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民国建筑结构安全鉴定【摘要】南京的民国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18401949)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产生、转型、鼎盛、停滞、恢复五个时期,主要建筑风格有折衷主义、古典主义、近代中国宫殿式、新民族形式、现代派以及中国传统民族形式六种,时至今日,南京的大部分民国建筑保存完好,构成了南京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风貌,南京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作是“民国建筑的大本营” 。本文介绍其中一幢中国宫殿式重要近现代保护性建筑,从建筑风格、结构特性、完损状况、材料性能、抗震分析等方面分述。为采取合理的修缮加固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民国建筑;鉴定;抗震性能;修缮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
2、章编号: 0 前言 南京作为民国之都,南京的民国建筑按照类型有以下几种: 官方建筑类:如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现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大楼) 。公馆别墅类:达官贵人的官邸别墅云集,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特色之一,其中以山西路、颐和路一带尤为集中,共建房 1700 处。这些洋房千姿百态,宛如万国建筑博物馆;公共建筑类:纪念类的有中山陵;南京的民国建筑中,还有一些建筑反映了中共革命斗争的历史。如梅园新村;这类建筑是我国早期建造并按当时经济较发达国家的规范设计的建筑。这类建筑的实际使用时间很长,一般都达到了 7080 年,其建造时的规范标准、设计资料和施工资料多数已很难找到,并且其设计理念和所用材料与现代结构材料
3、也不完全相同。本文将针对一幢重要近现代建筑鉴定工作进行介绍。 1 建筑风格及结构特点介绍 1.1 建筑风格 该建筑为南京市第一批重要近现代建筑(编号 20100018) ,建于1935 年,原为民国时期荷兰大使馆,整体外观保存较完整,仿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风格,正立面有四根多立克柱式门廊,灰瓦青砖,古朴典雅,中间二层,屋面较高,两翼、前后对称一层,错落有致,钢窗木门,式样简洁,屋面为歇山式屋盖,峻拔陡峭,四角轻盈翘起,玲珑精巧,气势非凡,层次分明,两山封户的山花红色装饰纹样富有中国传统韵味。建筑平面呈对称布置,为二层砖木结构房屋,建筑面积 828.21,屋顶标高 10m,建筑外观见照片 主房为
4、二层、附房为一层,中式风格砖木结构,南北朝向,设有一层地下室。主房底层长 28m,宽 5.2 米,二层两端向内各收 5m,长 18m,宽 5.2 米,檐高 10m;南北两侧各设有两间附房,同侧附房长宽相同,南侧附房长 6.3m,宽 5.4m,檐高 4.8m,北侧附房长 5.2m,宽 5.2m,檐高4.8m,平面布置见示意图。 1.2 结构情况 采用 370mm 厚实砌青砖清水墙体,石灰砂浆砌筑,木楼盖,木楼楞截面 80200mm,间距 470mm,木板厚 30mm,歇山式屋盖,木屋架,木檩条,木椽,木板基层,灰板条吊顶。钢窗,木门,砖砌过梁,木楼梯。未设圈梁、构造柱,目前一层处于闲置,二层居住
5、。 1.3 房屋检查情况 该楼建筑外观和空间格局基本保留原貌,承重体系基本上保持原状,但门窗洞口等使用中变动较多,建筑存在一些老化损伤和人为破坏,特别是屋盖、楼盖木结构损坏较严重,主要有: 1、底层木楼面普遍下挠,磨损严重,人走晃动,尤其西南室木楼面变形下沉,朽烂,局部已塌陷; 2、屋盖木屋架上下弦杆、木檩条顺纹方向劈裂,干枯;木椽、木基层朽烂;室内灰板条吊顶普遍存在抹灰层脱落,腐烂、破损现象,屋面渗漏严重; 3、出檐口部位木构件受雨水侵蚀,腐烂;瓦片零乱、破损;屋脊多处断裂;檐口处部分瓦片有滑落的危险; 4、西北室西南角墙体人为破坏,墙体被凿出宽 120mm,深 120mm,高约 3m(自窗
6、台下至吊顶底部)的缺口,墙体截面减损; 5、北侧中部门厅走廊板被人为破坏,砸断,破坏处钢筋裸露、锈蚀,部分截打断,暴露锈蚀;北沿墙在走廊梁搁置端处竖向开裂,缝宽约2mm; 6、室内阴暗、潮湿,墙体砖块返潮、渗漏,粉刷砂浆粉化,粉刷霉变、脱落;电线老化,私搭乱接现象严重,存在火灾隐患。 除上述损坏之外,房屋倾斜率符合现行规范规定,且未发现明显由不均匀沉降所引起的裂缝。 青砖砌体砌筑质量较好,灰缝较饱满,具有柔性,使用至今未出现严重的风化腐蚀;经现场抽样检测,按现行规范评定建筑材料砖强度实测值未达到 MU10 级,砂浆强度实测值未达到 M2.5。 2、安全性与抗震性能评估 2.1 结构安全性分析
7、该建筑木结构设计应力水平通常不高,其强度和木材材质相关,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木结构通常无明显的结构问题,但是,该建筑使用了裸木结构,由于南方气候潮湿,常年缺乏维修保养,尤其屋面渗漏,木材受潮腐蚀较严重,老化,结构存在安全隐患。应采取加固措施。 砌体结构,由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石材资源较丰富,泥土材质较好,砂浆多用石灰、泥土和添加料组合的混合砂浆,柔性好,强度高,这幢建筑抽检的材料强度虽未达到现行规范规定的要求,但从外观看出砌体结构的材料质量较好,经多年的风吹雨打,外墙局部有风化现象,但未出现由于沉降引起的上部结构裂缝。可认为在后续修缮改造中无新增荷载的情况下地基承载力总体可满足要求。 2.2 抗震性
8、能评估 由于该建筑建造年代久,设计时的理论局限性,当时结构设计尚无抗震要求。根据现行抗震鉴定标准从结构体系、整体性能、材料强度以及易损部位等方面进行分析,房屋在总高度、层数、高宽比、整体性连接构造上多数能满足或基本满足规定;未设置圈梁、构造柱,抽检的材料强度不满足现行规范规定,纵墙上门窗洞口较多,使得纵墙抵抗地震能力较弱;因使用功能要求,结构平面布置横墙较少,横墙间距过大,少数窗间墙间距过小,以形成大开间,结构抵抗横向地震的能力较弱;其复杂、不规则的屋盖体系也是大震中最明显的薄弱环节,总体来看,房屋抗震性能不能完全满足现行抗震鉴定要求。考虑到这类建筑的特殊性,应从整体结构抗震概念上加以全面考虑
9、,并不能按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严格逐条衡量,最好在建筑翻修时进行抗震补偿设计。 3 修缮建议 3.1 近现代历史建筑历经了较长的时间,设计资料、竣工资料等原始设计资料不完整或遗失,结构形式各式各样,结构构件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这些保护建筑基本上都还在使用中,我们既要保护好建筑的原有风貌,又要确保结构安全可靠,这些文明的财富才能发扬光大。 3.2 通过先进的合理的检测方法了解结构的基本信息,弄清结构的基本结构体系;对结构进行分析与鉴定,了解结构的受力性能;根据结构的现状以及使用的要求,制定可行的加固修复方案。 3.3 对于开裂的承重墙体,需做结构性补强,建议采用高强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而其他墙面轻微裂缝、砌筑砖表面粉化、粉刷层脱落等现象可采取抹面修补和钢筋网普通砂浆敷面方法修缮。对破损的维护系统可进行及时的维护或更换。建议增设房屋的避潮层并对屋面多处部位进行相应修缮。 参考文献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特性研究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