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快推进城镇化 持续增强发展后劲城镇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二产、三产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核心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和城乡空间结构的变迁。据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 1 个百分点,可增加国内消费 1.6 个百分点,拉动 GDP 增长 2 个百分点。未来五至十年,城镇化将是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期,人口转移速度明显加快,城镇化率明显提高,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制度性的矛盾和问题。如城乡二元制度结构成为城镇快速发展的最大障碍,社会保障和就业制度滞后严重影响着城镇化的质量,土地制度的缺陷在城镇化发展中变得日益突出等,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尽快加
2、以解决。笔者认为,为使城镇化在发展中少走弯路,及时正确地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应着力做好以下三方面: 1、着力做好规划引领,优化城镇化的空间布局。各级政府要明确规划实施的主体和责任,提高城镇化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合理引导城镇化发展的规模、速度、节奏,优化空间结构。一是着力抓好县城和中心镇扩容提质,加快构建以县(市)城关镇,中心镇和中心村为节点的城镇体系,增强城镇功能,提高辐射能力,使小城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中发挥更大作用。二是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原则,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生产力布局,引导产业向中小城市和中心城镇转移,有序推进工
3、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让更多农民就近转移就业和进入城镇落户定居。同时,要突出城镇个性和多样性,因地制宜发展城镇特色经济,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风格新颖的新型城镇。三是结合城镇体系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在保持基本农田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按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原则,在中心城市、城关镇、中心镇、中心村周边预留出足够的集中居住区和产业安置区等建设用地,把拟撤并村屯复垦耕地划为基本农田,为城镇化和产业化项目落地储备足够的发展建设用地指标。 2、着力做强中心城市,发挥城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是城镇化的重点领域。城
4、市组群发展将是未来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中心城市则是城市圈、城市带、城市群的核心。一是加快拉开城市框架。推进中心城市由原来的大众化、生产型、内向型城市向个性化、消费型、外向型城市转型升级,促进市郊乡镇与城区融合发展、提速发展,推动棚户区改造向城乡结合部延伸,打造中心城市的拓展区和特色功能承载区,实现交通网络化、公交化、通勤化,带动近郊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形成中心区提升三产、近郊突破二产、远郊壮大一产的新格局。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聚集效应。二是完善城市功能。加快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大力提升商贸、物流、金融、科研、旅游和文化交流“六大功能” ,使城市成为区域流量经济的核心地带
5、和消费中心,打造内部结构合理、空间组织有序、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区域产业体系,形成以城带镇、以镇促城、城镇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三是注重生态保护。城镇化过程中要在城市扩张中对于土地的利用采取集约型的方式,提高单位土地的有效利用率,改变以往单纯追求城镇面积的错误扩张方式。同时,要大力推广循环经济,提高资源重复利用率,切实降低城镇化过程中对有限资源的消耗,把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呼应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新期待,系统推进城乡空间、功能布局和生态环境的有机连接,打造亲近自然、舒适便捷、生态健康的城市生活空间,着力提升城市发展品味。 3、着力完善制度建设,覆盖城镇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各级政府应按照“制度
6、框架城乡统筹,待遇标准城乡衔接、机构设置城乡统一”的思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构建城乡均等的养老保障政策体系。建立完善各类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到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制定“失地农民保障”向“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或农村养老保险”转移的政策和办法,将失地农民全部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或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推动建立多层次的城乡基本养老制度体系。二是构建城乡均等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全面构建基本医保、新农合、居民医保为主,生育保险、工伤医保、医疗救助等为辅的医保体系,积极稳步推行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二险合一”工作。建立健全科学、完善、便于城乡各类从业人员参保的医疗保险制度和服务体系;稳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医疗保险待遇标准,基本实现城乡各类就业人员平等享有医疗保险。三是构建城乡均等的就业保障服务体系。要进一步深化城市企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机构的人事制度改革,提高用人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加大户籍等相关制度的改革力度,尽快彻底摒弃对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的各种限制性规定和各种歧视性政策,使农民成为平等的劳动力供给主体。同时,要加大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在就业资金上的投入力度,以保障就业服务网络建设、就业市场硬件设施完善、就业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和就业培训质量提高等项工作对资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