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沉降路段病害处治摘要:介绍路面局部沉降交通行车安全的影响,分析沉降路段的病害原因,总结传统的沉降路段处治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的方法,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解决沉降的实际问题,为今后路面养护提供借鉴。 关键词:沉降、行车舒适度、病害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路网不断的加密,人们的出行也越来越方便。但随之而来的道路养护工作也日益繁重。不均匀沉降是影响行车舒适度的一大病害,维修过程中往往牵涉到路基、路面等多个方面,给养护施工带来极大的不便。针对不同部分发生的沉降,总结施工经验,科学有效的采取正确的措施可以提高养护作业的效率和工程质量。 二沉降的原因分析 路段的
2、沉降原因是综合复杂的,包括天然的和人为的。天然的主要是土质和水分的因素,人为的主要有施工和重车荷载破坏等。 2.1 软土路基地区 在道路的规划建设过程中,道路穿越软土区域。在设计施工阶段,这些区域的道路一般采用填方路堤的形式,这些路段在竣工后几年内固结度达不到相对恒定的值,再加上施工过程中填筑技术水平的限制,容易出现集中的下沉。道路曲线贯穿块状软土区域,道路与软土地区的交集区域是最容易下陷的地方。 2.2 桥头沉降 桥头沉降也叫桥头跳车,其产生主要是因为桥头桥台等桥头构造物与台背填筑土的沉降速度相差较大,导致台背路面局部下陷。如图 2-1所示 图 2-1 图 2-1 是桥头沉降的纵断面示意图,
3、桥头引道处填筑土沉降快于桥台部位而形成凹陷,行车经过此处时会产生较大的颠簸,从而影响乘坐舒适感和行车安全。 2.3 其他不均匀沉降 这些路段通常在涵洞附近或者汽车的重载导致路基土破坏等。 三沉降处理的部位及工艺 不同部位的沉降采用的养护作业方法及部位是不同的。 3.1 软土地区施工 软土地质的区域的沉降处治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线形和经济等因素,确定改造方案,工程实践中对大范围的成片整体沉降采用两端拉坡的的方法使处在软土区和正常地质区的路面纵断面接顺;而对于短距离波浪形的沉降,即在纵断面上形成凹凸相间的曲线时,因为对舒适地行车有着较大的影响故因将纵断面尽量整体接顺。 3.2 桥头沉降施
4、工 对桥头沉降采用两端拉坡的的方法使处在桥头引道区域的路面纵断面接顺。如图 3-1: 图 3-1 图中,桥头引道处预先对沉降的长度和深度进行测定,并参照道路原始设计数据绘制作业线形,局部部位特别是接坡的两端应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铣刨以满足沥青摊铺的条件,当绘制出的拉坡线形与原沉降路面高差大于单层路面厚度时,宜采用分层摊铺;沉降厚度大于路面总厚度时,宜根据实际情况对桥台路基进一步病害处理。 桥头沉降处理的施工作业方法和一般路面摊铺的方法大同小异,即利用测定的高程放出路面沥青松铺的高程并用钢筋桩标注,同时利用固定在钢筋桩的钢丝表达整体的线形,然后摊铺机沿着钢丝的走向摊铺。由于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一定
5、,沥青摊铺时厚度差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加铺处理部位纵断面曲线平顺。 3.3 路段不均匀沉降施工 路段不均匀沉降处理参照桥头沉降处治方法。而对于重车荷载造成的路基土严重破坏的部位,则需要采取路基开挖后回填清宕渣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小结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总结,路面沉降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往往是因为地质环境的条件不足,建设时施工工艺的缺陷和重车荷载的破坏等诸多因素综合造成的。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事先对病害产生的所处位置的交通行车环境进行调查,并通过历史资料对地质环境和施工工艺进行研究分析,找到沉降产生的本质原因。最后才能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作业方案以此确保工程的可行性和质量目标。 参考文献: 1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2 JT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3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作者简介: 姓名:吴学箫,性别:男,职称:助理工程师(交通) ,出生年月:1989 年 11 月 2 日 所获学位: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工学学士 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公路养护与交通安全