计中确定树木间距应遵循的原则和缩小设计效果与栽植效果差别的途径,探讨了地被植物、植篱的设计间距问题。关键词: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植物间距;设计效果;栽植效果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是指在园林环境中进行植物景观的营造,即按照植物生态学原理、园林艺术构图和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创造各种优美、实用的园林空间环境,以充分发挥园林的综合功能和作用。随着生态设计在园林中的广泛应用,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已成为园林环境建设中的首要工作,而植物景观也成为现代园林与户外空间中的主导景观之一。园林设计师在绘制植
2、物种植平面图时,植物间距的确定非常重要,无论从视觉上还是经济上,它都将对整个园林设计的效果产生重大影响。 1 确定树木间距应遵循的原则 确定树木栽植间距应强调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间距过小,会加剧竞争,影响个体生长和发育,同时也会降低经济性;间距过大,则又可能影响植物的景观效果,同时也会降低生态与使用功能。因此,在确定树木组合的栽植距离时,应充分考虑如下原则。 1.1 满足树木空间划分的要求 开阔疏朗的树林空间,根据整体空间的大小,可自由确定植物间距,在满足空间透景线的前提下,使植物有充分自由生长的空间。较郁闭的植物空间,以相临两树的树冠连接为好,其间距大小依不同树种生长稳定时期的最大冠幅为准
3、。要创造较开阔的林下空间,以满足浓荫环境下的集体活动的需要,可选择分枝点高的大乔木,间距控制在 615m 不等;封闭的植物空间则小一些,如设置座椅处间距 3m 左右即可。 1.2 满足树木使用功能与空间组合的要求 1.2.1 树列。树列是指按一定距离,沿直线(或曲线)纵向排列种植的园林树木景观。设计的株距取决于树种特性、环境功能和造景要求,一般乔木间距 38m,灌木 15m,灌木与灌木近距离列植时以彼此留有空隙为准。 1.2.2 行道树。行道树是指按一定间距列植于道路两侧或分车绿带上的乔木景观。其间距大小依据所选的树木类型和设计之初的苗木规格而定。一般为 5m,高大乔木也可为 68m,总的原则
4、是以成年后树冠能形成较好的郁闭效果为准。 1.2.3 疏林草地。疏林草地是疏林与草地相结合的园林景观。树木间距一般为 1020m,以不小于成年树树冠直径为准,林间需留出较多的空地,形成草坪或草地。 1.2.4 防护林带。防护林带多应用于周边环境、路边、河滨等地。一般选用 12 种树木,郁闭度较高,多采用/品 0 字形种植。株距依树种特性而定,一般 16m。树冠较窄的小乔木株距较小,树冠开展的高大乔木则株距较大。总之,以树木成年后树冠能交接为准。 1.3 满足树木生物学特性的要求 不同树种生长速度不同,如银杏属于慢生树种,在相当长时期内都不能形成有效冠幅,所以设计时株距控制在 34m 即可,而法
5、桐等速生树种,株距可设计为 68m,甚至更大;不同树种其成年冠幅差异很大,栽植时要考虑树种稳定时期的最大冠幅;还需考虑植物的喜光、耐阴、耐寒、耐旱等生长习性,使之不相互妨碍正常的生长发育,如樱花的树干最怕灼热,间距宜小,可以相互遮荫,而桃花喜阳,间距宜大些,附近不能有大树妨碍其生长。另外,树木可通过共生、拮抗等生物现象相互影响,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此因素从而控制合理的植物间距。如豆科植物以及罗汉松、木麻黄、杨梅等树木的根瘤有利于其他植物的生长,间距应适当缩小,而将苹果种在胡桃树附近则苹果会受到胡桃叶分泌物的毒害,故应保持较大的间距。 1.4 满足景观的要求 按照不同组合方式配置树木时应力求自然协调
6、、有疏有密、有远有近。通过植物间距的控制,丰富植物景观层次;根据园林中对景、障景、透景等设计手法的需要,来确定植物间距,达到整体的和谐;考虑不同类型植物的高低、大小、色彩和形态特征,求得与环境的协调。 1.5 注意经济效益与经济承受能力 在植物种植设计之初,就要考虑经济因素,通过控制植物的疏密程度来控制植物造价水平,节约植物材料,减少植物的后期养护成本,充分发挥每一株树木的价值。当经济预算较宽松时,考虑适当密植,从而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比较好的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名贵的或观赏价值很高的树种,应配置于树丛的边缘或游人可就近欣赏的显著位置,以充分发挥其观赏价值。 2 树木间距参考数据 根据以上原则,
7、园林植物空间的树木间距可以参考表 1。 3 设计效果与栽植效果 从自然的植物群落来看,稳定的植物景观中的植株间距与植物的最大生长尺寸或成年尺寸有关。在园林设计中,从景观效果与功能角度来看,都要求乔灌木能尽快形成设计效果,地被植物能尽快覆盖裸露的地面,以缩短园林景观形成的时间。植物是有生命的园林景观要素,在园林工程完成之初,设计效果与栽植效果肯定会存在较大差别。在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 3 方面来解决此问题: 3.1 选用大苗木来缩短植物生长达到成年树冠的时间 选用大苗木,种植后的效果与图面设计的效果相差不大。但是,由于我国苗圃建设起步较晚,而近年来园林建设步伐很快,市场上大苗木奇
8、缺,因此实际操作有相当难度。而大树移栽无论从生态上还是经济上来说都是弊大于利,不应该提倡。 3.2 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先将植物栽植得相对密一些,以后按照设计方案逐渐间伐疏。例如,在植物种植平面图上,标记出若干年后需要移去的树木,也可以根据种植后若干年植物的生长情况、景观效果加以调整,移去部分树木,使留下的树木有充分的生长空间。但是,目前我国的园林建设投入有限,在设计中必须精打细算,而且此种设计会加大后期养护管理的难度。 3.3 合理地搭配和选择树种 例如,种植设计中考虑增加速生树种的比例,通过速生、中生、慢生树种的结合,逐渐过度到相对稳定的植物景观,这就要求设计者对园林植物材料有较细致的了解
9、,以及在设计中对植物间距的严格控制。 4 地被植物、植篱树木栽植间距 4.1 地被植物栽植间距 近年来,地被植物在园林中得到广泛应用,每年都有很多优良的新品种在推广。在园林设计中,地被植物的栽植数量主要通过栽植密度来计算,而栽植密度通过植物间距与栽植方式来确定。地被植物由于具有生长快、周期短等特点,植物间距主要按照苗木现有冠幅而定,从而使其能尽快覆盖裸露的地面。常见的栽植方式有/品 0 字形与矩形 2 种,而/品 0 字形栽植能更有效地利用空间,因此更能达到绿化的效果,所以设计上提倡/品 0 字形栽植方式。 4.2 植篱树木栽植间距 植篱是指由同一种树木(多为灌木)作近距离密集列植成篱状的树木
10、景观。植篱依据高度不同可分为矮篱、中篱、高篱、树墙等。矮篱和树墙的植物间距可分别参照地被植物与树木的株距的确定原则;中篱的设计高度在 50120cm,宽度一般为 40100cm,种植 12 列篱体植物,篱体较宽时采用双列交叉式种植,株距一般控制在 3050cm,行距 3040cm;高篱的设计高度在 120150cm,宽度一般 60120cm,种植 12 列树木,双列交叉式种植,株距一般为 5070cm,行距 4060cm。 5 小结 在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中,植物间距的合理控制非常关键,它将直接影响设计意图的表达以及工程完工后的实际效果。但是,由于园林植物种类繁多,生物学特性以及形态特征千差万别,尤其是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同种植物在不同地区的生长差异明显,再加上设计需同时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征、景观要求、功能要求、经济效益等诸多因素,所以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具体的工程项目时,根据立意要求,因树而异,因地制宜,有所侧重,从而创造出科学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园林植物景观。 参考文献: 1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上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朱钧珍.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